第287頁
「哦,天啊。」
大本營內又傳來陣陣驚呼。
「他們只做一個保護站,又繼續往上攀爬了二十米!」
這意味著一旦腳下發生意外,兩個人下墜產生的重力都只由這一個保護站來承受。
有人對這個做法很不贊同,認為他們是在挑戰自己的生命。
而有的人透過鏡頭,看著乾淨聖潔的K2,想起一個個來往於此的登山者們,似乎明白了何棠江他們做出選擇的理由。
山峰就在那裡。
它不會也無力去拒絕向它發起挑戰的登山者,但是作為走近山峰的人們,心裡多少也懷著對山峰的敬仰與喜愛。何棠江與韓崢兩人一路走來,不僅僅只在實現自己的攀登目標,也在一路處理前人落下的登山垃圾,背負著對於K2的愛護與疼惜。
當你喜歡一個人時,可能只想向他索取;而愛上一個人時,卻想要向他給予。
或許,人與山峰之間,也是如此吧。
外界的想法,此時都無法傳遞到正在攀登的兩人身邊。而通過無人機拍攝的畫面,卻通過直播間傳向了更遠方。
一開始,只是一些圈內的愛好者在關注著這個小小的直播頻道。
等到了國內大學午休的時間,「負雪社」的年輕成員們聚集在一起,看著他們傳說中的社長「糖漿」挑戰K2山峰。
有新人對於攀登還很陌生,有人是慕名而來,他們彼此之間交換著信息與情報,時不時在畫面出現微小變化時屏住呼吸觀看。
副社長彭宇峰與幹事肖丁,負責向新人們答疑解惑。
「來來來,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何棠江親筆簽名的登山筆記,何棠江攀登四姑娘山時使用過的登山鎬,現在起價只要50和500元,錯過可惜,把握機會啊!」
……呃,或許還要算上是周邊銷售會。當然,賺來的錢都會算作社團的活動經費。
遠在四川成都的登山基地內,曾經一起訓練過的國家登山隊的候選隊員們,也早早就起床關注了直播間。
美國,曾為韓崢進行復健的醫生喬治一邊幫助新的病人訓練使用義肢,一邊用手機看著直播頻道。
巴基斯坦某醫院內,護送完家屬與學長遺體的白水鶩人,依靠在牆邊,神情孤然地望著遠方的天空,他的耳機里也正傳來前線直播間報導員的聲音。
而在某間溫馨整潔卻又明顯看出主人很久沒有回來居住的男生房間內,一位母親雙手交錯緊緊握在胸前,她似乎不敢看向屏幕,又不願意錯過任何一個動作和細節。
「保佑……」
她嘴裡喃喃念道。
「何山……保佑你的兒子吧。」
她手中握著的曾屬於京華大學登山社的徽章,在歲月和鏽跡的侵蝕下,依舊反射著微弱的光芒。
甚至,在何棠江沒有注意到的時候,他兩位高中時候最好的友人,許嘉雯和楚柳也在□□空間給他留言。
【等你回來參加我們的婚禮!】
【一路平安。】
熟悉的,陌生的,相愛的,已經漸行漸遠的人們,不約而同地關注著同一件事。或許他們並不了解登山,並不關注登山的意義,或許他們抱著赤忱的熱愛,就像當年的何山一樣執著。
而在今天,他們匯聚於此,只是關注著一場登頂的成敗。
2022年,5月21日,下午,16:31分。
當呼嘯的山風從四周不斷地跑向他,吹起他露在登山帽外的額發,輕柔地親吻他的額頭;當雪白的反射著熱烈陽光的晶瑩結晶,已經完全被他踩在腳下;當他不再依託於路繩,而是踩在皚皚白雪上,能夠完全直立挺起腰背,迎接四面吹來風與雪。
何棠江才有一種恍惚的,好不真實的感覺。
——原來,我已經,攀上了K2。
這座曾經拒絕了無數登山者的山峰,終於被他擁抱於懷中。
「韓……」韓崢。他想喊出夥伴的名字,沙啞著開口卻發現幾乎發不出聲音。
身後一雙大手,用力地拍了拍何棠江的肩膀。兩人隔著雪鏡相望,無需對話,一切已經瞭然。
數分鐘後,一面紅色的旗幟在K2山頂向著寒風徐徐展開。
那一日,逐漸下落的夕陽,刻在身上的溫度,何棠江這一生都不會再忘記。
作者有話說:
2021年1月16日,尼泊爾攀登者明瑪G和他的夏爾巴夥伴們首次完成了世界第一次冬攀K2。
他的攀登初衷中有這麼一句話:
「尼泊爾夏爾巴向來被認為是攀登8000米山峰的支柱,但我意識到在冬季首登的8000米山峰中,沒有任何尼泊爾人記錄在內,我感到很遺憾。」
我想所有有的夏爾巴人,所有熱愛雪山的冒險者們,都不會忘記現實中的這一天。
就像所有關注了這本書,願意接受我非常抱歉的更新速度的讀者們,也都不會忘記我們這個世界的2022年5月21日。
四年前我寫文的時候,沒想到會寫出這麼一個故事,也沒想到自己似乎離創作更近了也更遠了。
寫作的時間更少了,但是離創作一個好故事的感悟卻更貼近了。
何棠江完成K2攀登了,他的故事結束了嗎?
沒有,他還沒有完成文案上的攀登呢(哈哈)。
我的故事創作結束了嗎?
其實在這一章落結尾下似乎也不錯,但是還有一些故事的餘韻還要緩緩道來,預計還有2-3章左右。
大本營內又傳來陣陣驚呼。
「他們只做一個保護站,又繼續往上攀爬了二十米!」
這意味著一旦腳下發生意外,兩個人下墜產生的重力都只由這一個保護站來承受。
有人對這個做法很不贊同,認為他們是在挑戰自己的生命。
而有的人透過鏡頭,看著乾淨聖潔的K2,想起一個個來往於此的登山者們,似乎明白了何棠江他們做出選擇的理由。
山峰就在那裡。
它不會也無力去拒絕向它發起挑戰的登山者,但是作為走近山峰的人們,心裡多少也懷著對山峰的敬仰與喜愛。何棠江與韓崢兩人一路走來,不僅僅只在實現自己的攀登目標,也在一路處理前人落下的登山垃圾,背負著對於K2的愛護與疼惜。
當你喜歡一個人時,可能只想向他索取;而愛上一個人時,卻想要向他給予。
或許,人與山峰之間,也是如此吧。
外界的想法,此時都無法傳遞到正在攀登的兩人身邊。而通過無人機拍攝的畫面,卻通過直播間傳向了更遠方。
一開始,只是一些圈內的愛好者在關注著這個小小的直播頻道。
等到了國內大學午休的時間,「負雪社」的年輕成員們聚集在一起,看著他們傳說中的社長「糖漿」挑戰K2山峰。
有新人對於攀登還很陌生,有人是慕名而來,他們彼此之間交換著信息與情報,時不時在畫面出現微小變化時屏住呼吸觀看。
副社長彭宇峰與幹事肖丁,負責向新人們答疑解惑。
「來來來,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何棠江親筆簽名的登山筆記,何棠江攀登四姑娘山時使用過的登山鎬,現在起價只要50和500元,錯過可惜,把握機會啊!」
……呃,或許還要算上是周邊銷售會。當然,賺來的錢都會算作社團的活動經費。
遠在四川成都的登山基地內,曾經一起訓練過的國家登山隊的候選隊員們,也早早就起床關注了直播間。
美國,曾為韓崢進行復健的醫生喬治一邊幫助新的病人訓練使用義肢,一邊用手機看著直播頻道。
巴基斯坦某醫院內,護送完家屬與學長遺體的白水鶩人,依靠在牆邊,神情孤然地望著遠方的天空,他的耳機里也正傳來前線直播間報導員的聲音。
而在某間溫馨整潔卻又明顯看出主人很久沒有回來居住的男生房間內,一位母親雙手交錯緊緊握在胸前,她似乎不敢看向屏幕,又不願意錯過任何一個動作和細節。
「保佑……」
她嘴裡喃喃念道。
「何山……保佑你的兒子吧。」
她手中握著的曾屬於京華大學登山社的徽章,在歲月和鏽跡的侵蝕下,依舊反射著微弱的光芒。
甚至,在何棠江沒有注意到的時候,他兩位高中時候最好的友人,許嘉雯和楚柳也在□□空間給他留言。
【等你回來參加我們的婚禮!】
【一路平安。】
熟悉的,陌生的,相愛的,已經漸行漸遠的人們,不約而同地關注著同一件事。或許他們並不了解登山,並不關注登山的意義,或許他們抱著赤忱的熱愛,就像當年的何山一樣執著。
而在今天,他們匯聚於此,只是關注著一場登頂的成敗。
2022年,5月21日,下午,16:31分。
當呼嘯的山風從四周不斷地跑向他,吹起他露在登山帽外的額發,輕柔地親吻他的額頭;當雪白的反射著熱烈陽光的晶瑩結晶,已經完全被他踩在腳下;當他不再依託於路繩,而是踩在皚皚白雪上,能夠完全直立挺起腰背,迎接四面吹來風與雪。
何棠江才有一種恍惚的,好不真實的感覺。
——原來,我已經,攀上了K2。
這座曾經拒絕了無數登山者的山峰,終於被他擁抱於懷中。
「韓……」韓崢。他想喊出夥伴的名字,沙啞著開口卻發現幾乎發不出聲音。
身後一雙大手,用力地拍了拍何棠江的肩膀。兩人隔著雪鏡相望,無需對話,一切已經瞭然。
數分鐘後,一面紅色的旗幟在K2山頂向著寒風徐徐展開。
那一日,逐漸下落的夕陽,刻在身上的溫度,何棠江這一生都不會再忘記。
作者有話說:
2021年1月16日,尼泊爾攀登者明瑪G和他的夏爾巴夥伴們首次完成了世界第一次冬攀K2。
他的攀登初衷中有這麼一句話:
「尼泊爾夏爾巴向來被認為是攀登8000米山峰的支柱,但我意識到在冬季首登的8000米山峰中,沒有任何尼泊爾人記錄在內,我感到很遺憾。」
我想所有有的夏爾巴人,所有熱愛雪山的冒險者們,都不會忘記現實中的這一天。
就像所有關注了這本書,願意接受我非常抱歉的更新速度的讀者們,也都不會忘記我們這個世界的2022年5月21日。
四年前我寫文的時候,沒想到會寫出這麼一個故事,也沒想到自己似乎離創作更近了也更遠了。
寫作的時間更少了,但是離創作一個好故事的感悟卻更貼近了。
何棠江完成K2攀登了,他的故事結束了嗎?
沒有,他還沒有完成文案上的攀登呢(哈哈)。
我的故事創作結束了嗎?
其實在這一章落結尾下似乎也不錯,但是還有一些故事的餘韻還要緩緩道來,預計還有2-3章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