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奈何尊卑有別,他又不能將人綁回宮去。
一水之隔,被公子坎套過麻袋的季大將軍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兩眼瞪成了銅鈴,一時竟不知作何反應。
誰能想到,那從不掩飾自己心思,膽敢和大人「爭風吃醋」,又從不講武德的小狼崽子竟會是楚國公子坎?
小小年紀,忍得了旁人冷眼,受得住軍營之苦,為達目的,「裝聾作啞」兩年之久……如是城府,他手底下的一眾兵卒,幾人能及?
而今被迫說出身份,卻不知是為兩國百姓,還是想……迫王姬就範?
季諾一手緊握韁繩,一手落向腰間刀柄,視線自羋坎落向隊伍正前方的王姬。
晴絲斜落處,草木迎風長。
分明暮春好時節,潁水兩岸卻似突然入了冬,凜風倏忽肆虐。
許姜緊握住手中韁繩,仰頭望向兩軍正中,那道春光勾勒出的身影。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她的小尾巴原是這副落拓模樣。
四目交匯,許姜心上倏忽湧出從未有過的荒誕感。
此間多荒謬。
她何德何能,值得楚國公子在這人人自危的亂世之中,隱姓埋名、藏身許宮兩歲之久,只為陪她玩這過家家的遊戲?
她的性子素來如此,愛憎分明,眼裡揉不得沙子。
與人結交也從不會看對方身份,只看脾性是否對味。
是以朝不保夕的街邊乞兒可以是至交,一人之下的楚國公子,若是結交過程中摻入了欺騙、利用、背叛……哪怕曾真心相待兩年有餘,她也能狠下心來,「棄之如敝履」。
許姜望向春光下的潁水,心上倏忽涌過一絲哀戚。
昨日之日不可留。
自此之後,翠黛宮中再不會有小尾巴的身影……
一縷春晴掠過眼下,許姜陡然回神,倏地轉過身,朝季諾道:「拔營,回宮。」
季諾正眺望潁水彼岸,聞言一怔,壓低聲音道:「王姬,公子坎他?」
「不必理會。」
許姜輕搖搖頭,而後不顧左右視線,策馬揚鞭而去。
「諾!」
「王姬!駕!」
季諾將將揚起令旗,還沒來得及開口,一水之隔破風聲驟起。
許軍齊刷刷抬起頭看,卻見一人一騎如離弦之箭,朝許國方向飛奔而來。
「王姬,等等我!」
「公子!」潁水彼岸,羋大將軍神情大變,「快!把公子追回來!」
「退下!」
銀鞍白馬破風向前,馬背上的人一邊揮鞭,一邊怒斥:「不准跟來!父君那邊,我自會跟他解釋!」
「公子!」羋桓追出兩步,忍不住放聲疾呼,「公子你給我回來!」
北岸浮塵漸散。
灩灩春水如故,一前一後兩道身影早已消失在依依春風裡。
**
以為他是來路不明的小啞巴時,許宮上下對他或同情,或不屑,因王姬之故,從不曾擺在明面上。
而今知曉他是楚國公子坎,不屑者變得諂媚,同情者出離憤怒,宮中人的態度分成了截然不同的兩派。
直至諂媚者發現,公子坎不僅不喜旁人媚上討好,對他們的態度甚至比對冷眼旁觀的中立派還要冷淡之後,宮中再無一人對他另眼相待。
春去秋來,翠黛宮上下依稀如故。
羋坎雖不再掩藏他楚國公子的身份,迴廊下,青竹邊,松林半山腰……許姜時常出入之地,宮人依舊能瞧見她寸步不離的小尾巴。
他對旁人不聞不問,對許姜卻一如昨日——要涼水不遞清茶,要長槍不遞寶劍。
所不同是,許姜對此視若無睹。
雖不曾趕他離去,卻也沒再和他說過一句話。
偶爾因著舊日習慣,手已接過他遞來的茶,回過神時,許姜必定神色大變,而後不顧對方落水小狗一般搖尾乞憐的神色,擲下茶杯,喚姜泱重斟一杯……
宮中人清楚許姜的性子,羋坎再如何楚楚可憐,也無人敢置喙半句。
他兩人關係的緩和,或者說破冰,是在那年的中秋節。
中秋那日微雲澹澹,晚桂閒庭。
月上中庭時,許姜難得興致,令人取來桂花釀,獨坐廊下細賞桂子月中落之景。
三杯兩盞,淺酣半醉之際,許姜似夢非醒,忽聽遙遠的地方依稀傳來幾道刀劍相擊聲,豎耳細聽,又似乎只是鐘鼓絲竹之音。
也不知哪個宮裡正囂喧。
或者……許姜揉揉眉心,怕是那小狼崽子又想出了什麼吸引她注意力的新把戲。
她搖搖晃晃站起身,正要招呼宮人進來收拾,一縷細風拂過廊下,許姜的步子倏地一頓。
哪怕是淺酣半夢的當下,她也能聞出,除卻桂花香,風裡依稀多出了一絲幾不可聞的血腥氣。
許姜眯起雙眼,抬眼朝門外道:「姜泱?」
不多時,細碎的腳步聲自門邊響起。
「王姬?」姜泱出現在門邊,一手扶著門廊,一手輕拭鬢邊汗,「怎麼了?」
許姜從來心大,翠黛宮中人偶爾躲懶,她從不在意。
今日不知是晚風馥郁,還是佳釀醉人,見姜泱氣喘吁吁模樣,許姜心上倏忽生出一絲違和。
「方才在何處?」她直起身,一邊垂目打量,一邊徐徐開口。
姜泱拭汗的手微微一頓,倏地抬眼,神色遲疑道:「王姬何出此言?」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一水之隔,被公子坎套過麻袋的季大將軍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兩眼瞪成了銅鈴,一時竟不知作何反應。
誰能想到,那從不掩飾自己心思,膽敢和大人「爭風吃醋」,又從不講武德的小狼崽子竟會是楚國公子坎?
小小年紀,忍得了旁人冷眼,受得住軍營之苦,為達目的,「裝聾作啞」兩年之久……如是城府,他手底下的一眾兵卒,幾人能及?
而今被迫說出身份,卻不知是為兩國百姓,還是想……迫王姬就範?
季諾一手緊握韁繩,一手落向腰間刀柄,視線自羋坎落向隊伍正前方的王姬。
晴絲斜落處,草木迎風長。
分明暮春好時節,潁水兩岸卻似突然入了冬,凜風倏忽肆虐。
許姜緊握住手中韁繩,仰頭望向兩軍正中,那道春光勾勒出的身影。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她的小尾巴原是這副落拓模樣。
四目交匯,許姜心上倏忽湧出從未有過的荒誕感。
此間多荒謬。
她何德何能,值得楚國公子在這人人自危的亂世之中,隱姓埋名、藏身許宮兩歲之久,只為陪她玩這過家家的遊戲?
她的性子素來如此,愛憎分明,眼裡揉不得沙子。
與人結交也從不會看對方身份,只看脾性是否對味。
是以朝不保夕的街邊乞兒可以是至交,一人之下的楚國公子,若是結交過程中摻入了欺騙、利用、背叛……哪怕曾真心相待兩年有餘,她也能狠下心來,「棄之如敝履」。
許姜望向春光下的潁水,心上倏忽涌過一絲哀戚。
昨日之日不可留。
自此之後,翠黛宮中再不會有小尾巴的身影……
一縷春晴掠過眼下,許姜陡然回神,倏地轉過身,朝季諾道:「拔營,回宮。」
季諾正眺望潁水彼岸,聞言一怔,壓低聲音道:「王姬,公子坎他?」
「不必理會。」
許姜輕搖搖頭,而後不顧左右視線,策馬揚鞭而去。
「諾!」
「王姬!駕!」
季諾將將揚起令旗,還沒來得及開口,一水之隔破風聲驟起。
許軍齊刷刷抬起頭看,卻見一人一騎如離弦之箭,朝許國方向飛奔而來。
「王姬,等等我!」
「公子!」潁水彼岸,羋大將軍神情大變,「快!把公子追回來!」
「退下!」
銀鞍白馬破風向前,馬背上的人一邊揮鞭,一邊怒斥:「不准跟來!父君那邊,我自會跟他解釋!」
「公子!」羋桓追出兩步,忍不住放聲疾呼,「公子你給我回來!」
北岸浮塵漸散。
灩灩春水如故,一前一後兩道身影早已消失在依依春風裡。
**
以為他是來路不明的小啞巴時,許宮上下對他或同情,或不屑,因王姬之故,從不曾擺在明面上。
而今知曉他是楚國公子坎,不屑者變得諂媚,同情者出離憤怒,宮中人的態度分成了截然不同的兩派。
直至諂媚者發現,公子坎不僅不喜旁人媚上討好,對他們的態度甚至比對冷眼旁觀的中立派還要冷淡之後,宮中再無一人對他另眼相待。
春去秋來,翠黛宮上下依稀如故。
羋坎雖不再掩藏他楚國公子的身份,迴廊下,青竹邊,松林半山腰……許姜時常出入之地,宮人依舊能瞧見她寸步不離的小尾巴。
他對旁人不聞不問,對許姜卻一如昨日——要涼水不遞清茶,要長槍不遞寶劍。
所不同是,許姜對此視若無睹。
雖不曾趕他離去,卻也沒再和他說過一句話。
偶爾因著舊日習慣,手已接過他遞來的茶,回過神時,許姜必定神色大變,而後不顧對方落水小狗一般搖尾乞憐的神色,擲下茶杯,喚姜泱重斟一杯……
宮中人清楚許姜的性子,羋坎再如何楚楚可憐,也無人敢置喙半句。
他兩人關係的緩和,或者說破冰,是在那年的中秋節。
中秋那日微雲澹澹,晚桂閒庭。
月上中庭時,許姜難得興致,令人取來桂花釀,獨坐廊下細賞桂子月中落之景。
三杯兩盞,淺酣半醉之際,許姜似夢非醒,忽聽遙遠的地方依稀傳來幾道刀劍相擊聲,豎耳細聽,又似乎只是鐘鼓絲竹之音。
也不知哪個宮裡正囂喧。
或者……許姜揉揉眉心,怕是那小狼崽子又想出了什麼吸引她注意力的新把戲。
她搖搖晃晃站起身,正要招呼宮人進來收拾,一縷細風拂過廊下,許姜的步子倏地一頓。
哪怕是淺酣半夢的當下,她也能聞出,除卻桂花香,風裡依稀多出了一絲幾不可聞的血腥氣。
許姜眯起雙眼,抬眼朝門外道:「姜泱?」
不多時,細碎的腳步聲自門邊響起。
「王姬?」姜泱出現在門邊,一手扶著門廊,一手輕拭鬢邊汗,「怎麼了?」
許姜從來心大,翠黛宮中人偶爾躲懶,她從不在意。
今日不知是晚風馥郁,還是佳釀醉人,見姜泱氣喘吁吁模樣,許姜心上倏忽生出一絲違和。
「方才在何處?」她直起身,一邊垂目打量,一邊徐徐開口。
姜泱拭汗的手微微一頓,倏地抬眼,神色遲疑道:「王姬何出此言?」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