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要與心心念念的兒郎成親,這是好事,哭什麼啊?真是莫名其妙。

  第八十二章

  武德五年四月廿日,徐靜書休沐。

  此時是全城搜宅令出的第五日, 鎬京城內隨處是擔負著搜宅任務的皇城司衛戍, 以及為防止出現武力抗拒、阻礙搜宅而奉命京城的北軍將士。

  城中的氣氛因此而顯得有些壓抑、緊繃,街頭巷尾比以往冷清許多, 偶爾路過的行人也是低著頭快快走,神色惴惴又茫然。

  許是當年的經歷使然, 滿城甲冑齊整的北軍與著皇城司武袍的武卒們非但沒讓徐靜書感覺恐慌,反使她心中無比安寧踏實。

  甚至使她有勇氣從容步出柳條巷,不疾不徐穿過大半個鎬京城。

  隨侍的雙鸝有些詫異, 最終沒忍住心中疑惑:“表小姐今日, 與平常不太一樣。”

  以往根本不願出門, 萬不得已要出門時就像只被驚過頭的兔子,總要貼著牆根低著頭, 拉著雙鸝快快走, 仿佛是怕隨時有歹人忽然衝過來將她捉去。

  “雖與他們素不相識, ”徐靜書指了指那些皇城司武卒與北軍, 唇角輕輕揚起, “但瞧見他們在,就覺得不怕什麼了。”

  說話間,有兩名大理寺低階武官在一隊皇城司武卒隨行下從旁經過。

  “咦, 是你?”

  徐靜書應聲扭頭, 驚見說話的竟是之前小年花燈夜集上見過的白姑娘。

  她身著“大理寺司直”武官袍,意氣風發,笑容飛揚。她實現了自己的豪言, 真的站到了秦大人身旁。

  徐靜書忍下心中小小的羨慕,笑著開口:“白……”

  想想不妥,又改口道,“白司直。”

  若徐靜書是普通百姓,尊稱對方一聲“白大人”也就是了。不過大理寺司直是九等武官,與徐靜書職等相當,按規矩她在對方的官職前加姓氏較為合適。

  “咳,我這姓不好,這樣稱呼總覺哪裡怪怪的,”白姑娘走過來,爽朗笑道,“上回承了你和你朋友的情,卻連姓名都沒互通,實在慚愧。在下白韶蓉。”

  徐靜書回想了官考放榜的那張名單,卻實在沒想起“白韶蓉”這個名字排名第幾。倒也不算她粗心,當初看榜時她只顧看文官這邊,壓根兒沒太留心武官的考績排名。

  “徐靜書。”她也禮貌地回報了姓名。

  白韶蓉驚了:“文官榜眼徐靜書?!朝堂庭辯甩姜正道與陳尋的御史徐靜書?!”

  隨著那場庭辯被傳開,“御史徐靜書”這個名字在京中被口口相傳後,已淺淺蒙上了一層傳奇色彩。

  初出茅廬,頂急缺上任才一個多月的小御史,庭辯中連撼兩名五等老奸巨猾的朝廷大員!這對參加今年官考的所有年輕人來說,絕對是無形的鼓舞——

  我們年歲輕、我們資歷淺、我們經驗少,但我們也可以很出色!

  如今在年輕官員們心裡,“御史徐靜書”都快成一面旗幟了,實在不能怪白韶蓉一驚一乍。

  她這麼大反應,倒反過來又把一無所知的徐靜書嚇了一跳。

  “呃,應該,就是那個徐靜書,吧。”徐靜書的笑意轉為無措的小尷尬,不知該做自豪狀還是該擺出謙遜臉。

  白韶蓉笑著拍拍她的肩:“深藏不漏啊!看著文文弱弱,沒想到竟是這麼厲害的!”

  “也、也不是真的多厲害,當時陳尋大人是沒當真想與我死磕,否則我哪能討到那麼大便宜。”這倒不是徐靜書假客氣,她是真的從未被那場帶了三分僥倖的庭辯勝利沖昏頭腦。

  她怕白韶蓉還要夸,趕忙笑問:“你這是公務在身麼?”

  “嗯!長慶公主府後院殺人案,我們少卿大人讓去再尋人證確認一遍供述。”

  提起大理寺少卿秦驚蟄,白韶蓉驀地挺直了腰板,尊敬之情溢於言表。

  “你這是去哪兒?”

  “我與族親妹妹在外賃屋住的,今日趁著休沐就回去看望尊長,順道商量些事,”徐靜書抿了抿彎彎笑唇,“那你忙,我就不打擾你辦正事了。”

  白韶蓉笑執辭禮:“改日若得空,散值時我去御史台尋你出來喝酒啊!”

  徐靜書也回禮,卻只是沉默地笑笑。

  她怕等白韶蓉得空去御史台尋她時,她已被退回光祿府候任試俸了。如此,還是不要隨意應承比較好。

  *****

  徐靜書已快兩個月沒回信王府了,門房上相熟的竹僮瞧見表小姐回來,熱情地一路迎下台階。

  “……孟側妃帶小六姑娘回安平孟家了,世子在含光院,三公子在擷芳園讀書,四公子和小五姑娘去書院了。”小竹僮領著徐靜書上台階,一路嘴不停。

  他想了想,又壓低聲音向徐靜書透風:“殿下與王妃殿下一早上都在承華殿的書房內,只叫人進去換過兩回茶。”

  徐靜書斜斜睨他:“你今日在門房當值,卻對承華殿的動靜這樣清楚,是先前一直在到處跑吧?”

  小竹僮被她這明察秋毫嚇得僵身咽了咽口水。直到瞧見她唇角淺淺揚起,這才鬆了口氣般拍著心口:“天爺啊,我們表小姐當官之後,竟像是成精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