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頁
少爺,你看到了嗎?
……
杜召死於一九六二年,享年五十二歲。
鄔長筠並沒有想像中的崩潰。她親眼看著這些年杜召所經受的苦——無數個夜裡因為幻肢痛而醒來,難以入眠;頭疼也越來越頻繁,因為那根細針移位,影響大腦,還偶爾出現手腳不受控制的情況。
所以,直到入葬,她都沒有留一滴眼淚。亦沒有痛不欲生,想追他而去。
人不該執拗於情情愛愛,它被放下,卻從未被遺忘且永遠深埋於心中,和骨肉血脈永遠連在一起。她還有很重要、更有意義的事情要做。
白礫大學畢業後一直留在北京,成了婚,還有了孩子。鄔長筠不想跟他們一起生活,獨自一人在小鎮,經營自己的小戲院,致力於戲劇傳承,還帶出許多優秀的名角。
後來戲院倒閉,她又舊疾突發,白礫不放心,堅決將她接到了北京照顧。
一九九九年冬天,又到了杜召的忌日,白礫把子孫都帶回來看他。
祭拜完,同往常一樣,先帶著孩子去車裡等,留鄔長筠一人坐在墳前。
可能是因為常年練武的原因,她已至杖朝之年,卻仍身姿挺拔,精神氣足,絲毫不顯老態。
手上帶著杜召送自己的戒指,用布子輕輕擦拭墓碑上的照片。
另一邊,小孫女問白礫:「爺爺,為什麼每次我們都比太奶奶先出來?」
白礫摸著孩子的頭道:「太奶奶想太爺爺,讓他們單獨待一會,我們在車裡玩會,不急著走,讓太奶奶和太爺爺多說會話,好不好?」
小孫女乖乖道:「好。」
他們在車裡等了半個多小時,還沒見鄔長筠回來。
白礫叫兒子過去看看,還沒靠近,就看到鄔長筠拿著一根小樹枝,在墓前舞棍,雖已高齡,但動作仍舊靈活,轉身漂亮,一舉一動乾淨利落,乍一看身影,完全不像個老人。
白礫見兒子長時間沒回來,有些擔心,便跟了過來。
兩人靜靜站立,望著遠處那道英姿勃發的身影。
「爸,您還記得奶奶年輕時候的樣子嗎?」
「當然,可謂是,絕代風華。」白礫長吁一口氣,回憶起小時候在延安的日子,「但她和父親一直忙於工作,後面又去了戰區,直到解放,我們才真正地生活在一起。她一生要強,只有父親能治得住。可惜父親走得早,你沒印象了。」
「是的,但見過爺爺一張軍裝照,真帥,我要是女人,也愛他。」他又問:「那您還記得親生父親嗎?」
白礫沉默幾秒,眼裡仍飽含慈祥的笑:「不記得了,也沒見過照片,不過我想,他們一定都是一樣的人,才能堅定地走到一起,為了國家,為了信仰而奮鬥。」
「是啊。」
……
二零零零年春天。
鄔長筠身體不佳,堅持與徒弟合演大軸,完成了她人生最後一次演出。
散場後,她讓白礫和家人先回去,想在劇院多待會。
徒弟說,晚些開車送師父回去。
白礫不放心,讓小輩先走,自己在這陪著。
演員們的都在後台忙著卸妝,白礫就去了個衛生間的功夫,鄔長筠悄悄回了戲台,她精疲力盡地坐在台子中央,緩緩躺下去,望著頂上耀眼的燈光,好像一顆巨大的明星,同曾經的自己一樣。
現在,這顆星要隕落了,可還會有更多的星火亮起,更加璀璨,更加強盛。
白礫到處找不到鄔長筠,叫上人里里外外一起找。
最後在戲台上發現她身著戲服,安詳地離世了。
白礫一把年紀,伏在母親身邊,哭成個淚人。
一眾人齊齊跪下,拜送恩師。
鄔長筠死在了和平年代,死在了新世紀,死在了最愛的戲台,懷裡抱著和杜召結婚前拍的合照。
照片裡,兩人身穿軍裝,胸口皆系大紅花,笑容燦爛。
照片的左下角寫了日期——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三日。
……
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三日,庚辰年臘月二十六。
照相館,攝影師從黑布下鑽出來:「男同志太高了,還是坐下吧。」
杜召從鄔長筠身後走到旁邊坐下,握住她的手放在自己大腿上:「可以嗎?」
貼得太近,鄔長筠往邊上挪挪:「別擠我。」
杜召跟過來,仍緊貼著她,笑得合不攏嘴,對攝影師道:「拍吧。」
攝影師彎下腰,重新蒙上黑布:「來,一,二,三。」
卡嚓——
……
全文完
/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
杜召死於一九六二年,享年五十二歲。
鄔長筠並沒有想像中的崩潰。她親眼看著這些年杜召所經受的苦——無數個夜裡因為幻肢痛而醒來,難以入眠;頭疼也越來越頻繁,因為那根細針移位,影響大腦,還偶爾出現手腳不受控制的情況。
所以,直到入葬,她都沒有留一滴眼淚。亦沒有痛不欲生,想追他而去。
人不該執拗於情情愛愛,它被放下,卻從未被遺忘且永遠深埋於心中,和骨肉血脈永遠連在一起。她還有很重要、更有意義的事情要做。
白礫大學畢業後一直留在北京,成了婚,還有了孩子。鄔長筠不想跟他們一起生活,獨自一人在小鎮,經營自己的小戲院,致力於戲劇傳承,還帶出許多優秀的名角。
後來戲院倒閉,她又舊疾突發,白礫不放心,堅決將她接到了北京照顧。
一九九九年冬天,又到了杜召的忌日,白礫把子孫都帶回來看他。
祭拜完,同往常一樣,先帶著孩子去車裡等,留鄔長筠一人坐在墳前。
可能是因為常年練武的原因,她已至杖朝之年,卻仍身姿挺拔,精神氣足,絲毫不顯老態。
手上帶著杜召送自己的戒指,用布子輕輕擦拭墓碑上的照片。
另一邊,小孫女問白礫:「爺爺,為什麼每次我們都比太奶奶先出來?」
白礫摸著孩子的頭道:「太奶奶想太爺爺,讓他們單獨待一會,我們在車裡玩會,不急著走,讓太奶奶和太爺爺多說會話,好不好?」
小孫女乖乖道:「好。」
他們在車裡等了半個多小時,還沒見鄔長筠回來。
白礫叫兒子過去看看,還沒靠近,就看到鄔長筠拿著一根小樹枝,在墓前舞棍,雖已高齡,但動作仍舊靈活,轉身漂亮,一舉一動乾淨利落,乍一看身影,完全不像個老人。
白礫見兒子長時間沒回來,有些擔心,便跟了過來。
兩人靜靜站立,望著遠處那道英姿勃發的身影。
「爸,您還記得奶奶年輕時候的樣子嗎?」
「當然,可謂是,絕代風華。」白礫長吁一口氣,回憶起小時候在延安的日子,「但她和父親一直忙於工作,後面又去了戰區,直到解放,我們才真正地生活在一起。她一生要強,只有父親能治得住。可惜父親走得早,你沒印象了。」
「是的,但見過爺爺一張軍裝照,真帥,我要是女人,也愛他。」他又問:「那您還記得親生父親嗎?」
白礫沉默幾秒,眼裡仍飽含慈祥的笑:「不記得了,也沒見過照片,不過我想,他們一定都是一樣的人,才能堅定地走到一起,為了國家,為了信仰而奮鬥。」
「是啊。」
……
二零零零年春天。
鄔長筠身體不佳,堅持與徒弟合演大軸,完成了她人生最後一次演出。
散場後,她讓白礫和家人先回去,想在劇院多待會。
徒弟說,晚些開車送師父回去。
白礫不放心,讓小輩先走,自己在這陪著。
演員們的都在後台忙著卸妝,白礫就去了個衛生間的功夫,鄔長筠悄悄回了戲台,她精疲力盡地坐在台子中央,緩緩躺下去,望著頂上耀眼的燈光,好像一顆巨大的明星,同曾經的自己一樣。
現在,這顆星要隕落了,可還會有更多的星火亮起,更加璀璨,更加強盛。
白礫到處找不到鄔長筠,叫上人里里外外一起找。
最後在戲台上發現她身著戲服,安詳地離世了。
白礫一把年紀,伏在母親身邊,哭成個淚人。
一眾人齊齊跪下,拜送恩師。
鄔長筠死在了和平年代,死在了新世紀,死在了最愛的戲台,懷裡抱著和杜召結婚前拍的合照。
照片裡,兩人身穿軍裝,胸口皆系大紅花,笑容燦爛。
照片的左下角寫了日期——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三日。
……
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三日,庚辰年臘月二十六。
照相館,攝影師從黑布下鑽出來:「男同志太高了,還是坐下吧。」
杜召從鄔長筠身後走到旁邊坐下,握住她的手放在自己大腿上:「可以嗎?」
貼得太近,鄔長筠往邊上挪挪:「別擠我。」
杜召跟過來,仍緊貼著她,笑得合不攏嘴,對攝影師道:「拍吧。」
攝影師彎下腰,重新蒙上黑布:「來,一,二,三。」
卡嚓——
……
全文完
/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