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我方才看到你母親與我小姑在一處,還在尋你,不想你來了這邊。”陳蕎笑盈盈的,才拉過她的手,忽而低聲道,“我方才好像看到了何瑁,你見他不曾?”
王縈訕然。
“見到了……”她嘟噥道,示意陳蕎看陳霖那邊。
陳蕎望去,啞了啞,少頃,再看向王縈,嘆口氣,“縈,我是怕你見了他傷心。”
王縈聽著,抿抿唇。
上次陳蕎隨著她的父母到弘農赴戚氏壽宴的時候,她就告訴過王縈,何瑁已經又定親了,對方正是王縈在甲第游故地時,遇到的石倩。此事,王縈雖然早有預料,卻還是難過了許多日。
“無甚事,他如今已經與我無幹了。”王縈笑笑。
“果真?”陳蕎瞅著她。
“果真。”王縈頷首。
陳蕎看她神色如常,露出笑容。
這時,不遠處忽而傳來一陣騷動的聲音,還有馬蹄聲,許多人走過去看。
二人皆訝。
“那邊何事?”陳蕎拉住一個去看熱鬧的人,“是陛下來了?”
“正是!還有六皇子!”那女子咯咯的笑,提著裙裾朝人群跑去。
聽到六皇子,陳蕎亦是眼睛一亮,興奮對王縈道,“縈!你從前見過六皇子不曾?”
王縈搖頭。
“我帶你去看!六皇子可俊可俊了!”陳蕎面色緋紅,滿是憧憬,“你不知多少人夜裡做夢都想著他!”
王縈聽著,亦是感興趣,笑起來,忙跟著陳蕎一道小跑去看。
林苑中,花樹扶疏,待得走到磚石鋪就的大道旁,只見幾十貴胄青年,似乎剛剛狩獵歸來,鮮衣怒馬,說著笑,神采飛揚。
陳蕎帶著王縈好不容易擠出了人群,看著那邊,未幾,指向其中,“看!那黑馬上,玄衣朱緣者,就是六皇子。”
王縈定睛望去,待得看清那張臉,忽而愣住。
不待回神,她又看到正與六皇子說話那人,更是睜大了眼睛。那面容,那眉眼,還有周圍人向他行禮時的模樣……
陳蕎以為她看呆了,將手在她面前晃了晃,笑嘻嘻,“如何?六皇子……”
“六皇子身旁那男子……”王縈忙抓住她的手,結結巴巴,“那白衣男子……他是……”
“那是陛下!”陳蕎看著她,未幾,恍然大悟,“是了,你還未見過陛下!”
王縈望著那邊,神色不定,只覺腦海一片空白。
這時,皇帝同旁人說完了話,與六皇子一道下馬。
王縈見侍衛往這邊開道,腦子忽而一醒,對陳蕎說,“壽筵……壽筵興許要開始了,我等去宴上吧!”說著,便要走開。
陳蕎卻拉著她,意猶未盡,“這麼早去做甚,陛下反正不會這麼快……”
正說著話,忽然,身旁一個聲音傳來,“這不是縈麼?”
王縈轉頭,又一怔。
石倩。
她不知何時來到了這裡,後面跟著幾個女子,都是王縈識得的人。
“聽說你兄長如今又回長安了?”石倩妝扮得甚是精緻,眉毛修得又長又細,面容更顯刻薄,“實乃可喜可賀。”
王縈面色一變。
還未說話,旁人卻搭腔,“若我未記錯,博士六百石。倩,你兄長是多少?千石可有?”
“聽說縈住在了建陽里?那可不是甲第了。”
她們說話的聲音不高不低,卻滿是嘲諷。
“縈今日衣衫亦別致。”一人瞥著,掩袖而笑,“是弘農時興的麼?”
陳蕎面色不定,本以為王縈脾性,定會怒起反唇相譏。可轉頭看去,卻見她不發一語,似魂不守舍。
“倩,”這時,何瑁急急過來,勸道,“你這是做甚!”
石倩掙開他的手,瞪他,“你幫我還是幫她?”
何瑁正待說話,身後忽而傳來一陣行禮之聲。
看去,卻見皇帝的儀仗已經開到近前。眾人一驚,連忙噤聲,退到兩旁,伏拜行禮。
皇帝剛剛在苑中騎了馬,正打算去更衣赴宴,忽而瞥見王縈,目光定了定。
她與旁人一樣,低頭拜著。
臉頰不住發熱,心咚咚地跳,卻不是害羞。
“縈女君何時來的?”皇帝的聲音忽而在頭頂響起。
王縈的心幾乎停住。
“稟陛下,”她聽到自己的聲音都不像是自己的,“方……嗯,方才來到。”
皇帝莞爾。
“莫貪玩誤了用膳。”他淡淡道,說罷,逕自往前而去。
莫貪玩……
莫貪玩……
莫貪玩……
那話音好似無窮無盡,一直到他走遠了,仍在王縈的腦子裡重複。
她茫然抬頭,站起身。世界似乎突然安靜,只見周圍人,包括陳蕎、石倩、何瑁和那幾個女子,認識的,不認識的,都看著她,目瞪口呆。
“縈,你……”陳蕎面色不定,“陛下識得你……?”
王縈只覺仍身處幻境,要想的事情太多,卻不知從何想起。
“是……是吧……”她忍著心中的風雷齊鳴,望著皇帝離去的背影,訕訕道。
☆、第62章
????樂台上的曲子一首接一首,來賞樂的人亦越來越多。
不斷有舊識前來見禮,戚氏與王璟笑容滿面,寒暄不停。
“縈怎還不回來?”待得空閒,戚氏問王繆。
王繆四下里望了望:“我也不曉。”
陳氏道:“姑君放心好了,待得陛下駕臨,小姑必然也要回來。”
這時,不遠處忽而有了些喧譁之聲。只見似乎來了十分尊貴之人,好些人圍過去見禮。
“那是何人?”戚氏問。
周浚望了望,答道,“哦,那是長垣侯與廣平侯父子?”
王璟離開長安日久,並不識得他們,問:“不知這二位君侯,是何來歷?”
周浚道:“長垣侯是今上外祖父,廣平侯是今上舅父。”
陳氏訝然:“一門兩侯?今上對外祖家這般恩寵?”
“今上祖父長輩,唯剩外祖,封侯奉養自在清理。”周浚道,“至於廣平侯,乃是因功而封。陛下當年平亂時,他隨陛下征戰,得封此侯,今年又平匈奴,加封五千戶。”
眾人瞭然。
正說話間,喧譁聲再起。卻見是一對夫婦,四五十模樣。丈夫笑容和氣,婦人則衣飾華美,舉止高貴。
“那是懷恩侯竇氏夫婦。”周浚道。
“懷恩侯?”陳氏道,“妾聽說過。陛下做皇子時,曾娶婦,一年而亡,便是這家的女兒。”
周浚和王繆相視一眼,訕訕然,“正是。”
****************
“那女子在何處?”杜玄應付了一圈眾人,問杜燾。
杜燾笑著與人作著揖,轉回頭來,神清氣定,“父親問哪個女子?”
杜玄瞪他一眼,將木杖杵地。
杜燾無奈,笑了笑,“父親忘了?她現下是女史,侍奉著王子與居次。王子居次未到,女史怎會到?”
杜玄鬍子動了動,不甘心地哼一聲。
太史賈援從前與王兆相善,見戚氏和王璟來到,領著家眷過來見禮。故人相逢,分外熱情,兩家人互問安好。
賈援的長子娶了竇誠的侄女,與竇誠亦是相善。他望見竇誠夫婦往這邊散步過來,忙上前見禮,又熱心地向竇誠引見王璟,“君侯,這位便是先太傅之子,太學新任的王璟王博士。”
“哦?”竇誠和紀氏聽到這名字,皆愣了愣。
王璟忙行禮:“弘農王璟,拜見君侯與夫人!”
“原來是王博士。”竇誠還禮,神色卻略有些尷尬。
紀氏看著他,少頃,又看向他身後的王氏一家,面上的笑意漸漸收起。
“王博士可是當世之大才。”賈援笑道,“君侯不是好棋?王博士曾得嚴珅嚴博士指點,棋技甚高。”
紀氏聽著,冷冷笑了笑,道,“妾未聞有憑棋技而為博士者。”
眾人聞言,皆是一怔。
賈援忙道:“夫人誤會,王博士承太傅衣缽,學問淵博,通曉經典,建樹頗多,棋技不過其一。”
紀氏緩緩道:“王太傅之事,妾自然知曉。當年太子忤逆,太傅身為太子之師,受先帝責罰,以致罷官奪爵。妾還聞,博士家有位王女史,當年太傅欲以為太子婦。”說著,她看看王璟,似笑非笑,“可惜,世事難料。”
眾人面色皆是一變,狐疑相覷。
王璟沉下臉,拱手,“在下愚鈍,不知侯夫人此言何意?”
竇誠心知不好,瞪一眼紀氏,忙上前道,“博士,婦人今日……”
“夫人既說到先夫,妾有一言,不得不語。”一個聲音將竇誠的話打斷,眾人看去,卻是戚氏。
只 見她走上前來,一禮,看了看紀氏,正色道,“先夫不才,唯學識出眾,起於微末之身,躋身重臣之列猶。後因太子之事,見惡於先帝,此實言也。”說罷,卻看向 眾人,“然當年是非曲折,諸公當曉。太子不為先帝所喜,眾所周知,太子太傅一職空懸,無人敢當。而先夫忠直,勇而擔當,教導嗣君,雖不得聖意,但無愧於 心。妾猶記當年,先夫入獄,賈太史與朝中諸公奔走呼號,為先夫諫言求情,終得免罪。當年種種,妾每每思及,仍喟嘆感激。”
眾人聽得此言,神色皆欷歔。
“舉手之事,夫人何足掛齒。”賈援忙道。
“妾 雖婦人,卻識義理,太史不必過謙。”戚氏道,未幾,再看向紀氏,“至於小女將為太子妃之事,當年確有。小女適齡,採選入宮廷,才貌雙全,得帝後歡喜。如侯 夫人所言,世事難料。小女雖遠赴匈奴,卻不失其志,為女史輔佐公主,盡心盡力,備受讚賞。在妾看來,其德無愧於家門,亦無愧於朝廷,可傲然於世人之前!”
紀氏方才不過一時意氣,出言諷刺。懷恩侯府受皇帝厚待,紀氏平日與人交遊,甚受追捧,聽慣了好話。豈料如今不過說人兩句,竟會這般當中頂撞,面上一陣紅一陣白,滿是慍色,卻一時說不出話來。
竇誠知道此事是紀氏愚蠢,失禮於人,也下不來台,尷尬不已。正不知如何化解,忽然,聽到身後有人道,“此處這般熱鬧!君侯,夫人,多日未見,不知可安好?””
看去,卻見長垣侯和廣平侯父子正踱過來,神采奕奕。
竇誠神色一松,忙作揖,“幸會公台!”
眾人見得,亦紛紛行禮。
杜玄笑眯眯的,待到近前,看著竇誠,“君侯多日不見,無恙否?”
“在下無恙!”竇誠得了台階,神色一松,忙道,“公台近來身體可安好?”
王縈訕然。
“見到了……”她嘟噥道,示意陳蕎看陳霖那邊。
陳蕎望去,啞了啞,少頃,再看向王縈,嘆口氣,“縈,我是怕你見了他傷心。”
王縈聽著,抿抿唇。
上次陳蕎隨著她的父母到弘農赴戚氏壽宴的時候,她就告訴過王縈,何瑁已經又定親了,對方正是王縈在甲第游故地時,遇到的石倩。此事,王縈雖然早有預料,卻還是難過了許多日。
“無甚事,他如今已經與我無幹了。”王縈笑笑。
“果真?”陳蕎瞅著她。
“果真。”王縈頷首。
陳蕎看她神色如常,露出笑容。
這時,不遠處忽而傳來一陣騷動的聲音,還有馬蹄聲,許多人走過去看。
二人皆訝。
“那邊何事?”陳蕎拉住一個去看熱鬧的人,“是陛下來了?”
“正是!還有六皇子!”那女子咯咯的笑,提著裙裾朝人群跑去。
聽到六皇子,陳蕎亦是眼睛一亮,興奮對王縈道,“縈!你從前見過六皇子不曾?”
王縈搖頭。
“我帶你去看!六皇子可俊可俊了!”陳蕎面色緋紅,滿是憧憬,“你不知多少人夜裡做夢都想著他!”
王縈聽著,亦是感興趣,笑起來,忙跟著陳蕎一道小跑去看。
林苑中,花樹扶疏,待得走到磚石鋪就的大道旁,只見幾十貴胄青年,似乎剛剛狩獵歸來,鮮衣怒馬,說著笑,神采飛揚。
陳蕎帶著王縈好不容易擠出了人群,看著那邊,未幾,指向其中,“看!那黑馬上,玄衣朱緣者,就是六皇子。”
王縈定睛望去,待得看清那張臉,忽而愣住。
不待回神,她又看到正與六皇子說話那人,更是睜大了眼睛。那面容,那眉眼,還有周圍人向他行禮時的模樣……
陳蕎以為她看呆了,將手在她面前晃了晃,笑嘻嘻,“如何?六皇子……”
“六皇子身旁那男子……”王縈忙抓住她的手,結結巴巴,“那白衣男子……他是……”
“那是陛下!”陳蕎看著她,未幾,恍然大悟,“是了,你還未見過陛下!”
王縈望著那邊,神色不定,只覺腦海一片空白。
這時,皇帝同旁人說完了話,與六皇子一道下馬。
王縈見侍衛往這邊開道,腦子忽而一醒,對陳蕎說,“壽筵……壽筵興許要開始了,我等去宴上吧!”說著,便要走開。
陳蕎卻拉著她,意猶未盡,“這麼早去做甚,陛下反正不會這麼快……”
正說著話,忽然,身旁一個聲音傳來,“這不是縈麼?”
王縈轉頭,又一怔。
石倩。
她不知何時來到了這裡,後面跟著幾個女子,都是王縈識得的人。
“聽說你兄長如今又回長安了?”石倩妝扮得甚是精緻,眉毛修得又長又細,面容更顯刻薄,“實乃可喜可賀。”
王縈面色一變。
還未說話,旁人卻搭腔,“若我未記錯,博士六百石。倩,你兄長是多少?千石可有?”
“聽說縈住在了建陽里?那可不是甲第了。”
她們說話的聲音不高不低,卻滿是嘲諷。
“縈今日衣衫亦別致。”一人瞥著,掩袖而笑,“是弘農時興的麼?”
陳蕎面色不定,本以為王縈脾性,定會怒起反唇相譏。可轉頭看去,卻見她不發一語,似魂不守舍。
“倩,”這時,何瑁急急過來,勸道,“你這是做甚!”
石倩掙開他的手,瞪他,“你幫我還是幫她?”
何瑁正待說話,身後忽而傳來一陣行禮之聲。
看去,卻見皇帝的儀仗已經開到近前。眾人一驚,連忙噤聲,退到兩旁,伏拜行禮。
皇帝剛剛在苑中騎了馬,正打算去更衣赴宴,忽而瞥見王縈,目光定了定。
她與旁人一樣,低頭拜著。
臉頰不住發熱,心咚咚地跳,卻不是害羞。
“縈女君何時來的?”皇帝的聲音忽而在頭頂響起。
王縈的心幾乎停住。
“稟陛下,”她聽到自己的聲音都不像是自己的,“方……嗯,方才來到。”
皇帝莞爾。
“莫貪玩誤了用膳。”他淡淡道,說罷,逕自往前而去。
莫貪玩……
莫貪玩……
莫貪玩……
那話音好似無窮無盡,一直到他走遠了,仍在王縈的腦子裡重複。
她茫然抬頭,站起身。世界似乎突然安靜,只見周圍人,包括陳蕎、石倩、何瑁和那幾個女子,認識的,不認識的,都看著她,目瞪口呆。
“縈,你……”陳蕎面色不定,“陛下識得你……?”
王縈只覺仍身處幻境,要想的事情太多,卻不知從何想起。
“是……是吧……”她忍著心中的風雷齊鳴,望著皇帝離去的背影,訕訕道。
☆、第62章
????樂台上的曲子一首接一首,來賞樂的人亦越來越多。
不斷有舊識前來見禮,戚氏與王璟笑容滿面,寒暄不停。
“縈怎還不回來?”待得空閒,戚氏問王繆。
王繆四下里望了望:“我也不曉。”
陳氏道:“姑君放心好了,待得陛下駕臨,小姑必然也要回來。”
這時,不遠處忽而有了些喧譁之聲。只見似乎來了十分尊貴之人,好些人圍過去見禮。
“那是何人?”戚氏問。
周浚望了望,答道,“哦,那是長垣侯與廣平侯父子?”
王璟離開長安日久,並不識得他們,問:“不知這二位君侯,是何來歷?”
周浚道:“長垣侯是今上外祖父,廣平侯是今上舅父。”
陳氏訝然:“一門兩侯?今上對外祖家這般恩寵?”
“今上祖父長輩,唯剩外祖,封侯奉養自在清理。”周浚道,“至於廣平侯,乃是因功而封。陛下當年平亂時,他隨陛下征戰,得封此侯,今年又平匈奴,加封五千戶。”
眾人瞭然。
正說話間,喧譁聲再起。卻見是一對夫婦,四五十模樣。丈夫笑容和氣,婦人則衣飾華美,舉止高貴。
“那是懷恩侯竇氏夫婦。”周浚道。
“懷恩侯?”陳氏道,“妾聽說過。陛下做皇子時,曾娶婦,一年而亡,便是這家的女兒。”
周浚和王繆相視一眼,訕訕然,“正是。”
****************
“那女子在何處?”杜玄應付了一圈眾人,問杜燾。
杜燾笑著與人作著揖,轉回頭來,神清氣定,“父親問哪個女子?”
杜玄瞪他一眼,將木杖杵地。
杜燾無奈,笑了笑,“父親忘了?她現下是女史,侍奉著王子與居次。王子居次未到,女史怎會到?”
杜玄鬍子動了動,不甘心地哼一聲。
太史賈援從前與王兆相善,見戚氏和王璟來到,領著家眷過來見禮。故人相逢,分外熱情,兩家人互問安好。
賈援的長子娶了竇誠的侄女,與竇誠亦是相善。他望見竇誠夫婦往這邊散步過來,忙上前見禮,又熱心地向竇誠引見王璟,“君侯,這位便是先太傅之子,太學新任的王璟王博士。”
“哦?”竇誠和紀氏聽到這名字,皆愣了愣。
王璟忙行禮:“弘農王璟,拜見君侯與夫人!”
“原來是王博士。”竇誠還禮,神色卻略有些尷尬。
紀氏看著他,少頃,又看向他身後的王氏一家,面上的笑意漸漸收起。
“王博士可是當世之大才。”賈援笑道,“君侯不是好棋?王博士曾得嚴珅嚴博士指點,棋技甚高。”
紀氏聽著,冷冷笑了笑,道,“妾未聞有憑棋技而為博士者。”
眾人聞言,皆是一怔。
賈援忙道:“夫人誤會,王博士承太傅衣缽,學問淵博,通曉經典,建樹頗多,棋技不過其一。”
紀氏緩緩道:“王太傅之事,妾自然知曉。當年太子忤逆,太傅身為太子之師,受先帝責罰,以致罷官奪爵。妾還聞,博士家有位王女史,當年太傅欲以為太子婦。”說著,她看看王璟,似笑非笑,“可惜,世事難料。”
眾人面色皆是一變,狐疑相覷。
王璟沉下臉,拱手,“在下愚鈍,不知侯夫人此言何意?”
竇誠心知不好,瞪一眼紀氏,忙上前道,“博士,婦人今日……”
“夫人既說到先夫,妾有一言,不得不語。”一個聲音將竇誠的話打斷,眾人看去,卻是戚氏。
只 見她走上前來,一禮,看了看紀氏,正色道,“先夫不才,唯學識出眾,起於微末之身,躋身重臣之列猶。後因太子之事,見惡於先帝,此實言也。”說罷,卻看向 眾人,“然當年是非曲折,諸公當曉。太子不為先帝所喜,眾所周知,太子太傅一職空懸,無人敢當。而先夫忠直,勇而擔當,教導嗣君,雖不得聖意,但無愧於 心。妾猶記當年,先夫入獄,賈太史與朝中諸公奔走呼號,為先夫諫言求情,終得免罪。當年種種,妾每每思及,仍喟嘆感激。”
眾人聽得此言,神色皆欷歔。
“舉手之事,夫人何足掛齒。”賈援忙道。
“妾 雖婦人,卻識義理,太史不必過謙。”戚氏道,未幾,再看向紀氏,“至於小女將為太子妃之事,當年確有。小女適齡,採選入宮廷,才貌雙全,得帝後歡喜。如侯 夫人所言,世事難料。小女雖遠赴匈奴,卻不失其志,為女史輔佐公主,盡心盡力,備受讚賞。在妾看來,其德無愧於家門,亦無愧於朝廷,可傲然於世人之前!”
紀氏方才不過一時意氣,出言諷刺。懷恩侯府受皇帝厚待,紀氏平日與人交遊,甚受追捧,聽慣了好話。豈料如今不過說人兩句,竟會這般當中頂撞,面上一陣紅一陣白,滿是慍色,卻一時說不出話來。
竇誠知道此事是紀氏愚蠢,失禮於人,也下不來台,尷尬不已。正不知如何化解,忽然,聽到身後有人道,“此處這般熱鬧!君侯,夫人,多日未見,不知可安好?””
看去,卻見長垣侯和廣平侯父子正踱過來,神采奕奕。
竇誠神色一松,忙作揖,“幸會公台!”
眾人見得,亦紛紛行禮。
杜玄笑眯眯的,待到近前,看著竇誠,“君侯多日不見,無恙否?”
“在下無恙!”竇誠得了台階,神色一松,忙道,“公台近來身體可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