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姬恆的效率很高,很快就挑中了咸陽城內的一處府邸。

  府邸的主人是個大貴族,據說在一年前被始皇抄家滅族了,所以府邸就空了下來。

  大貴族家的府邸,花園廂房無數,面積還足夠大,確實符合嬴舜華的要求。

  在看過府邸後,嬴舜華立馬進宮,向董事長說明項目中遇到的難題,並提出解決方案,最後表示希望董事長把名下一處豪華莊園借她當辦公場所。

  覺得最近大秦百官的效率都很高,對各項進度都非常滿意的始皇,「……」

  嬴政雖然把統一百家學說之事交給嬴舜華去做,但也沒有徹底做甩手掌柜,一直都關注著事情的進展。

  嬴舜華拿到諸子百家近半年的成果時,嬴政也得到了一份,在看過後非常滿意。

  結果,小閨女現在告訴他,諸子百家的人都太偷懶了,經常不干正事,導致事情進展緩慢,她要把人關在一起,加快進度。

  是的,在嬴政眼裡,無論嬴舜華說得多好聽,目的都是把諸子百家的人關在一起,像服徭役一樣抽皮鞭讓他們幹活。

  頂多,就是監牢漂亮點。

  對於小閨女的想法,工作狂始皇帝當然表示支持了。

  而他的行動就是當即把房子借給小閨女。

  拿到豪華府邸的使用權後,嬴舜華立馬安排下人打掃,並給諸子百家修書一封,告訴他們工作場地變更的事情,要他們做好準備。

  同時,嬴舜華也沒忘記扶蘇那裡,讓他準備準備,把整理出來,符合框架上的百家典籍都搬過去,供諸子百家查閱。

  在嬴舜華忙著規劃「分公司辦事處」的時候,仙幕再一次降臨。

  仙幕上一次預告過,說這一期講六相。

  雖然不知道六相到底是指哪六相,但嬴舜華覺得,這一次屁股肯定是安全的,說不定還能讓仙幕中提到的六相對她心生好感,倒向她。

  【皎月還是那個元氣滿滿的皎月,在打過招呼後她直接進入正題。

  「上一期我們說了大秦的三大傳國聖器,這一期我們就說說光耀帝時期的六位丞相。」

  「光耀帝一生留下過很多祖訓,其中一條就是丞相需五年一換,且同一個人不可以當三次丞相。這是為了保證皇權平穩,不會出現相權壓倒皇權的情況,也是為了給更多人機會。」

  「光耀帝26歲登基,55歲禪位於秦仁帝,在位24年,共換過六任丞相,和她留下的祖訓中一樣,五年一換。」

  「既然說到了光耀帝禪位這件事,那我就順便說一說光耀帝留下的另一條祖訓。」

  「在光耀帝看來,一個人超過六十歲就會精力不濟,腦子變得糊塗。所以她規定中秦的官員六十歲就必須致仕,而帝王同樣。」

  皎月拿出一本厚度堪比字典的祖訓,熟練地翻到其中一頁,攤開給仙幕另一邊的人看。

  「祖訓有言,帝王必須在35歲至45歲之間立下年齡超過十六歲的太子,如果自己的孩子年幼,哪怕從宗室中挑選,也必須立年滿十六的太子。且即便出現廢太子情況,也必須在半年內確立和廢太子年歲相當的新太子。」

  「帝王在50歲到60歲之間,就需要開始過渡皇權,60歲的時候必須禪位給太子。」

  「光耀帝以自身為榜樣,後世之君皆尊崇祖訓,雖然也大部分帝王都是卡著60歲的大關,不得不退位,但皇權過渡一直相對平穩。」

  「即便出現帝王和太上皇爭奪皇權的情況,30歲左右的帝王只要不是太拉胯,都能迅速清理太上皇的黨羽,收攏皇權。」

  「可以說,中秦能綿延七百年,光耀帝留下的比秦律還厚的祖訓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而有關皇權過渡的相關祖訓又是重中之重。」】

  嬴舜華,「……」

  光耀帝那麼閒的嗎?居然寫了一本比秦律還厚的祖訓。

  也不知道,那麼多祖訓,中秦的皇帝們是不是都背過,哈哈哈!

  四十幾歲也沒立太子,更不能沒死就提前禪位的始皇,心情複雜地問女兒,「你就一點都不貪戀皇權?放心把一手打下的江山交給後人?」

  嬴舜華義正辭嚴道:「阿父,其實舜華很懶的,四十五歲開始養老一直是舜華的目標。光耀帝五十五歲退位,一定是沒有辦法,生孩子太晚的結果。」

  所以,阿父不用覺得被光耀帝比下去了。

  一切是因為她懶,不是阿父貪戀權勢。

  見識過光耀帝對皇位何等瘋狂的嬴政可不相信嬴舜華的話。

  他只覺得,光耀帝一定是被前秦的皇權過渡嚇到了,所以才留下那樣的祖訓。

  可是,要他六十歲退位……還不如讓他六十歲的時候直接死了。

  即便仙幕中說他連五十歲都沒活過,他還是難以放手。

  嬴政摸著小閨女的腦袋嘆氣,「唉,你給朕出了個難題。」

  和憂愁的始皇不同,諸子百家的人卻極其讚賞光耀帝的行為。

  千百年來,因為皇權過渡發生的悲劇實在太多太多了;而年邁的帝王死守皇位,導致晚節不保的悲劇也太多了。

  皇權過渡,一直都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即便光耀帝留下的祖訓依舊有漏洞,但至少保證了大部分情況。

  淳于越心情複雜地嘆息,「難怪能被比作太陽一樣的帝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