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二世而亡」和「兒子不行」這兩座大山,加上嬴舜華自小的表現,如今的始皇已經不拘於兒子了。

  這也才有了現在對嬴舜華「僭越」的放任。

  他就是要通過這件事告訴其餘子嗣——只要有能力,你們也可以。

  --------------------

  1,儒家的嫡長子繼承制確實有他的道理。雖然我們都覺得應該能者居之,但有時候規矩也很重要。

  比如典型的「九龍奪嫡」,最後殺出來的雍正帝確實有能力,但接手的國家分崩離析,為了收拾殘局活活累死,當時名聲還不好。

  文人說「康乾盛世」,就把中間賣力幹活的他給漏了。

  但嫡長子繼承制又不是沒問題,比如東晉有名的傻子皇帝,連話都說不清楚。

  只能說,萬事都有利弊。

  2,十三章了,我覺得我可以求收藏了。

  小可愛們,求收藏啊!(撒潑打滾,滿地蠕動,不收藏就不起來。)

  —

  第14章 秦國改變,沙丘之變

  仙幕播出那日,嬴舜華當著所有人的面說要搜集各方言論的事,當然得說到做到。

  墨家一把箱子做好,悠閒的嬴舜華就把忙碌的扶蘇從政務里揪出來,讓他和她一起去放箱子。

  這種小事也不是不能讓下面的人去做,但為了表示以始皇為首的朝廷對這件事的重視,嬴舜華認為,還是他們親自去做這件事更好。

  她也是這麼說服扶蘇的。

  兩人花了兩天時間,走遍了咸陽的大部分街道,就連底層黔首住的貧民窟都沒落下。

  「大家不會寫字沒有關係,你可以找人幫你寫。實在不行找塊木板,用鍋底灰畫下來也行。」比起那些高高在上的學子們,嬴舜華反而和這些黔首更聊得來。

  直到現在嬴舜華也無法忘記,她第一次被扶蘇牽著手離開咸陽宮,走在咸陽的街道上,看到這些面黃肌瘦、矮小佝僂的人時,心中那難以言喻的震撼。

  「公主,我們絕對、沒有、沒有對始皇、不滿,絕對、絕對沒有要、反……」磕磕絆絆的話,連「反秦」二字都不敢說出口。

  黔首推翻秦朝讓他們震撼,但震撼之後帶給他們的卻是恐懼,對帝王怒火的恐懼。

  唯有對著熟悉的嬴舜華,他們才不會像對其他貴族那樣恐懼,才敢生出期盼,希望這位公主能把他們的話帶到。

  嬴舜華好脾氣地安慰,「我明白,我阿父也明白。」

  她更明白這些人心裡在想什麼。

  以前嬴舜華為了提高大秦的生產力,學習農家知識後,結合前世的知識,培育過一批良種,也積極地對秦朝的種植方法做出改良。

  結果……還算好吧!

  也就是那一次,嬴舜華為了避免王安石遇到的「欺上瞞下」,第一次深入基層調查。

  當時和這些黔首聊天,簡直是雞同鴨講,但慢慢了解他們的想法後,嬴舜華才明白他們要的到底有多「樸實無華」。

  能把這種將自己當牛馬的黔首逼得造反,不得不夸胡亥一句「你真行,不愧是赫赫有名的秦二世」。

  扶蘇靜靜地在一旁看著,沉默得像一棵紮根大地的樹,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麼。

  扶蘇仁德嗎?仁德!

  他心掛黔首嗎?掛!

  他不是沒有見過黔首,更不是沒有和黔首聊過,但那種聊和現在看到的聊,完全是不一樣的。

  就連扶蘇自己都說不清楚現在心裡在想什麼。

  作為一個工作狂,始皇的效率毋庸置疑。

  知道問題,他第一時間就帶著大臣們商討解決之策,然後從一眾成年子嗣中挑選合適的人,和大臣一起去解決問題。

  以前,大秦的國事,唯有長公子扶蘇可以參與,就連嬴舜華也只能走嬴政的後門。

  唯一一次例外,還是半年前封禪那次,因為嬴舜華對太子之位的覬覦,嬴政為了警告她,才會把公子高提出來,讓他們協助扶蘇監國。

  如今,所有成年子嗣都被提溜出來訓練,可見始皇之決心。

  有封神這條大魚在前面吊著,很多原本很難實施的國策都變得暢通無阻。

  在這個沒有棉花,貴族靠皮草,平民靠硬挺的秦國,貓冬真的就是貓著,能不出門就不出門,能少吃一頓就少吃一頓。

  但在今年的秦國,往常貓冬的上層階級卻忙得飛起。

  一系列政策從咸陽發出,飛往全國各地。

  包括不限於——

  基建狂魔秦始皇停止大部分沒必要的工程,必要的工程減緩進度,並對服勞役的黔首做出食物上的關懷。

  放歸軍隊、徭役中的部分黔首,讓他們可以和家人團聚,來年可以好好在家務農。

  商討秦法存在的問題,做出一些政策上的放寬。

  ……

  這一系列政策,看似對黔首們好,但同樣存在問題。

  就比如,軍隊的減少對邊域遼闊的秦國來說並不是好事,為此始皇不得不把以蒙恬為首的將領重新調往邊疆。

  好在現在六國餘孽沒鬧騰了,對內用兵可以減少。

  但同樣的,對內用兵少了,一旦出現叛亂,就很難第一時間鎮壓。

  一個國家的方方面面,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互相牽扯,相互影響。

  就像大自然的食物鏈,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很容易影響整體,從而造成整個食物鏈的崩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