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梁德浩安靜聽著。

  「可到了那兒,竟然遇上了羅丞相派來的刺客想刺殺大人。我去救下大人,大人那一聲大喊『龍將軍』讓我非常詫異。我身著布衣,普通百姓模樣,如果沒有大人那一聲喊,誰又會知道我是龍將軍?他們知道我是龍將軍,開始全力砍殺於我。大人武藝不精,想來也不是太明白,憑那些刺客的身手,在我趕到之前,大人肯定非死即傷。可大人精神抖擻,毫髮無損的把他們引向了我。」

  「龍將軍還真是多疑啊。」梁德浩道。

  「當時情急救人,未曾多想。有些事是事後琢磨出來的。看那些刺客的身手及行事作派,該是江湖人士,羅丞相若是想收買他們行刺,定會有中間人出面,他又怎會這般傻,讓中間人告訴刺客是他指使的呢?這是第二個破綻。」

  「我聽說,有些江湖刺客接任務時,會要求查清主使人是誰才肯干。龍將軍又怎知那些江湖刺客不是這樣的?」

  「聽誰說?輝王嗎?他是說靜緣師太嗎?啊,或許他會稱呼她鄒芸。鄒芸確是這樣的行事作派。後來她女兒的父親於一次刺殺任務中身亡,她為了女兒隱退江湖,再不接任務。所以輝王利用這點想了個嫁禍他人的辦法,或許還是一石二鳥之計,趁機做了好人,籠絡鄒芸為他所用。」

  「我與輝王在國宴上確實有數面之緣,但並不相熟。龍將軍說的什麼我完全不明白。」

  龍大也不在這事上糾纏,反正靜緣師太之事他也是瞎猜的,藉機多說幾句話,拖延下時間,隨便試探試探梁德浩對輝王的反應,給他增加點壓力罷了。

  「梁大人對輝王當然熟,熟得表面上可以推心置腹,共商大業,兄弟相稱了。你看尹將軍那般二愣子的模樣表情,才真是不熟,不明白。」

  尹銘氣得臉都鐵青了,手握了拳頭,但沒有動手。

  龍大觀察著他們的反應,知道火候未到,於是繼續說:「那些刺客不但刺殺大人,還給我的馬下毒。但有趣的是,他們明明是來刺殺大人的,竟然不給大人的馬下毒。這是第三個破綻。」

  龍大一邊說著,一邊似不經意地往前挪了一步,道:「後來我才想明白給我的馬下毒的用意。我在戰時私離軍營,就是重罪。這本是悄悄行事,只有大人知曉。但如果我的馬兒沒了,我又被刺客砍傷,留下醫治,必得拖延回營的時間。那個時候,中蘭城裡正等著抓我的把柄,一旦發現我私離軍營,便可大做文章。若是這般,只有一個人可以保我。就是大人。」

  梁德浩對龍大竟推測得如此透徹有些意外,他皺起了眉頭。細節及意圖這般清楚,他定是琢磨了許久,但是怎麼可能只琢磨不行動?所以他一定是做了許多事,而他竟然沒有察覺。

  在這片刻之間,梁德浩的腦子裡已經閃過許多個可能發生的最壞的結果,他開始真正地感到不安。他挪了挪身子,換了個站姿。在心裡寬慰自己道,其他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皇上的意思,才是決定他們之間勝負的關鍵。

  「若到了那時,我便得來求大人相助。若是大人願意說是大人召我去相見的,並要求我保密,那我自然就無罪。我會與大人商議對策,大人再對我說說羅丞相謀害於你的惡行,我又正好是這事件的人證。於是我們可以一拍即合,攜手合作。有沒有打敗南秦不重要,那時候輝王已經說動德昭帝御駕親征,緊接著德昭帝被東凌使節殺害,東凌的陰謀敗露,你我攜手,聯同南秦一起攻打東凌。小小東凌,自然不在話下。之後輝王稱帝,與大人和談,答應從此乖乖聽話,並退出東凌的爭奪。將東凌交予我大蕭管制。」

  梁德浩冷靜地道:「皇上對這結果定然滿意。」

  「那皇上是否對這裡頭暗藏的門道也滿意?」龍大上前兩步質問道:「你借著這事,除掉朝中死對頭羅丞相,將他的派系滅殺,自己獨大。你滅掉忠良,殺害無辜,於平南、茂郡均安插了自己人為太守,從京城到邊郡,完全掌控權力。你勾結輝王,助他奪權,與他結盟,吞併東凌。你挑起戰事,讓多少將士白白流血犧牲,多少百姓無端受苦。你是不是還想著,若是運氣好,還能讓皇上封你為東凌王?然後呢,你的野心還有多大?」

  尹銘大喝:「一派胡言!」這周圍可是有許多兵將的。有些人已經買通,有些人卻是不知情只聽令的。人多嘴雜,龍大故意放大嗓門,會有後患,這讓他緊張。

  龍大怒聲道:「你這熊包,瞧你反應就知道你根本就是知情,你選擇助紂為虐,其實是與虎謀皮。你當梁大人看重於你?那是因為我在意朝廷有人出賣探子一事,梁大人心生警覺,之後苦等我受挫消息,結果等不到。我一步步剷除他的布局,他這才不得不放棄我這棋子,選擇將我消滅。不然哪輪到你在這裡放屁!」

  尹銘上前兩步,吼道:「你想死!」

  這回梁德浩沒有阻止尹銘。他站在那兒,臉色相當難看。他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然後他聽到龍大說了出來。

  「你被揭穿了,梁大人。皇上已然知曉。若你放我一條生路,這事如何圓場,我們好好商量。」

  「你全是瞎編!」尹銘喝道。

  「狗先別吠。」龍大也喝他。然後道:「梁大人,通城全是你的人,你想想,晨晨為何能順利出城,那必是崔太守那處出了差錯。能出什麼差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