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安若晨靠向椅背,繼續道:「梁大人忙著藏身,後繼的收尾打掃安排定是大人你辦的,殺害來使是大罪,不能讓太多人知道,也不能走泄了風聲破壞計劃,所以定是大人的心腹親自收拾,行動會是在夜裡,六七具屍體可不少,埋在城裡風險太大,最好是出城。所以夜裡,馬車,崔大人的心腹,對了,將軍還說,不想讓別人盤問查探,又能於夜裡合理出城的,有倒夜香恭桶車。那些馬車,人人都會躲得遠遠的,沒人會查。」

  崔浩背脊一涼,這時候才意識到當時的狀況是多麼兇險,真的只差一步就會被查出來。幸好魯大人在石靈崖及時處置,逼走了龍將軍。

  「大人你瞧,將軍是不是留下挺多線索的,不過請大人放心,我不會往下查的,我勢單力薄,可不想被滅口。我給自己留了個重要籌碼,是個人證,他可以證明梁大人才是所有事情的主使。大人若是不想在最壞的結局裡成為替死鬼,便留我一命。我活著,便能讓那人證出來幫大人解圍。大人做過的所有壞事,都說是梁大人官大一級,逼迫於你,這理由雖不太好,但好歹罪責能減輕許多。」

  崔浩沉默一會,問:「什麼人證?」

  安若晨笑道:「我若是告訴了大人,豈不是沒籌碼了。大人不必費心問,我不會說的。我的條件多簡單,於大人而言毫無風險。只要事先提早告訴我消息,讓我有所應對就好。一點都不難,是不是?」

  崔浩道:「你告訴我人證是誰,我得辯實真假,若你說的是真的,我便照應你。」

  安若晨收起了笑臉,盯著崔浩半晌,說道:「將軍總說我婦人之見,看來確是如此。我真是天真,以為能與大人好好合作。大人既是沒甚誠意,那便算了吧。大人隨時聽令來對付我便是,我若有什麼好歹,定也不會讓大人好過的。大人請回吧,不送。」

  安若晨說完便起身,竟要走了。崔浩一愣,萬沒想到安若晨說翻臉就翻臉,他下意識站起,喚道:「夫人。」

  安若晨已走到門口,聞言轉身道:「各種利害關係我已與大人說得明明白白,大人自己掂量吧。」

  安若晨走了,崔浩立在原地,尋思良久,回到了衙府前院衙堂。

  崔浩找了當初善後的心腹細問,處置屍體之時,可被什麼人看到?使節團那段時日進出,與什麼人走得近,可會泄露消息?心腹一一答了,未琢磨出什麼可疑的地方。

  崔浩突然靈光一現,問道:「那七個人,確實全死了嗎?」萬一有人根本沒喝酒,但見得情形不對,也倒地詐死,之後再尋機逃走呢。也許安若晨說了大半的真話,她根本就已經查到了,不然怎會連細節都推測準確。她手上的人證,也許是使節之一。

  這想法太過荒謬,但南秦皇帝都能死而復生,誰能肯定哪兒不出差錯呢。崔浩想起安若晨侃侃而談的淡定模樣,心裡更不安了。無論是有人發現也好,有人未死也罷,總歸會有痕跡的。

  崔浩忙讓心腹去檢查檢查埋屍處。心腹去了,當晚回來報,沒有異樣,七具屍體都在,沒人死而復生,也沒人挖過墳。

  當晚安若晨也收到宗澤清派人來報的信,他的手下跟蹤追查到埋屍處了。崔浩果然讓人去查看。七具屍體,表示有一個細作,排查出來的身份,是使團里的一個叫蒙吉的書吏。

  安若晨舒了口氣,將軍的推斷沒錯,她如今也找到證據了。下一步,就看崔浩會不會繼續上勾。

  崔浩當晚寫了封信,信上說從安若晨那處套到了重要情報,希望能與大人見一面。第二日一早,他去了美膳酒樓,將信塞進後院小門旁的一塊青磚背後。

  第196章

  崔浩用過午飯,靠在軟榻上稍事休息,猶豫著是不是不等晚上了,冒個險現在就去看看青磚後頭有沒有回信。這時候門外有人喚道:「大人,大人在美膳酒樓訂的酒菜送來了。」

  崔浩一怔,猛地翻身坐起。「進來。」

  門被推開,一個衙差捧著一個托盤走了進來,托盤上有一小壺酒,還有一個食盒。那衙差將東西放在桌上,轉身去關了屋門。

  崔浩剛要問美膳酒樓的人呢,見得那衙差的動作,頓時閉了嘴。崔浩走到桌邊食盒打開看了看,一盤燒雞一盤炒筍,都是極簡單的菜式,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裡面沒有信,而這衙差關了門後站回桌邊,一副等候囑咐的模樣。

  崔浩當然認得這衙差,他叫鄭恆,管著衙府前院的雜役事項,人員出入、文書往來遞送等,是個機靈人,嘴甜又勤快,很有人緣。崔浩在郡府當差九年,對這裡上上下下的人手再熟悉不過。他想了想,若是沒記錯的話,鄭恆在這兒也有三四年了。

  此時鄭恆拿出一串打著個如意結的竹片掛飾放在桌上,對崔浩笑道:「大人,酒樓那頭讓我問你,安姑娘與你說了什麼事。」

  崔浩是有些意外的,但他很快冷靜下來,他想起了安若晨那句話——沒有牽制,哪有信任。梁大人能找上自己,自然也能找上別人,或者,安插進別人。越是不起眼的小卒越容易暗地裡觀察到一切。

  崔浩不由得暗暗慶幸自己送出了那封信,不然他幾番與安若晨談話,該會讓梁德浩起疑了。

  崔浩道:「有重要事情,我需得與大人當面說。」

  鄭恆道:「崔大人有什麼話,與我說就可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