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到這個安若芳驚喜大叫:「大姐平安無事?!她好嗎?」

  「我打聽到她的那會還好,如今從細作的情形來看,她應該也還好。但她並不安全,我也不敢將你送過去。」

  「為何?是不是姐姐收留了我,爹爹和娘會去官府告她啊?」

  「你姐姐有麻煩,她在乎你,她就是你的麻煩。」

  安若芳聽得這語氣,仿似下一句就要說——這麼麻煩殺了得了。她咽了咽唾沫,想說別傷害我姐姐,但師太既是沒說有這意思,她說出來萬一提醒了她呢。

  安若芳不敢說話,靜緣也沉默了片刻,然後道:「總之你先暫時住這兒。在下一個麻煩來之前,我看看如何處置你。」

  靜緣收拾碗筷準備走,安若芳忍不住問:「師太,我娘好嗎?」

  靜緣師太手一頓,抬眼看向安若芳:「你想你娘嗎?」

  「想的。」安若芳眼眶紅了。

  「我打聽你家裡時,聽說她閉門不出,倒是未曾聽說好與不好。」

  安若芳抿緊嘴,眼淚掛在睫毛上,眼看著就要落下。靜緣師太沉默,盯著那顆淚珠子,安若芳眨眨眼睛揉揉眼,將那淚珠揉沒了。靜緣怔怔的,有些失神地發呆。過了半晌,問:「想家嗎?」

  安若芳終於哭了:「想的,可是我害怕。」

  「因為你母親,無法保護你。」靜緣喃喃地道:「無法保護女兒的母親,還是母親嗎?」

  安若芳哇哇大哭:「不怪我娘,不怪我娘……」

  靜緣面露悲痛,緊咬牙關,猛地轉身走了。

  謝剛依昨晚龍大下的令,帶了衛兵,領著安若晨到衙門,報太守大人,傳見江滿。

  就是當日見到李長史取下鈴鐺的那個衙差江滿。

  計劃是這樣的,為不打草驚蛇,只說需完善李明宇一案的卷宗案錄,細問江滿見到李明宇取鈴鐺的細節。然後帶著江滿到頂松亭當場確認位置,他站在哪兒,李明宇在哪兒,哪裡看到的正臉。

  若是江滿無法自圓其說,就將江滿帶回紫雲樓。若是在現場江滿所示確是合情合理,謝剛親測無誤,那就感謝江滿機警,及時通報,使得太守大人和龍將軍處置及時,抓住了軍中蛀蟲。

  可謝剛和安若晨萬沒想到,到了衙門那處,江鴻青聽得來意,卻直道可惜,說昨日城河邊的福燈台倒了,許多搭台的工匠與百姓落水,衙差們前去救援,江滿不幸英勇殉職,被淹死了。

  安若晨目瞪口呆,哪有這般巧的事。

  第76章

  謝剛細問此事。江鴻青一一述了。依中蘭城年節的習俗,過年裡需放福燈,祈福明年風調雨順,身康體健,事事如意。所以太守乾脆每年命人在城郊河邊搭放燈台,沿江十里長台,掛滿福燈,亮如白晝,台子搭有柵欄台階,讓百姓放燈時安全些。這安排,已有七年。

  安若晨點頭,身為中蘭城居民,這事她知道。每年他們家於初一晚上也都會到放燈台那去賞燈放燈。

  「今年的台子已經搭好了,昨日工匠去做收尾檢查加固的工作,百姓也搶著去掛頭盞燈。每逢這種時候都比較亂,太守大人便派了兩隊衙差去維持次序。怎料還是防不勝防,有人哄擠鬧事,那台子還未加固好,一下倒了一片,有許多人落水。衙差們下河救人,百姓們都無事,有些受了驚嚇與輕傷,但有兩名衙差殉職。太守大人已命我們撫恤其家人,做好善後。」

  謝剛看了安若晨一眼,問了另一名殉職衙差的情況。

  那是個年方十八的少年,本地人,剛做衙差不久。與江滿倒是不熟,兩人不在一個組裡。那少年水性其實不錯,救了數人上來,但也許是體力消耗過大,最後自己沒能上來,沉下去了。其他人趕緊去救,卻是來不及。撈上來時已斷了氣。江滿的情況也差不多如此。

  主薄江鴻青說到此處輕嘆一聲,覺得甚是惋惜。「都是好兒郎。江滿此前才立了大功,這次又如此英勇,不幸罹難,太守大人是要重重獎賞他的。」

  安若晨去了趟河邊,放燈台處還是頗熱鬧。許多工匠正在修整台子,加固安全。有人點起了蠟燭,燒起了紙錢,有人掛上了白色的福燈,上面寫著江滿和另一位衙差的名字及悼詞,大家自發地在悼念稱頌兩位衙差。

  安若晨仔細問了昨日意外發生的情形,又找了工匠問福燈台的狀況。沒有疑點,一切顯得都是意外,合情合理,目擊者眾多。安若晨為死者難過,也為案子感到沮喪。

  無奈的沉重重重壓在她的心口。沒辦法證明江滿死於謀害,也沒辦法證明江滿之前做了偽證,尤其在他成為了英雄犧牲之後。李長史究竟是軍中奸細還是一片赤膽忠心被人利用,全都沒法證明了。

  龍大今日回來得早些,用了晚飯後,聽謝剛報了今日之事,於是去找安若晨。

  安若晨沒精打採在發呆,被龍大拎著出來溜彎去了。

  安若晨散步也散得沒精神,龍大走著走著折了根枝子給她。安若晨覺得將軍甚是體貼,她正需要泄泄鬱悶,隨手抽了一下路邊樹叢,可一想這太過失態,在將軍面前還是要保持住氣質的,於是趕緊把樹枝丟了,她可是端莊女子,切記切記。

  龍大看得臉皮都要抽一抽,這什麼意思!就這麼丟了?!走了這麼久好不容易看到一枝子上開了小花,唯一一朵!折給她是讓她抽打著玩然後丟一丟的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