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你聯合臣子逼她離宮,皇后若有絲毫差錯,你罪當萬死!」
堂堂聖母,萬人之上,陳太后從未想過有朝一日竟淪落到大庭廣眾之下被親兒子拿著劍相逼責問。
她只覺蒙受奇恥大辱,只覺日後縱使還活著,傳出去只怕也沒顏面見人了!
被自己親兒子拿著劍抵著脖子,想拿著她給他心愛的娘子抵命?!
她跌坐回地面上,痛心疾首捂著胸口哀哭,「先帝啊!你睜開眼瞧瞧!瞧瞧你這個好兒子,如今是要為了一個冤孽弒母了?他要逼死我啊……」
周圍禁衛一個個幾乎要抱著皇帝的袖,攔著皇帝勸說:「陛下,萬萬不可!太后是您生身母親啊。」
見數人死命攔在自己身前,太后也沒了方才的肝膽欲裂,只捂著冰涼的脖頸冷笑:「那時京城百姓一個個被幾句謠言攛掇著就恨不能攻入皇城來,那時有何法子?若非著實無法,朝臣如何會逼迫她!」
皇帝只覺頭疼欲裂,疼的幾乎欲死。
他以劍揮退宮人,甚至提劍便砍,頗有些瘋癲的不管不顧只要殺太后的模樣。
「你既這般想念先帝,朕送你去見便是!」
太后見他這副瘋魔之態毫無作假,仿佛下一刻真的要當中一劍結束了自己,脖頸前的冰涼更嚇得她不知如何說話。
她雙手直顫,以往盼著樂嫣能知曉些輕重,若是遭到欺辱,能自盡以保清白才是。
可如今卻當真是害怕了——害怕樂氏若是有一個好歹,這畜牲只怕真會一劍結果了自己。
「若她不願意離宮,誰還真能逼迫她?她若是有骨氣的早該自盡了去,可她偏偏貪生,哀家也未曾說什麼,放她離宮去了……逼她的是百姓,是那些逆臣賊子,哀家又有何法子?你這般稀罕她,索性便將全天下人殺了去!」
太后心知肚明皇帝今日發瘋的原由,皇后離了宮中自是生死不定。
他只怕才得了什麼壞消息,才會失態至此。
這段時日京中層層戒嚴,便是連宮外消息也傳不進來,誰知如何樂氏如何了?
她也不想去打聽這等醜事,畢竟再是廢后,也曾經是皇后,若是還活著,更是名聲不好……
皇帝聽她如此輕描淡寫的帶過她的一切痛苦,心口像是被人狠狠攫住,一陣陣刺痛。
從骨髓里生出來無休無止的絕望,胸口中宛若潰爛了一塊,叫他幾乎無力跌倒於地。
祖父、父親,恩師。
自幼對他口耳相傳的教誨,他力疾從公,入軍數載屢經生死亦無半點怨言。
他很小很小時,便知曉自己肩頭的使命。
可這日,他只覺徹骨荒涼。
這些年夙夜匪懈,勵精圖治,皆成了笑話。
世間最好笑的笑話。
這些人……
他以命相護的天下臣民,竟連他的娘子都容不下……
殿中穿梭著陰涼腥臭的風,皇帝手中寶劍跌落在地上。
緊接著,一聲鈍響,高大的身影砸向地面。
周身無數禁衛一擁而上。
「聖上!快傳太醫……」
皇帝周邊很快便聚來許多許多的人。
內侍,護衛,太醫。
一個個膽顫心驚,上前替皇帝問脈。
北胡女子送來的那顆香珠果真是曠古未聞的藥珠,這才給了太醫院尋解藥的時機。
皇帝本就龍精虎猛正值年歲,這回傷了肺腑,可滿宮太醫瞧治慢慢調養恢復如初不難。
「陛下身上餘毒才清,萬事要以靜心調養為上。這是氣血攻心,思慮過重,日後切莫再惹得陛下動怒,傷情……」
尚寶德聽著太醫診斷更覺愁苦。
心中盼著早日將皇后平平安安接回宮中……
他嘆息一聲叫一眾太醫退下。
卻見太醫中有一人抱著藥箱遲遲不肯離去,望著龍塌上人影,一副欲言又止神色。
「呦,醫正您是還有什麼吩咐?」
事關皇帝龍體,尚寶德自然不敢糊弄,連忙追問。
醫正似是做了極長一段時間的心裡掙扎,這才蒼白著一張臉才與尚寶德道:「我罪該萬死……我有一事容稟陛下……」
尚寶德被他這番若喪考妣的神情嚇得後背發涼,結結巴巴問道:「何、何事?」
莫不是陛下身子又出了什麼大事?
可憐見的,今年流年不利,滿朝都靠著陛下擔著,陛下可千萬不能倒下了……
「事關娘娘……娘娘前些時日苦夏,中旬癸水斷斷續續,有約莫十一二日,後幾日臣與幾位太醫診脈,一致覺得脈象如盤走珠。本想過幾日等脈象流利了再確診……卻…卻怎知……」
第102章
脈象如盤走珠, 來回遊走,是為喜脈。
卻怎知,後幾日又出了那等兇險之事。
朝臣請願, 廢后離宮而去, 聽聞又遭襄王叛軍挾持。
誰知……
說句大逆不道之言, 誰知如今是死是活?
此事太醫院中沉寂許久, 說與不說反覆掂量, 直到這幾日,眼見皇帝甦醒, 此事才終究不敢瞞下去……
鎏金雙龍戲珠銅香爐前香菸氤氳, 空氣中瀰漫一股淡淡沉香。
尚寶德嘴中反覆默念著幾個詞, 像是沒明白過來,許久猛地一震。
他望著幾位太醫, 面色煞白, 倒吸涼氣:「你可知你在說什麼?」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堂堂聖母,萬人之上,陳太后從未想過有朝一日竟淪落到大庭廣眾之下被親兒子拿著劍相逼責問。
她只覺蒙受奇恥大辱,只覺日後縱使還活著,傳出去只怕也沒顏面見人了!
被自己親兒子拿著劍抵著脖子,想拿著她給他心愛的娘子抵命?!
她跌坐回地面上,痛心疾首捂著胸口哀哭,「先帝啊!你睜開眼瞧瞧!瞧瞧你這個好兒子,如今是要為了一個冤孽弒母了?他要逼死我啊……」
周圍禁衛一個個幾乎要抱著皇帝的袖,攔著皇帝勸說:「陛下,萬萬不可!太后是您生身母親啊。」
見數人死命攔在自己身前,太后也沒了方才的肝膽欲裂,只捂著冰涼的脖頸冷笑:「那時京城百姓一個個被幾句謠言攛掇著就恨不能攻入皇城來,那時有何法子?若非著實無法,朝臣如何會逼迫她!」
皇帝只覺頭疼欲裂,疼的幾乎欲死。
他以劍揮退宮人,甚至提劍便砍,頗有些瘋癲的不管不顧只要殺太后的模樣。
「你既這般想念先帝,朕送你去見便是!」
太后見他這副瘋魔之態毫無作假,仿佛下一刻真的要當中一劍結束了自己,脖頸前的冰涼更嚇得她不知如何說話。
她雙手直顫,以往盼著樂嫣能知曉些輕重,若是遭到欺辱,能自盡以保清白才是。
可如今卻當真是害怕了——害怕樂氏若是有一個好歹,這畜牲只怕真會一劍結果了自己。
「若她不願意離宮,誰還真能逼迫她?她若是有骨氣的早該自盡了去,可她偏偏貪生,哀家也未曾說什麼,放她離宮去了……逼她的是百姓,是那些逆臣賊子,哀家又有何法子?你這般稀罕她,索性便將全天下人殺了去!」
太后心知肚明皇帝今日發瘋的原由,皇后離了宮中自是生死不定。
他只怕才得了什麼壞消息,才會失態至此。
這段時日京中層層戒嚴,便是連宮外消息也傳不進來,誰知如何樂氏如何了?
她也不想去打聽這等醜事,畢竟再是廢后,也曾經是皇后,若是還活著,更是名聲不好……
皇帝聽她如此輕描淡寫的帶過她的一切痛苦,心口像是被人狠狠攫住,一陣陣刺痛。
從骨髓里生出來無休無止的絕望,胸口中宛若潰爛了一塊,叫他幾乎無力跌倒於地。
祖父、父親,恩師。
自幼對他口耳相傳的教誨,他力疾從公,入軍數載屢經生死亦無半點怨言。
他很小很小時,便知曉自己肩頭的使命。
可這日,他只覺徹骨荒涼。
這些年夙夜匪懈,勵精圖治,皆成了笑話。
世間最好笑的笑話。
這些人……
他以命相護的天下臣民,竟連他的娘子都容不下……
殿中穿梭著陰涼腥臭的風,皇帝手中寶劍跌落在地上。
緊接著,一聲鈍響,高大的身影砸向地面。
周身無數禁衛一擁而上。
「聖上!快傳太醫……」
皇帝周邊很快便聚來許多許多的人。
內侍,護衛,太醫。
一個個膽顫心驚,上前替皇帝問脈。
北胡女子送來的那顆香珠果真是曠古未聞的藥珠,這才給了太醫院尋解藥的時機。
皇帝本就龍精虎猛正值年歲,這回傷了肺腑,可滿宮太醫瞧治慢慢調養恢復如初不難。
「陛下身上餘毒才清,萬事要以靜心調養為上。這是氣血攻心,思慮過重,日後切莫再惹得陛下動怒,傷情……」
尚寶德聽著太醫診斷更覺愁苦。
心中盼著早日將皇后平平安安接回宮中……
他嘆息一聲叫一眾太醫退下。
卻見太醫中有一人抱著藥箱遲遲不肯離去,望著龍塌上人影,一副欲言又止神色。
「呦,醫正您是還有什麼吩咐?」
事關皇帝龍體,尚寶德自然不敢糊弄,連忙追問。
醫正似是做了極長一段時間的心裡掙扎,這才蒼白著一張臉才與尚寶德道:「我罪該萬死……我有一事容稟陛下……」
尚寶德被他這番若喪考妣的神情嚇得後背發涼,結結巴巴問道:「何、何事?」
莫不是陛下身子又出了什麼大事?
可憐見的,今年流年不利,滿朝都靠著陛下擔著,陛下可千萬不能倒下了……
「事關娘娘……娘娘前些時日苦夏,中旬癸水斷斷續續,有約莫十一二日,後幾日臣與幾位太醫診脈,一致覺得脈象如盤走珠。本想過幾日等脈象流利了再確診……卻…卻怎知……」
第102章
脈象如盤走珠, 來回遊走,是為喜脈。
卻怎知,後幾日又出了那等兇險之事。
朝臣請願, 廢后離宮而去, 聽聞又遭襄王叛軍挾持。
誰知……
說句大逆不道之言, 誰知如今是死是活?
此事太醫院中沉寂許久, 說與不說反覆掂量, 直到這幾日,眼見皇帝甦醒, 此事才終究不敢瞞下去……
鎏金雙龍戲珠銅香爐前香菸氤氳, 空氣中瀰漫一股淡淡沉香。
尚寶德嘴中反覆默念著幾個詞, 像是沒明白過來,許久猛地一震。
他望著幾位太醫, 面色煞白, 倒吸涼氣:「你可知你在說什麼?」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