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此平亂一事,最開始雖說進行的頗為艱澀,但後來卻十分順利。不等翻過年,崔進之就帶兵往回走了,戰報還沒來得寄回京中。

  信使下馬,摸不清崔進之目下到底是什麼意思,只能強撐出一副冷靜神色,由小兵帶到了崔進之面前。

  五千人馬正在埋鍋造飯,連營帳都沒扎,崔進之一身輕甲,負手站在一個土堆上,比旁人都高半個身子。

  信使站在土堆下,對他行禮,心知目下崔進之兵在城外,萬萬不可惹怒。因此刻意瞞下了要卸他兵權的事情,裝出一副熱情寒暄模樣,“兵貴神速,大人果然是將門虎子。”

  崔進之朝他扯出一個笑,他笑的時候顯得風流瀟灑,根本看不出笑容之下有沒有藏著刀子。

  信使又道,“正巧今日是年末宮宴,既然崔大人已回京了,不妨這就跟小人進宮,剛宮宴上太子還和陛下念叨呢,說大過年的,您一個人在外頭領兵辛苦了。”

  信使說罷,抬起頭來,一派真誠,“崔大人,咱們這就回城去參加宮宴吧?”

  崔進之看著是毫無懷疑神色,笑了笑,從土坡上一躍而下,伸手就攬住了信使的肩膀,如軍中大頭兵一般豪邁,手下卻用了暗勁,逼得信使不能再動一步。

  崔進之的聲音幽幽地傳進了信使耳朵里,“赴宴自然可以,可是您胸口裡那個卸我兵權的聖旨,是不是應該先掏出來?”

  信使聞言愣住,崔進之是怎麼知道的!莫非他長了千里眼不成!

  說罷話,崔進之將信使隨手向後一推,立刻就有兵丁上來,將信使捆了個結結實實。

  早在正元帝信使來的前一刻鐘,太子妃派來的信使就先到一步,將宮中大概情況說了一通。聽到李述與沈孝這兩個名字時,崔進之握馬鞭的手都爆出了青筋。

  李述跟他簡直是不死不休了!

  若不是太子妃提前通報,崔進之恐怕這會兒真的會撂下手頭兵權,真的跟著信使進城,渾然不覺的去趕赴宮宴。

  崔進之翻身上馬,一身輕甲在陽光下反射著冷光,刺進信使的眼睛裡。

  信使揚聲喊了一聲,嗓音因驚恐都有了破音,“崔大人,違抗皇命是何下場?”

  崔進之聽見了,微微偏轉馬頭,盯著信使,原封不動的回敬了一句話,“那麼……成王敗寇,又是何下場?”

  他撥正馬頭,一條官道在面前延伸開來,直直伸展到城門口,再從城門口順著南北向的朱雀大街,直直延伸到太和殿。

  城中的常駐軍隊並不多,大軍都駐紮在西山大營操練。城內有威脅的,無非是守城衛與宮中禁軍。守城衛無甚戰力,崔進之不怕;至于禁軍,戰力雖強,但奈何人數少,也比不過他。

  卸他兵權的聖旨已經下了,更不用想宮中太子是何下場。就算不立時被廢,但若是坐以待斃,等著陛下將權柄收回,再查明洛府災情真相,那時候更加不可能翻盤了。

  而目下,宮宴上是承平盛世,一絲防備都無。

  時間!最重要的就是時間。只要他趕在陛下反應過來之間,如一柄刀直插禁中心臟……誰是成王誰是敗寇,尚未到塵埃落定的時候。

  崔進之腦中思索不過片刻,就定了決心。

  他緩緩揚起手臂,“走,進長安,”他下頜繃緊了,吐出三個冷酷的字,“清君側。”

  說罷他一人一騎,率先沖了出去。緊跟著,無數鐵騎踏過冰雪大地,朝長安城涌去,地面微微顫動,仿佛是一場天災地動。

  *

  宮門口的侍衛已經站了一上午的崗了,宮裡頭宮宴正開著,一時半會兒不會有人進出宮門,侍衛被凍得狠了,趁著沒人的空檔挪了挪腳,在地上跺了跺。

  誰知他剛動彈了一下,就聽身後傳來了匆匆的腳步聲,侍衛還當是上司來查崗了,心想完了完了,這個月要被扣錢,繃緊了身體等著挨罵,餘光卻只見到一身紅色繡金的華服走了過去。

  她走的很快也很急,長長裙擺拖在地上,都沒來得及讓侍女托起來。

  “見過平陽公主。您怎麼這時候出宮了,宮宴已結束了麼?”侍衛問道,心中疑惑。

  若是結束了,怎麼就她一個人出來?況且往年宮宴不都是要開到晚上才結束麼。

  匆匆行走的李述被侍衛這麼一叫,這才停腳,肅然的臉色緩了緩,“本宮身體不大舒服,撐不住了,回府歇一會兒。”

  侍衛沒有攔著公主的權力,也不過是例行遇到反常所以問了一句,聞言就打消了疑惑,恭敬地道了一聲“公主慢走”,目送李述上了馬車。

  李述直到上了馬車,落下車簾,繃緊的脊背這才放鬆了下來,在宮中時高度緊張不覺得什麼,這會兒放鬆下來,只覺得後背脊柱繃的都疼了。

  她的挑撥離間做得並不高明,很容易被查出來,因此她才匆匆離開皇宮,就怕自己被控制住,成了別人威脅沈孝的把柄。

  目下已經用不到她了。

  今日的主戰場在太和殿裡,在沈孝身上,李述不過是旁敲側擊,她的任務只是給沈孝搭一個登場的台子。

  想到沈孝,李述微微挑起目光,將車簾掀開一線,看到宮城的琉璃瓦在冷淡的陽光下反射著冷光,那冷光照在她目光里,讓她一向通透的目光里都透出幾分不舍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