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護甲尖端愈發抵著手腕,戳出一塊凹陷, 仿佛下一刻就會有雪珠滲出來。
愈疼,愈清醒。
一道靈光乍現, 太子妃秀氣的圓眼滿是冷厲,以一種極低但極冷厲的聲音吩咐道, “派人騎一匹快馬,出城去找崔進之。告訴他,倘若宮中有變……”
護甲尖端戳破脆弱的腕上肌膚, 一滴鮮紅的血終於冒了出來,但太子妃渾然未覺,她面上是一種全然不顧的嗜血,“倘若宮中有變,告訴他,他手上有兵,應該知道怎麼做。”
小黃門與侍女領命皆匆匆下去了,太子妃獨自在空曠的冷風中站了片刻,乾冷的西北風吹得她臉上生疼,但她渾然不覺。
良久,她伸手,隨意抹去腕上的血珠子,朝宮宴上走去。
宮宴上諸位命婦見太子妃來了,忙熱情的迎了上來,但沒想到,做人向來八面玲瓏的太子妃今日卻格外不近人情,推開人就問,“李述呢?”
眾命婦被她冷厲的神態弄的心裡一凜,才忙七嘴八舌地回道,“不知道。”
“好陣子沒看見平陽公主了。”
太子妃咬著牙,氣急了反而笑了一聲。
跑得了和尚,難道她還跑得了廟!
*
太子剛走到太和殿下的台階,正準備跨上第一個台階,就聽身後傳來了極穩健的腳步聲。
他轉過身,知道來人是唯父皇才能驅使得動的千牛衛。
千牛衛歷來隱在暗處,輕易不露面,專門替皇上做些私下事情,且只認皇上一人,其餘人等,無論是太子還是皇子,是高官還是皇親,都翻臉不認人。
太子看到千牛衛直直朝自己走過來,心中就陡然跳了一下,只覺得有某種不好的事情,在他不知道的時候已經發生了。
千牛衛吝嗇話語,只對著太子行了禮,便道,“陛下有命,請千歲爺跟著小的們走一趟。”
太子卻道,“但宮宴——”
千牛衛打斷了太子的話,這已是極沒有規矩的表現,但他們做出來卻十分坦然,“陛下有命,旁的小的一概不知。”
說罷就抿緊了唇,目光落在太子身上,是無聲的威脅。
太子板了臉,但也知道跟千牛衛硬槓,那就是跟父皇硬槓。他現在對發生了什麼事情一無所知,還是順著父皇的好。
他回頭看了一眼太和殿,盛世繁華的宮宴還未開始,但不知道有沒有開始的時候。
然後轉過身,跟著千牛衛就朝太和宮方向走。
一路冷風吹動衣襟,乾冷的空氣吸進肺里,仿佛將肺腑中溫熱的濕意全都帶了出去。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走得急,剛踏上太和宮的台階,太子竟覺得肺都有些疼。
他站在雕花殿門外喘了喘氣,目光向下一瞟,瞳孔驟然緊縮,他面色一下子就蒼白起來,仿佛是光天化日之下見了鬼。
事實上太子真的覺得自己見了鬼!
那被兩個千牛衛看著,卻仍肩挺背直的人影……不是已經殉職了的沈孝,還能是誰!
他瘦如一柄刀,劈開一路的冷空氣,直直斬到太子眼前,仿佛有無形刀意,逼得太子忍不住後退了一步。
沈孝走上了台階,過瘦的雙頰顯得他更有一種淬鍊過的冷厲,他面色全然是病態的蒼白,一雙眼反而愈發的黑,黑到透亮,太過濃稠,反而更加讓人害怕。
沈孝走近了,離太子幾乎只有一步之遙,看著太子如見了鬼一般的神色。他忽然道,“殿下,您別怕,我有影子的。”大概是這陣子跟李述在一起,活得太自在,沈孝竟也難得說了這麼句笑話,儘管這笑話聽起來別有心思。
冬日日光縱然冷淡,但從檐下照過來,依舊將沈孝的身影拉成稀薄的長長一條。
對太子而言,鬼不可怕,活人才可怕。
*
太極宮厚重的雕花殿門從內打開,悄無聲息。開門關門都有講究,這樣沉重的門,無論開合都會發出聲音,因此開門的小黃門必要使暗勁,門不是被打開的,而是被抬起來,慢慢掰開的,才能做到悄無聲息。
進了宮殿,就能聽到正元帝的咳嗽聲,聲音裡帶著痰,呼吸聲粗重,呼哧呼哧的,透出一股老年人特有的拉風箱一般的呼吸聲。
沈孝微皺了皺眉,他還記得自己離京前,正元帝身體還是強壯模樣。
正元帝正坐在羅漢榻上,李勤在一旁恭謹服侍。
沈孝走上前去,二話不說,先跪下去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
這一番大禮行起來頗費時間,他行禮的時候,正元帝,太子與李勤皆沉默地看著他。
看他分明是謙恭模樣,卻又分明是自重模樣。所有的謙恭,不過是面上的禮節,他的脊樑彎下去,但脊骨卻沒有彎。
直到沈孝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他也不站起來,也不等正元帝主動開口問,自己就先開口。
“洛府民亂,朝廷皆說起因在臣的‘以工代賑’之法,甚至說臣貪污錢糧,霉米充作新米,以至於激起民變。臣是死過一次的人了,生死算是看透,更何況是臣一人的清白,這都不重要。但洛府叛亂的災民,臣卻要為他們討一個公道。”
“事情的起因陛下都知道,霉米吃死了人,勞工群情激憤之下開始叛亂,燒了府衙搶了府庫,然後自知犯了謀反大罪,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真的開始抄傢伙造反,流民席捲洛府,甚至蔓延出了河南道。”
愈疼,愈清醒。
一道靈光乍現, 太子妃秀氣的圓眼滿是冷厲,以一種極低但極冷厲的聲音吩咐道, “派人騎一匹快馬,出城去找崔進之。告訴他,倘若宮中有變……”
護甲尖端戳破脆弱的腕上肌膚, 一滴鮮紅的血終於冒了出來,但太子妃渾然未覺,她面上是一種全然不顧的嗜血,“倘若宮中有變,告訴他,他手上有兵,應該知道怎麼做。”
小黃門與侍女領命皆匆匆下去了,太子妃獨自在空曠的冷風中站了片刻,乾冷的西北風吹得她臉上生疼,但她渾然不覺。
良久,她伸手,隨意抹去腕上的血珠子,朝宮宴上走去。
宮宴上諸位命婦見太子妃來了,忙熱情的迎了上來,但沒想到,做人向來八面玲瓏的太子妃今日卻格外不近人情,推開人就問,“李述呢?”
眾命婦被她冷厲的神態弄的心裡一凜,才忙七嘴八舌地回道,“不知道。”
“好陣子沒看見平陽公主了。”
太子妃咬著牙,氣急了反而笑了一聲。
跑得了和尚,難道她還跑得了廟!
*
太子剛走到太和殿下的台階,正準備跨上第一個台階,就聽身後傳來了極穩健的腳步聲。
他轉過身,知道來人是唯父皇才能驅使得動的千牛衛。
千牛衛歷來隱在暗處,輕易不露面,專門替皇上做些私下事情,且只認皇上一人,其餘人等,無論是太子還是皇子,是高官還是皇親,都翻臉不認人。
太子看到千牛衛直直朝自己走過來,心中就陡然跳了一下,只覺得有某種不好的事情,在他不知道的時候已經發生了。
千牛衛吝嗇話語,只對著太子行了禮,便道,“陛下有命,請千歲爺跟著小的們走一趟。”
太子卻道,“但宮宴——”
千牛衛打斷了太子的話,這已是極沒有規矩的表現,但他們做出來卻十分坦然,“陛下有命,旁的小的一概不知。”
說罷就抿緊了唇,目光落在太子身上,是無聲的威脅。
太子板了臉,但也知道跟千牛衛硬槓,那就是跟父皇硬槓。他現在對發生了什麼事情一無所知,還是順著父皇的好。
他回頭看了一眼太和殿,盛世繁華的宮宴還未開始,但不知道有沒有開始的時候。
然後轉過身,跟著千牛衛就朝太和宮方向走。
一路冷風吹動衣襟,乾冷的空氣吸進肺里,仿佛將肺腑中溫熱的濕意全都帶了出去。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走得急,剛踏上太和宮的台階,太子竟覺得肺都有些疼。
他站在雕花殿門外喘了喘氣,目光向下一瞟,瞳孔驟然緊縮,他面色一下子就蒼白起來,仿佛是光天化日之下見了鬼。
事實上太子真的覺得自己見了鬼!
那被兩個千牛衛看著,卻仍肩挺背直的人影……不是已經殉職了的沈孝,還能是誰!
他瘦如一柄刀,劈開一路的冷空氣,直直斬到太子眼前,仿佛有無形刀意,逼得太子忍不住後退了一步。
沈孝走上了台階,過瘦的雙頰顯得他更有一種淬鍊過的冷厲,他面色全然是病態的蒼白,一雙眼反而愈發的黑,黑到透亮,太過濃稠,反而更加讓人害怕。
沈孝走近了,離太子幾乎只有一步之遙,看著太子如見了鬼一般的神色。他忽然道,“殿下,您別怕,我有影子的。”大概是這陣子跟李述在一起,活得太自在,沈孝竟也難得說了這麼句笑話,儘管這笑話聽起來別有心思。
冬日日光縱然冷淡,但從檐下照過來,依舊將沈孝的身影拉成稀薄的長長一條。
對太子而言,鬼不可怕,活人才可怕。
*
太極宮厚重的雕花殿門從內打開,悄無聲息。開門關門都有講究,這樣沉重的門,無論開合都會發出聲音,因此開門的小黃門必要使暗勁,門不是被打開的,而是被抬起來,慢慢掰開的,才能做到悄無聲息。
進了宮殿,就能聽到正元帝的咳嗽聲,聲音裡帶著痰,呼吸聲粗重,呼哧呼哧的,透出一股老年人特有的拉風箱一般的呼吸聲。
沈孝微皺了皺眉,他還記得自己離京前,正元帝身體還是強壯模樣。
正元帝正坐在羅漢榻上,李勤在一旁恭謹服侍。
沈孝走上前去,二話不說,先跪下去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
這一番大禮行起來頗費時間,他行禮的時候,正元帝,太子與李勤皆沉默地看著他。
看他分明是謙恭模樣,卻又分明是自重模樣。所有的謙恭,不過是面上的禮節,他的脊樑彎下去,但脊骨卻沒有彎。
直到沈孝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他也不站起來,也不等正元帝主動開口問,自己就先開口。
“洛府民亂,朝廷皆說起因在臣的‘以工代賑’之法,甚至說臣貪污錢糧,霉米充作新米,以至於激起民變。臣是死過一次的人了,生死算是看透,更何況是臣一人的清白,這都不重要。但洛府叛亂的災民,臣卻要為他們討一個公道。”
“事情的起因陛下都知道,霉米吃死了人,勞工群情激憤之下開始叛亂,燒了府衙搶了府庫,然後自知犯了謀反大罪,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真的開始抄傢伙造反,流民席捲洛府,甚至蔓延出了河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