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茶茶便也笑了一笑,道:“這次換支鋒利點的簪子吧,比如——利箭。”她“箭”字剛剛出口,破空一聲響,承銑聽音辨位,一躍躲開,腿上還是著了一箭。另外兩支箭she進了石壁。承銑尚未起身,又是三箭she來,他勉強一閃,這次中了兩箭。
承鐸緩緩放下執弓的手,平靜無波地說:“我就知道你沒走。”手一揚,將長弓扔到一邊,哲義抬手接住。
承銑扶著石壁坐起來,也平靜道:“原來你也沒走啊。”他伸手拔掉肩上的一支箭,態度從容。
承鐸緩步上前來,茶茶便轉到他身後躲了。承鐸嘆道:“你敗了。”
“皇上已經死了,”承銑望著他,“東方現在握著整個朝廷,你回去正好。”
承鐸蹙眉:“什麼時候的事?”
“就在二十日前,我也是九天前才得到消息。”他平靜得異常詭異。
承鐸見他這神情,心中盤算應無任何疏漏,一時說不上話來。承銑看他默然,竟柔柔笑道:“你不用想,我的人馬不及楊酉林,我也沒想到他在閘谷邊上。我現在進谷便是行險,生死權勢我早看淡了。”
承鐸覺得匪夷所思,“生死權勢都看淡了?所以你才做那些事?”
承銑咯咯笑道:“從小你們就覺得我怪,我知道你們背後說我是瘋子。其實你們才是。皇家的人都是瘋子,我一眼看去,只有自己稍稍正常些。”
承鐸冷笑:“你倒是頗為自我欣賞。”
承銑亦冷笑道:“我真想讓父皇從地下爬起來看看。他的大兒子十分不濟,讓他的二兒子趕了下去。他的二兒子到頭來才喜怒不定,死得難看。他最為嘉許的五兒子最後死在他那無往不勝的戰場上。可惜差一步就圓滿了。”
他把這叫做圓滿,承鐸無言以對。
承銑繼續道:“你以為你的側夫人徐氏是我安排的人麼?你的元妃死了,你與蕭相的姻親就斷了,你在朝中便不能得勢;你沒有子嗣,便後繼無人,只能老實輔佐他人。這才是你的女人孩子總是倒霉的原因。你現在回去,必然得到他一紙輔政遺詔,你可千萬莫要感恩戴德呀。”他頓了頓,“不過是我和他各取所需,他想我們兩敗俱傷罷了。你自以為聰明,自以為高傲!其實一直被人玩弄於股掌!”
他言未已,承鐸已一拳擊到他臉上,打得承銑的頭撞到了牆壁:“我與二哥如何,那也是我們兄弟的事!你永遠只是其中的那個小丑,抬不起頭來!你下藥迷亂他的心神;用假的怪獸蠱惑人心;勾結胡人,鬻地賣國。你乾的這些事,害的已不獨是我一人!”
承銑像聽到什麼奇聞似的,嘶啞地笑了,聲音漸漸響亮,仿佛他聽到了世界上最好笑的事。“哈哈……我錯了,哈哈哈哈,原來你才是最高明的那一個。”他兀自笑著,“現在他死了,我也落了你手,你就要贏了。”
承鐸拎著他衣領,將他提起來,道:“我是要殺你的,我殺你並不為了你們爭奪的那些東西。”
承銑仰著頭直視他,切齒道:“我是爭奪那些東西,可我不是為著權勢。那是我的追求,你不懂。”
承鐸點頭,“我確實不懂你的追求,也不想懂。你欺辱我的女人,我便殺了你。”
承銑反而愣了愣,看了承鐸半晌,卻笑了:“比起那些事,這個理由不錯……委實不錯。我因她而死,得其所矣。”
茶茶聽得這句,眉頭微皺。
承鐸鬆開他衣領,手腕一轉,抽出了靴筒里的匕首。承銑仿若不見,眼光越過他看向茶茶,忽然對她笑了笑,輕聲道:“知道麼?其實我很喜歡你呢。”茶茶的臉色冷凝不改。承鐸抓住他頭髮,一刀割上脖子,直切到椎骨上,乾淨利落,血如泉涌。
承銑臉上的笑容一僵,不動了,一時凝固成一種詭異的神態。茶茶望著他這般神情卻全無恐懼之色,眼神仿佛透過他看向了什麼不知名的地方。承鐸收了匕首,也不再看他,轉身牽了茶茶的手往谷口走去。
清晨的陽光正透過薄藹,瑰麗地投she到地面,大地染著一層初春的暖意。出谷的山坡上,滿坡的茶茶花正迎著陽光開起來。承鐸拉了茶茶走上去,哲義自覺止步。
兩人走到花叢間找了一塊地方坐下,茶茶抱著承鐸的膝蓋,承鐸卻眯起眼睛,望著天空柔和的陽光,道:“其實他沒說錯,我們家的人都是瘋子。”
茶茶將臉貼到他膝蓋上,承鐸嘆息:“在上京時然之說過我命硬,是天煞孤星,必克盡至親至愛之人。那天你醒了,我心中想,這半生四海平靖,殺戮無數,然而神明眷顧我,讓你醒來。此番出谷,我便從此封刃偃旗,再不妄動干戈了。”
他平淡深沉的聲音款款道來,卻激得茶茶心中繾綣感動。這個不怕把天捅下來的人,只因為自己一番生死,竟然對神明敬畏起來。茶茶輕扣著他掌心,指尖撫摩那道傷痕。
承鐸似定下了主意,注視她道:“我們到你家鄉去吧。高昌不在了,可家鄉還在。有時國號會變,君主會變,然而山河不會改變。地上的人們仍然像先輩一樣生活著,世代傳承。你說你要跟著我,那你說去哪裡,我就帶你去哪裡。好麼?”
承鐸的眼睛帶著柔軟的亮色,看得茶茶暈眩起來,仿佛生生世世都要與他相守,觸手儘是時間的永恆。人心安穩,天地靜謐。她湊上前去吻了吻他的唇角,山坡上的茶茶花都迎著風搖曳,紫藍淡雅,默默無聲地開在這塵俗世界裡。
終章 落定
春日暖陽惺忪地照著大地,快馬踏過厚實地,漸漸有了綠意的糙原。阿思海快馬加鞭,趕回了自己一年前離開的家裡。若不是承鐸回燕,他也不會放下生意,出去這麼久。
偌大的宅子裡空蕩浮塵,四壁徒然。家具散亂地倒著,能帶走的東西都沒有留下。他轉到裡間屋子,角落一人抱膝靠牆而坐,見他進來,站了起來。
阿思海看去,這不是上次承鐸讓他帶走的那個忽蘭麼,便用胡語問:“你怎麼在這兒?”
忽蘭眼睛紅紅的,捏住自己的手,埋頭道:“那位大將軍聽姐姐的,你又聽他的,他叫我跟著你,就是姐姐要我跟著你。”說著,一陣傷心:“姐姐被我害了,我當然不能不聽她的。”
阿思海聽得想附掌大笑。她方才說承鐸聽茶茶的,這話若是被承鐸聽見,怕是要發飆。阿思海越想越好笑,拉了她手道:“行了,行了,別傷心。你姐姐好好的,也沒你什麼事了。你要跟著我就跟著吧,咱們把這裡收拾一下再說。”他隨手拾起一個凳子。
“姐姐在哪裡?”忽蘭此時只覺有茶茶才安穩。
“他們過兩天會過來暫時落腳,只怕這個房子都放不下。”阿思海抬頭打量房頂,一臉憧憬。
忽蘭不解:“放不下什麼?”
阿思海尤自感嘆承鐸的選擇,眼望著忽蘭,突然生出一絲詩意,“放不下今後的逍遙自在。”他將這句胡語說得起承轉合,仿佛是一首悠揚的詩,概括了所有潛藏的意味。
忽蘭陌生地看他一眼,又望了望他握著得那隻手,想找出一句話來問,卻又覺得不知道問什麼好。阿思海對那一片狼籍不為所動,讓忽蘭坐下,自己笑兮兮燒水去了。
忽蘭轉顧屋角,只得片瓦殘桓。命途飄蓬,無有終止。此時的她遠遠沒有料到,有朝一日壯闊的命運將與自己邂逅相逢。
十年後,忽蘭離開了阿思海,託名胡狄大汗遺女,收攏散卒,成為胡地一代女主。胡地在她治下又逐漸強盛起來,成為中原隱患。與此同時,高昌又立新王,名沙諾里,與允寧大帝結盟,打開了西域商貿,中原迎來一派空前盛世。
二十年後,允寧大帝的重臣東方互,辭相退隱,不知所蹤。此後幾十年間,中原盛世漸漸衰落。再過四十四年,忽蘭女汗長子阿思達繼承汗位,率部南下,竟奪去中原半壁河山。允寧帝之子被迫遷都,苟延三十六年,國祚衰滅,遂爾終絕。
其時,距靖遠親王承鐸襲破胡都整整一百年。茶茶一念之善,救了忽蘭,而承鐸又與茶茶隱逸他鄉,不問大位。豈中原國祚果然覆滅於茶茶之手?
天數玄遠,終不可知也。
只是,隨著國破家亡,中原人紛紛憶念太祖皇帝第五子,靖遠親王承鐸。
傳說他實乃戰神落世,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口能噴火,眼能she電,一眼看去便潰敵三千;雙臂能開百石弓,並發一箭,可殺敵千里;足下萬鈞之力,跺一跺腳,便山崩地裂。可惜他功成勛就便歸位天庭了,只留得人間塑像禮拜,香火不絕。
*
三月柳抽絮,花綻蕊。
東方朝罷在內閣行院看了看摺子,忽見窗外花柔葉嫩,鶯儔燕侶,心中一動,排出三枚銅錢起了一卦。天山遁。
九五:嘉遁,貞吉。象曰:嘉遁貞吉,以正志也。
陰進陽退,鴻飛天外又冥冥。
東方大驚,遙望北方,蒼穹極目,不可見其詳倪。
十日後,楊酉林回京。東方迎出城去,明姬見著了他,翩然雀躍,單騎縱前,拉著東方的袖子好不歡喜。她雖叫楊酉林一聲大哥,卻跟在他身邊時刻不離。楊酉林高大,明姬嬌小,一眼看去儼然鴿子和大象,怎麼都不覺般配。
楊酉林交上兵符,不徐不急道:“大將軍與茶茶姑娘都好,他們讓我問你好。”
東方已覺異樣,仰天一嘆:“他們人呢?”
楊酉林還是波瀾不興地說:“封劍隱居,不知所蹤了。”
東方心中的隱憂得證,一時說不上高興還是遺憾,只重複了一遍:“不知所蹤?”
楊酉林點頭,“大將軍說他們也沒定好,天地廣闊,哪裡都一樣,不必拘泥一處。”
東方悵然若失,心中忽念及一事,道:“燕州大營西北有一處所在,是個被破解的奇門陣,你可去過了?”
楊酉林點點頭,卻又不說話。
東方見他躊躇,驚道:“那麼多金子他全拿走了?他們兩人想用到下下輩子麼?”
楊酉林從懷裡拿出一張折好的紙遞給他。
東方接來,見那紙疊成十分工整的六棱形,邊角相扣,很是雅致,一看就是茶茶的手工。打開來時,只有四個字,卻是承鐸的筆跡:“各半,珍重。”
東方緩緩放下手,良久不語。
夏天的時候,蕭墨來與東方辭行,說要到北方邊境看看商機。
承鐸緩緩放下執弓的手,平靜無波地說:“我就知道你沒走。”手一揚,將長弓扔到一邊,哲義抬手接住。
承銑扶著石壁坐起來,也平靜道:“原來你也沒走啊。”他伸手拔掉肩上的一支箭,態度從容。
承鐸緩步上前來,茶茶便轉到他身後躲了。承鐸嘆道:“你敗了。”
“皇上已經死了,”承銑望著他,“東方現在握著整個朝廷,你回去正好。”
承鐸蹙眉:“什麼時候的事?”
“就在二十日前,我也是九天前才得到消息。”他平靜得異常詭異。
承鐸見他這神情,心中盤算應無任何疏漏,一時說不上話來。承銑看他默然,竟柔柔笑道:“你不用想,我的人馬不及楊酉林,我也沒想到他在閘谷邊上。我現在進谷便是行險,生死權勢我早看淡了。”
承鐸覺得匪夷所思,“生死權勢都看淡了?所以你才做那些事?”
承銑咯咯笑道:“從小你們就覺得我怪,我知道你們背後說我是瘋子。其實你們才是。皇家的人都是瘋子,我一眼看去,只有自己稍稍正常些。”
承鐸冷笑:“你倒是頗為自我欣賞。”
承銑亦冷笑道:“我真想讓父皇從地下爬起來看看。他的大兒子十分不濟,讓他的二兒子趕了下去。他的二兒子到頭來才喜怒不定,死得難看。他最為嘉許的五兒子最後死在他那無往不勝的戰場上。可惜差一步就圓滿了。”
他把這叫做圓滿,承鐸無言以對。
承銑繼續道:“你以為你的側夫人徐氏是我安排的人麼?你的元妃死了,你與蕭相的姻親就斷了,你在朝中便不能得勢;你沒有子嗣,便後繼無人,只能老實輔佐他人。這才是你的女人孩子總是倒霉的原因。你現在回去,必然得到他一紙輔政遺詔,你可千萬莫要感恩戴德呀。”他頓了頓,“不過是我和他各取所需,他想我們兩敗俱傷罷了。你自以為聰明,自以為高傲!其實一直被人玩弄於股掌!”
他言未已,承鐸已一拳擊到他臉上,打得承銑的頭撞到了牆壁:“我與二哥如何,那也是我們兄弟的事!你永遠只是其中的那個小丑,抬不起頭來!你下藥迷亂他的心神;用假的怪獸蠱惑人心;勾結胡人,鬻地賣國。你乾的這些事,害的已不獨是我一人!”
承銑像聽到什麼奇聞似的,嘶啞地笑了,聲音漸漸響亮,仿佛他聽到了世界上最好笑的事。“哈哈……我錯了,哈哈哈哈,原來你才是最高明的那一個。”他兀自笑著,“現在他死了,我也落了你手,你就要贏了。”
承鐸拎著他衣領,將他提起來,道:“我是要殺你的,我殺你並不為了你們爭奪的那些東西。”
承銑仰著頭直視他,切齒道:“我是爭奪那些東西,可我不是為著權勢。那是我的追求,你不懂。”
承鐸點頭,“我確實不懂你的追求,也不想懂。你欺辱我的女人,我便殺了你。”
承銑反而愣了愣,看了承鐸半晌,卻笑了:“比起那些事,這個理由不錯……委實不錯。我因她而死,得其所矣。”
茶茶聽得這句,眉頭微皺。
承鐸鬆開他衣領,手腕一轉,抽出了靴筒里的匕首。承銑仿若不見,眼光越過他看向茶茶,忽然對她笑了笑,輕聲道:“知道麼?其實我很喜歡你呢。”茶茶的臉色冷凝不改。承鐸抓住他頭髮,一刀割上脖子,直切到椎骨上,乾淨利落,血如泉涌。
承銑臉上的笑容一僵,不動了,一時凝固成一種詭異的神態。茶茶望著他這般神情卻全無恐懼之色,眼神仿佛透過他看向了什麼不知名的地方。承鐸收了匕首,也不再看他,轉身牽了茶茶的手往谷口走去。
清晨的陽光正透過薄藹,瑰麗地投she到地面,大地染著一層初春的暖意。出谷的山坡上,滿坡的茶茶花正迎著陽光開起來。承鐸拉了茶茶走上去,哲義自覺止步。
兩人走到花叢間找了一塊地方坐下,茶茶抱著承鐸的膝蓋,承鐸卻眯起眼睛,望著天空柔和的陽光,道:“其實他沒說錯,我們家的人都是瘋子。”
茶茶將臉貼到他膝蓋上,承鐸嘆息:“在上京時然之說過我命硬,是天煞孤星,必克盡至親至愛之人。那天你醒了,我心中想,這半生四海平靖,殺戮無數,然而神明眷顧我,讓你醒來。此番出谷,我便從此封刃偃旗,再不妄動干戈了。”
他平淡深沉的聲音款款道來,卻激得茶茶心中繾綣感動。這個不怕把天捅下來的人,只因為自己一番生死,竟然對神明敬畏起來。茶茶輕扣著他掌心,指尖撫摩那道傷痕。
承鐸似定下了主意,注視她道:“我們到你家鄉去吧。高昌不在了,可家鄉還在。有時國號會變,君主會變,然而山河不會改變。地上的人們仍然像先輩一樣生活著,世代傳承。你說你要跟著我,那你說去哪裡,我就帶你去哪裡。好麼?”
承鐸的眼睛帶著柔軟的亮色,看得茶茶暈眩起來,仿佛生生世世都要與他相守,觸手儘是時間的永恆。人心安穩,天地靜謐。她湊上前去吻了吻他的唇角,山坡上的茶茶花都迎著風搖曳,紫藍淡雅,默默無聲地開在這塵俗世界裡。
終章 落定
春日暖陽惺忪地照著大地,快馬踏過厚實地,漸漸有了綠意的糙原。阿思海快馬加鞭,趕回了自己一年前離開的家裡。若不是承鐸回燕,他也不會放下生意,出去這麼久。
偌大的宅子裡空蕩浮塵,四壁徒然。家具散亂地倒著,能帶走的東西都沒有留下。他轉到裡間屋子,角落一人抱膝靠牆而坐,見他進來,站了起來。
阿思海看去,這不是上次承鐸讓他帶走的那個忽蘭麼,便用胡語問:“你怎麼在這兒?”
忽蘭眼睛紅紅的,捏住自己的手,埋頭道:“那位大將軍聽姐姐的,你又聽他的,他叫我跟著你,就是姐姐要我跟著你。”說著,一陣傷心:“姐姐被我害了,我當然不能不聽她的。”
阿思海聽得想附掌大笑。她方才說承鐸聽茶茶的,這話若是被承鐸聽見,怕是要發飆。阿思海越想越好笑,拉了她手道:“行了,行了,別傷心。你姐姐好好的,也沒你什麼事了。你要跟著我就跟著吧,咱們把這裡收拾一下再說。”他隨手拾起一個凳子。
“姐姐在哪裡?”忽蘭此時只覺有茶茶才安穩。
“他們過兩天會過來暫時落腳,只怕這個房子都放不下。”阿思海抬頭打量房頂,一臉憧憬。
忽蘭不解:“放不下什麼?”
阿思海尤自感嘆承鐸的選擇,眼望著忽蘭,突然生出一絲詩意,“放不下今後的逍遙自在。”他將這句胡語說得起承轉合,仿佛是一首悠揚的詩,概括了所有潛藏的意味。
忽蘭陌生地看他一眼,又望了望他握著得那隻手,想找出一句話來問,卻又覺得不知道問什麼好。阿思海對那一片狼籍不為所動,讓忽蘭坐下,自己笑兮兮燒水去了。
忽蘭轉顧屋角,只得片瓦殘桓。命途飄蓬,無有終止。此時的她遠遠沒有料到,有朝一日壯闊的命運將與自己邂逅相逢。
十年後,忽蘭離開了阿思海,託名胡狄大汗遺女,收攏散卒,成為胡地一代女主。胡地在她治下又逐漸強盛起來,成為中原隱患。與此同時,高昌又立新王,名沙諾里,與允寧大帝結盟,打開了西域商貿,中原迎來一派空前盛世。
二十年後,允寧大帝的重臣東方互,辭相退隱,不知所蹤。此後幾十年間,中原盛世漸漸衰落。再過四十四年,忽蘭女汗長子阿思達繼承汗位,率部南下,竟奪去中原半壁河山。允寧帝之子被迫遷都,苟延三十六年,國祚衰滅,遂爾終絕。
其時,距靖遠親王承鐸襲破胡都整整一百年。茶茶一念之善,救了忽蘭,而承鐸又與茶茶隱逸他鄉,不問大位。豈中原國祚果然覆滅於茶茶之手?
天數玄遠,終不可知也。
只是,隨著國破家亡,中原人紛紛憶念太祖皇帝第五子,靖遠親王承鐸。
傳說他實乃戰神落世,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口能噴火,眼能she電,一眼看去便潰敵三千;雙臂能開百石弓,並發一箭,可殺敵千里;足下萬鈞之力,跺一跺腳,便山崩地裂。可惜他功成勛就便歸位天庭了,只留得人間塑像禮拜,香火不絕。
*
三月柳抽絮,花綻蕊。
東方朝罷在內閣行院看了看摺子,忽見窗外花柔葉嫩,鶯儔燕侶,心中一動,排出三枚銅錢起了一卦。天山遁。
九五:嘉遁,貞吉。象曰:嘉遁貞吉,以正志也。
陰進陽退,鴻飛天外又冥冥。
東方大驚,遙望北方,蒼穹極目,不可見其詳倪。
十日後,楊酉林回京。東方迎出城去,明姬見著了他,翩然雀躍,單騎縱前,拉著東方的袖子好不歡喜。她雖叫楊酉林一聲大哥,卻跟在他身邊時刻不離。楊酉林高大,明姬嬌小,一眼看去儼然鴿子和大象,怎麼都不覺般配。
楊酉林交上兵符,不徐不急道:“大將軍與茶茶姑娘都好,他們讓我問你好。”
東方已覺異樣,仰天一嘆:“他們人呢?”
楊酉林還是波瀾不興地說:“封劍隱居,不知所蹤了。”
東方心中的隱憂得證,一時說不上高興還是遺憾,只重複了一遍:“不知所蹤?”
楊酉林點頭,“大將軍說他們也沒定好,天地廣闊,哪裡都一樣,不必拘泥一處。”
東方悵然若失,心中忽念及一事,道:“燕州大營西北有一處所在,是個被破解的奇門陣,你可去過了?”
楊酉林點點頭,卻又不說話。
東方見他躊躇,驚道:“那麼多金子他全拿走了?他們兩人想用到下下輩子麼?”
楊酉林從懷裡拿出一張折好的紙遞給他。
東方接來,見那紙疊成十分工整的六棱形,邊角相扣,很是雅致,一看就是茶茶的手工。打開來時,只有四個字,卻是承鐸的筆跡:“各半,珍重。”
東方緩緩放下手,良久不語。
夏天的時候,蕭墨來與東方辭行,說要到北方邊境看看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