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龐荻垂淚道:“我們怎能說有緣無份呢?若我與岐王更為有緣,為何熙寧三年遊春之時拾到我帷帽的人不是他而是你呢?”
王雱一笑,隱有悽惻之意:“你真的那麼相信那拾帽之緣麼?”
龐荻頷首道:“在遺帽之時我就感覺到那拾到我帽子的人必定跟我有緣。”
“那是什麼緣呢?”王雱問道:“是否是緣系三生之緣?你認定的是那拾到你帽子的人?”
龐荻再度點頭。
於是他便又笑了,道:“那我告訴你一個秘密:其實當初拾到你帷帽的人是趙顥,我覺得那帽子很精緻美觀,便向他借來一觀,所以你來尋之時看見帽子在我手裡。而現在,顯然到了完壁歸趙的時候。”
那日長談之後龐荻終於沉默下來,不再反對改嫁,王安石與趙顥商議之後將婚期定在那年六月二十九日,兩方面開始按禮籌備婚禮之事,王安石完全把龐荻當女兒那樣一絲不苟地為她準備嫁妝,而趙顥也完全依照娶正妻應有的程序前來納聘。
但王雱卻就此病倒,而且病勢一天重似一天,終日臥床而不能起,人也變得越發寡言少語。
王夫人為此憂慮嘆息,天天以淚洗面,並不停地求神拜佛,祈求兒子早日康復,但時間一久,連她自己也病倒了。
某日雯兒侍奉在母親身旁,王夫人對她道:“我原本明日要去大相國寺進香,現在是去不了了,你代我去罷,要誠心誠意地祈求菩薩讓你哥哥儘快好起來。”
雯兒答應下來。王夫人又命人取出一冊經書給她,囑咐說:“這是我上次自大相國寺方丈那裡借來的一冊《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是仁宗朝學士蔡君謨親筆謄寫的,十分珍貴,你一併帶去還給方丈,一路上要千萬小心,別出什麼差池損壞經書。”
雯兒找來一個錦盒把經書放進去,笑對母親說:“我親手捧著這個盒子去,母親總該放心了罷?”
次日一大早雯兒便帶上貼身丫鬟玎璫,自己緊緊抱著裝有經書的錦盒前往大相國寺。
下轎之後雯兒徑直往裡走,走到寺院中荷花池旁邊時卻發現玎璫沒有跟來,回頭一看見她停在十餘步之外呆呆地衝著一側牆凝視著什麼。雯兒一皺眉,不耐煩地喚她,玎璫才連忙跑過來。雯兒不滿斥道:“死丫頭你剛才在看什麼?”玎璫不好意思地笑笑說:“那邊有位公子生得真是不俗,小姐你看許多人都在看他呢。”
雯兒朝她指的那邊望去,見牆邊柳樹下立著一位少年公子,身著淡青長襦,頭系銀絲唐巾,年約十七八,果然面如冠玉五官精緻俊美脫俗。此刻他正負手站在牆邊欣賞牆上壁畫,神態瀟灑自若,身後有一小書童伺候著。而進出的香客仕女也確在朝他頻頻回首顧盼。
雯兒也停下來多看了他兩眼,不想那公子似乎感覺到了她的目光,忽然轉身過來,與她四目相撞。
若是一般女子早以含羞低頭,但雯兒卻全然無此小家子作風,見他注視自己也不迴避,仍舊坦然直視著他。
那公子微感詫異,可見她在看著自己,便頷首為禮。
雯兒也朝他點點頭,隨後轉身繼續向內走。走了幾步似感那人目光仍在追隨著她,就忍不住又回頭去看,發現他果然一直目送著她,心下不免有幾分淡淡喜悅之感。然而態度仍是矜持的,足下並不停步,一直在走著,卻不想一下子踢到一塊突兀出現的石頭,一絆之下失去重心,身體忽然撲倒在地,而手中錦盒竟直直地飛了出去,落入荷花池中。
雯兒目瞪口呆地看著池中盪起的漣漪,一時驚得忘了起來。而那公子已疾步走過來,十分友好地伸手相扶。
雯兒猛地一甩手,沖他怒道:“不要碰我!”然後自己站起,斥他道:“都是你!沒事看我做什麼?害我丟了經書!”
那公子一愣,不知該如何回答。倒是他的書童氣乎乎地駁道:“好像是你先看我家公子的。”
雯兒狠剜書童一眼,道:“我跟你主子說話,你插什麼嘴?”
那公子忙賠禮道:“是我唐突了,請小姐恕罪。”然後命書童下水去撈錦盒。
錦盒雖還能撈出來,打開後經書卻已被浸得不成樣子了。雯兒又氣又急,對公子道:“今日我真是被你害慘了。”
公子不解道:“不過是普通的《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而已,我隨後去書肆買十冊奉還小姐如何?”
雯兒冷笑道:“你賠得起麼?那是書法名家蔡襄蔡君謨親筆謄寫的!”
公子面露難色,道:“看來我真是闖下大禍了,竟毀了如此名家作品。”躊躇半晌,輕聲道:“如小姐不嫌棄,可否讓小生為小姐謄寫一冊此經書?”
“你?”雯兒打量他一番,白白眼道:“你寫的能跟蔡君謨的比麼?”
書童聞言又不服氣地插嘴道:“我家公子的書法京中有口皆碑。”
公子使眼色示意他噤聲,然後對雯兒道:“我的字自然難以跟蔡君謨的相提並論,但我會儘量寫好,寫到小姐滿意為止。”
雯兒略想了想,浮出個慧黠的微笑,遂點頭答應。
雯兒帶他找到方丈,把事情經過講了一遍,向方丈道歉,請他準備筆墨讓那公子謄寫經書。方丈見經書被毀自然痛惜不已,但礙於王安石的面子也不好對雯兒表露不滿,只得把他們帶到書房,取出文房四寶供公子使用。
於是公子從容揮毫開始謄寫。雯兒略看了會兒便沒耐心等待,先帶著玎璫出去進香拜佛去,隨後又在寺內外逛了好半天才施施然回來,發現他一直在凝神抄經,表情十分專注。
又等了許久他才終於抄寫完,輕拭了拭額頭上的汗,微笑著請雯兒和方丈過來看。
方丈一見之下驚訝地贊道:“想不到施主年紀輕輕竟有此功力,書法圓健遒美,筆勢飄逸,遠非常人所能及呀!將來造詣絕不會遜色於蔡君謨。”
雯兒細看後也覺此人書法的確出眾,但卻不想就此輕饒他,見他正含笑向方丈謙詞道謝,便“哼”了一聲,道:“人家方丈不過是說幾句客套話,你還當真了。你這些字比街邊測字先生的也好不到哪裡去。”隨即握筆在他寫好的稿紙上重重一划,道:“不行,重寫!”
書童怒道:“哪有你這麼不講理的女子!”
雯兒一翹首,道:“是我不講理還是你們不講理?你家公子不是說要寫到我滿意為止麼?現在我不滿意他就得重寫!”
公子仍好脾氣地頷首道:“小姐說得對,我既答應了小姐就要做到。”便再度坐下,命書童繼續研墨展紙,又提筆重寫。
雯兒在一邊悠然坐下,一會兒看看他,一會兒看看他寫的字。
公子再次寫完後雯兒仍說不好,於是他便又繼續開寫。其間書童勸他進午膳後再寫他也不理,堅持不停地寫下去。最後連玎璫都看不下去了,悄悄勸小姐放過他,雯兒瞪她一眼,道:“你少廢話!”玎璫就不敢出聲了。
漸漸地天色暗了下來,那公子也抄得精疲力竭,把最後一遍謄寫的經書遞給雯兒後,滿懷歉意地說:“這次寫得仍不夠好,但天色已晚,只恐讓小姐繼續等下去會耽誤小姐回府,所以請小姐允許我回家謄寫,日後必把寫得最佳的經書親自送到小姐府上。”
雯兒含笑不露地看著他,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他朝她深施一禮,道:“小生姓蔡名卞字元度。”
煙花
“原來向小姐求親的人就是他呀!”回家路上玎璫驚喜地連連對雯兒說:“公子經常夸蔡公子有才學、脾氣好、又英俊,原來都是真的!小姐回去快答應這門親事吧!”
“你這麼激動做什麼?好像他是來向你求親似的!”雯兒白了她一眼,然而唇角的笑意卻一直淺淺呈著,忽然覺得心情很好,這是自那日被趙顥拒絕後從來沒有過的感覺。
剛到家門口一下轎就有家奴直奔過來,急急地對她說:“小姐怎麼這麼晚才回來?宮裡來的公公在府中等侯許多時了,說是皇上要召見小姐。”
“召見我?”雯兒一蹙眉,略一思索便猜到了趙頊召見她的原因:朱夕蟬這個傻女,定是不小心把她寫給她的秘密信件讓皇上發現了。
朱夕蟬已懷孕數月,如果能生下皇子,對她們來說都是很好的事,如果這皇子再被冊立為太子將來繼承皇位事情就再好不過了,朱夕蟬做了太后,雯兒自然是她首席功臣,權勢榮華還不唾手可得?可是在此之前趙頊已有數位皇子,而且可想而知朱夕蟬的兒子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這就需要設法做點點文章為讓這孩子從別的皇子中脫穎而出造造勢了。
雯兒翻出歷代史書仔細研究關於皇帝降生的內容後發現,照書上記載,幾乎每位皇帝的母親妊娠期間或生產之時寢宮中總會有些祥瑞之兆出現,例如“祥光照室”、“滿屋異香”等等,世人由此斷定在這種情況下生下的孩子必天賦異秉、非聖即賢,有為人君的特質。朱夕蟬生孩子時會不會有這些徵兆呢?鬼才知道。不過這對雯兒來說問題不大,即便沒有她也完全有辦法給她設計出這些“祥瑞之兆”出來。
她命人出去採購了她需要的東西,然後將使用方法詳細地寫在信中,在朱夕蟬的心腹太監出宮找她之時把信件和物品交給他帶回了宮。
結果是皇上召她入宮見駕,自然是東窗事發。這幫笨人,就不知道做這種事要謹慎些麼?雯兒在心裡暗罵,但惱怒之情絲毫沒流露於外,回房精心打扮了一番,然後笑盈盈地對又是疑惑又是憂慮的父母說:“我去去就回。”便隨來接她的太監進宮了。
來到福寧殿中,她從從容容地依禮向皇帝請安,面不紅聲不顫,等著趙頊說“平身”之後便站了起來,垂目安靜地立於一旁。
趙頊打量她一番,微笑道:“你便是介甫先生家的小女公子麼?朕記得以前是見過的,但事隔多年你長大許多,朕差點認不出來了。”
雯兒答道:“皇上是見過我的。是在熙寧五年秘府暴書那天。我的模樣皇上自然是記不得了,但當日情景我銘記於心。如今再見,只覺皇上風采更勝往昔,”說到這裡含笑望了趙頊穿的金絲蟠龍靴一眼,又道:“就連龍靴也比當初的精緻神氣許多。”
這話令頊漸漸想起了首次見她時她說的話:“這是我第一次得見皇上龍顏,也很可能是最後一次,所以我要看清楚,以免回去後人家問我:‘皇上長什麼樣呀?’我卻只能答:‘呃……基本上,我可以告訴你皇上的靴子長什麼模樣。’”
王雱一笑,隱有悽惻之意:“你真的那麼相信那拾帽之緣麼?”
龐荻頷首道:“在遺帽之時我就感覺到那拾到我帽子的人必定跟我有緣。”
“那是什麼緣呢?”王雱問道:“是否是緣系三生之緣?你認定的是那拾到你帽子的人?”
龐荻再度點頭。
於是他便又笑了,道:“那我告訴你一個秘密:其實當初拾到你帷帽的人是趙顥,我覺得那帽子很精緻美觀,便向他借來一觀,所以你來尋之時看見帽子在我手裡。而現在,顯然到了完壁歸趙的時候。”
那日長談之後龐荻終於沉默下來,不再反對改嫁,王安石與趙顥商議之後將婚期定在那年六月二十九日,兩方面開始按禮籌備婚禮之事,王安石完全把龐荻當女兒那樣一絲不苟地為她準備嫁妝,而趙顥也完全依照娶正妻應有的程序前來納聘。
但王雱卻就此病倒,而且病勢一天重似一天,終日臥床而不能起,人也變得越發寡言少語。
王夫人為此憂慮嘆息,天天以淚洗面,並不停地求神拜佛,祈求兒子早日康復,但時間一久,連她自己也病倒了。
某日雯兒侍奉在母親身旁,王夫人對她道:“我原本明日要去大相國寺進香,現在是去不了了,你代我去罷,要誠心誠意地祈求菩薩讓你哥哥儘快好起來。”
雯兒答應下來。王夫人又命人取出一冊經書給她,囑咐說:“這是我上次自大相國寺方丈那裡借來的一冊《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是仁宗朝學士蔡君謨親筆謄寫的,十分珍貴,你一併帶去還給方丈,一路上要千萬小心,別出什麼差池損壞經書。”
雯兒找來一個錦盒把經書放進去,笑對母親說:“我親手捧著這個盒子去,母親總該放心了罷?”
次日一大早雯兒便帶上貼身丫鬟玎璫,自己緊緊抱著裝有經書的錦盒前往大相國寺。
下轎之後雯兒徑直往裡走,走到寺院中荷花池旁邊時卻發現玎璫沒有跟來,回頭一看見她停在十餘步之外呆呆地衝著一側牆凝視著什麼。雯兒一皺眉,不耐煩地喚她,玎璫才連忙跑過來。雯兒不滿斥道:“死丫頭你剛才在看什麼?”玎璫不好意思地笑笑說:“那邊有位公子生得真是不俗,小姐你看許多人都在看他呢。”
雯兒朝她指的那邊望去,見牆邊柳樹下立著一位少年公子,身著淡青長襦,頭系銀絲唐巾,年約十七八,果然面如冠玉五官精緻俊美脫俗。此刻他正負手站在牆邊欣賞牆上壁畫,神態瀟灑自若,身後有一小書童伺候著。而進出的香客仕女也確在朝他頻頻回首顧盼。
雯兒也停下來多看了他兩眼,不想那公子似乎感覺到了她的目光,忽然轉身過來,與她四目相撞。
若是一般女子早以含羞低頭,但雯兒卻全然無此小家子作風,見他注視自己也不迴避,仍舊坦然直視著他。
那公子微感詫異,可見她在看著自己,便頷首為禮。
雯兒也朝他點點頭,隨後轉身繼續向內走。走了幾步似感那人目光仍在追隨著她,就忍不住又回頭去看,發現他果然一直目送著她,心下不免有幾分淡淡喜悅之感。然而態度仍是矜持的,足下並不停步,一直在走著,卻不想一下子踢到一塊突兀出現的石頭,一絆之下失去重心,身體忽然撲倒在地,而手中錦盒竟直直地飛了出去,落入荷花池中。
雯兒目瞪口呆地看著池中盪起的漣漪,一時驚得忘了起來。而那公子已疾步走過來,十分友好地伸手相扶。
雯兒猛地一甩手,沖他怒道:“不要碰我!”然後自己站起,斥他道:“都是你!沒事看我做什麼?害我丟了經書!”
那公子一愣,不知該如何回答。倒是他的書童氣乎乎地駁道:“好像是你先看我家公子的。”
雯兒狠剜書童一眼,道:“我跟你主子說話,你插什麼嘴?”
那公子忙賠禮道:“是我唐突了,請小姐恕罪。”然後命書童下水去撈錦盒。
錦盒雖還能撈出來,打開後經書卻已被浸得不成樣子了。雯兒又氣又急,對公子道:“今日我真是被你害慘了。”
公子不解道:“不過是普通的《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而已,我隨後去書肆買十冊奉還小姐如何?”
雯兒冷笑道:“你賠得起麼?那是書法名家蔡襄蔡君謨親筆謄寫的!”
公子面露難色,道:“看來我真是闖下大禍了,竟毀了如此名家作品。”躊躇半晌,輕聲道:“如小姐不嫌棄,可否讓小生為小姐謄寫一冊此經書?”
“你?”雯兒打量他一番,白白眼道:“你寫的能跟蔡君謨的比麼?”
書童聞言又不服氣地插嘴道:“我家公子的書法京中有口皆碑。”
公子使眼色示意他噤聲,然後對雯兒道:“我的字自然難以跟蔡君謨的相提並論,但我會儘量寫好,寫到小姐滿意為止。”
雯兒略想了想,浮出個慧黠的微笑,遂點頭答應。
雯兒帶他找到方丈,把事情經過講了一遍,向方丈道歉,請他準備筆墨讓那公子謄寫經書。方丈見經書被毀自然痛惜不已,但礙於王安石的面子也不好對雯兒表露不滿,只得把他們帶到書房,取出文房四寶供公子使用。
於是公子從容揮毫開始謄寫。雯兒略看了會兒便沒耐心等待,先帶著玎璫出去進香拜佛去,隨後又在寺內外逛了好半天才施施然回來,發現他一直在凝神抄經,表情十分專注。
又等了許久他才終於抄寫完,輕拭了拭額頭上的汗,微笑著請雯兒和方丈過來看。
方丈一見之下驚訝地贊道:“想不到施主年紀輕輕竟有此功力,書法圓健遒美,筆勢飄逸,遠非常人所能及呀!將來造詣絕不會遜色於蔡君謨。”
雯兒細看後也覺此人書法的確出眾,但卻不想就此輕饒他,見他正含笑向方丈謙詞道謝,便“哼”了一聲,道:“人家方丈不過是說幾句客套話,你還當真了。你這些字比街邊測字先生的也好不到哪裡去。”隨即握筆在他寫好的稿紙上重重一划,道:“不行,重寫!”
書童怒道:“哪有你這麼不講理的女子!”
雯兒一翹首,道:“是我不講理還是你們不講理?你家公子不是說要寫到我滿意為止麼?現在我不滿意他就得重寫!”
公子仍好脾氣地頷首道:“小姐說得對,我既答應了小姐就要做到。”便再度坐下,命書童繼續研墨展紙,又提筆重寫。
雯兒在一邊悠然坐下,一會兒看看他,一會兒看看他寫的字。
公子再次寫完後雯兒仍說不好,於是他便又繼續開寫。其間書童勸他進午膳後再寫他也不理,堅持不停地寫下去。最後連玎璫都看不下去了,悄悄勸小姐放過他,雯兒瞪她一眼,道:“你少廢話!”玎璫就不敢出聲了。
漸漸地天色暗了下來,那公子也抄得精疲力竭,把最後一遍謄寫的經書遞給雯兒後,滿懷歉意地說:“這次寫得仍不夠好,但天色已晚,只恐讓小姐繼續等下去會耽誤小姐回府,所以請小姐允許我回家謄寫,日後必把寫得最佳的經書親自送到小姐府上。”
雯兒含笑不露地看著他,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他朝她深施一禮,道:“小生姓蔡名卞字元度。”
煙花
“原來向小姐求親的人就是他呀!”回家路上玎璫驚喜地連連對雯兒說:“公子經常夸蔡公子有才學、脾氣好、又英俊,原來都是真的!小姐回去快答應這門親事吧!”
“你這麼激動做什麼?好像他是來向你求親似的!”雯兒白了她一眼,然而唇角的笑意卻一直淺淺呈著,忽然覺得心情很好,這是自那日被趙顥拒絕後從來沒有過的感覺。
剛到家門口一下轎就有家奴直奔過來,急急地對她說:“小姐怎麼這麼晚才回來?宮裡來的公公在府中等侯許多時了,說是皇上要召見小姐。”
“召見我?”雯兒一蹙眉,略一思索便猜到了趙頊召見她的原因:朱夕蟬這個傻女,定是不小心把她寫給她的秘密信件讓皇上發現了。
朱夕蟬已懷孕數月,如果能生下皇子,對她們來說都是很好的事,如果這皇子再被冊立為太子將來繼承皇位事情就再好不過了,朱夕蟬做了太后,雯兒自然是她首席功臣,權勢榮華還不唾手可得?可是在此之前趙頊已有數位皇子,而且可想而知朱夕蟬的兒子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這就需要設法做點點文章為讓這孩子從別的皇子中脫穎而出造造勢了。
雯兒翻出歷代史書仔細研究關於皇帝降生的內容後發現,照書上記載,幾乎每位皇帝的母親妊娠期間或生產之時寢宮中總會有些祥瑞之兆出現,例如“祥光照室”、“滿屋異香”等等,世人由此斷定在這種情況下生下的孩子必天賦異秉、非聖即賢,有為人君的特質。朱夕蟬生孩子時會不會有這些徵兆呢?鬼才知道。不過這對雯兒來說問題不大,即便沒有她也完全有辦法給她設計出這些“祥瑞之兆”出來。
她命人出去採購了她需要的東西,然後將使用方法詳細地寫在信中,在朱夕蟬的心腹太監出宮找她之時把信件和物品交給他帶回了宮。
結果是皇上召她入宮見駕,自然是東窗事發。這幫笨人,就不知道做這種事要謹慎些麼?雯兒在心裡暗罵,但惱怒之情絲毫沒流露於外,回房精心打扮了一番,然後笑盈盈地對又是疑惑又是憂慮的父母說:“我去去就回。”便隨來接她的太監進宮了。
來到福寧殿中,她從從容容地依禮向皇帝請安,面不紅聲不顫,等著趙頊說“平身”之後便站了起來,垂目安靜地立於一旁。
趙頊打量她一番,微笑道:“你便是介甫先生家的小女公子麼?朕記得以前是見過的,但事隔多年你長大許多,朕差點認不出來了。”
雯兒答道:“皇上是見過我的。是在熙寧五年秘府暴書那天。我的模樣皇上自然是記不得了,但當日情景我銘記於心。如今再見,只覺皇上風采更勝往昔,”說到這裡含笑望了趙頊穿的金絲蟠龍靴一眼,又道:“就連龍靴也比當初的精緻神氣許多。”
這話令頊漸漸想起了首次見她時她說的話:“這是我第一次得見皇上龍顏,也很可能是最後一次,所以我要看清楚,以免回去後人家問我:‘皇上長什麼樣呀?’我卻只能答:‘呃……基本上,我可以告訴你皇上的靴子長什麼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