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頁
這一日到了神京城外,隔著二三十里地,有個泉水鎮。
他們找了個鎮上最大的酒樓歇腳吃午飯。
誰知剛進包房,菜還沒來得及上,小二就跑來說,永勝侯府與景陽侯府的人要來請安。
錦魚與江凌對視一眼,都覺得十分訝異。
錦魚便讓圓兒去瞧瞧。
豆綠笑道:「不如我去瞧瞧。若是不要緊的,就打發了,省得耽擱了哥兒姐兒吃飯。」
錦魚已經久不差遣豆綠做這種小事。
不過見她自己主動請纓,便點點頭。
圓兒識得江家人,對衛家人不熟悉。滿兒就不提了。哪邊都不熟。膽子也小些,這種外頭的事,她一般不叫圓兒應付。
一時豆綠去了,回來時滿臉激動,身後跟著兩個婆子,還有兩個少年。
錦魚跟江凌忙齊齊起了身,錦魚不等兩個婆子走近,就激動地迎上前,打量起那兩位少年。
卻見一大一小。
小的那個年紀看著不過十歲上下,臉兒略長,膚色白淨,眉毛輕揚,眉眼間有一種說不出的安寧自若之態,身材挺拔如一竿小小翠竹,襯著一身嫩黃色燕羽觴道袍,越顯得他如天上仙童下凡,超凡脫俗。
錦魚激動地指著他,半天喊了出來:「寧哥兒!」
寧哥兒這才淡淡一笑,從容施禮,叫了一聲:「姐姐!」又叫了江凌一聲:「姐夫!」
跟著他的婆子便笑道:「到底寧哥兒小時候,姑奶奶沒少抱他,竟是一眼就認出來了。聽說你們要回來,夫人激動得幾宿睡不著,說要派人來接。寧哥兒吵著要親自來,夫人便答應了。天天想要早點見著他的三個小外甥呢!」
錦魚認得這婆子,正是寧哥兒的奶娘姚嬤嬤,忙親親熱熱打了招呼。
這才又去看那大一些的少年,十三四歲的模樣,比江凌矮半個頭,臉龐圓圓肉肉紅紅潤潤,像只紅蘋果,笑起來眼尾下垂,十分親切可愛。
那少年也好奇地打量著她,笑道:「嬸嬸可認得出我來?」
錦魚撫掌失聲叫道:「賢哥兒,你是賢哥兒!」
她可記得,新婚之夜,江凌的大哥沒個正形,讓當時才三歲大的賢哥兒來尿她跟江凌的新床。
賢哥兒笑得臉兒更圓,十分開心:「想不到嬸嬸還記得我。」又叫江凌三叔。
江凌自然是認得他們兩個的,此時上前道:「趕緊坐下吧。你們怎麼會在這裡?」
賢哥兒便笑得見牙不見眼地道:「祖母得了信,高興得天天問幾遍。我娘便打發了我來這裡等著。等了七八日,總算是等著了。不想景陽侯府也是一般的心思,我在這裡撞著了寧哥兒,倒做個了伴兒。剛才見到你們來了,先打發了小廝快馬回去報信兒,這才上來請安。」
一時大家熱熱鬧鬧地問候家中諸人,江凌便笑沖錦魚道:「我往年回來,母親可沒這般熱情。可見夫人是眾望所歸,大家都想念得緊。」
錦魚有些得意地點頭,這些年她人雖在外地,可是逢年過節,可沒少了派人進京送東送西,與白夫人的關係並沒生疏。
她又指了指站在一旁一臉懵懵的三張小臉,道:「母親可也是天天盼著見見這三個呢。」忙叫三個孩子叫叔叔舅舅。
認完了人,卻聽有稚嫩的小嗓音在嚷「祖母外祖母!」
卻是幼子東東,如今才只有兩歲,此時正活蹦亂跳地亂叫。
錦魚不由哈哈笑出聲來。
因跟他說過,這次回來會見到外祖母和祖母。他可能是見著兩個老太太,便亂叫了起來。
老大浙哥兒今年已經七歲,倒能分辯,跟弟弟道:「你別亂叫,那是祖母外祖母身邊的嬤嬤們。」
錦魚忙指著兩位嬤嬤教孩子們認。除了姚嬤嬤,另外一位是賢哥兒的奶娘,叫侯嬤嬤。
西姐兒五歲大,見到寧哥兒,睜著黑亮亮的大眼睛,不住地看,好奇得很。
寧哥兒便湊過去,從腰下摘下三件東西來。把一隻白玉雙魚珮給了浙哥兒,把一個金累絲的牡丹香囊送給西姐兒。
還沒輪到他,東哥兒先急了,舅舅舅舅地叫,蹬著小腿往前竄,寧哥兒便彎下腰來,從自己頸里掏出一隻五彩寶石長命鎖,掛在東東脖子上,還學著大人們的模樣,道:「都是不值錢的小玩意兒,你們拿著玩兒吧。」
寧哥兒也不過比浙哥兒大了兩歲,倒是迫不及待地擺起了小舅舅的大架子,老氣橫秋的,逗得錦魚忍不住一個勁兒地笑。
被錦魚笑了,寧哥兒也不惱,只微粉了小臉,態度倒仍是從容得很。
與寧哥兒賢哥兒這一遇,錦魚連飯都吃不下了,真真歸心似箭。
大家匆匆吃過,便又往京里趕。
一路上,她便耐心地跟三個孩子解釋家裡都有些什麼人。浙哥兒跟西姐兒嘰嘰喳喳問東問西十分興奮。
雖說他們在青州也有很多好朋友,與豆綠姨的兩個孩子也是打小形影不離的。
可母親嘴裡的祖母外祖母,伯叔舅姨,還有堂兄妹表兄妹們,一個個數不過來,還是讓他們好奇。
東東坐在一邊,一邊扳著自己的小腳丫玩,嘴裡仍一直嘟囔著「祖母外祖母」。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就聽外頭圓兒興奮地叫了起來:「夫人,不得了,快到長亭了,好多人呀。」
滿兒坐在門邊,忙打了馬車的帘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們找了個鎮上最大的酒樓歇腳吃午飯。
誰知剛進包房,菜還沒來得及上,小二就跑來說,永勝侯府與景陽侯府的人要來請安。
錦魚與江凌對視一眼,都覺得十分訝異。
錦魚便讓圓兒去瞧瞧。
豆綠笑道:「不如我去瞧瞧。若是不要緊的,就打發了,省得耽擱了哥兒姐兒吃飯。」
錦魚已經久不差遣豆綠做這種小事。
不過見她自己主動請纓,便點點頭。
圓兒識得江家人,對衛家人不熟悉。滿兒就不提了。哪邊都不熟。膽子也小些,這種外頭的事,她一般不叫圓兒應付。
一時豆綠去了,回來時滿臉激動,身後跟著兩個婆子,還有兩個少年。
錦魚跟江凌忙齊齊起了身,錦魚不等兩個婆子走近,就激動地迎上前,打量起那兩位少年。
卻見一大一小。
小的那個年紀看著不過十歲上下,臉兒略長,膚色白淨,眉毛輕揚,眉眼間有一種說不出的安寧自若之態,身材挺拔如一竿小小翠竹,襯著一身嫩黃色燕羽觴道袍,越顯得他如天上仙童下凡,超凡脫俗。
錦魚激動地指著他,半天喊了出來:「寧哥兒!」
寧哥兒這才淡淡一笑,從容施禮,叫了一聲:「姐姐!」又叫了江凌一聲:「姐夫!」
跟著他的婆子便笑道:「到底寧哥兒小時候,姑奶奶沒少抱他,竟是一眼就認出來了。聽說你們要回來,夫人激動得幾宿睡不著,說要派人來接。寧哥兒吵著要親自來,夫人便答應了。天天想要早點見著他的三個小外甥呢!」
錦魚認得這婆子,正是寧哥兒的奶娘姚嬤嬤,忙親親熱熱打了招呼。
這才又去看那大一些的少年,十三四歲的模樣,比江凌矮半個頭,臉龐圓圓肉肉紅紅潤潤,像只紅蘋果,笑起來眼尾下垂,十分親切可愛。
那少年也好奇地打量著她,笑道:「嬸嬸可認得出我來?」
錦魚撫掌失聲叫道:「賢哥兒,你是賢哥兒!」
她可記得,新婚之夜,江凌的大哥沒個正形,讓當時才三歲大的賢哥兒來尿她跟江凌的新床。
賢哥兒笑得臉兒更圓,十分開心:「想不到嬸嬸還記得我。」又叫江凌三叔。
江凌自然是認得他們兩個的,此時上前道:「趕緊坐下吧。你們怎麼會在這裡?」
賢哥兒便笑得見牙不見眼地道:「祖母得了信,高興得天天問幾遍。我娘便打發了我來這裡等著。等了七八日,總算是等著了。不想景陽侯府也是一般的心思,我在這裡撞著了寧哥兒,倒做個了伴兒。剛才見到你們來了,先打發了小廝快馬回去報信兒,這才上來請安。」
一時大家熱熱鬧鬧地問候家中諸人,江凌便笑沖錦魚道:「我往年回來,母親可沒這般熱情。可見夫人是眾望所歸,大家都想念得緊。」
錦魚有些得意地點頭,這些年她人雖在外地,可是逢年過節,可沒少了派人進京送東送西,與白夫人的關係並沒生疏。
她又指了指站在一旁一臉懵懵的三張小臉,道:「母親可也是天天盼著見見這三個呢。」忙叫三個孩子叫叔叔舅舅。
認完了人,卻聽有稚嫩的小嗓音在嚷「祖母外祖母!」
卻是幼子東東,如今才只有兩歲,此時正活蹦亂跳地亂叫。
錦魚不由哈哈笑出聲來。
因跟他說過,這次回來會見到外祖母和祖母。他可能是見著兩個老太太,便亂叫了起來。
老大浙哥兒今年已經七歲,倒能分辯,跟弟弟道:「你別亂叫,那是祖母外祖母身邊的嬤嬤們。」
錦魚忙指著兩位嬤嬤教孩子們認。除了姚嬤嬤,另外一位是賢哥兒的奶娘,叫侯嬤嬤。
西姐兒五歲大,見到寧哥兒,睜著黑亮亮的大眼睛,不住地看,好奇得很。
寧哥兒便湊過去,從腰下摘下三件東西來。把一隻白玉雙魚珮給了浙哥兒,把一個金累絲的牡丹香囊送給西姐兒。
還沒輪到他,東哥兒先急了,舅舅舅舅地叫,蹬著小腿往前竄,寧哥兒便彎下腰來,從自己頸里掏出一隻五彩寶石長命鎖,掛在東東脖子上,還學著大人們的模樣,道:「都是不值錢的小玩意兒,你們拿著玩兒吧。」
寧哥兒也不過比浙哥兒大了兩歲,倒是迫不及待地擺起了小舅舅的大架子,老氣橫秋的,逗得錦魚忍不住一個勁兒地笑。
被錦魚笑了,寧哥兒也不惱,只微粉了小臉,態度倒仍是從容得很。
與寧哥兒賢哥兒這一遇,錦魚連飯都吃不下了,真真歸心似箭。
大家匆匆吃過,便又往京里趕。
一路上,她便耐心地跟三個孩子解釋家裡都有些什麼人。浙哥兒跟西姐兒嘰嘰喳喳問東問西十分興奮。
雖說他們在青州也有很多好朋友,與豆綠姨的兩個孩子也是打小形影不離的。
可母親嘴裡的祖母外祖母,伯叔舅姨,還有堂兄妹表兄妹們,一個個數不過來,還是讓他們好奇。
東東坐在一邊,一邊扳著自己的小腳丫玩,嘴裡仍一直嘟囔著「祖母外祖母」。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就聽外頭圓兒興奮地叫了起來:「夫人,不得了,快到長亭了,好多人呀。」
滿兒坐在門邊,忙打了馬車的帘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