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頁
原來常家這個將作監的官職,專門負責修建宮室、宗廟、皇家陵寢等事,是個大大的肥缺。
錦蘭家也不差,身為皇商,專營官辦的酒肆茶樓等。
兩家不但有些往來,還做了一門親。
董家旁支有位姑奶奶嫁到了常家旁支。
昨日,這位董家旁支的姑奶奶帶著常夫人,去找了錦蘭,還帶了一車的禮。
托錦蘭來找她求情。說常姑娘年紀小,不懂事,讓她大人不記小人過,放過常家。
錦蘭便道:「實不相瞞,我與她也不熟。也就是董家宴會上見了,互相道個好的交情。我問了才知道,原來是為了之前在王家,她家姑娘當眾讓你難堪那件事。我就想,這事都過去好些日子了,怎麼現在才想起來道歉?原來呀,他家遇到大麻煩了。」
錦魚不由愕然。
想不到之前王家的事,錦蘭也知道。
她忙問錦蘭怎麼知道的。
錦蘭道:「那日屋裡許多的人。這話還不一傳十十傳百?不過你放心,傳言倒不是說你受了欺負,反說是那常家姑娘品行有虧,又不自量力,便是未來的太子側妃,別人當眾不好議論,私下也沒少笑話她不知進退。什麼人不好惹,偏去惹你衛五娘子。」
錦魚無語。
難道就這麼一點小事,她就掙了個不好惹的名聲,還傳遍了京中貴婦圈?
不好惹這三個字,說難聽些,便是潑婦。
對她名聲多少有些妨礙。
她心裡有些堵,臉上就帶了點不快。
不想錦蘭又道:「你可知道,這事之前,常家姑娘正跟禮部陳家議親。聽說都快成了。結果這事一傳,陳家便推說八字不合,硬生生把這親事給推了。常家不服,找了人去問,說是陳家嫡長孫,就是那個之前跟你們一起賑災的,陳侍御史反對與常家結親。說他知道你,是最明理和氣的人,這事定然常家姑娘品行有缺,不可作親。」
錦魚聽了半憂半喜。
她雖不喜歡這位常姑娘,可聽到她當日隨口一語,竟真攪合了人家的親事,多少還是有些不自在。壞人一門親,敗壞九代根。她這潑婦的名聲,又多了一項罪名。
知道的明白陳侍御史是因為認識她的,替她說了句公道話。不知道的,怕還以為她特意去找了陳家,故意攪合了親事。
她想了想問:「這就是常家的大麻煩?可這親事都退了,你求我也沒用啊?」
錦蘭忙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一般:「若單這事,常家倒不至於這般著急,是你家江三郎,不依不饒,要把常家趕盡殺絕!」
錦魚:……
第128章 小題大作
錦魚想起江凌那天的臉色, 心裡七上八下。
趕盡殺絕,他還真敢啊。
將作監這種地方的官兒,聽著不像刑部、吏部、戶部這麼威風有前途。可這種官兒輕鬆實惠, 油水大, 沒有很硬的後台, 誰也拿不到這個位置。
她不知道常家後頭有誰。
真是讓她憂心。
忙問錦蘭, 怎麼個趕盡殺絕法。
錦蘭道:「你家三郎,可真是好本事。他都沒費勁去找什麼人證,光靠翻戶部工部的幾本老帳,硬就是抓到了將作監弄虛作假,偷工減料, 過去十數年貪墨了幾十萬兩銀子的證據。」
錦魚:……
江凌之前在戶部兩年,真沒白呆。他又心細如髮,看出問題來也不奇怪。
只是他現在已經不在戶部, 跟工部更沒淵源,又如何拿到的這些老帳?
她實在是好奇得很。
問錦蘭,錦蘭道:「具體的我也不知道。總之這事, 還沒捅到皇上跟前, 只是到了御史台。若是在御史台硬捂住了, 這事也就是大事化小。若是到了皇上跟前……」
錦蘭說著, 噤若寒蟬地搖了搖頭。
不用她說, 錦魚也知道, 這後果可比之前景陽侯府的事嚴重多了。
修皇陵還敢偷工減料, 那可是破壞龍脈國運的大事。
抄家滅門牽連九族都不足為奇。
雖然這常家是自做孽不可活,可是江凌這報復也過於雷霆萬鈞。
這事一出, 以後她便是潑婦,江凌便是權臣。
京里誰家也不敢輕易來惹他們了。
不過也會成為眾矢之的, 仇人太多,日子也未必就能好過。
真是歡喜也不是,發愁也不是。
可案子既到了御史台,自然是御史台說了算。現在就算求了她,也不可能把案子從御史台撤回來。
錦蘭求她,也沒什麼用,該去找錦芬才對。
可想了想,錦芬的夫家周家的老爺子御史台的大夫,那是出了名的清廉耿介。
若是他肯貪,周家還會那般清貧?
她便問錦蘭常家御史台那邊有什麼打算。
錦蘭道那邊常家自會去想法子。只是托錦蘭來向她求情,若是常家把御史台給按下去了,只求江凌不要再追著不放了。
只要她肯答應,無論要多少錢,還是要常夫人跟常姑娘來給她磕頭賠罪,都不是問題。
錦魚默默想了想自己今年賺來的清白銀子,嘴角彎了彎。
她不缺錢,若是貪財,要了常家的銀子,以後便有了天大一個把柄在常家手上。她還不至於這麼缺心眼兒。
再說常姑娘跟常夫人,羞辱了她們,她除了浪費時間,增加仇恨,又能得個什麼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錦蘭家也不差,身為皇商,專營官辦的酒肆茶樓等。
兩家不但有些往來,還做了一門親。
董家旁支有位姑奶奶嫁到了常家旁支。
昨日,這位董家旁支的姑奶奶帶著常夫人,去找了錦蘭,還帶了一車的禮。
托錦蘭來找她求情。說常姑娘年紀小,不懂事,讓她大人不記小人過,放過常家。
錦蘭便道:「實不相瞞,我與她也不熟。也就是董家宴會上見了,互相道個好的交情。我問了才知道,原來是為了之前在王家,她家姑娘當眾讓你難堪那件事。我就想,這事都過去好些日子了,怎麼現在才想起來道歉?原來呀,他家遇到大麻煩了。」
錦魚不由愕然。
想不到之前王家的事,錦蘭也知道。
她忙問錦蘭怎麼知道的。
錦蘭道:「那日屋裡許多的人。這話還不一傳十十傳百?不過你放心,傳言倒不是說你受了欺負,反說是那常家姑娘品行有虧,又不自量力,便是未來的太子側妃,別人當眾不好議論,私下也沒少笑話她不知進退。什麼人不好惹,偏去惹你衛五娘子。」
錦魚無語。
難道就這麼一點小事,她就掙了個不好惹的名聲,還傳遍了京中貴婦圈?
不好惹這三個字,說難聽些,便是潑婦。
對她名聲多少有些妨礙。
她心裡有些堵,臉上就帶了點不快。
不想錦蘭又道:「你可知道,這事之前,常家姑娘正跟禮部陳家議親。聽說都快成了。結果這事一傳,陳家便推說八字不合,硬生生把這親事給推了。常家不服,找了人去問,說是陳家嫡長孫,就是那個之前跟你們一起賑災的,陳侍御史反對與常家結親。說他知道你,是最明理和氣的人,這事定然常家姑娘品行有缺,不可作親。」
錦魚聽了半憂半喜。
她雖不喜歡這位常姑娘,可聽到她當日隨口一語,竟真攪合了人家的親事,多少還是有些不自在。壞人一門親,敗壞九代根。她這潑婦的名聲,又多了一項罪名。
知道的明白陳侍御史是因為認識她的,替她說了句公道話。不知道的,怕還以為她特意去找了陳家,故意攪合了親事。
她想了想問:「這就是常家的大麻煩?可這親事都退了,你求我也沒用啊?」
錦蘭忙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一般:「若單這事,常家倒不至於這般著急,是你家江三郎,不依不饒,要把常家趕盡殺絕!」
錦魚:……
第128章 小題大作
錦魚想起江凌那天的臉色, 心裡七上八下。
趕盡殺絕,他還真敢啊。
將作監這種地方的官兒,聽著不像刑部、吏部、戶部這麼威風有前途。可這種官兒輕鬆實惠, 油水大, 沒有很硬的後台, 誰也拿不到這個位置。
她不知道常家後頭有誰。
真是讓她憂心。
忙問錦蘭, 怎麼個趕盡殺絕法。
錦蘭道:「你家三郎,可真是好本事。他都沒費勁去找什麼人證,光靠翻戶部工部的幾本老帳,硬就是抓到了將作監弄虛作假,偷工減料, 過去十數年貪墨了幾十萬兩銀子的證據。」
錦魚:……
江凌之前在戶部兩年,真沒白呆。他又心細如髮,看出問題來也不奇怪。
只是他現在已經不在戶部, 跟工部更沒淵源,又如何拿到的這些老帳?
她實在是好奇得很。
問錦蘭,錦蘭道:「具體的我也不知道。總之這事, 還沒捅到皇上跟前, 只是到了御史台。若是在御史台硬捂住了, 這事也就是大事化小。若是到了皇上跟前……」
錦蘭說著, 噤若寒蟬地搖了搖頭。
不用她說, 錦魚也知道, 這後果可比之前景陽侯府的事嚴重多了。
修皇陵還敢偷工減料, 那可是破壞龍脈國運的大事。
抄家滅門牽連九族都不足為奇。
雖然這常家是自做孽不可活,可是江凌這報復也過於雷霆萬鈞。
這事一出, 以後她便是潑婦,江凌便是權臣。
京里誰家也不敢輕易來惹他們了。
不過也會成為眾矢之的, 仇人太多,日子也未必就能好過。
真是歡喜也不是,發愁也不是。
可案子既到了御史台,自然是御史台說了算。現在就算求了她,也不可能把案子從御史台撤回來。
錦蘭求她,也沒什麼用,該去找錦芬才對。
可想了想,錦芬的夫家周家的老爺子御史台的大夫,那是出了名的清廉耿介。
若是他肯貪,周家還會那般清貧?
她便問錦蘭常家御史台那邊有什麼打算。
錦蘭道那邊常家自會去想法子。只是托錦蘭來向她求情,若是常家把御史台給按下去了,只求江凌不要再追著不放了。
只要她肯答應,無論要多少錢,還是要常夫人跟常姑娘來給她磕頭賠罪,都不是問題。
錦魚默默想了想自己今年賺來的清白銀子,嘴角彎了彎。
她不缺錢,若是貪財,要了常家的銀子,以後便有了天大一個把柄在常家手上。她還不至於這麼缺心眼兒。
再說常姑娘跟常夫人,羞辱了她們,她除了浪費時間,增加仇恨,又能得個什麼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