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頁
太后不能置信地看著他:“為什麼?”
錢惟演淡淡地道:“臣答應臣妻去洛陽看牡丹,三十年了,臣卻一直沒有踐約。如今臣已經時日無多,臣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她的心愿。”
太后冷笑一聲:“只是看牡丹花,這麼簡單的理由嗎?我准你的假一月,三月洛陽春暖花開,你看完了就回來吧!”
錢惟演嘆了一口氣,將奏摺放在御案上,看著太后:“臣不認為,臣還有必要回來!”
太后看著他:“為什麼沒有必要,你是我最倚重的人。”
錢惟演淡淡地道:“太后國政早定,焚圖以示天下,朝野人心安定,臣、不知道自己繼續留下,有什麼意義。”
太后站了起來,敏銳地想到了什麼:“李宸妃對你說了什麼?”
錢惟演淡淡地說:“她說什麼並不重要,臣只是忽然感悟到歲月無情,一轉眼,已經是將近五十年過去,臣也該是走的時候了。”
太后怔了一怔,跌坐在御座上,似乎明白了些什麼,悵然地道:“是啊,距離太平興國八年,將近五十年了。逝者如斯,竟是如此地快!”
錢惟演沉默著,逝者如斯,五十年了,竟是如此地快。
太后沉默片刻:“惟演,你不能走。先帝離我而去,劉美也離我而去,我、我的身邊只有你了!”
錢惟演溫柔地看著她,五十年了,相識相知,相互扶持也相互猜疑,誰也沒有他們在一起的時間長,太長了,長到應該離開了。錢惟演無聲地嘆息,看著太后:“正因為如此,臣不能再留下來。太后羽翼已成,已經不需要臣了。”
太后忽然暴怒:“你不要再臣來臣去了,你我此刻不再作為君臣,難道就不能再談了嗎?”
錢惟演微微一笑:“是太后那日親臨臣的府第,對臣說,你我君臣,善始善終。君臣分際,原是早已經定下,又怎麼改得了?
太后按桌站起,逼視著他:“我到現在才明白,縱然先皇一直視你若手足,可是,你終究忘不了吳越王錢俶的死,四十多年來,你一直對趙氏皇朝懷恨在心。”
錢惟演心頭巨震,他抬頭看著太后,驀然間,當年紫蘿別院的往事又湧上心頭。那一夜,錢惟演對少年劉娥說:“人生的際遇,實在是不可知到了極點……小娥,上天留你性命,你絕不可輕賤了它。人生永遠都會有轉機……等待、忍耐!而在那一天到來之前,你要保護好自己……幫助襄王,去得到能夠掌握自己命運的權力。”
那一夜,劉娥站在月下,靜靜地對他說:“惟演,對不起,是我辜負了你!”
那一夜,正是吳越王錢俶宮中赴宴,暴病身亡的第三天。
那一夜,改變了劉娥和錢惟演的一生。
那一夜他們說的每一句話,都深刻在彼此的心中,一生一世。
錢惟演平靜地看著太后:“不錯,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可是四十多年過去,恨意早已經淡了。我也並沒有刻骨銘心,不共戴天。只是,我可以忠於太后,卻不是趙家。太后既然決定已下,我已經沒有必要再留下。”
太后怔怔地看著錢惟演,她曾經以為這個人,會是一生一世守護著她,可是如今,連他也要離開了。從桑家瓦子那銀鈴的脆聲中相識,到韓王府攬月閣時的暗中回護,到黑松林中那懷抱著的冰冷身軀,到紫蘿別院中月下傾盡肺腑,數十年來宮裡宮外,他為她織就一張天羅地網,保護著她闖過一關又一關,直到她完全執掌了國政,依舊離不開他輔佐和幫助。她重用他也閒置他,她依靠他也猜疑防範他,她明白他也知道他明白自己。
這樣的一個人,如今也要離開她了嗎?
太后慢慢地坐回御座,忽然感覺到前所未有的空虛和寂寞,她緩緩地說:“人各有志,不必相強。你既然要去洛陽,那就去吧。我封你為東都留守,你不必辭官了。什麼時候想回來,也只管回來,我這裡,隨時為你留著位置!”
錢惟演緩緩行下禮去:“多謝太后成全。”
太后坐在那裡,看著錢惟演的身影漸漸遠去,她也站了起來,拿起錢惟演的辭官奏摺,忽然一滴水珠落了下來,正滴在那個“辭”字上,暈濕了一圈。
第三十五章 帝服祭廟
明道元年二月,宸妃李氏病故。一個後宮老妃嬪的去世,本該是一件極小的事,並沒有多少人知道,如同一滴水落在水面上,濺不起一點浪花來。
這一日崇政殿兩宮皆在,宰相呂夷簡單獨入見,回奏完朝事,忽然道:“臣聽說大內有一宮妃病故,不知太后以何禮安葬?”
太后臉色大變,看了一眼仁宗,立刻站了起來道:“皇兒,你隨我進來。”說著,拉著仁宗的手轉入後堂,一直將仁宗送到保慶宮楊太妃的手中,這才轉回崇政殿,見呂夷簡仍然拱手侍立著,她轉入簾後獨自坐下,這才臉帶慍色道:“不過是一個宮妃死了,此事自有宮規處置。宮闈之內的事,何勞你相公在此饒舌?”
自呂夷簡進獻《黃台瓜圖》之後,頗得太后倚重,自此掌中書省以來,亦是極少違了太后之意,此時忽然發難,實令太后又驚又怒。
錢惟演淡淡地道:“臣答應臣妻去洛陽看牡丹,三十年了,臣卻一直沒有踐約。如今臣已經時日無多,臣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她的心愿。”
太后冷笑一聲:“只是看牡丹花,這麼簡單的理由嗎?我准你的假一月,三月洛陽春暖花開,你看完了就回來吧!”
錢惟演嘆了一口氣,將奏摺放在御案上,看著太后:“臣不認為,臣還有必要回來!”
太后看著他:“為什麼沒有必要,你是我最倚重的人。”
錢惟演淡淡地道:“太后國政早定,焚圖以示天下,朝野人心安定,臣、不知道自己繼續留下,有什麼意義。”
太后站了起來,敏銳地想到了什麼:“李宸妃對你說了什麼?”
錢惟演淡淡地說:“她說什麼並不重要,臣只是忽然感悟到歲月無情,一轉眼,已經是將近五十年過去,臣也該是走的時候了。”
太后怔了一怔,跌坐在御座上,似乎明白了些什麼,悵然地道:“是啊,距離太平興國八年,將近五十年了。逝者如斯,竟是如此地快!”
錢惟演沉默著,逝者如斯,五十年了,竟是如此地快。
太后沉默片刻:“惟演,你不能走。先帝離我而去,劉美也離我而去,我、我的身邊只有你了!”
錢惟演溫柔地看著她,五十年了,相識相知,相互扶持也相互猜疑,誰也沒有他們在一起的時間長,太長了,長到應該離開了。錢惟演無聲地嘆息,看著太后:“正因為如此,臣不能再留下來。太后羽翼已成,已經不需要臣了。”
太后忽然暴怒:“你不要再臣來臣去了,你我此刻不再作為君臣,難道就不能再談了嗎?”
錢惟演微微一笑:“是太后那日親臨臣的府第,對臣說,你我君臣,善始善終。君臣分際,原是早已經定下,又怎麼改得了?
太后按桌站起,逼視著他:“我到現在才明白,縱然先皇一直視你若手足,可是,你終究忘不了吳越王錢俶的死,四十多年來,你一直對趙氏皇朝懷恨在心。”
錢惟演心頭巨震,他抬頭看著太后,驀然間,當年紫蘿別院的往事又湧上心頭。那一夜,錢惟演對少年劉娥說:“人生的際遇,實在是不可知到了極點……小娥,上天留你性命,你絕不可輕賤了它。人生永遠都會有轉機……等待、忍耐!而在那一天到來之前,你要保護好自己……幫助襄王,去得到能夠掌握自己命運的權力。”
那一夜,劉娥站在月下,靜靜地對他說:“惟演,對不起,是我辜負了你!”
那一夜,正是吳越王錢俶宮中赴宴,暴病身亡的第三天。
那一夜,改變了劉娥和錢惟演的一生。
那一夜他們說的每一句話,都深刻在彼此的心中,一生一世。
錢惟演平靜地看著太后:“不錯,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可是四十多年過去,恨意早已經淡了。我也並沒有刻骨銘心,不共戴天。只是,我可以忠於太后,卻不是趙家。太后既然決定已下,我已經沒有必要再留下。”
太后怔怔地看著錢惟演,她曾經以為這個人,會是一生一世守護著她,可是如今,連他也要離開了。從桑家瓦子那銀鈴的脆聲中相識,到韓王府攬月閣時的暗中回護,到黑松林中那懷抱著的冰冷身軀,到紫蘿別院中月下傾盡肺腑,數十年來宮裡宮外,他為她織就一張天羅地網,保護著她闖過一關又一關,直到她完全執掌了國政,依舊離不開他輔佐和幫助。她重用他也閒置他,她依靠他也猜疑防範他,她明白他也知道他明白自己。
這樣的一個人,如今也要離開她了嗎?
太后慢慢地坐回御座,忽然感覺到前所未有的空虛和寂寞,她緩緩地說:“人各有志,不必相強。你既然要去洛陽,那就去吧。我封你為東都留守,你不必辭官了。什麼時候想回來,也只管回來,我這裡,隨時為你留著位置!”
錢惟演緩緩行下禮去:“多謝太后成全。”
太后坐在那裡,看著錢惟演的身影漸漸遠去,她也站了起來,拿起錢惟演的辭官奏摺,忽然一滴水珠落了下來,正滴在那個“辭”字上,暈濕了一圈。
第三十五章 帝服祭廟
明道元年二月,宸妃李氏病故。一個後宮老妃嬪的去世,本該是一件極小的事,並沒有多少人知道,如同一滴水落在水面上,濺不起一點浪花來。
這一日崇政殿兩宮皆在,宰相呂夷簡單獨入見,回奏完朝事,忽然道:“臣聽說大內有一宮妃病故,不知太后以何禮安葬?”
太后臉色大變,看了一眼仁宗,立刻站了起來道:“皇兒,你隨我進來。”說著,拉著仁宗的手轉入後堂,一直將仁宗送到保慶宮楊太妃的手中,這才轉回崇政殿,見呂夷簡仍然拱手侍立著,她轉入簾後獨自坐下,這才臉帶慍色道:“不過是一個宮妃死了,此事自有宮規處置。宮闈之內的事,何勞你相公在此饒舌?”
自呂夷簡進獻《黃台瓜圖》之後,頗得太后倚重,自此掌中書省以來,亦是極少違了太后之意,此時忽然發難,實令太后又驚又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