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齊奢高高地佇立著,目光俯在她眼底,無悲亦無喜,「我是這世上最富庶的帝國的皇子,一出生,觸手可及,非金即玉,我在珍寶堆里蹣跚學步、咿呀學語,被人們稱作『價值連城』的那些東西,在我長大的地方,統統堆在庫房裡一箱一箱地發霉。你難道認為,令這樣一個人一直以來苦苦追求的,會是一名追歡賣笑的娼妓廉價的身體?我只能告訴你,我這雙遍閱奇珍的眼睛比最老道的鑒寶家還毒,絕不會看錯。這人生半世,我所見過的唯一『無價至寶』,就連我這個視金山銀山為草芥的人,也不得不誠惶誠恐地捧在手心的寶貝,就在這兒。」他和她面對面地坐下,右手,摁去她藏有著一顆女兒心的胸口。

  青田熱淚滾滾,卻見鄭重穆然的齊奢驀一笑,盯住了自己的手和手底下她豐滿的胸脯子,字字千鈞道:「這一篇廢話,就為這一摸!」

  她帶著淚笑出來,往他手臂上一拍。

  他把手自她的腋下穿出,將她合身攏抱住,嘴唇貼向她耳際,「青田,我從第一天就知道你是什麼人,今天你讓我瞧見的這一幕,實不相瞞,我在心裡早就瞧見過更不堪的。這張人來人往的床,這個人來人往的地方,每次在這兒見到你,分開後想著你還留在這兒,我都心如刀絞。我很想,而且我有能力——只用一句話,就可以隨時讓你離開這地方,但我始終沒有這麼做。因為在我眼裡,你不是一件能任意擺弄的玩物,也沒有任何需要抹煞的地方。如果你有打算離開這裡,我萬分高興帶你走,過去的事情你想講,我會聽,你不想提,我一個字也不會問。我身邊有無數的貴婦淑媛,但我從沒有像尊重你一樣,那麼尊重過任何一個女人。你的過去從不是我輕看你的理由,我也從不認為是在拔你出火坑、施捨你什麼,自始至終,都是我在請求你的施捨。」

  齊奢把青田的容顏掬在兩掌中,繡滿了如意的袖口在被她比河流還兇猛的淚流衝擊著。他欣欣然笑了,「眼下我只想知道一件事:你這顆了不起的、把一位皇子變成了乞丐的心,我有幸得到了嗎?——點頭,該死的,點頭。」

  青田開始點頭,點頭了再點頭。這一刻是全新的奇蹟,她的心,曾被他醫好過無藥可治的絕症,而當天不假年,這顆心早已壽終正寢,他又以一紙咒語令它死而復生。他不僅是醫,他是神。經歷著重生陣痛的青田哭出了一輩子那麼多的淚,足以一一洗刷掉她每一粒毛孔里的不潔後還有得多,多到可以替他洗腳,再用她的長髮來替他擦乾。他是教主,她是他狂熱的信徒。正是以一名教眾屬於其教宗的方式,以一個被復活的魂靈屬於其神師的方式,自今而後,青田屬於齊奢。即便她在九十九地之下,他在三十三天之上,也沒有一絲妨礙。

  愛,原是通天塔。

  歲末之冬,北京城一所最豪華的淫窟里,相擁相吻著一名曾斷送妻子弟兄性命的皇族,和一名已脫胎換骨滌瑕盪垢的娼妓。抑或說,一個有過去的聖人,和一個有未來的罪人。更抑或說,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注釋:

  又稱「邸抄」、「朝報」,專用於朝廷傳知政情和文書的新聞文抄,西漢時已出現。

  又稱「致政」、「休致」,即交還官職,退休告老。

  「偷活兒」指妓女在客人沒有住局時與之發生性關係。

  (晉)陶淵明《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南陽劉子驥,南陽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漢武帝寵妃李夫人在病重之際堅持不肯以衰敗的病容面聖,從而使漢武帝在她死後一直懷念其姣好的容貌,善待其家人。

  (唐)劉方平《春怨》:「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南北朝)鮑照《答休上人菊》:「酒出野田稻,菊生高崗草。味貌復何奇,能令君傾倒。玉碗徒自羞,為君慨此秋。金蓋覆牙柈,何為心獨愁。」

  (唐)李白《怨歌行》:「十五入漢宮,花顏笑春紅。君王選玉色,侍寢金屏中。薦枕嬌夕月,卷衣戀春風。寧知趙飛燕,奪寵恨無窮。沉憂能傷人,綠鬢成霜蓬。一朝不得意,世事徒為空。鷫鸘換美酒,舞衣罷雕龍。寒苦不忍言,為君奏絲桐。腸斷弦亦斷,悲心夜忡忡。」

  佩戴在髮髻前正中央、簪腳向上的頭飾稱作「分心」,通常單件使用,不成對。

  第111章 醉太平(1)

  1.

  懷雅堂從未這般地風光過。

  九月十七日這一天,自大清早起,段二姐就再無他事,只管高坐正院正堂,一邊捏著把黃銅小銼銼指甲,一邊一遍遍地對各路來客重複著:「真!怎麼不真?就剛才,攝政王爺已派人把我閨女接進府里去了,哦,不是府里,是王爺在泡子河的別業,就是最有名的天下第一園——『如園』!」

  泡子河即元代的通惠河,上游與紫禁城南的金水河相接,流經崇文門東城角這一段的河道景致最佳,故此許多王公巨卿皆在此興建園林。各園或清幽雅致,或繁複明麗,皆有傲人之處,但其間佼佼者非如園莫屬。如園本名「涵碧園」,是近百年前京城第一富豪沈氏一族的宅邸,占地八十畝,環斗水為池,聚拳石為山,覆簣土為台,集山水勝景、峭偉石壁、曲院迴廊、蕭曠樓軒、田園野趣於一身,又經沈家的世代擴建,乃京中第一私家名園。後因沈家獲罪而抄沒入官,幾經轉手,在五年前朝廷冊封攝政王時賜給了齊奢。但齊奢顧忌此園乃王家所賜,不願招來貪圖享樂之名,再加上確實忙碌,所以這五年竟一次也沒有來過,如園遂成「門雖設而常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