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王淡淡瞟了一眼崔蓮房,見她面上神情又慌又亂呆若木雞,不由暗暗嗤笑了一聲,眼底隱含的譏誚一閃而過,心想今日痛打落水狗可少不了我這股助力。便翹起一邊的嘴角笑道:「兒臣願自請為劉崔兩府的媒人,只是希望表弟和崔姑娘成親之後不要將我這個媒人立馬扔過牆呢!」

  人群里發出一陣善意的笑聲,皇帝便順水推舟道:「好了,借了皇后的好日子朕這就賜婚。喏,劉知遠和崔文櫻上前來……」

  344.第三四四章 報應

  正是將近午時, 坤寧宮黃琉璃瓦重重廡殿頂,欞花槅扇窗間一束一束地陽光從外面射進來。崔蓮房卻是渾身陰冷眉眼將欲皴裂出血, 幾乎是撕心裂肺地嘶喊呼號了一聲:「不——」

  她以為自己的聲音羸弱, 卻見大堂上的眾人都詫異地回過頭來,才知道剛才那聲不類人聲的嘶喊出自自己的胸腔。皇帝已經沉下臉來, 似乎沒有預料到竟然有人敢三番五次地違背皇家的意願。紫檀雕拐龍紋的椅座上, 帝王沉沉地望過來, 眼底里儘是不悅之意。

  劉肅猛地一激靈,也不明白兒媳為什麼要違逆皇帝的意思。

  遠哥是劉府未來的希望, 雖然不能尚順儀公主有些可惜,但是強扭的瓜不甜,他有自個的心思也不能算錯。崔文櫻是大家看著長大的,性情謙恭知禮數, 年歲雖大些匹配遠哥還是合宜的。更何況兩個孩子彼此有意,聘娶兒媳娘家的侄女也算是差強人意。

  皇帝坐在上首將下面一眾人等的表情看得清清楚楚, 他摩挲著食指上的白玉扳指,忽地冷笑了一聲道:「崔氏,朕好意給你的兒子和侄女賜婚,你推三阻四胡攪蠻纏還敢咆哮坤寧宮, 若是不將理由好好地說出來, 朕就要治你一個大不敬之罪。」

  這位皇帝輕易不動怒, 一動怒便有人頭落地。更何況劉家的當家人劉肅還有那麼大的一個錯處攥在人家的手心裡, 若是皇帝不追究便是皆大歡喜, 若是認真追究, 這闔府上下沒有一個人跑得脫。

  崔蓮房身形抖若篩糠,從未落到過如此令人尷尬的境地,她急得額角冒汗卻還沒有想出應對之策,就見身旁忽地衝出一個人影伏跪於地上大哭道:「少夫人你還是老老實實地說出來吧,要是真讓知遠少爺和文櫻小姐成了親,這可怎麼了得?光天化日之下血緣至親做出這般事情來,會被天上的雷公爺活活劈死的!」

  那不是自小在自己身邊侍候的紅羅嗎,她不是在殿外等候的嗎?她什麼時候進來的,她到底在說什麼,她知不知道這是什麼場合?崔蓮房駭得腿腳發軟背生寒意,卻知道那件事說出來更是要命,忙搶前一步一個巴掌狠狠地抽過去罵道:「你這個賤婢,誰准你進來的?」

  紅羅臉上浮出幾道血紅的指痕,卻還是擰著脖子錚錚諫臣的模樣,一臉的痛徹心扉悔不當初,流淚道:「奴婢自小長在彰德崔家,在您身邊服侍了將近三十年,實在是不忍看到你一錯再錯不肯回頭,傷了那麼多條性命是損陰德的。如今這錯處都報應到知遠少爺和文櫻小姐身上來了,您還要再錯下去嗎?」

  一旁的方夫人見機不對,忙站起來道:「這個奴才的確是我崔家的家生子,卻不知道今日怎麼突然發了失心瘋,竟敢衝到大殿上胡言亂語。還請聖人和娘娘原宥,容老婦將她帶回去嚴加看管。今日有叨擾敗興之處還請諸位見諒……」

  她的話語還沒有說完,就見皇帝皺著眉頭輕輕一揮手,「讓這個女婢說下去!」

  紅羅從來沒有想過這輩子竟然能夠在這麼多貴人面前說話,一時興奮得滿面通紅,索性昂起頭道:「回稟聖人這件事說來話長,我家少夫人崔蓮房當姑娘時就喜歡上了劉泰安劉探花。卻不巧逢崔府老夫人過世守了三年喪,出來後就風聞劉探花已經娶了壽寧侯府的小姐為妻,這本是陰差陽錯時事不濟無可奈何之事,她卻日日夜夜詛咒那鄭家小姐不得好死!」

  崔蓮房面色一會紅一會白,氣得手腳直打哆嗦。她嫁入京中有二十年,一向以謙恭有禮溫柔得體的面容現於眾人前。眼下,她的貼身女婢卻當眾揭破她的老底。雖然不知真假,但是一眾命婦宮妃的眼神已經多了探究的意味。方夫人過去扶住女兒,抬起下巴冷哼道:「聖人就允許這樣一個賤婢當堂污衊四品朝廷命婦,不怕傳出去貽笑大方嗎?」

  張皇后意味莫名地望過來一眼,然後垂下眼瞼淡然道:「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今日這個奴婢冒著殺頭的風險出來講句真話,怎麼就不可以了?若是這人有說錯的地方,我自會讓她給你女兒三拜九叩磕頭認錯。況且今日是我的生辰宴,我這個當主人的都沒發話,方夫人就這般撇清自己,未免太過性急了!」

  方夫人這般城府深沉的人都被這幾句毫無煙火味的話語氣得倒仰,余者再不敢上前多說什麼了。

  紅羅見有當朝皇后娘娘發話撐腰,眼裡不由閃過一絲隱秘的得意,面上卻依舊是一派戰戰兢兢,「那一年小姐幾進幾出京城,因為身邊帶著的是另一個叫紅錦的大丫頭,奴婢也不清楚她們到底做了什麼。只是有一日回來,小姐興奮地在屋子裡轉圈,說今日之後鄭氏絕對沒有好下場。這番話過去剛剛半個月,京里就傳來消息說鄭氏忽然沒了。」

  人群當中頓時譁然,再沒想到參加個壽宴還會聽到如此駭人聽聞的事情。事情雖然已經過去二十年,可是當年壽寧侯府的鄭璃悄無聲息地歿於難產,鄭劉兩家鬧得幾乎要到御前打官司的事情,有些老人還是記得清楚的。坐在右首的壽寧侯府張老夫人緊緊地攥住手裡的佛珠,一雙老眼驚疑不定地緊盯著地上跪著的紅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