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眼下被皇帝拿話堵在跟前,他都不知道該怎麼說出口?難道說自己暫時歇息的屋子裡燃香又問題,可這是以清明剛正出名的劉首輔家,是自己的親姑姑執掌中饋在宅子。若是說是那女人有所圖謀故意用自己的清白說事,可是說她不自愛,卻又轉頭間就極剛烈地跳入湖水,這又怎麼解釋?

  崔蓮房連忙打圓場道:「這孩子的父母已經為他相好親事了,大概過年時就要下定了。先前那位姑娘大概是一時想岔了,只要將誤會說清就沒有事了。還請聖人放心,臣婦必定叫家兄奉上厚厚的金銀,為剛才受到驚嚇的姑娘壓驚。」

  皇帝就斂下眉目,轉向劉肅微微不悅道:「毀了姑娘家的清白,就拿些金銀之物了事嗎,想不到劉卿的親家就是如此打發不相干的人呢?原本朕還想好心當個月老,覺得彰德崔家和宣平侯趙家玉成一段姻緣呢,看來是朕多事了!」

  劉肅一時大急,連忙給地上的兩人使眼色。

  崔蓮房恨得牙齒生疼,仗著膽子賠笑道:「那姑娘雖是宣平侯府的姑娘,卻只是個妾生女,如何可以做我彰德崔家的長房長媳?依臣婦看,就讓我家文璟抬她過府納為小星吧!這樣臣婦對兄嫂也好有個交代!」

  在她看來,這樣的處理結果已經算是退一萬步的做法了。這趙雪剛剛退婚,第二天就爬上了別人的床。日後京中貴婦議論起來,崔家的長房長媳竟然是個婚前失貞的女子,只怕崔氏上下滿門都要蒙羞。哪知今日的皇帝像是吃了秤砣鐵了心,只淡淡地看了跪在地上的崔文璟一眼。

  崔文璟再不知事也是被當做世家繼承人培養的,知道事已至此皇帝的金口玉言絕無更改,聞言立刻頭顱碰地啞聲道:「謝……陛下賜婚!」

  皇帝一時龍顏大悅,抬頭看著天上若隱若現的月色道:「今日是七夕,索性今日就好生做回好事。剛剛看見有兩個閨秀著實不錯,一個是揚州學正之女張錦娘,一個并州知縣之女靳佩蘭,都是一等一的好女子。就將張氏許與晉王為正妃,靳氏許與秦王為正妃。」

  秦王一時愕住,他連靳氏是誰都不知道,怎麼會從天上掉這門一樁婚事下來。回頭看見晉王也是一臉詫異,顯然也讓這個消息給懵住了。一旁的乾清宮總管阮吉祥連忙派小太監出去給靳家張家報喜。幾個老臣裝作沒有看到秦王晉王臉上的不自在,連連拱手賀喜。

  消息傳來,花廳里餘留的人登時喧鬧起來,靳佩蘭和張錦娘的母親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不過是來赴個宴,怎么女兒竟然成了皇妃,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且這個餡餅還是實打實的肉餡。

  只有屋角的崔文櫻攥緊了手心,沒想到長久的期盼竟然成全了別人的念想。得知消息趕來的劉知遠望著她黯然神傷的背影,眼裡閃過心疼。踟躕了半天還是不敢邁出一步,因為他知道此時的表姐只怕誰都不願意看見。

  317.第三一七章 究竟

  皇帝在劉府里仿佛興之所至兒戲一般的三樁賜婚, 在第二天就傳遍了整個京城。

  正坐在涼榻上盤帳的傅百善驚得大張了嘴巴, 好半天才吭哧道:「這都哪兒跟哪兒, 那日張錦娘到家裡來玩時,特特與我說她表哥對她極好,兩家都有這個意思。單等她表哥過了明年的春闈,兩家就做下親事!」

  裴青把熟睡的女兒小心地放在屋角的搖車裡, 挨過來輕笑道:「你以為人人都像你,對那些皇子皇孫一個都看不上眼, 寧願跟著我這個苦哈哈走南闖北。也許人家真正想過的是金堆玉砌的尊貴日子, 無數人伏在地上磕頭請安呢!」

  傅百善對張錦娘的印象極好,愛說愛笑說話爽利, 這樣一個性情耿直的姑娘嫁給晉王那個心口不一的人, 委實是太過糟蹋了。聞言搖頭道:「她不是那樣攀附富貴的人,我雖然跟她接觸不多卻知道她頂頂瞧不起晉王, 即便那是龍子鳳孫……」

  她把帳本緩緩合上, 「還有靳佩蘭,那回在紅櫨山莊若非她仗義執言, 我在那個地方可不要被人孤立了?這樣的好女子便如她的名字一樣品性高潔幽幽如蘭,秦王刻薄寡恩翻臉無情, 這樣的人作為夫婿也不知是福是禍?「

  裴青見不得她為別人傷神,便一把將她扯入懷中,聞著她身上淡淡的暖香埋入她的脖頸喃道:「原先我想著咱們有一個小妞妞盡夠了, 現在想想還是太過孤單了。要不咱們再努力一把, 給她添一個小弟弟如何?也省得你一天到晚地替別人擔憂!」

  傅百善又氣又笑, 擰了他一把問道:「我在京里難得有兩個看得入眼的知己,為她們擔心一二也是人之常情,你來添什麼亂?這兩樁婚事在外人看來煊赫,也不知道她們自己是怎麼想的?再有,你說皇上刻意將宣平侯府的姑娘嫁進崔家,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可不相信他是真心為了趙雪的名聲著想!」

  裴青知道媳婦的性子,不把事情弄明白了今晚別想睡安生。就摸了摸額頭,臉上閃過一絲意味悠長,「昨天在劉府發生的事情真真是趕巧,差了哪一環都不能落到這樣的結果。大理寺卿白令原的幼子白寄容為報那日的癱瘓之仇,買通趙雪的婢女將她引入崔文璟暫歇的屋子,意圖給趙雪扣一個覬覦外男行蹤的名聲。這種事對男人來說不過是多個美妾,對於女人來說卻是致命的!」

  昨日劉府的事情一出接著一出,當晚就有消息源源不斷地傳至京衛司衙門。作為京衛司的主官,裴青自然是第一個知道事情的始末,在加上程煥程先生這個老成精的刀筆吏,所有事情一推敲,其前後緣由就躍然紙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