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傅百善再沒想到有人在擔心自己日後嫁不出去,反正無事拿了銀子就直奔坊市。

  赤嶼島有近千人常住,這麼多人的吃穿用度催生了各個行業的興起,打鐵的、賣菜的、吹糖人的,在拐角的地方甚至還有一間小小的金鋪。島上的百姓不但認金銀,就連銀票也一樣通用,乍一看真和中土的普通鄉鎮的繁庶熱鬧一般無二。

  潘記燈籠鋪子只有一個小門臉,傅百善饒有興致左看右看。就見這間鋪子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連大樑上都堆滿了燈籠,大的有半人高,小的只有巴掌大小。各式燈面上繪製了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走獸、飛禽。工藝雖說不上精湛,也算得上過眼。

  潘掌柜是個中年男人,福福泰泰的一張胖圓臉,腆著肚子穿著一件寬鬆的絲麻長衫,叫人看了就想起廟裡的彌勒。

  他眯起眼睛殷勤笑道:「小店雖小,卻是各式燈籠都做得的。蘇州的、潮州的、泉州的、汴京的新樣式,燈罩子的材料可以用紙竹木、綾絹、明球、玉佩、絲穗、羽毛、貝殼、琉璃、瓷,甚至玉、象牙等材料。只要客人說得出來,不管貴重還是便宜的咱店裡的師傅都能做出來。」

  傅百善難得看見這麼多的燈,指著柜上一盞走馬燈詢問道:「這個做起來很難吧!」

  鋪子裡沒有其他客人,潘掌柜就頗為耐煩地講解,「說起來也不算難,燈裡頭點上蠟燭,燭火產生熱力造成氣流令輪軸轉動。輪軸上有剪紙,燭光將剪紙的影投映在屏上,圖象便不斷走動。師傅們多在燈各個面上繪製武將騎馬的圖畫,燈轉動時看起來好像幾個人你追我趕一樣,故名走馬燈。」

  傅百善伸出指頭撥弄了一下走馬燈下的流蘇穗子,歪頭淺笑道:「我是廣州人,從前得過一回這式燈籠,只是從來沒有細看過其間的究竟。我們那邊也有元宵節看燈的習俗,燈市上有各種各樣的燈,還有用燈彩堆疊懸縛而成的燈輪、燈塔、燈樹、燈樓、燈山。」

  潘掌柜眼睛一亮也起了些興致,掖著手笑道:「小哥是南邊人,那大概沒見過京城的繁華吧?每年正月十五皇帝陛下就會賜宮中彩燈予民間,幾萬民眾都出門觀燈。各地有名的匠人都會提前進京獻藝,那時候我還年輕,跟著師傅打下手,就見正午門外的空地上掛滿了大大小小的燈。」

  想是回想起昔年的盛景,潘掌柜雙眼放光歷數家珍,「孔明燈、琉璃燈、白玉燈、芙蓉燈、繡球燈、雪花燈、通判燈、師婆燈、劉海燈、駱駝燈、青獅燈、羅帛燈、羊皮燈,其間的燈山有十餘丈高,巍峨如真正的山,被工匠們做成普賢文殊佛騎獅子的模樣。衣以錦綺飾以金銀燃五萬盞燈,簇之如天宮花樹,讓我至今都不能忘懷!」

  傅百善低低道:「我那盞走馬燈也是精巧無比,得到時稀罕得不得了,連我弟弟們都不能隨意碰一下,結果搬了一回家就不知所蹤了,想來這些美好事物只能做個念想,偶爾回憶一番就足夠了。」

  潘掌柜似乎也被勾起了思鄉的情緒,悵然道:「我們江浙還有種龍燈,前有龍首身體中間節數不等,每節下面有一根棍子以便撐舉。每節內燃蠟燭的就稱為龍燈,不燃蠟燭的稱為布龍。舞動時,由一人持彩珠戲龍,龍頭隨珠轉動,其他許多人各舉一節相隨,上下掀動左右翻舞,以鑼鼓相配合甚為壯觀。」

  他舉著肥胖的手指拭著眼角,似乎有些哽咽道:「每每在夢裡見到,醒來後往往不知身在何處!」

  傅百善見掌柜越說越遠,心下微感詫異卻並沒有在意,只是以為這人天生重情話多。掏出袖中的單子並定銀笑道:「我是替五當家過來定貨的,他明晚夜宴上要二十隻羊角燈籠備用,不知你店裡可有?」

  潘掌柜為難道:「小哥不知,這羊角燈籠作法極其複雜,一隻羊角燈所費工夫不下十餘日,五當家一下就要二十盞,還要得這般急,實在是難為小的。」

  原來羊角燈籠是選取優良的羊角截為圓筒,然後放在開水鍋里和蘿蔔絲一起悶煮,待煮軟後用紡錘形楦子塞進去,用力地撐使其整體變薄。如是反覆地煮反覆地撐——每次換上鼓肚更寬的木楦,直到整個羊角變形為薄而透明的燈罩為止。

  傅百善從未想過檐坊下尋常掛不懼風吹雨打的燈籠竟這般費事,真是隔行如隔山,看來徐驕所拜託之事還頗費周折。只得退而求其次,「你店裡還有其它適宜掛在外面的燈籠嗎?五當家是頭次在外頭辦酒宴,黑燈瞎火的可不爽利!」

  潘掌柜忙堆起笑臉,「小店裡現下只有五對十隻尺寬的羊角大燈籠,我再吩咐店裡的師傅們趕趕,應該能做出二十隻油紙面的大燈。店裡都是老師傅,燈具骨架用的竹料都是中土運來的十年生老楠竹,只要不颳大風下大雨,這油紙面燈和羊角燈也沒甚大的分別。」

  傅百善隱約猜道徐直想在赤嶼島各位當家面前唱一出大戲以泄私憤,想來只要燈火明亮戲台子搭得高就成。於是點頭道:「我是替人辦事的,你把東西送到地方後,最好再使喚個人過去照看著,萬一有什麼意外也彌補得及時。」

  潘掌柜忙沒口子地答應,「定會讓店裡最好的師傅過去照應。」

  把人恭敬送走之後,潘掌柜吩咐小夥計把店面照看好,抽身回了後面的倉房。門一打開,就見一個穿了皂衣的青年負手立在閣樓邊,隔著長長的竹簾沉默地看著遠去的女郎。不由嘆口氣道:「大人,等了許久這姑娘才過來一回,你怎麼也不上前去跟她說句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