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蓮霧則直接淚汪汪地道:「姑娘幹嘛趕我走,是不是嫌棄我話太多了,以後我儘量少張口就是了,姑娘別趕我走……」

  傅百善啼笑皆非,拉起蓮霧道::「這是哪兒跟哪兒呀?我只所以想在此處開辦酒樓,也跟我爹有些干係。仔細算算,他失蹤也有小一年了,老這麼幹等也不是辦法。自古以來客棧和酒樓都是消息傳遞集散最快之所,要是有個什麼有用的消息我們能提前知會,也不至於處處被動。」

  對這一點陳溪倒是極為贊成,「當年老爺在廣州時第一個開了南貨鋪子,就是打聽到京中皇上要給老太后祝大壽,結果番邦過來的稀罕東西再貴都有人買。我們那處齊雲齋的股份一年的花紅讓多少老生意人垂涎,可京里的人就只認這頭一份!」

  傅百善點頭暗自嘉許,「這不正好你們成親之後,就把這座酒樓開辦起來,青州除了比廣州冷些,都是靠山背海,飲食習慣頗有相通之處。陳娘子一手好廚藝,這些年越發精進,也莫荒廢在這宅子了,到酒樓里給你們指點一二,還怕客人不上門?」

  陳溪對自家親娘的手藝自是信得過的,遂漲紅了臉大著膽子問道:「這酒樓真的交給我們兩個經營?」

  傅百善從匣子裡取出一張房契笑道:「這是城中最繁庶的一處三開間鋪面,東家是做綢緞布匹生意的,因為疾病突然去了,他家裡無人接手,我給了一千二百兩銀子將鋪子盤了過來。難得的是這鋪子後面挨著一處水塘,要是將這處利用起來,多植些草木水蓮,改造成十餘間雅室,定會為酒樓增色不少!」

  陳溪見傅百善安排得頭頭是道,想來心中早有成算,也不再假意推辭,拉了蓮霧過來結結實實地磕了三個響頭。

  傅百善連忙扶住羞得雙頰通紅的蓮霧,對陳溪正色道:「我再加八百兩銀子讓你負責酒樓的整修,不求奢華排場,但務求做到城中最公道之所在。兩千兩銀子的酒樓,日後所得三七開,你三我七。蓮霧是我的大丫頭,我準備從我的份子裡撥一成給她當陪嫁,日後她膝下無論是否育有親生子嗣,你都不准嫌棄於她!」

  蓮霧臉上一片淚意,她沒有想到姑娘竟為她考慮如此周全。陳溪二話不說跪在地上發了個重誓,這才笑嘻嘻地道:「姑娘且放寬心,我娘早說過了,蓮霧是個忠心護主的,心地又良善。要是日後實在無子,就去異鄉僻壤找個年歲小的孤兒,養大後一樣跟我們親香!」

  過了正月進了二月,陳溪開始跑前跑後大肆整修酒樓,好在那位前東家造房子用的都是好木料,改造倒是沒費多大工夫。整修後的格局呈上下兩層,同時可容納二十張桌子,又請了泥瓦匠在後院沿著小塘修了十幾間精緻雅舍,請花匠遍植蔥翠不易凋落花樹,隔幾步便是各式花窗門欞,真是一步一景,處處皆可入畫。

  緊鑼密鼓之後,選了二月二十三這個黃道吉日酒樓便開張了,店堂門口高懸「聚味樓」三個黑底金漆大字。大堂內窗明几淨,跑堂的夥計一式青衣裝扮,臉上掛著和熙的笑容,肩上的帕子洗得雪樣白淨。客人一進門,不管老幼婦孺人人一盞熱茶,再上兩碟巴掌大的小點心。

  下了菜單後,大廚房不過片刻工夫就將熱氣騰騰的飯菜端了上來。

  米是香粳米,粒粒晶瑩剔透,拿細白瓷淺口碗裝了,聞著都讓人肚餓。菜式則是典型的南方口味,味道清甜適口,多是食材本身的原湯原味。桂花蒸鯇魚爽脆彈牙,豉汁蜜肉排鮮香嫩滑,蛋茸牛肉羹軟糯多汁。雖然都只是尋常菜色,但是品嘗起來味道和別家的就是不一般。

  對於城中的老饕鬄,聚味緣的各色雅閣就是極好的去處。有位精於美食的富家老爺在名喚「小重山」的雅閣里用了一頓十二兩的席面,回家後是讚不絕口,於是每隔十天半月就要呼朋喚友到此處打打牙祭。雅閣的席面當然是陳娘子掌勺,裡面的佛跳牆、錦繡血燕、黑椒遼參,麒麟鱸魚、芙蓉魚翅、竹笙花膠等諸多拿手菜式更是讓人留連忘返。

  總而言之,平民百姓和富豪權貴都在聚味樓里找到了知音,一時間高朋滿坐客似雲來。傅百善立刻做主將大廚房所有人的工錢都長了兩成,身材瘦小的陳娘子一口氣收了三個徒弟,走起路來腳底板生風,其氣勢比她兒子——聚味樓的陳大掌柜都要威風。

  三月初,楊柳枝初綻枝葉之時,蓮霧被吹吹打打地送進了陳溪剛置辦的兩進小宅子裡。傅百善鑑於家中人口不多,將內院外院的帳目合併,荔枝則代替陳溪的職責成了傅家的新任總管事,接替她們原本位置的是楊桃和烏梅兩個大丫頭。

  123.第一二三章 獨醒

  三月初九, 宜納彩, 宜上樑, 宜壘灶,宜行商。

  巳時三刻,常知縣父子由媒人陪同,吹吹打打帶著十二抬披紅掛彩的聘禮前往傅家老宅。這是納吉的最後一步,敬贈女家,行納聘禮, 戴戒指、祭祖,完成訂婚儀式, 女方則要設宴款待男方親友及媒人。

  待宴畢, 女方把男方送來的禮餅禮糖向親戚、鄰里、朋友廣為散發,向他們報告女兒結婚的喜訊,而接到禮糖禮餅的親友在新婦結婚出嫁時,都要贈禮品或禮金致賀,俗稱「添妝」。

  女方送喜糖喜餅,送的越多,收到的添妝禮物和紅包就越多;親友收到女方送的喜糖喜餅越多質量越好, 回賀的禮就要越大, 這樣一來女方的收穫益豐面子也大。女方收到添妝的錢物都是自家的收入, 是全部計入嫁妝冊子裡的, 和聘金一樣意味著女兒的身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