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此時說這些無疑是掃興,顧嬤嬤心念一轉故意沉了臉道:「荔枝,你這個做大丫頭的也不知道規勸著姑娘,怎麼由著她的性子收外男的禮物,還一口一個裴姑爺,叫外人聽到了像什麼話。把那把匕首拿過來我親自收著,等哪天姑娘和那小子正式過了三媒六禮之後,再往後說下篇兒!」

  傅百善正含笑看著,就見一向和煦的人難得垮臉,心裡不由也有些惴惴,忙親自開了櫃門拿出東西遞了出去。

  顧嬤嬤是把她放在心尖上疼的,見狀連忙解釋道:「好姑娘,女人的名聲比什麼都重要,不但自己行事要謹慎問心無愧,還要不能讓人嘴裡說道。要知道這世上有些人心裡齷蹉,看誰不順眼就必定要使壞。咱們是金貴的細瓷好玉,更是萬不能有瑕疵,要不然三人成虎埋汰起人來就是天大的禍事了!」

  這話卻是想起了傅百善的親生母親——壽寧侯府的鄭璃,多好的人啊,就因為遇人不淑,讓人捏了把柄百口莫辯,才會生了孩子一眼都沒看到就去了。這般慘事讓親人懊悔痛恨,卻無端讓小人暗地裡拍手稱快。撫著小姑娘烏油油的一頭好發,顧嬤嬤心裡再次抖起雄心壯志,餘生里定要好好守護這恍若珍珠般純淨的孩子。

  傅宅,主院正房。

  聽了顧嬤嬤的稟告,宋知春點點頭道:「是我疏忽了,老爺雖然跟那裴家孩子已經把親事大致定下來了,但是一日沒有成禮,就不能傳出一丁點錯事。幸好有你提醒這處紕漏,萬一有個差錯,豈不是害了我的珍哥!」

  說完忍不住有些抱怨,「你沒有跟在一路真是讓我頭痛,曾姑姑雖然也會提點一二,但她那人性子真是冷清,一句多話都沒有。你是不知道,珍哥在青州府去別人家赴宴,真真是差點就遭人算計,那些年輕女孩看著一派正經,做起事來真是手段毒辣。結果事後曾姑姑怎麼說?她說珍哥還是歷練得少了,要是多遇上幾回,就不會這麼如臨大敵大驚小怪了!」

  顧嬤嬤不想還有這些事故,連忙仔細探聽經過。當聽到那位常府的表小姐一番毒辣手段之後,不由地義憤填膺直呼該死!宋知春這才覺得重新找到知音,兩人坐在一處將常府上上下下罵了個遍,彼此心裡頭才感到稍微好過一些。

  對於曾姑姑走了一趟青州,就順順利利地找到了下半輩子的依靠,顧嬤嬤又驚奇又好笑,輕輕感嘆道:「可見她的姻緣不在那天下至尊富貴之地,真是平白耽誤了這二十年。要是早點出來,說不定娃娃都有一串了!」

  宋知春也好笑道:「臨走時我特意問了她的意思,她說願意留在登州。我想也是,那裡離那位指揮使大人也近,兩個人隔三差五地見個面說說話,這感情不就出來了嗎?不過曾姑姑的性子也真是冷,也不知道人家受不受得了?」

  「無情吃飯飢,有情飲水飽」,顧嬤嬤學說了一句廣州的鄉下俚語,「夫人你就無須為她操心了,她在宮裡頭歷練了二十年,一雙眼睛早就練得精明無比,看人絕對厲害。只是老爺真的要舉家北遷嗎?你們在這邊生活了這麼多年,置下這麼大的家業,說舍就舍嗎?到了青州一切都要重頭開始呢!」

  宋知春也是顧慮重重,「廣州雖然氣候炎熱多瘴氣,可是住習慣了也真的捨不得。但是咱們家珍哥以後肯定是要跟著裴青住在青州的,小五的心脈受損,要在登州吳太醫處診療,小六不放心他一個人,也呆在那裡不走了。您說幾個孩子都走了,我和老爺孤單單地守著大宅子有什麼意思?」

  顧嬤嬤一想也是這個理兒,「跟孩子們相比,所有的事情都是次要的。珍哥明年就及笄了,眼下定下親事正合適,過三書六禮,準備嫁妝,起碼要三年的時間。只是裴家的哥兒今年二十有二了吧,他等得起這麼久的時日嗎?」

  宋知春輕執了茶盞輕描淡寫地道:「等不了就別等了,反正珍哥我是鐵定要留到十八歲的。」顧嬤嬤不禁為裴青掬了一把同情之淚,看來丈母娘這關可真是不好過呢!

  101.第一零一章 遠行

  春季是廣州最好的時節, 奼紫嫣紅百花竟放。院子裡的木棉樹年復一年的盛放,花朵凋謝後葉子生得蒼翠近墨。長勢越發繁茂的薔薇藤占滿了一整面籬笆牆, 風拂過後紅的粉的花瓣像最好的綢緞一樣溫軟宜人。

  穿了藕粉琵琶衿上裳,系了棗紅暗花雲錦裙的傅百善趴在烏木大几案上歪著頭笑道:「爹爹, 把我叫來做什麼,看你給小五小六寫信啊, 也不早點說, 我前天才托到京里齊雲齋送貨的夥計把我的信給捎走了!」

  傅滿倉悠悠閒閒地吹乾紙上最後一點墨汁, 「你寫你的,我寫我的,這有什麼干係。我只是囑咐他們兩個要聽吳太醫的話, 空閒了不要把書本落下,我還指望咱們家裡出兩個進士呢!雖說那些個四書五經的確讀來令人討厭和頭痛,但是總比他們兩個一天到晚磨皮擦癢上房揭瓦不招人厭吧!」

  傅百善哈哈大笑, 「我倒是沒有說這些,只是叫他們該吃就吃該喝就喝,不要怕用銀子,咱爹供得起他們兩個!只要別把人吳太醫家禍害個底朝天就行, 最後我在信里夾帶了二百兩日昇昌的銀票!」

  正準備拿漿糊封口的傅滿倉手裡一頓, 呵呵笑道:「這倆小子鬼得很,給多少用多少就沒有個夠。你娘臨走時在吳太醫那裡存放了五百兩,我擔心他倆人生地不熟, 又給了二百兩, 加上前天你又寄了二百兩, 京里一家五口人一年也只用個百八十兩,你說我還擔心個什麼勁?」邊說邊搖頭,在信封里取出厚厚一疊小額銀票收進抽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