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傅百善聽說過這種皮影的製作嚴格,首要就是選用年輕、毛色黑的公牛皮,因這種牛皮厚薄適中,質堅而柔韌青中透明。牛皮刮乾淨、晾至淨亮透明時即可製作。先將樣稿輕畫在牛皮上,然後用各種型號的刀具或刻或鑿。之後用透明水色著色,顏色一般不調和,故而純正絢麗對比強烈。刻鑿、著色完畢後「出水」即熨平,這是其中最關鍵也是最難的一關。出水後再晾乾組合好後插上木桿就可從上台了。

  左手舉起個白臉的曹操,右手舉起個紅臉的關公,傅百善鏗鏗鏘鏘地自己跟自己對仗了一場,末了咯咯吱吱地笑個不停。

  又翻了一會兒,下頭還有九連環、空竹、布老虎,甚至還有一對顏色淨黑造型古樸的泥叫叫,這些玩具來自大江南北。想必是裴青每到一地就費心收羅這些東西,所以自家的這個大柜子才幾年的功夫就要滿了。

  門外的大丫頭荔枝喚了一聲「姑娘」就打簾進了門,將一碗五六分熱的湯碗放在桌上後,笑著過來幫她收拾鋪了一地的玩具。傅百善嘴巴一癟,小聲嘀咕道:「怎麼還要喝呀?」

  荔枝就是那回綁架事件後官府出面發賣的一批小丫頭當中的,顧嬤嬤親自挑選了六個放在身邊教養。傅百善因為是傅家長女,顧嬤嬤特選了大兩歲的荔枝過來服侍。

  果然,這個荔枝性情溫柔卻又穩重大方,有時看到小主子不對時還能上前規勸一二。此時,看到傅百善難得一見的耍賴樣子,不由掩嘴輕笑搶先說道:「姑娘別找藉口了,這碗湯藥不涼不燙,不濃不淡正正好喝,你快喝了我才好跟曾姑姑交待!」

  卻是今年初春天裡傅百善來了第一次癸水,本來有些粗枝大葉男兒性情的孩子一時嚇得不輕。曾姑姑給她細講了諸般不能寒天下水忌生冷的事宜後,又給她把了脈,說她底子雖好可是宮體有少許寒氣。於是,每三天一碗的四物湯就成了例事。

  四物湯是一道中醫補血、養血的經典藥膳,以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四味藥材為主要原料熬製而成,是女子宮寒補血的首選。見實在推諉不過,傅百善閉了眼一氣兒喝了,未及感受到那股苦藥湯子的怪味,嘴裡便被塞了一顆指尖大小的梅子。

  卻是房裡另一個大丫頭蓮霧,看見傅百善吐了細核,忙端了盤子又餵了一顆進去。傅百善連吃了五六顆梅子才感到嘴裡的怪味略散些,又起身漱口才感到人緩了過來。

  蓮霧和傅百善同歲,今年也有十三歲了,她生得嬌小愛笑行事機敏。跟在傅百善身邊幾年,與荔枝的穩重不同,蓮霧的性格還頗有點自來熟。見姑娘糾做一團的臉色重又緩下來,蓮霧膩了過來笑道:「好姑娘,明兒你們去光孝寺拜謁禪師時帶上我可好?」

  傅百善伸指一戳她笑罵道:「昨晚曾姑姑才說要去拜謁高僧,就叫你得了信。日後朝庭打仗也不用什麼斥候之類的人物了,只派你一人管夠!」

  荔枝邊收拾湯碗邊手腳利落地將一套藍地纏枝牡丹的被褥換了,聞言回頭笑道:「可別說,這丫頭八成上輩子是兔子精轉世,耳朵生得格外的長,姑娘身邊的人不緊著好好侍候姑娘,一天到晚的瞎打聽。每回跟著陳三娘出去採買食材時,高興地就跟過年一般高興。回頭我去跟顧嬤嬤言語一聲,把你調去給陳三娘打下手得了!」

  難得看見性子寬厚的荔枝這麼訓人,蓮霧扭著身子急道:「好姑娘,我也不過是跟著出去了三五回,再也不敢了,且饒了我這一遭吧!」室內靜了一靜,然後暴出一陣銀鈴般的大笑。蓮霧這才明白讓這兩人一齊給戲耍了,姑娘她不敢碰,荔枝就別想跑了。擼開袖子上前一步猛地一撲,剛剛才整理好的鋪陳瞬時亂成一團。

  廣州城外的寺廟不多但也不少,人們但凡遇著婚喪嫁娶、建屋架梁都要到寺里來求個簽問個吉凶。如果遇著了掛單的高僧,那信眾更是多如過江之鯽。

  光孝寺是廣州除六榕寺外香火最盛的寺廟,一千多年前的一天這裡發生過一場有趣爭論。慧能來到這裡,堂內的蟠動了,一僧說是「風動」,一僧說是「幡動」。說「風動」者,論無風幡不自動。說「幡動」者,論有風山何以不動。慧能播言: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自己心動。這便是有名的「風幡」典故,悠悠揚揚如這鐘聲,一直響到今日。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這個本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嶺南樵夫,在光孝寺開啟了開壇講法的歷史。他所說的《壇經》,構建了禪宗的根基。歷史上數不清的大家,都是從這個看似最卑賤、最窮困、最不起眼、最無知的嶺南樵夫那裡,尋找到了智慧和力量。

  今日曾姑姑要拜謁的德清大師,原是她的一位舊識。大師十九歲出家到棲霞山學習禪法,後又學淨土宗的念佛法門。此後雲遊各地,名聲也越來越大。徽正元年為慶豐年,皇帝新刻《大藏經》十五部送給天下名山寺廟,皇后將其中一部送給正在京城潭柘寺修行的德清,曾姑姑遂與大師有了幾面之緣。

  禪房裡茶香裊裊,德清大師鬚髮盡白,手上的佛珠不時地捻動,一雙睿智的眼睛溫和地望著眾人,「一別經年,檀越怎地未見老?和尚我卻變成老和尚了!」

  曾姑姑淺淺笑道:「您也在乎老不老嗎?看您的樣子不把寺廟修遍這些名山大川,您怎肯善罷干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