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頁
因為寄不出去,每寫完一封,她就把信紙放在桌角,白櫻偶然收拾書房,打開房門後震驚道,「這是什麼!」
越浮玉聽見聲音來到書房,才發現她給蘊空的回信已經有半人高。
「原來過去這麼久了。」越浮玉喃喃,忽然意識到一件事。蘊空,我等你的時間,已經超過我們在一起的時間了。
-
第三年,江南等地陸續創辦女塾。
越浮玉和太子出巡江南。越辭樓第一次出遠門,看的眼花繚亂,而身為太子,他還要注意當地風土人情、官員與士族關係、當地出現的問題……明明出去玩,整個人卻瘦了一圈,活像被吸走陽氣的書生,被越浮玉好一頓嘲笑。
越浮玉就輕鬆多了,除了走訪當地女塾,她更多是走走看看。有趣的是,江南富庶,佛教也尤其興旺,當地百姓都十分崇拜佛子。
每每聊天,他們都會主動提起蘊空。越浮玉有些高興、也有一點難過,已經很久很久,沒人敢在她面前提蘊空的名字,於是思念也只能三緘其口、無處可訴。
-
第四年,姜非楠入內閣。
她終於答應鄭沈弦的追求,兩人在一起。
成婚那日,鄭沈弦和姜非楠一起接待賓客,鄭將軍依舊板著臉,但誰都能看出他的喜悅,於是敬酒的人格外多,鄭將軍來者不拒,不出意料醉了。
沈不隨如今是鄭沈弦的副將,官位不高但手握兵權,經常把他爹氣的跳腳,因為擔心醉鬼的情況,和越浮玉一起把新郎新娘送到洞房,結果鄭沈弦剛進洞房,立馬甩開二人,抱起姜非楠的手臂,貼貼又蹭蹭,如同過去二十多年抱著他的寶刀。
越浮玉笑著退出房間,她這些年酒量見長,但還是覺得自己醉了。
-
第五年,大申的道路已經四通八達,遍布國土各處。
西域高僧來京城論道,還有另一個目的,報當年辯經輸給蘊空之仇。
得知佛子西行取經後,他們震驚、佩服還有些許失落,詢問當今最有名的僧人是誰,想要與其論道。
越浮玉恰好去廣覺寺藏經閣,路過時聽見這句話,想起蘊空和他們辯經的場景,躍躍欲試開口,「小女子願一試。」
西域僧人開始還不願意,結果連輸三人,離開時神情都恍惚了。臉上寫滿了:我等竟不如隨意路過的女子,大申果然臥虎藏龍,人人精通佛法。
越浮玉哈哈大笑,她從前最厭惡僧人佛經,但蘊空離開後,她偶爾去他在公主府的房間,讀他留下的經文,竟然也小有所成。
她想,是不是所有離別,都會把自己活成另一方的模樣。
-
第六年,慧景方丈坐化。
方丈年事已高,算是圓寂,越浮玉難過之餘,還覺得遺憾。法真方丈也老了,近年來愈發不願離開寺廟,而蘊空其他師兄弟也陸續離開,去各地行善論道,如今慧景坐化,能和她談論蘊空的人,又少了一個。
會不會有那麼一天,除她以外,再無人記得那麼一個人,黑眸玄衣,不怎麼愛笑,看世間萬物都慈悲淡漠,聖潔如月。
於是越浮玉決定,她一定要活得久一點,將他記得再長一點。
-
第七年,又一批學子進京趕考。
越浮玉照例來千金樓,聽學子們高談闊論。
隨著變法深入,大申百姓愈發富足,考生們不再面臨吃不起飯的窘境。千金樓小試的獎勵還是免費食宿,但象徵意義遠遠高於實際意義,只是贏個彩頭,畢竟這裡已經連出三任狀元。
消磨一下午,傍晚時越浮玉離開千金樓。從側門離開,一個書生慌慌忙忙和她同時進門,撞掉她手裡的糕點,書生連忙蹲下撿起她的東西,看見她的相貌後一愣,「姑、姑娘,對不起!」
糕點不怕摔,越浮玉不介意,但還是提點對方,「無事,下次記得小心,莫要冒冒失失。」
「是,」書生躊躇片刻,鼓起勇氣開口,「敢問姑娘芳名,我再買一盒糕點賠給你。」
「不必,」拒絕的話脫口而出,速度之快,越浮玉都愣了一下。
莫名戳中笑點,她兀自笑了片刻,輕輕搖頭,「不必,我有心上人了。」
回到公主府時,越浮玉忍不住念叨,「蘊空,你再不回來,本宮就和其他小少年跑啦。」她頓了頓,復又開口,「騙你的,本宮等你回家。」
-
第八年,越浮玉開始頻繁去城門。
京城守衛都跟她混熟了,皇后還打趣,「玉兒,聽說城樓磚石都被你磨平一塊,你要變成望夫石麼?」
皇后雖然在笑,但越浮玉知道母親擔心自己,她試圖解釋,「娘,蘊空會回來。」
皇后欲言又止,擔憂溢於言表,越浮玉沒法告訴她,蘊空所有應下的承諾,從來沒有失約過,只好握住母親的手保證,「娘,今年是最後一年,過了今年,女兒就不等了。」
可回到公主府,越浮玉忽然想到,蘊空十月份離開,把今年算作第八年,屬實不公平。她還是勉為其難再多等一年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越浮玉聽見聲音來到書房,才發現她給蘊空的回信已經有半人高。
「原來過去這麼久了。」越浮玉喃喃,忽然意識到一件事。蘊空,我等你的時間,已經超過我們在一起的時間了。
-
第三年,江南等地陸續創辦女塾。
越浮玉和太子出巡江南。越辭樓第一次出遠門,看的眼花繚亂,而身為太子,他還要注意當地風土人情、官員與士族關係、當地出現的問題……明明出去玩,整個人卻瘦了一圈,活像被吸走陽氣的書生,被越浮玉好一頓嘲笑。
越浮玉就輕鬆多了,除了走訪當地女塾,她更多是走走看看。有趣的是,江南富庶,佛教也尤其興旺,當地百姓都十分崇拜佛子。
每每聊天,他們都會主動提起蘊空。越浮玉有些高興、也有一點難過,已經很久很久,沒人敢在她面前提蘊空的名字,於是思念也只能三緘其口、無處可訴。
-
第四年,姜非楠入內閣。
她終於答應鄭沈弦的追求,兩人在一起。
成婚那日,鄭沈弦和姜非楠一起接待賓客,鄭將軍依舊板著臉,但誰都能看出他的喜悅,於是敬酒的人格外多,鄭將軍來者不拒,不出意料醉了。
沈不隨如今是鄭沈弦的副將,官位不高但手握兵權,經常把他爹氣的跳腳,因為擔心醉鬼的情況,和越浮玉一起把新郎新娘送到洞房,結果鄭沈弦剛進洞房,立馬甩開二人,抱起姜非楠的手臂,貼貼又蹭蹭,如同過去二十多年抱著他的寶刀。
越浮玉笑著退出房間,她這些年酒量見長,但還是覺得自己醉了。
-
第五年,大申的道路已經四通八達,遍布國土各處。
西域高僧來京城論道,還有另一個目的,報當年辯經輸給蘊空之仇。
得知佛子西行取經後,他們震驚、佩服還有些許失落,詢問當今最有名的僧人是誰,想要與其論道。
越浮玉恰好去廣覺寺藏經閣,路過時聽見這句話,想起蘊空和他們辯經的場景,躍躍欲試開口,「小女子願一試。」
西域僧人開始還不願意,結果連輸三人,離開時神情都恍惚了。臉上寫滿了:我等竟不如隨意路過的女子,大申果然臥虎藏龍,人人精通佛法。
越浮玉哈哈大笑,她從前最厭惡僧人佛經,但蘊空離開後,她偶爾去他在公主府的房間,讀他留下的經文,竟然也小有所成。
她想,是不是所有離別,都會把自己活成另一方的模樣。
-
第六年,慧景方丈坐化。
方丈年事已高,算是圓寂,越浮玉難過之餘,還覺得遺憾。法真方丈也老了,近年來愈發不願離開寺廟,而蘊空其他師兄弟也陸續離開,去各地行善論道,如今慧景坐化,能和她談論蘊空的人,又少了一個。
會不會有那麼一天,除她以外,再無人記得那麼一個人,黑眸玄衣,不怎麼愛笑,看世間萬物都慈悲淡漠,聖潔如月。
於是越浮玉決定,她一定要活得久一點,將他記得再長一點。
-
第七年,又一批學子進京趕考。
越浮玉照例來千金樓,聽學子們高談闊論。
隨著變法深入,大申百姓愈發富足,考生們不再面臨吃不起飯的窘境。千金樓小試的獎勵還是免費食宿,但象徵意義遠遠高於實際意義,只是贏個彩頭,畢竟這裡已經連出三任狀元。
消磨一下午,傍晚時越浮玉離開千金樓。從側門離開,一個書生慌慌忙忙和她同時進門,撞掉她手裡的糕點,書生連忙蹲下撿起她的東西,看見她的相貌後一愣,「姑、姑娘,對不起!」
糕點不怕摔,越浮玉不介意,但還是提點對方,「無事,下次記得小心,莫要冒冒失失。」
「是,」書生躊躇片刻,鼓起勇氣開口,「敢問姑娘芳名,我再買一盒糕點賠給你。」
「不必,」拒絕的話脫口而出,速度之快,越浮玉都愣了一下。
莫名戳中笑點,她兀自笑了片刻,輕輕搖頭,「不必,我有心上人了。」
回到公主府時,越浮玉忍不住念叨,「蘊空,你再不回來,本宮就和其他小少年跑啦。」她頓了頓,復又開口,「騙你的,本宮等你回家。」
-
第八年,越浮玉開始頻繁去城門。
京城守衛都跟她混熟了,皇后還打趣,「玉兒,聽說城樓磚石都被你磨平一塊,你要變成望夫石麼?」
皇后雖然在笑,但越浮玉知道母親擔心自己,她試圖解釋,「娘,蘊空會回來。」
皇后欲言又止,擔憂溢於言表,越浮玉沒法告訴她,蘊空所有應下的承諾,從來沒有失約過,只好握住母親的手保證,「娘,今年是最後一年,過了今年,女兒就不等了。」
可回到公主府,越浮玉忽然想到,蘊空十月份離開,把今年算作第八年,屬實不公平。她還是勉為其難再多等一年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