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
想到這兒,鄭貴妃絲毫也不手軟,徑直衝將上去,欲取聖人性命。
說時遲,那時快,聖人腕骨壓著龍椅,身後的鎏金鏤紋雙龍戲珠座屏,打開了兩道漆黑的匣子,每隻匣子裡都噴發出一團暴雨梨花般的銀針,直飛鄭貴妃周身各處罩門。
無數根銀針扎中了鄭貴妃,將她穿成了一隻刺蝟。劇烈的疼痛逼得她咽喉發出慘叫,旋即匍匐倒地。
鄭貴妃失了力氣,知曉大勢已去無力回天,只有閉目等死。
北衙軍中,一名身穿銀甲,頭戴兜鍪的少年,匆匆地提著劍,架開了兩旁的攻勢,奔進了太極殿中。
「母妃!」
清稚的一聲喚,令鄭貴妃倏然睜開了眸。
映著殿外熊熊燃燒的火光,她看到,還面貌青澀的孩子,朝她奔了過來,眉目間滿是著急。
「寧懌我兒……」
沒想到,聖人沒有囚禁他。
鄭貴妃感激涕零,朝著寧懌擁上去。
剛剛觸碰到寧懌的指尖,鄭貴妃眼風一瞥,卻看到,一柄寒芒閃爍的大刀,朝著寧懌的後心劈落而下,如有開山碎石之力,直取寧懌性命來。
鄭貴妃瞳仁緊縮,來不及思慮,一把攥住寧懌的胳膊,將少年扯到身後。
「母妃!」寧懌被甩脫,驚呆地看著面前的一幕。
他滿身銀針的母妃,正面迎向了那柄長刀,
刀光落下,鄭貴妃自眉心處裂開了一條深可見骨的血口,鮮血噴涌而出。
鄭貴妃砸在了地上,寧懌慌亂地爬過去,抱起自己的母妃,連連喚了好幾聲,小心翼翼地,不敢搬動她分毫。
少年的臉頰上也滿是血,口腔里也滿是血,他顫抖著喚母妃,鄭貴妃卻閉上了眼,只留下一句:「好好兒地……」
好好地活。
別為她報仇。
臨死一刻,鄭貴妃也清楚了。
寧庶安與寧恪父子,他們不會傷害寧懌。
只要寧懌乖乖的,繼續做他的閒散襄王,便可一世逍遙。
她的兒子,是個笨的,腦筋轉不過彎來,別再踏上這條不歸路,憑他的腦筋,鬥不過寧庶安父子。
鄭貴妃閉上了眼,頭顱往下一崴,用一種仿佛頸椎折斷的詭異姿態,躺在了寧懌懷中,再無聲息。
御案之後,聖人目光凝定。
許久,他發出了一聲嘆息。
「寧懌,好生收殮你的母妃。」
至於他的去路,讓他的皇兄去為他安排吧。
寧懌惶恐地抽噎著,將臉頰貼在母妃額上的傷口上,一動不動。
那雙漆黑的瞳仁,失去了轉動的能力。
*
行轅之中,外邊的打殺聲已逐漸迫近,聽起來,外邊的戰場似乎在往忠敬坊中心移動。
看來情勢不妙。
沈子興等人得到可靠消息,鄭貴妃事敗,沒能控制住老皇帝,禁中已經由左右羽林軍全權接管,很快就要回馬槍殺來忠敬坊,清剿漢王布置於城內的叛軍。
「婦人果然不能成事!」
沈子興唾罵著敗事有餘的鄭貴妃,想當初鄭貴妃不遺餘力地給漢王傳信,他還以為這女人和她背後的滎陽鄭氏有多大能耐,沒想到也是紙糊的燈籠一戳就破。
她死在太極殿上,北衙軍立馬就能騰出手來了。
若再攻不下太子行轅,今夜,所有人都得死,一個都活不了!
抱有一鼓作氣的決心,背水一戰,沈子興所率領的殘部,竟也殺出了一股子聲勢來,儘管氣勢已經因為對方源源不斷的援軍補給,而逐漸地消耗,至多再堅持一個時辰,若還久攻不下,必然敗北。
可喜的是,沈子興看到了勝利的曙光,那一扇鐵桶般的行轅大門,終於從中打開了。
行轅里等候多時的北衙禁軍,猶如潮水黃蜂般湧出,衝進了廝殺的包圍圈。
提劍解決一名禁軍,沈子興抽出一隙空檔,瞧了行轅內一眼。
只遠遠一眼,便似被扼住了呼吸。
提劍的雪衣女子,立在庭中幾隻飄搖的宮燈,和光焰璀璨的火把中間,劍刃上映著朵朵雪芒。
翩似輕雲飄山岫,灼若芙蕖出淥波,那少女周身籠罩於一片迷離的煙氣當中,風髻霧鬢,弱骨纖形。
遠遠地看上去,時令三月,葳蕤春深,她仿佛是不勝輕折的一枝綠柳。
可她提劍,果敢勇毅的模樣,卻同一粒硃砂,風華萬千地烙印在了沈子興心裡。
直到死前最後一刻,他的心裡都始終充盈著那道美麗的倩影。
胸中驀然間劇痛。
沈子興不解地垂下目光,只見一支羽箭,從外破空而來,射中了他的心臟,箭尖從心尖貫穿而過,鮮血淋漓地往外湧出。
他不相信。
耳中的馬蹄聲,轟隆隆,開天坼地。
有人驚呼:「太子!是太子殿下!援兵來了!」
所有人發出如排山倒海的驚喜交集的喊叫。
師暄妍提著劍,胳膊已經酸麻,但她的視線瞬也不瞬,望著行轅外乘風而來的男人。
一縷溫熱的水跡,自她的眼眶之中緩緩滲出。
沒有人比沈子興更清楚,這個時候寧恪出現在忠敬坊太子行轅,意味著什麼。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說時遲,那時快,聖人腕骨壓著龍椅,身後的鎏金鏤紋雙龍戲珠座屏,打開了兩道漆黑的匣子,每隻匣子裡都噴發出一團暴雨梨花般的銀針,直飛鄭貴妃周身各處罩門。
無數根銀針扎中了鄭貴妃,將她穿成了一隻刺蝟。劇烈的疼痛逼得她咽喉發出慘叫,旋即匍匐倒地。
鄭貴妃失了力氣,知曉大勢已去無力回天,只有閉目等死。
北衙軍中,一名身穿銀甲,頭戴兜鍪的少年,匆匆地提著劍,架開了兩旁的攻勢,奔進了太極殿中。
「母妃!」
清稚的一聲喚,令鄭貴妃倏然睜開了眸。
映著殿外熊熊燃燒的火光,她看到,還面貌青澀的孩子,朝她奔了過來,眉目間滿是著急。
「寧懌我兒……」
沒想到,聖人沒有囚禁他。
鄭貴妃感激涕零,朝著寧懌擁上去。
剛剛觸碰到寧懌的指尖,鄭貴妃眼風一瞥,卻看到,一柄寒芒閃爍的大刀,朝著寧懌的後心劈落而下,如有開山碎石之力,直取寧懌性命來。
鄭貴妃瞳仁緊縮,來不及思慮,一把攥住寧懌的胳膊,將少年扯到身後。
「母妃!」寧懌被甩脫,驚呆地看著面前的一幕。
他滿身銀針的母妃,正面迎向了那柄長刀,
刀光落下,鄭貴妃自眉心處裂開了一條深可見骨的血口,鮮血噴涌而出。
鄭貴妃砸在了地上,寧懌慌亂地爬過去,抱起自己的母妃,連連喚了好幾聲,小心翼翼地,不敢搬動她分毫。
少年的臉頰上也滿是血,口腔里也滿是血,他顫抖著喚母妃,鄭貴妃卻閉上了眼,只留下一句:「好好兒地……」
好好地活。
別為她報仇。
臨死一刻,鄭貴妃也清楚了。
寧庶安與寧恪父子,他們不會傷害寧懌。
只要寧懌乖乖的,繼續做他的閒散襄王,便可一世逍遙。
她的兒子,是個笨的,腦筋轉不過彎來,別再踏上這條不歸路,憑他的腦筋,鬥不過寧庶安父子。
鄭貴妃閉上了眼,頭顱往下一崴,用一種仿佛頸椎折斷的詭異姿態,躺在了寧懌懷中,再無聲息。
御案之後,聖人目光凝定。
許久,他發出了一聲嘆息。
「寧懌,好生收殮你的母妃。」
至於他的去路,讓他的皇兄去為他安排吧。
寧懌惶恐地抽噎著,將臉頰貼在母妃額上的傷口上,一動不動。
那雙漆黑的瞳仁,失去了轉動的能力。
*
行轅之中,外邊的打殺聲已逐漸迫近,聽起來,外邊的戰場似乎在往忠敬坊中心移動。
看來情勢不妙。
沈子興等人得到可靠消息,鄭貴妃事敗,沒能控制住老皇帝,禁中已經由左右羽林軍全權接管,很快就要回馬槍殺來忠敬坊,清剿漢王布置於城內的叛軍。
「婦人果然不能成事!」
沈子興唾罵著敗事有餘的鄭貴妃,想當初鄭貴妃不遺餘力地給漢王傳信,他還以為這女人和她背後的滎陽鄭氏有多大能耐,沒想到也是紙糊的燈籠一戳就破。
她死在太極殿上,北衙軍立馬就能騰出手來了。
若再攻不下太子行轅,今夜,所有人都得死,一個都活不了!
抱有一鼓作氣的決心,背水一戰,沈子興所率領的殘部,竟也殺出了一股子聲勢來,儘管氣勢已經因為對方源源不斷的援軍補給,而逐漸地消耗,至多再堅持一個時辰,若還久攻不下,必然敗北。
可喜的是,沈子興看到了勝利的曙光,那一扇鐵桶般的行轅大門,終於從中打開了。
行轅里等候多時的北衙禁軍,猶如潮水黃蜂般湧出,衝進了廝殺的包圍圈。
提劍解決一名禁軍,沈子興抽出一隙空檔,瞧了行轅內一眼。
只遠遠一眼,便似被扼住了呼吸。
提劍的雪衣女子,立在庭中幾隻飄搖的宮燈,和光焰璀璨的火把中間,劍刃上映著朵朵雪芒。
翩似輕雲飄山岫,灼若芙蕖出淥波,那少女周身籠罩於一片迷離的煙氣當中,風髻霧鬢,弱骨纖形。
遠遠地看上去,時令三月,葳蕤春深,她仿佛是不勝輕折的一枝綠柳。
可她提劍,果敢勇毅的模樣,卻同一粒硃砂,風華萬千地烙印在了沈子興心裡。
直到死前最後一刻,他的心裡都始終充盈著那道美麗的倩影。
胸中驀然間劇痛。
沈子興不解地垂下目光,只見一支羽箭,從外破空而來,射中了他的心臟,箭尖從心尖貫穿而過,鮮血淋漓地往外湧出。
他不相信。
耳中的馬蹄聲,轟隆隆,開天坼地。
有人驚呼:「太子!是太子殿下!援兵來了!」
所有人發出如排山倒海的驚喜交集的喊叫。
師暄妍提著劍,胳膊已經酸麻,但她的視線瞬也不瞬,望著行轅外乘風而來的男人。
一縷溫熱的水跡,自她的眼眶之中緩緩滲出。
沒有人比沈子興更清楚,這個時候寧恪出現在忠敬坊太子行轅,意味著什麼。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