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走吧。”皇帝輕聲說道。

  溫瀾在前帶路,王隱墊後。

  眾臣之間,有一個一直保持著瞪眼張嘴的表情,正是葉訓,作為樞密院副承旨,他雖然不是什麼重臣,卻要常伴殿上,這才落得同行。

  方才隔著數個人頭,葉訓看到前頭火光映照下的一張臉,整個人嚇得不敢認,瘋狂想那是不是生得相似。

  這會兒,他悄悄拍了拍自己大哥的肩膀,聲音微微發顫地低聲道:“大哥,你看那個人,長得好像咱們家揚波啊……”

  葉誕看了他一眼,悲憫地道:“那就是揚波。”

  葉訓:“……………………”

  ……

  火光煌煌,幾乎照亮一角天穹。

  溫瀾冷眼看著,繼續道:“大名府各處水患,原為人禍,並非天災,趙理譴人破壞河堤,現已營造木龍鎮壓河患。天下太平!”

  “爾等,還不束手就擒?”

  她雖不提大名府各地的駐軍,卻比提起來要有效,一再衝擊著反軍的心。

  與他們糾纏的就有幾千人,眼前還有近萬人,聽說其餘禁軍也落敗了……

  一時間士氣大跌,任己方如何用財物鼓勵,也沒了多大作用。

  反倒是那些侍衛親軍、皇城卒、諸班直,聽罷後,見陛下神靈庇佑,戰意愈發高漲,恨不能引刀屠盡反賊。

  溫瀾在夜色中可以看到趙理的身影,面容模糊,但她覺得趙理也在看著自己,他們遙遠地對視了一眼,無形地交鋒。

  皇帝輕聲道:“溫瀾。”

  溫瀾一點頭,“列陣。攻。”

  輕飄飄三個字,一旁的皇城卒揮旗施令,大軍向前,與內里侍衛成合圍之勢。

  此時若是白日,或可看清,號稱“禁軍”加上“皇城卒”的一群人,內里其實有部分步伐不齊,因為這裡只有小部分是皇城卒,其餘要麼是被俘的反軍,要麼……只是廂軍。

  禁軍是天子之守衛,而廂軍,只是雜役軍罷了,平素疏於教閱,不堪一擊,多數時候,不過為大名府巡巡各坊市。

  ——所以溫瀾正是偷了葉謙的官印,初時才調動這些人。

  雖說這些只是廂兵,且不堪一擊到謀反都沒人惦記他們,可是,此時的反軍哪裡分辨得出,他們早已自亂陣腳。

  溫瀾再看去,趙理的身影已消失在一片混亂之中。

  “陛下,臣恐怕趙理逃竄,請去擒拿。”溫瀾身下的馬匹好像也感受到了她的心情,在不停地踏步。

  “可。”皇帝點頭。

  溫瀾眼一亮,與王隱換了個眼神,趕馬要走,馬身卻險些撞著一人,她低下頭去,那人也抬頭。

  “……”葉訓迅速捂著臉。

  可溫瀾已瞥見他的臉了,嘴角微翹道:“葉承旨小心些,別被馬踢著了。”

  葉訓尷尬欲死,不敢看她,“多,多謝指揮使提醒……”

  第52章 定局

  反軍軍心潰散,敗局已定,到此時,趙理已無力回天,消失與亂軍之中。

  溫瀾卻窮追不捨,臨行前從王隱處將弓箭拿上。策馬向南,瞥見趙理與幾名侍衛趕馬奔逃的背影,大家身下俱是駿馬,一時追趕不上。

  溫瀾腳踩馬鐙站於馬上,一聲唿哨,馬人立而起,她伸手一抱橫斜的樹木粗枝,身體一勾,靈巧地翻身坐在樹幹上。

  她將背上弓箭旗下,搭弓拉弦,連發五箭,屏息凝視,箭箭命中一抹晃動的身影。只見他們身子一歪栽下馬,又叫馬受驚,或踢或踹。

  受驚的馬匹向前奔逃,只餘下兩人,是趙理與最後一名護衛,勒馬看地上的傷者。

  此時溫瀾手中已只剩一支箭,她一踩腳下的樹幹,撲到前頭更高大的樹上,再往上爬了一截,將最後那支箭也射了出去。

  護衛覺察箭枝破空的輕微聲響,伸手把趙理按伏下。

  ——不過,這支箭原也不是射向趙理的,而是射中了趙理身下的馬,箭矢入肉三分,駿馬嘶鳴一聲,將趙理甩了出去,然後也幾步跪倒在地。

  護衛臉色一變,也勒住身下馬匹,下馬扶住趙理。

  他回頭看了看,自知是有高手跟在後頭,拉來自己的馬急聲道:“郡王可無恙?快些乘屬下的馬。”

  趙理倒沒摔出好歹,他扶著樹自己站好,搖了搖頭。

  以皇帝對恭王府的忌憚,趙理自幼沒有被養廢就算是好的了,又怎會和他爹一樣習武,因此可說是手無縛雞之力。

  現下只有一匹馬,兩人共乘影響腳力逃不走,但趙理一人,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趙理沉默片刻,說道:“來者武藝高強,不是王隱便是溫瀾,你自逃命去吧。”

  護衛渾身一震,低頭道:“……屬下,屬下誓死保護郡王。”

  他家中世代都是恭王府的侍衛,問他怕不怕死,他也是怕死的,然而叫他扔下趙理,比讓他死還難。

  正是此際,溫瀾已滑下樹,到了半截時向旁一跳,穩穩坐在小步踏來的坐騎背上,然後再一夾馬腹往前。

  溫瀾到了近前,環視地上七零八落的侍衛,將腰間所佩的錯銀手刀抽出,淡淡道:“郡王隨我回去吧,陛下仁善,必會留你一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