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時蜀地經濟尚未成熟,人少財缺,諸葛先生並不贊同在此時急著東征,奈何關二爺死在漢中王,在蜀人心裡實在太重了,重得可以不惜一切去復仇。

  為了籌募戰爭資源,諸葛先生只能拼命再拼命,蜀人節衣縮食,供應前線。沒人幫忙出謀劃策,大夥荷包羞澀,兩家雜貨店的生意開始滑落,日子不是很好過。

  章武元年,劉備於成都稱帝,以漢室宗親的身份重新建立漢朝,繼續東漢大統,命車騎將軍張飛在閬中準備出兵會師江州,臨近出發時,被其麾下將領張達、范強謀殺,更帶其首級奔赴孫權。

  蜀人大哀。

  大家都知道張飛將軍脾氣不好,御下極嚴,帝與諸葛先生都曾勸過,說他用刑太過,時有殺錯人,又喜歡鞭撻犯錯的官兵也就罷了,問題是他偏偏喜歡打完後還把這些人放在身邊,遲早要給自己招禍。

  奈何張飛將軍固執,就是不聽,我行我素。

  錢家雜貨店老闆哭得死去活來,他喝了整整三罈子酒,醉了三天三夜,只道自此酒國無知己。

  緊接著,蜀漢軍隊在夷陵之戰中大敗於陸遜率領的孫權軍,從此徹底失去對荊州的控制權。

  噩耗傳來,蜀人再哀,可是無奈何。

  蜀帝悔恨交加,一病不起。

  諸葛先生長嘆息:「為何如此?」

  血和淚的教訓,再次證明諸葛先生是對的。

  田老闆哀嘆之餘,下定決心,今後無論如何都要聽諸葛先生的話,先生說東絕不走西,先生說北絕不朝南,雖說捨不得兒子繼續瘦下去,也把他放了出來,但和錢多多的婚事,還是堅拒再堅拒。

  阿斗素衣騎馬打街上走過,見到了昔日難弟,攔下了他,私下再次聊了會。

  此時田啟明已知難兄身份,兩人相視苦笑無語。

  阿斗說:「你就聽話點吧……」

  田啟明嘲諷地勾了勾嘴角:「呵,我要聽話,你的真心話呢?」

  阿斗想了許久,道:「我不喜歡打仗,不喜歡死人,我想要大家都快快樂樂地過日子,每天都能玩兒,該多好?」

  田啟明:「你依舊要打。」

  阿斗低下頭:「嗯。」

  田啟明問:「不聽話會怎樣?」

  阿斗想了想,搖頭:「諸葛現在不准,我爹不准,我不敢。」

  田啟明:「反正我和錢多多的事,我不聽他們的話,就看看會變什麼樣。」

  阿斗皺了皺眉,不知為何,心裡有些不自在,他覺得難弟不再是難弟了。

  【柒】

  章武三年四月,劉備逝世,諡號為昭烈帝。

  臨終前託孤諸葛亮,帝奉丞相為父。

  諸葛亮為報知遇之恩,事無巨細,事事親力親為,將蜀地打理得井井有條。

  蜀建興三年,諸葛亮率軍南征,平定南蠻。

  蜀建興五年,諸葛亮上《出師表》,屯兵漢中,即日北伐。

  帝勸相父:「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

  諸葛亮執意北征,帝全力配合,蜀國上下,節衣縮食,人人面有菜色。

  蜀建興七年,田啟明與錢多多已到適婚年齡,仍堅持舊諾,兩家父母百般無奈,雖為孩子有些意動妥協,卻始終不願向對方低頭,事情便無期限地僵持下去。

  登基稱帝的阿斗已不再有和朋友聯繫的機會了,絲竹聲樂放下,骰子鬥犬丟開,他每天都在按諸葛先生的吩咐處理政務,很忙很忙。

  做皇帝不像戲文里那樣好玩,無論是權衡群臣、安撫內外,還是管理百姓、調節各處勢力,各種大大小小的工作,各種明里暗裡的勾心鬥角,全部都很艱巨,艱巨得讓他難以承受。

  「若阿斗不成器,你可取而代之。」這是父親清楚自家兒子的斤兩。臨死前對諸葛先生說的一番話,也是他的一點小心計,卻感動得諸葛先生發誓要終生輔助阿斗為帝,戰戰慄栗,盡心盡力,不肯多生半點野心。

  劉備算對了諸葛先生,算錯了自家兒子。

  阿斗與許多皇帝不同的是,他壓根兒不在乎諸葛先生取代自己的帝位,甚至隱隱期待帝位被奪去,這樣就可以解脫枷鎖,得以自由,像普通人那樣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想開酒館,每天聽南北說書人的故事,他想做戲班頭,親手編排戲劇讓伶人演繹,他想走遍大江南北,看盡湖光山色,他甚至想做個小地主,派幾個狗腿子收租催糧,每天在院落里攤著肚皮曬太陽……所幸他也知道這些都不是一個有出息的皇帝應有的念頭,連想都不敢多想,父親做皇帝,他就必須做皇帝,肩負蜀國興盛重任,將父親的霸業維持下去,這就是他的未來,漫長得仿佛沒有盡頭的一生。

  活著,好累……

  阿斗在街上巡視著,四處張望,他看見街角轉過個牽孩子來沽酒的青衣婦人,用同色帕子包著頭,鬢角簪兩朵茉莉花,細細腰肢,身段窈窕,看著好生熟悉。婦人抬起頭,朝他笑了下,嘴角露出一對會笑的酒窩,然後低頭抱孩子去了。

  那是如意姐姐,她依舊那麼溫柔,那麼美麗。

  阿斗以為早已沉寂的心再次怦然而跳。

  她安好,已足矣。

  阿斗默默地看著如意抱著孩子,提著酒,消失在街角,拳頭鬆了又緊,緊了又松,終究是放下了,他是皇帝,他有太多太多不能做的事情,他不快樂,可是他希望朋友們能快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