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頁
葉芳愉冷靜點頭,「是的,不擔心。」
「他們都是皇上的孩子,只觀皇上如何,便能知曉他們將來會是個什麼樣的人了。」
「臣妾還聽說過一句話,父母便是孩子成長路上的一面鏡子,你想要孩子未來變成什麼樣的人,自己就該朝著那個方向努力進修自己。」
「臣妾自認為心性不差,能力不差,皇上更是英明睿智,神武非凡,而宮裡的各個姐妹呢,又有那個是真正差勁的?」
「所以臣妾還要擔心什麼呢?」
她一邊說著,一邊慢悠悠轉動手中的絲帕。
沒有察覺到身旁人望向她的目光,逐漸變得越來越柔和。
半晌,才聽見身旁人低聲說:「朕從前只覺得你是個不靠譜的,卻沒想到你也有這樣的見解。」
葉芳愉低著頭,默不吭聲翻了個白眼。
男人啊……
*
一場危機就這麼過去。
前朝一些官員得知此事,下意識第一反應便是上奏。
摺子還未寫完呢,便聽說皇上大怒,嚴罰了幾位阿哥的消息。
——聽說罰他們跪了三天三夜,每次只許喝兩碗清粥,一壺溫水,旁的東西不許多吃。
——聽說五阿哥年紀小,被皇上一嗓子吼得摔在地上,摔傷了屁。股,在床上躺了小半月呢。
——聽說皇上還罰了他們一年的月例,還罰他們每日必須射箭五百次。
——聽說皇上罰得太狠,驚動了太皇太后,以及一眾妃嬪娘娘,在乾清宮外跪了兩個時辰,才求得皇上收回了「打板子」的懲罰,而改成了跪上三日。
眾多的消息經由各種渠道傳來。
有的自相矛盾,有的虛虛實實。
饒是這些多年為官,經驗豐富的老臣,也打聽不出此事最後是如何收尾的。
輾轉了一。夜,最後也只能按下不表,免得再惹皇上不快了。
*
那日在乾清宮,葉芳愉順道說了福嬤嬤的事情。
皇上聽完,眸色幽深,不知是不是在回憶幼年時候的記憶,半晌,低低地答應了一聲,說是他會處理。
之後只過了大概半個月,承乾宮便傳來福嬤嬤夜間突發惡疾,驟然離世的消息。
也不知是不是皇上跟佟皇貴妃說了什麼,福嬤嬤死了之後,她不哭不鬧,無比冷靜地料理了福嬤嬤的後事,之後就當宮裡從來沒有過這麼一個人般,照常過日子。
久而久之,也就沒人記得,承乾宮裡曾經還有過一個福嬤嬤了。
福嬤嬤死後,葉芳愉找了個首飾遺失的藉口,大肆清理了一番後宮,將那些年福嬤嬤埋下的暗樁一個個拔起,或趕出宮去,或打死。
清宮的動作太大,還驚出一些犯過偷竊罪的宮人,跑來跟葉芳愉自首。
其中便有一個,是來自翊坤宮的小田子。
不過他犯的不是偷竊罪,而是「知情不報」。
——據他交待,他曾經有過一個同鄉,兩個人是同一時間入宮當了小太監的。
只他運氣好些,入宮沒多久就被調來了延禧宮伺候葉芳愉,而那個同鄉,卻因過於沉默寡言,不得總管歡心,慢慢地,兩人沒了話題,再後來,那個小太監被調去了別的地方,二人就此斷了聯繫。
最後一次見面,是康熙十七年的那個除夕夜。
有個小太監叩響了翊坤宮的大門,藉口說是皇上喝醉,請娘娘去給皇上送醒酒湯。
當時小田子剛好經過,瞥見門外站著的,赫然便是他那位同鄉。
那個同鄉看見是他出來,明顯驚了一驚,隨便交待了幾句便轉身走了。
小田子說:「其實,奴才有幾次瞧見過,他來翊坤宮糾纏歡梅姑娘,也就是如今的萬琉哈常在。」
「好似,好似是想……對食……」這一句,小田子說得吞吞吐吐。
「但是歡梅姑娘沒有答應,她才看不上小州子呢。」
「奴才想著,若那日不是奴才撞見,小州子大約是想把歡梅姑娘騙出去的……」
卻沒想到,最後去乾清宮的人,變成了玉瑩。
那個小太監的想法大約也簡單,要麼把歡梅騙出去,威逼利誘;而如果沒有成功的話,他就藉口讓歡梅去乾清宮給皇上送醒酒湯,不請自來,惹皇上不快,皇上又喝醉了酒,分不清人,說不得就會直接下令把歡梅拖出去殺了。
但去沒有想到會被小田子撞破,一時心神不定,回去路上才會出現意外,最後死在了一片黑暗裡。
*
得知了前因後果,葉芳愉久久沒有說話。
她想起玉瑩出事的時候,她曾經派人去查過那個小太監的身份,而歡梅在她身邊隨行伺候,不可能看不見她手中關於那個小太監的資料。
卻還是裝得一無所知的樣子。
想來是當真厭惡極了那個小太監吧。
葉芳愉心中嘆了一聲。
因著小田子知情不報的事情可大可小,而如今的歡梅又已經成了皇上親封的常在,葉芳愉無法再繼續追究什麼,故而並沒有對小田子施以什麼處罰,只簡單罰了一個月的月例了事。
「他們都是皇上的孩子,只觀皇上如何,便能知曉他們將來會是個什麼樣的人了。」
「臣妾還聽說過一句話,父母便是孩子成長路上的一面鏡子,你想要孩子未來變成什麼樣的人,自己就該朝著那個方向努力進修自己。」
「臣妾自認為心性不差,能力不差,皇上更是英明睿智,神武非凡,而宮裡的各個姐妹呢,又有那個是真正差勁的?」
「所以臣妾還要擔心什麼呢?」
她一邊說著,一邊慢悠悠轉動手中的絲帕。
沒有察覺到身旁人望向她的目光,逐漸變得越來越柔和。
半晌,才聽見身旁人低聲說:「朕從前只覺得你是個不靠譜的,卻沒想到你也有這樣的見解。」
葉芳愉低著頭,默不吭聲翻了個白眼。
男人啊……
*
一場危機就這麼過去。
前朝一些官員得知此事,下意識第一反應便是上奏。
摺子還未寫完呢,便聽說皇上大怒,嚴罰了幾位阿哥的消息。
——聽說罰他們跪了三天三夜,每次只許喝兩碗清粥,一壺溫水,旁的東西不許多吃。
——聽說五阿哥年紀小,被皇上一嗓子吼得摔在地上,摔傷了屁。股,在床上躺了小半月呢。
——聽說皇上還罰了他們一年的月例,還罰他們每日必須射箭五百次。
——聽說皇上罰得太狠,驚動了太皇太后,以及一眾妃嬪娘娘,在乾清宮外跪了兩個時辰,才求得皇上收回了「打板子」的懲罰,而改成了跪上三日。
眾多的消息經由各種渠道傳來。
有的自相矛盾,有的虛虛實實。
饒是這些多年為官,經驗豐富的老臣,也打聽不出此事最後是如何收尾的。
輾轉了一。夜,最後也只能按下不表,免得再惹皇上不快了。
*
那日在乾清宮,葉芳愉順道說了福嬤嬤的事情。
皇上聽完,眸色幽深,不知是不是在回憶幼年時候的記憶,半晌,低低地答應了一聲,說是他會處理。
之後只過了大概半個月,承乾宮便傳來福嬤嬤夜間突發惡疾,驟然離世的消息。
也不知是不是皇上跟佟皇貴妃說了什麼,福嬤嬤死了之後,她不哭不鬧,無比冷靜地料理了福嬤嬤的後事,之後就當宮裡從來沒有過這麼一個人般,照常過日子。
久而久之,也就沒人記得,承乾宮裡曾經還有過一個福嬤嬤了。
福嬤嬤死後,葉芳愉找了個首飾遺失的藉口,大肆清理了一番後宮,將那些年福嬤嬤埋下的暗樁一個個拔起,或趕出宮去,或打死。
清宮的動作太大,還驚出一些犯過偷竊罪的宮人,跑來跟葉芳愉自首。
其中便有一個,是來自翊坤宮的小田子。
不過他犯的不是偷竊罪,而是「知情不報」。
——據他交待,他曾經有過一個同鄉,兩個人是同一時間入宮當了小太監的。
只他運氣好些,入宮沒多久就被調來了延禧宮伺候葉芳愉,而那個同鄉,卻因過於沉默寡言,不得總管歡心,慢慢地,兩人沒了話題,再後來,那個小太監被調去了別的地方,二人就此斷了聯繫。
最後一次見面,是康熙十七年的那個除夕夜。
有個小太監叩響了翊坤宮的大門,藉口說是皇上喝醉,請娘娘去給皇上送醒酒湯。
當時小田子剛好經過,瞥見門外站著的,赫然便是他那位同鄉。
那個同鄉看見是他出來,明顯驚了一驚,隨便交待了幾句便轉身走了。
小田子說:「其實,奴才有幾次瞧見過,他來翊坤宮糾纏歡梅姑娘,也就是如今的萬琉哈常在。」
「好似,好似是想……對食……」這一句,小田子說得吞吞吐吐。
「但是歡梅姑娘沒有答應,她才看不上小州子呢。」
「奴才想著,若那日不是奴才撞見,小州子大約是想把歡梅姑娘騙出去的……」
卻沒想到,最後去乾清宮的人,變成了玉瑩。
那個小太監的想法大約也簡單,要麼把歡梅騙出去,威逼利誘;而如果沒有成功的話,他就藉口讓歡梅去乾清宮給皇上送醒酒湯,不請自來,惹皇上不快,皇上又喝醉了酒,分不清人,說不得就會直接下令把歡梅拖出去殺了。
但去沒有想到會被小田子撞破,一時心神不定,回去路上才會出現意外,最後死在了一片黑暗裡。
*
得知了前因後果,葉芳愉久久沒有說話。
她想起玉瑩出事的時候,她曾經派人去查過那個小太監的身份,而歡梅在她身邊隨行伺候,不可能看不見她手中關於那個小太監的資料。
卻還是裝得一無所知的樣子。
想來是當真厭惡極了那個小太監吧。
葉芳愉心中嘆了一聲。
因著小田子知情不報的事情可大可小,而如今的歡梅又已經成了皇上親封的常在,葉芳愉無法再繼續追究什麼,故而並沒有對小田子施以什麼處罰,只簡單罰了一個月的月例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