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褚銘越:「這下會好一些嗎?」

  其實不會,但是……賀陽抬手摸著褚銘越給自己系的布條,明明狼狽的不行,此刻卻笑得格外璀璨,「好多了。」

  褚銘越這才問出自己疑惑三連:「你怎麼會跑去永寧塔?怎麼又會著火?我們倆又為什麼會被綁在這裡?」

  賀陽被問的表情空白了一瞬,然後十分誠懇地開口:「不知道。」

  褚銘越不敢置信地拔高音量:「你不知道?!」

  賀陽略微有些心虛地碰了碰鼻子,將自己生氣下車之後遇見的事情簡要地告訴褚銘越。

  褚銘越在聽到金奶奶被人推著上金字塔的頂樓的時候就不自覺地蹙起眉頭,尤其是聽到賀陽說他們出來之後,賀陽是看到了消防車到之後才昏過去的,那為什麼他們兩個現在還會被關在這裡?

  賀陽在說到自己背著身體逐漸發涼,昏迷的金奶奶的時候,語氣不自覺地變得低沉,聲音也越來越小。

  說道最後,賀陽抬頭看著褚銘越,語氣裡帶著哽咽:「金奶奶,其實已經死了,對吧?」

  褚銘越看著此刻眼睛上繫著黑色的布條,輕輕地拽著自己的衣角,臉上帶著微不可查的乞求一樣看著自己。褚銘越發覺自己的嗓子有些堵:「賀陽……」

  賀陽又自嘲得輕輕一曬:「萬一呢,萬一金奶奶還是有機會活著的吧。我們出去找到金奶奶就能確定了。」

  褚銘越順著賀陽的話開口,抬手輕輕揉了揉賀陽的頭髮:「嗯,我們出去就知道了。」

  為了防止此刻蒙著雙眼的賀陽在這個本就昏暗又環境未知的地方摔到,褚銘越伸手握住賀陽的手:「我們找找看這個出口在哪裡。」

  「好。」賀陽用著自己髒兮兮的手用力地回握住褚銘越此刻同樣髒兮兮的手,「我抓緊了,小褚哥哥。」

  第62章 :借壽還魂

  褚銘越和賀陽被關在的地方是一個類似於地窖的地方,與其說是地窖,倒不如說是類似於建造規模相對較小的地下陵墓,褚銘越之前在省局裡的時候一起去博物館看過,那裡面3D還原的陵墓圖,和他們現在在的地方就十分的相似。不過,褚銘越並沒有把這個猜測告訴賀陽。

  褚銘越同著賀陽一起走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出口,褚銘越便把注意集中在了四周頗有年代感的壁畫上面。

  褚銘越凝神仔細辨別著牆壁上面刻畫的內容:「你是說永寧塔裡面也有壁畫?」

  賀陽點了點頭:「有的。」不過那個時候裡面又黑,又髒,他還不認路,又著急找金奶奶,只知道牆上面畫了東西,具體是什麼他都沒有細看。

  褚銘越仔細地看著牆上面刻著的類似於古老祭祀的內容,越看越心驚。

  「小褚哥哥,你看到什麼了?」失去視覺的賀陽,聽力變得格外得敏感,賀陽第一時間發現了褚銘越變得凝重的呼吸聲。

  褚銘越輕輕呼出一口濁氣:「你還記得,我們剛到永寧塔的時候,金奶奶說過的她小時候聽到的那個古老的傳說嗎?」

  賀陽一愣之後想了想:「傳說?是那個關於「借壽」的嗎?」他記得那個傳說即使過去了許多年,金奶奶在提起的時候仍舊有些害怕,「但是,金奶奶不是也說了那些只是嚇唬小孩不要半夜外出的傳說嗎?」

  褚銘越盯著牆壁上面的畫,抿了抿唇:「或許並不只是傳說而已。」

  褚銘越能夠從牆壁上類似於記錄某種儀式的壁畫上面,找到金奶奶曾經說過的關於「借壽」的內容,壁畫上面的內容要比金奶奶說得更為的詳盡。

  關於壽康村的歷史,被鐫刻在了壁畫上面。

  壁畫的最開始,是村子裡頗有威望的老人因為疾病出現批量的死亡,而村子裡有名的巫師,開始運用牲畜祭祀的方式來乞求上蒼接觸災厄,但是效果甚微。而後巫師提出來「借壽」這一方法,將生病的老人同年幼的稚子一同放在村子裡的最高點——永寧塔,那個被譽為離神最近的地方。

  「借壽」儀式舉行的當晚,生病的老人躺在一側,而稚子則被放置在火架上面像是豬狗一樣,綁住手腳在架子上面用以祭天,遠比金奶奶說得只在其中永寧塔里待一晚上要殘忍得多。

  壁畫的中間部分試用簡潔得筆觸刻印得和壽康村有關得百家譜,幾乎包含了整個壽康村裡的所有人家。

  壁畫後半部分看上去色澤也要鮮艷許多,感覺雕刻上去的年限並不久遠,能夠明顯得感覺到和前面部分的斷層。前半部分在褚銘越看來更像是未開化,愚昧而又原始的歷史,雖然觸目驚心,但是若是放到千百年前,其實也不難理解,活人祭祀,早在殷商的時候就有用活人祭祀的傳統。

  整個壁畫最讓褚銘越心驚得則是壁畫的後半部分,與前半部分截然相反,但是卻更加讓人膽寒得內容。

  隨著時間的推進,壽康村和其他城市和村落一樣,每家每戶從原來的好幾個孩子甚至十幾個孩子,變得家裡只有1-2個孩子。孩子的分量逐漸在整個家庭里變得大了起來,而村子裡失去了「族長」等其他重要職務的老人,在村子裡的話語權也逐漸減少。因為各種的原因,壽康村裡的人並不再執念與「借壽」這種迂腐的的說法,孩子變成了寶貝疙瘩。

  但是壁畫上面的轉折點在近十年內,村子裡的孩子開始得各種稀奇古怪的病。因為沒有辦法負擔高昂的醫療費用、並且整個村子孩子生病的人數逐漸上升, 趨近於走頭無路的村民想起了村子裡久未被人提及的「借壽」儀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