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末連忙問:「你不都要……怎麼啦?」

  紅纓自從被她看穿了心思,兩個年輕姑娘一起住在荒僻的墓園裡同室而居,夜裡紅纓也和她說了許多少女隱秘的心事。被她柔聲一問,紅纓的淚水奪眶而出:「今天福叔說起婚事,靖平哥居然當面回絕了,一點情面都不留!他根本不喜歡我!」

  楊末詫異道:「怎麼會?他要是不喜歡你,這兩年那麼勤快地往墓園跑,幾十個來回,數千里路,難道還真是來看我和七哥的呀?」

  紅纓哭道:「我原本也是這麼以為……誰知全是一廂情願、自作多情,反遭這樣的羞辱!我再也不想嫁人了!小姐,你讓我跟你到鮮卑去服侍,我不想留在這兒天天看到他,無地自容!」

  楊末沒想到會弄巧成拙傷了紅纓的心,這種事也勉強不來,只好溫言勸慰了她幾句。

  紅纓卻是個性烈固執的姑娘,被靖平拒婚顏面掃地,之後再見他都沒有好臉色。有一回還被楊末在園子裡撞見兩人爭吵,紅纓罵靖平:「也不對著鏡子照照你自己是什麼德行、什麼身份!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痴心妄想!」

  靖平估計是心中有愧,任她責罵不還口。聽他們話里的意思,大約是靖平看上了別的比紅纓家世好的姑娘,心有所屬,所以才辜負紅纓情意。

  楊末暗自吐吐舌頭,躡手躡腳走開了。你喜歡的人偏偏不喜歡你,這真是老天爺也沒有法子的事。紅纓性情爽利乾脆,過段時間自然就想開了,請大嫂再為她尋覓個好郎君便是。

  誰知紅纓還真較上了勁兒,一意要跟隨楊末遠行。楊末以御妹公主身份遠嫁魏國,除了宮中派遣女官婢女百十人隨侍,大娘也打算從家中選幾個親近貼心的陪嫁丫鬟。紅纓毛遂自薦,最近兩年都是她在伺候楊末,人也聰明伶俐,還跟七郎靖平學過幾招護身拳腳,大娘感她烈性忠心,將她選入其中。

  楊末覺得有些對她不住:「你跟我去了鮮卑,周圍都是異族,宮禁森嚴,這終身大事便沒有著落了。」

  紅纓說:「小姐為國捨身取義,難道紅纓不能?人活著又不是光為了成親嫁人。」

  楊末喜道:「紅纓,難得你一個丫頭有如此膽識。有你在我身邊,我便是身處虎狼之地也不懼了。」

  紅纓道:「那還不是多虧了這兩年七公子和小姐教我讀書寫字、辯文識禮,否則,紅纓如今也只是個被哥哥賣了還債的粗使丫頭罷了。紅纓不敢誇大,但至少能長隨小姐身側,遠在異國他鄉也有個伴兒。」

  楊末和七郎守墓期間清閒無事,教紅纓讀書練武不過是打發時間,不想被她銘記感恩,實屬無心插柳。楊末聽她這麼說更覺得與她投契,以後遠離故土也可互慰思鄉之情。

  到了臨行前兩天,諸事都已準備妥當,只等約定的吉日啟程。楊末忽然想起一事,問紅纓:「好像許久沒見燕王殿下了,他一直沒來過嗎?」

  楊末剛回洛陽時兆言經常來,年後還到將軍府拜過年,但過了上元節似乎就沒再見到他了。

  紅纓回道:「聽七郎說殿下惹怒了淑妃,被淑妃禁足三月,不許他隨意出宮。」

  楊末問:「燕王一向對淑妃恭敬悌孝、言聽計從,怎麼會惹怒她?」

  紅纓道:「這我就不清楚了,好像又是因為選妃的事吧。」

  楊末略感失落:「早知道我就該進宮去瞧瞧他道個別。他雖不是淑妃親生,但跟我來往最多,又是外甥又是侄子,緣分也不淺了,以後估計就再也見不著了吧。」

  雖然她跟兆言見了面總是吵吵鬧鬧頂撞拌嘴,心裡還幸災樂禍地想他終於被淑妃懲罰了,好動愛玩的人偏偏罰他禁足,三個月只怕要憋瘋了,現在準是一副黑雲罩頂的臭臉,想來就覺得好笑;但是一想到以後再也見不到他,臨行也未能道別,還是覺得有些難過不舍。那些撒潑搗蛋、肆意張揚的少年歲月,也顯得格外珍貴起來。

  不知他可會有一些捨不得自己?還是會慶幸終於可以擺脫她的魔掌、不會再有人嘲笑欺負他了?

  如果是後者,那還真挺讓人懊惱沮喪的。

  等過兩年他再大些,自己獨立出去開府,把媳婦兒一娶,就會把她這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姨徹底拋到腦後了吧。他以前不是總說:「誰要當你外甥!」「又不是嫡親的!」

  想想還真是惆悵啊。

  不知是不是被這件事引起了離愁別緒,晚上楊末一直輾轉反側睡不著,腦子裡想著後天就要離開家了,生活了十七年的地方,十五歲之前從來沒離開過的故鄉,京都洛陽。魏上京那麼遠,離洛陽將近兩千里,她從未去過那麼遠的地方,有生之年是真的回不來了吧?

  淑妃十五歲入宮為妃,當時楊末還沒出生,到如今有快二十年了,數數回家省親的日子,說多不多,也有那么小十來回。家裡人奉召進宮去探望就更不用說了,尤其是楊末,跟這個從小沒在一起生活的姐姐一樣感情好得很,並未覺得她比其他人家出嫁的姐姐更生分。就連淑妃的養子兆言,也是她童年最親近的夥伴。

  沈兆言……

  不知道為什麼,家裡這麼多人,這麼多親朋好友,每個她都依依不捨;唯有兆言,想起他的名字,心口卻覺得隱隱作痛。

  她跟他的關係,說起來親密無間,見了面可以從早玩到天黑而不覺厭倦,還要約定明日繼續調皮搗蛋;但是真的分開了,他卻比家裡任何一個人都疏遠。以後她給家裡寫信,母親兄嫂當然要問候,福叔、靖平也可以提一提,淑妃就隔了一層只能由家人轉述。而兆言,這個和她家並沒有血緣關係的皇子,他們會順帶想起來提兩句他的近況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