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帝遲疑道:「守孝需三年,屆時賢弟年齒已長,豈不白白耽誤?」

  「守孝三年,實則二十七個月,現已過三月,只剩兩年。小弟年已廿六,要說耽誤早耽誤了,也不差這兩年三年。我早就說過,這或許就是我和公主天定的緣分,故意讓我空守了這些年,要我等著公主。」宇文徠轉向楊末,略向前傾身,聲音放低,「我等得起。」

  楊末冷冷地瞥他一眼,又轉回眼去:「願意等你就等著吧。」

  她這一句聲音不高,只有近旁幾人聽見。皇帝已經盡力為她通融說話,也被她氣得無可奈何,轉向大殿沉聲道:「既然御妹有此孝心,那就去楊公墓旁服孝守靈,三年孝期不滿,不得輕離。」

  罰她去守墓不許回洛陽,也算是對她失禮不遜的懲戒了。楊末伏地拜謝:「臣妾遵旨。」

  一場歡慶的典禮被她弄得不歡而散,原定之後的納彩定親、歌舞歡宴等環節也都只好作罷了。楊末從紫宸殿退出來,身著斬衰走在皇宮大內,人人為之側目。吳尚儀低頭捧著被她脫下的鳳冠霞帔跟在後頭,她這輩子也沒碰到過這麼荒誕不經的事。

  從紫宸殿出來往北過延光門,就到了宮城內廷。原本在朝上冊封完畢之後,宗室命婦們還要在後宮令舉一宴,作為與這名皇室新成員的見面禮,由淑妃主持。前殿出了這樣的事,早就有內侍去稟報淑妃了,她急急趕過來在後廷等著妹妹。

  一過宮門,淑妃還坐在不遠處步輦上,兆言先急匆匆地迎上來:「你拒絕他了?」

  沒頭沒尾的一句話,楊末瞥了他一眼,上前向淑妃行禮。見到妹妹素麵披髮、麻衣重孝的模樣,淑妃哪還說得出責怪她的話,下輦拉住她的手低聲問:「陛下有沒有責罰你?」

  楊末道:「陛下罰我去給爹爹守墓,直至服孝期滿。」

  淑妃輕嘆:「這處罰實在太輕了。陛下已回護良多,各有難處,你莫要怨懟……」

  楊末道:「我知道。就算陛下不罰,我也有去為爹爹守靈的意願。」

  兆言追過來拉著她問:「婚事呢?婚事怎麼說?」

  他問得焦急,全無禮數,連淑妃都忍不住看了他一眼。不過淑妃也記掛這事,柔聲問:「賜婚一事如何處置?」

  楊末答道:「暫緩兩年,孝期滿後再踐約。」

  兆言十分失望:「兩年後你不還是得嫁去鮮卑?那有什麼用?」

  楊末冷笑道:「拖得一時是一時,誰能預料兩年後會發生什麼事,兩年前你有料到過今日嗎?聽說魏國皇帝年老昏聵,後宮穢亂,有二十幾個兒子,誰知道宇文徠有沒有命活到那個時候?」

  兆言沒想到她會這樣詛咒宇文徠,心中竊喜,但更多的是替她心疼難過:「太子哪有那麼好對付。」

  楊末恨聲道:「他最好把命留著,要是不幸死在宮廷內鬥中,我還怎麼手刃仇敵替爹爹和哥哥們報仇。」

  她現在意氣正盛,淑妃也沒法勸她,握住她的手道:「先不說這些了,我派人送你從東側門出宮吧,家裡人肯定也都急壞了。」

  兆言搶道:「我送你回去。」

  兩人都回過頭來看他。淑妃道:「兆言,你最近出入將軍府似乎有些多了。」

  淑妃平素和藹,但她正色說話時自有一種威嚴,讓人無端覺得壓迫。兆言目光閃了閃,改口問:「母親,小姨現在是父皇的義妹了,我是該繼續稱她姨母,還是改稱姑母好?」

  「兩邊都有親緣,當然要以陛下為尊,稱姑母更恰當。」淑妃語氣恢復和緩,「那你便送姑母回府吧,早去早回,莫在外頭貪玩耽擱。」

  ☆、第九章雙聲子3

  兆言跟楊末一同回到將軍府,家裡母親兄嫂和淑妃一樣得了半路消息,焦急地聚在一起等後文,看她平安歸來全都鬆了一口氣。她闖下這樣的禍端,皇帝只予輕罰,家人也都不責怪,已是寬懷容忍之至。

  一家人聽她說完殿上之事,大娘問,「你真的要去墓園守孝,那裡只有幾間給守墓人住的簡陋瓦房,打算什麼時候動身,來得及我就派人去修繕整飭一下。」

  楊末道,「陛下親口降罪,鮮卑人還在城中,怎好再行拖延,我明日一早就走。與仇人共處,這洛陽城我本來也一刻都呆不下去。守孝本就該衣麻食素斷絕享樂,有幾間瓦房蔽身就足夠了。」

  五娘道:「這麼著急,那今日一定要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頓飯,否則兩年內都無法團聚了。」

  兆言搶著道:「算我一個。」見楊末轉頭看他,又解釋道:「淑妃不能出席,我就當代替她。」

  楊末也沒心思搭理他,目光在人群中一掃:「七哥呢,怎麼沒見?還有六嫂也不在。」

  五娘道:「這個七郎,不知又跑到哪裡去了,一會兒我派人找他去。吟芳不像他沒分寸,興許是有事走不開。」

  還是晌午時間,大娘說:「家宴自有嫂嫂們張羅,你折騰這一早上一定累了,先回房去歇著吧,讓五娘去幫你收拾收拾要帶走的東西。」

  楊末道:「不用麻煩五嫂了,我沒什麼東西要帶,自己隨便收拾一下就好。」她拜別兄嫂,回後院自己房中。

  走在院子裡發現身後有人跟著,回頭一看竟是兆言:「你跟我過來做什麼?」

  兆言絞著自己手指:「我在那邊也幫不上忙,不如來陪陪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