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猶豫了一下,小心措辭問道:“二姐姐,你覺得郡王想走嗎?”

  “現在看,肯定是不想走了。”惜月余怒未消,但她心裡也有了些數,回答道。

  “今天生這氣,應該就為這個。不知在宮裡誰又和他說起這件事了。”惜月見事還是明白的,跟著道,“其實依我說,暫時走也罷了,皇上還是春秋鼎盛的時候,不必這樣著急。”

  瑩月對此表示贊同:“二姐姐,你說得對。”

  臣子們催一催還罷了,藩王非得賴在這裡,給皇帝的感覺就不大好,跟非得把這麼大兒子塞給他似的,又好像認準他就生不出來了。

  延平郡王裝得再沉得住氣,但他在京里,這份用心其實就昭然若揭。

  怎怪得皇帝看他煩呢。

  “對了,他還問我,就這麼著急走,不想念我生身父母嗎?你說這是什麼怪話,我要不是嫁給他,怎麼會需要走。”

  瑩月也納悶,覺得怪,陪著嘆了口氣。

  姐妹倆說了一刻,惜月不敢出來久了,略抒胸臆之後,就匆忙又走了。

  **

  另一邊,夕陽西下。

  薛鴻興踩著斜陽餘暉歸府。

  一進門,就有下人來報:“侯爺,老家來人了。”

  薛鴻興舒展的表情頓時一變,臉色透出點黑來:“……哪個老家?人在哪裡?”

  下人奇怪,還有哪個老家?沒敢問,嘴上回道:“就是蜀中的老家,來人求見侯爺,挺著急的,似乎有事求侯爺幫忙。”

  薛鴻興聽見心情就差了一層,而等到他見到所謂的老家來人,聽見他一開口報了家門,就不只是心情差的問題了,他差點炸了:“郡王?郡王讓你來找我?!”

  他以為是蜀王從蜀中派了人來,雖然他眼下不想跟那邊瓜葛,但還可以敷衍一下,結果是延平郡王!

  父子的差別可大了。

  延平郡王眼下就在京里,他居然敢派人來找他,這要是落入誰的眼裡,他到皇帝面前怎麼說得清楚。

  方伯爺就是個空頭爵爺,手裡什麼權力也沒有,所以他被告了,損失了功勞,但別的沒有怎麼樣,皇帝沒有把他當回事。

  他可不一樣。

  延平郡王派來的矮小男子忙道:“侯爺別擔心,屬下十分小心,來說兩句話就走,斷然不會給侯爺招惹麻煩的。”

  你出現在這裡就是個天大麻煩了——

  薛鴻興把這句話硬忍著咽回去,他有意疏遠延平郡王,但他不能和延平郡王翻臉,蜀王手裡也捏著他的把柄,他承擔不起翻臉的代價。

  勉強放和緩了一點聲音道:“郡王叫你找我何事?”

  不等男子答話,他忍不住緊著就道,“你長話短說,不要耽擱。”

  男子忙道:“屬下知道。”

  他確實不囉嗦,三兩句就把延平郡王的意思說了一下——請薛鴻興想個辦法,能讓延平郡王繼續留京。

  薛鴻興:“……”

  他一句粗口堵在喉間,真是費盡力氣才沒爆出。

  怎麼想的,這種事情找他幫忙!

  別說他現在不想幫了,就是原來想幫,也不敢伸這個手啊!

  “你回復郡王,這件事情,我是真的沒有什麼辦法。”薛鴻興努力露出一點歉意的笑容來,“請郡王自己想一想別的主意。”

  男子苦笑道:“若是有,屬下也不冒險來見侯爺了。皇上的心意十分堅決,郡王恐怕無力扭轉。”

  薛鴻興忍著不耐,道:“我知道郡王處境不利,若是有辦法,我必然會幫郡王,可這事我是真的不便——請郡王稍安勿躁,實在不成,暫回封地也沒有什麼,沒有別人比郡王的優勢更大了,來日方長,不是嗎?”

  男子又求了兩句,見薛鴻興只是無奈地與他打著太極,他一個下人,也不能對薛鴻興威逼什麼,只好去了。

  回王府將話都轉給延平郡王。

  延平郡王起先非常失望,但一時沒有多想什麼,及到臨睡前,他心煩意亂,把薛鴻興的話翻來覆去又想了幾遍,才漸漸覺出點味來了——薛鴻興什麼意思,話里話外,怎麼好像有點讚同他離京?

  什麼叫他“暫回封地也沒有什麼”,別人可以這麼勸他,可薛鴻興是投靠了他的,這話音,和從前不一樣啊。

  延平郡王越想,越嚼出了點別的味來。

  第126章

  延平郡王內心對薛鴻興的忠誠度產生了疑問。

  他一面覺得應該是不至於,薛鴻興這時候背叛他,根本沒有可以投靠的人,可能是他怕事的心重一些,不敢在京里替他說話。

  一面又忍不住去想那個“萬一”,萬一薛鴻興真的有了二心——

  那嚴重程度不下於他無法留京。

  延平郡王是個謹慎的人,於星誠在揚州時將他一嚇,他就不敢再拉扯韓王,諸如寶豐郡王當街調戲婦人的事,他更不會去干,現在對於自己的人手,他也持很小心謹慎的心態。

  他想查一查薛鴻興。

  但有一個問題是,他的主要勢力範圍在蜀地,想在京里暗查薛鴻興這樣的大員,他很難辦到。

  他可以送信回去給蜀王,但如果薛鴻興真的有問題,這一來一迴路上耗的時間恐怕就夠事態不可挽回。

  延平郡王為此琢磨了兩天,終於想出了一個雙管齊下的辦法。

  信照送,但是他自己,也要做出一點努力。

  他把努力的方向放在了吳太監身上。

  這不奇怪,薛鴻興那架十二扇大屏風豈止薛嘉言這個家裡人聽說了,有心人,都有數,延平郡王在京中勢單力薄,但他也有一個優勢,他能來往宮禁中,衛太妃與石皇后來往頻密了,常能借著石皇后的名義召他,他想找機會挨近吳太監,自以為不難。

  選擇吳太監為切入點,延平郡王是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的。

  首先吳太監與薛鴻興是新近熱乎上的,這個時間節點很值得玩味;其次,既是新近好上的,交情必定不牢靠,容易拆;最後,怎麼拆,錢。

  太監死要錢,天下所公認。

  看吳太監置宅收禮那勁兒,也不是什麼高風亮節的主。

  延平郡王覺得他又不是要打聽皇帝的動向,只是問一問薛鴻興的,既不犯忌諱,應該也費不了多少事。

  他就順著這個方向努力去了。

  巧了,吳太監正置了私宅。

  大概是為了收禮方便,少落御史眼目,吳太監這個私宅置得不像一般太監那樣為了來往方便離皇城近,而是隔了不少距離,挺遠,也挺偏僻,倒是清靜。

  因此延平郡王悄悄使人去找他也不引人注目。

  只是這個機會難等,吳太監大部分時間跟在皇帝身邊,出宮去私宅的時候實在不多。

  延平郡王請石皇后幫忙留意著,足等了七八天,終於等到了吳太監將要去私宅住一晚的消息。

  延平郡王暗暗地忙使人去了——就是之前去找過薛鴻興的那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