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齊長利是真正的逆臣賊子,當初卻陷害甄家,穆堂主恨不能親手為甄家報仇。

  “京城更需要穆夫子。”趙允旻回到案席,撥了撥桌案旁的炭爐,嗶嗶啵啵的火花跳出淡淡的輕煙,現在寇清禹摻和進來,京城裡的事情絕不能有半點閃失。

  趙允旻自知他和蒼松堂暫無法清側寇清禹,否則也不用權且答應寇清禹的條件。

  “好了,大家先各自回去,朝局不是一朝一夕可定,都不用太著急。”

  趙允旻送走李仲仁,又同穆堂主告別後,直接去了凝光院。

  剛到工事房,熱茶還未喝上一口,辛蒼和辛蕪就一起過來抱怨了。

  “殿下,您說說華娘子,當初華娘子對林馨好,林馨又是怎麼對華娘子的,最後不是因為嫉妒反戈陷害了華娘子嗎,由此可見林馨是十足小人白眼狼,林馨現在日子不如意,就來找華娘子哭訴打秋風了。華娘子分明答應我們不再理會林馨,偏偏又生出不該有的同情心,殿下瞧瞧,林馨昨兒才來過,今兒又寫信,華娘子竟然還要回信,將來別應了那句‘農夫救蛇’。”

  華琬自知理虧,撅著嘴不敢辯駁,其實她心底是不信任林馨的,只是林馨現在太過悽慘,實在於心不忍。

  趙允旻到華琬身邊坐下,拈起桌案上薄薄的宣紙,“她寫信與阿琬說什麼?”

  第245章 重遊

  “信里亦是在道歉,趙郎,林馨大概真知道自己錯了,現在每日皆活在後悔和苦痛之中。”華琬眨巴著眼睛,小聲地說道。

  趙允旻握住華琬的小手,“阿琬若實在看不過眼,送些尋常物什無甚不可,我不會強迫,我也不想阿琬心中有愧疚和遺憾,但若林馨開口要你做事或者去哪裡,一定事先與我說。”

  “趙郎只管放寬心。”華琬抿著嘴笑,她雖與林馨恢復往來,但心裡同明鏡似的,不管林馨在惠王府受到多少欺辱,也是二皇子的侍妾,是惠王府的人,不是她真正的朋友。

  “好,阿琬不許獨自出門,至少帶上辛蒼和辛蕪我也能放心。”趙允旻一邊拍華琬腦袋,一邊朝辛蒼和辛蕪感激地點點頭。

  華琬調皮地吐了吐舌頭,搖晃著趙允旻手臂,岔開話問道:“殿下可有陶嬸娘消息。”

  數月前陶嬸娘來信言再過半年能回京,如今已是大學紛飛的冬日,不知嬸娘和小陶是否在回京的路上。

  趙允旻搖搖頭,“若能提前知曉嬸娘回京的日子,我便和阿琬一同去城郊接迎。”

  華琬歡喜地答應,她已經猜到嬸娘離京辦的事與當年甄家有關。

  嬸娘既然肯回來,說明事情辦成了,到時她既與嬸娘、小陶團聚,殿下亦有更多的助力。

  ……

  趙允旻知道寇清禹開始派人盯梢他,是以白日裡過來凝光院的次數越來越少。

  為解相思,唯有夜晚通過暗道,避人耳目地到凝光院與華琬相聚。

  華琬有疑惑趙允旻為何忽然小心起來,卻未多問,反心疼趙允旻白日黑夜皆不得休息。

  而林馨幾乎每日都會與華琬寫一封信,華琬看過後,再挑三兩封回。

  從信中可知林馨心情好了不少,惠王妃對她管得也寬了些,雖不能時常離開惠王府,但會允許她每月至凝光院尋華琬三次。

  這一個月,華琬陪同林馨回了一次工學堂,又去了一次相國寺走瓦市。

  皆是二人曾經一起去過的地方,故地重遊,林馨心情放開不少,甚至還提起李仲仁,問李仲仁在翰林院好不好。

  可惜就此事華琬連敷衍都不肯,關於哥哥的她隻字不提。

  林馨自討沒趣,擔心華琬想起不愉快的過往,復又厭惡起她,愣是連不愉快的表情都不敢有。

  這日華琬由辛蒼和辛蕪陪著,隨林馨到茶肆吃了碗茶,準備回去時聽到街市上傳來命令百姓退讓的鑼聲。

  三輛雕梁馬車和數十名護衛往都亭驛行去。

  辛蕪眼睛亮起,欣喜地說道:“是北梁的使臣。”

  華琬不禁訝異,照理北梁和新宋皆是隔年出使,可今年年頭北梁使臣來過,還帶了許多新宋匠師回去,怎麼剛過大半年又來了。

  華琬想起殿下和北梁二皇子間的關係,如此頻繁的出使,該不會與殿下有關吧。

  殿下已經有一段時日沒與她提起任何關於朝局的事情,她偶爾問些無關痛癢的,殿下也很快岔開話,大約是不想她費心,或者近日四處真無動靜。

  幾人走到分別通往凝光院和惠王府的岔路,林馨和華琬三人告別分開。

  回到惠王府,林馨照往常去尋齊氏稟報她與華琬之間說的話與發生的事。

  婢子領林馨往前走,“王妃在二進院子的小花廳,殿下也在。”

  林馨腳步一滯,本就無血色的臉龐這會更似壓枝的雪一樣白,支支吾吾地說道:“既然王妃與殿下在一起,我去打擾怕是不好,不若待殿下和王妃談完事情,我再單獨尋了王妃。”

  “王妃命你一回來就去尋她,別推推拒拒的。”婢子不屑地斜睨林馨一眼,“當初不要臉的勾引殿下,現在倒知道怕了,也就王妃心好,留下你這種禍害。”

  林馨自嘲一笑,是了,惠王府里,一名粗使婢子都可以嘲笑她看不起她,她有什麼資格害怕,有什麼資格挑三揀四,大不了再被二皇子扇巴掌。

  進了惠王府,她身上的傷就沒好全過,當肚子裡孩子沒有了時,她有痛苦和恐懼,但內心油然而生的更多是慶幸。

  ……

  惠王府花廳里,趙允佶懶懶地癱坐在高背靠椅上。

  齊氏擔憂地說道:“殿下,寇清禹和趙允旻怎麼會在一起,若寇清禹真要扶持趙允旻,我們該怎麼辦。”

  一早齊府送來消息,言齊家派去盯梢張家的下人,在無意間看到寇清禹和趙允旻出入同一家茶肆。

  齊顯圖起了警覺,原以為大皇子被貶為庶民,而寇清禹會一直處於中立,既不偏幫二皇子,也不偏幫五皇子,是以齊家對兩人根本不關心。

  齊顯圖初始懷疑是碰巧,命人暗中盯梢二人,結果短短几日,二人便會面數次。

  “這隻老狐狸。”齊顯圖氣得大罵。

  當初齊家和寇家一起謀害過甄家,齊顯圖知道寇清禹的手段。

  甄家倒下,寇清禹一路再無妨礙,得睿宗帝重任,成為朝中唯一丞相。

  縱是齊家鼎盛時期,齊顯圖對寇清禹都恭敬有加。

  齊家曾試探過寇清禹,希望寇清禹支持趙允佶,可惜寇清禹拒絕了,並直言他不會介入齊、張兩家之爭。

  寇清禹確實未食言,他不介入齊、張兩家,卻直接轉頭幫另一個廢物。

  齊顯圖發現寇清禹和趙允旻聯手後,立即遞消息到惠王府,讓二皇子和齊氏心裡有數。

  趙允佶指甲摳進紫檀扶手,不管甚事兒,只要提到趙允旻他就來氣,趙允旻是個什麼東西,爛泥、廢物、想吃天鵝肉的臭蛤蟆。

  齊氏見趙允佶不說話,又繼續道:“趙允旻真是好運氣,何德何能,寇清禹竟然幫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