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華琬疑惑地看著趙允旻,趙允旻笑了笑與華琬解釋一番。

  齊家祖上乃跟隨開國將軍英國公的一名副將。

  那時高祖剛打下新宋江山,邊境不穩戰亂不斷。

  齊家先祖在大燕的幾次進犯中立下戰功,由英國公推舉,得高祖青睞,回京被封為四品宣威將軍,齊氏一族就此興旺。

  由此可知齊家是武將出身。

  齊家人比之英國公等人更有遠見,邊境之亂漸漸平息,幾十年過去新宋國戰事越來越少,周圍附屬小國不值一提,相鄰大國間趨於和穩。

  新宋國愈漸繁榮興盛,武將在朝中地位大不如前。

  齊氏一族於三十年前分為兩支,一支仍舊習武蒙蔭,家族裡出過數位將軍、都護和節度使,另外一支捉筆從文。

  齊家算是得上蒼青睞的,從文一支初始羸弱,幾代下來,接連出了幾位進士甚至一位狀元,朝中文官里漸漸有了齊家一席之地。

  齊家文武兩支同宗,一直相互提攜,往來密切。

  雍寧年間,齊氏女入宮,生下二皇子,齊家開始不滿足現有的一切,蠢蠢欲動,想方設法剷除所有絆腳石。

  如今齊家在朝的文官被打去七八,另外一支早也坐不住。

  趙允旻和蒼松堂擔心的就是西南邊陲節度使齊長利。

  齊長利作為武將,官至三品,手握重兵,為人謹慎,用人極嚴,駐守西南已有十年余。

  趙允旻知道齊長利是齊家的最大一張牌,齊家兩支為了送二皇子上皇位,從十年前開始謀劃,與有共同利益的權臣寇清禹短暫合謀,剷除忠臣甄氏一府。

  縱是二皇子被睿宗帝嫌棄,齊家也不肯放棄皇位,齊長利說不準哪天就反了。

  趙允旻雖有把握大敗齊長利,卻也不希望發生內戰。

  相鄰大國虎視眈眈會趁虛而入,而且戰事必然禍及百姓,生靈塗炭。

  趙允旻要的不是齊長利謀反,他只要齊長利謀反的證據。

  有了證據,他可在齊長利謀反前,削其兵權,取其項上人頭。

  現在齊家為了提防張家,不論是京中的齊府、惠王府,還是邊陲齊長利的都護府,皆固若金湯,漫說張家人,就連趙允旻和派往西南邊陲的蒼松堂幫眾,都探不到關於齊長利的任何消息。

  第233章 吉日

  齊家能走到今日總是有能耐的。

  原先齊家枝葉廣袤張揚,尾大難調,是以他們能輕鬆地借張家之手摺去齊家臂膀。

  但現在齊家開始警惕,合力保餘下的人,旁人很難下手。

  華琬問道:“若齊家真有反心,京城與邊疆總該有書信往來,書信亦截不到嗎?”

  穆堂主搖搖頭,“書信不走驛站,府內消息藏得嚴實,我們不知書信何時送出,且送信之人可能是採買、可能是佃農、可能是僕從,身份不明,哪怕我們費大量精力盯梢齊家和都護府進出的所有人,也保不准齊家有通暗道。”

  趙允旻緩緩地摩挲梅花紋鈞瓷茶碗,“都護府嚴防滴水不漏,千里之外難安排,是以西南邊陲只需盯牢大軍動向,其餘我們還是在京城的齊府和惠王府想辦法。”

  穆堂主皺眉思索,“如今齊府重用入府五年以上的老僕和齊長利的暗衛,惠王府人手亦由齊家安排,我們之前送進府的,雖未被發現不妥,但只能在外院做粗活,有暗衛在,齊家議事的內堂和書房根本接近不了。”

  姚沅嘆了口氣,“齊家若能出些亂子,令齊侍郎對府上所謂固若金湯的防範產生懷疑,並因此換去一批人,我們蒼松堂的兄弟就有機會接近內堂和書房,能探到京城和西南邊陲往來書信的消息。”

  “齊長利的暗衛身手不凡,想在齊府引亂子都難,冒然行事反而會暴露。”穆堂主很發愁。

  三人皆陷入沉思,華琬動作輕緩地替三人斟滿茶水,半晌後小心問道:“是不是齊侍郎撤去在內堂當差的僕僮,我們蒼松堂兄弟就能得信任?”

  穆堂主自信道:“只要有一星半點機會,我們的人都能上去。”

  華琬微微一笑,“趙郎、穆堂主、姚大人,小女有個容易的法子。”

  穆堂主和姚沅還愣著,趙允旻眉眼一彎,輕鬆道:“阿琬說來聽聽。”

  ……

  申時華琬回到凝光院徑直去尋了記錄工事木牒的主簿。

  “華院使。”主簿看到華琬忙起身見禮。

  華琬笑道:“王主簿,昨兒惠王妃可是在凝光院定了些首飾。”

  “是了,齊夫人生辰將至,惠王妃送了五顆南珠和一匣寶石過來,要求制一套祝壽的頭面,除此之外,惠王妃還為自己定了兩支赤金簪。”主簿如實道,順道打開記事簿與華琬相看。

  華琬點點頭,“王主簿,這幾日我正好無事,惠王妃定的首飾交給我吧。”

  “好,下官將華院使名字寫上,明日一早婢子會送首飾料子與華院使。”

  “麻煩王主簿了。”

  交代完事情華琬往東苑行去,正巧看見羅院使從月洞門處進來。

  羅院使遠遠地朝華琬招手,“巧了,我才去問辛蒼你何時回來。”

  “師姐有什麼事嗎?”華琬走到羅院使身邊笑問道。

  “三日後是吉日,我們一起去你舅舅家,你也不用做什麼,在屋裡候著就行。”羅院使心情很好,說話的聲音都帶著歡愉。

  華琬一臉迷茫,“為什麼要挑吉日去舅舅家,可是表哥有喜事?”

  羅院使眉毛一挑,臨到這份上,殿下竟然還藏著沒告訴華琬。

  “咳,到時你便知曉,時辰不早,我們一同去用夕食。”

  華琬心裡念著惠王妃的首飾,也沒多問。

  三日後天尚未亮,華琬在睡夢中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吵醒。

  門外是青荷在喊她。

  華琬揉著惺忪睡眼打開槅扇門,天空擦黑一片,唯有東向的太白星格外明亮。

  “快快。”不等華琬詢問,青荷就牽了華琬的手走進廂房,其身後還跟著兩名小婢子。

  一名婢子點起廂房的所有壁燭,另一名婢子則替華琬洗漱更衣。

  青荷帶來一身簇新的茜紅牡丹紋交領妝花褙子,一支鑲紅瑪瑙金盞花赤金簪。

  “華娘子,羅院使說了,今兒替你綰百合髻,百合百合,百年好合,”青荷拿起木梳,華琬一頭烏溜溜的青絲又長又順,叫人好生羨慕。

  華琬怔怔地看著銅鏡里青荷嫻熟地替她篦發綰髮。

  怎麼一個個人都奇奇怪怪的,似乎要發生什麼唯獨她不知道的事兒。

  不管她怎麼問,青荷皆笑而不語,惹得她心裡直發毛。

  好在羅院使領了辛蒼和辛蕪很快過來,手中還提著一小籠素餡兜子一會作華琬晨食。

  羅院使朝青荷催促道:“手腳麻利點兒,別耽誤了吉時。”

  辛蕪湊在華琬身邊,眼睛晶亮亮的,“華娘子真漂亮。”

  “阿琬,一會到舅舅家,慶國公和穆堂主過來下聘,你先躲屋裡,待我們叫你了,你再出來向長輩道好。”羅院使拈起金簪遞給青荷,青荷對著銅鏡認真地於華琬髮髻上比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