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陶學錄疑惑道:“華丫頭,你怎麼會認識殿……這位郎君?”

  華琬解釋道:“嬸娘,前兒學生的表哥考完太學,我們一道去了瓊林園,學生走岔了險些兒遇見禁軍,是這位仙人幫了學生,說來,仙人亦是學生恩人呢。”

  華琬朝趙允旻躬身道:“那日仙人出手搭救,小女感激不盡。”

  當時她嚇得轉身就逃,都沒來得及道謝,她也後悔呢,幸而上天又給了她機會。

  華琬察覺趙允旻的目光還在往她的墨寶上瞟,遂將墨寶抱得更緊了些,一臉誠懇地說道:“小女知曉這幅書法精湛不凡,故此入了仙人哥哥的眼,若墨寶是小女的,小女一定贈與仙人哥哥,無奈墨寶另有主人,所以……”

  所以您大人就別打墨寶主意了,華琬眨眨眼,將最後半句話咽了下去。

  陶學錄終於弄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只不知華琬為何會將大皇子喚作仙人?這會也不便詳細問了,陶學錄恭敬地看向趙允旻:“不知郎君忽至工學堂,所為何事?”

  華琬努力的朝陶學錄使眼色,仙人過來就是偷墨寶的,她親眼所見,半點不假。

  趙允旻笑起時溫柔的神情,比此刻的月光還要美,“今日團圓佳節,在下孤身一人,行至工學堂外時,忽聽見翠竹鳴曲悠揚動聽,竹葉曲勾起了在下愁緒,感懷不已,駐足不舍前行,遂不請自來,還請嬸娘和兩位娘子莫怪。”

  華琬想大喊他騙人,無奈陶嬸娘已經信了。

  陶學錄搖搖頭嘆息一聲,紅著眼圈道:“若郎君不嫌棄,與我們一道過節吧。”

  第54章 黑影

  竹亭的食案上多了一份杯箸,青瓷杯里斟滿了前兒陶學錄帶著華琬釀的梅兒酒。

  趙允旻端起翠綠欲滴的青瓷杯舉向華琬,“蒙小娘子抬愛,我並非仙人,先才驚擾到小娘子了,我自罰一杯。”

  趙允旻一飲而盡,華琬紅著臉,扭捏地揉起帕子,小陶就大方許多,因著趙允旻好看,她時不時地瞧他幾眼。

  陶學錄見小陶和華琬哧溜哧溜地喝了三碗蜜糖水,知曉她二人都吃飽了,笑道:“趁了這會月色最好,你們別拘著,到月下祈禱吧。”

  小陶得了令,歡喜跳起,牽了華琬的手就跑出去。

  隱約聽見二人小聲地商量要問明月祈禱什麼,是貌似嫦娥還是圓滿如潔月呢。

  華琬歪著腦袋仔細想了想,還是祈禱表哥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吧。

  華琬餘光瞥見正與陶學錄說話的趙允旻,先才他說自己孤身一人在京城,似乎很可憐呢,不過瞧那身打扮又不似進京趕考的學子,也不似落難的苦人,真猜不出是甚身份。

  華琬心裡琢磨了一會,又向天空的那輪不知人間事的明月加許了個願望,希望竹亭里長得像仙人的郎君,能快些找到他的家人,不要孤單一人,否則中秋團圓節都沒個落腳處。

  趙允旻神色泰然地從華琬身上收回目光。

  陶學錄見小陶和華琬鬧得開心,未留意竹亭了,才敢開口詢問:“殿下,今日中秋,宮內不是有辦宴麼,殿下如何出來了,可會引起旁人懷疑。”

  “嬸娘放心,宮宴有我沒我,根本沒人會留意的。”趙允旻淡淡道。

  陶學錄哽咽,“若是娘娘還在,該多好。”

  明月照人,心生柔情,可更易生愁緒和思念故人,故有世間人常嘆月圓人難圓。

  趙允旻微闔眼,月亮越明越能看清月面上變換的黑影。

  有人說黑影像玉兔搗藥,有人說像嫦娥奔月,再或者還有說像吳剛伐樹的,不同人不同心境,看到的景象便會不同,此刻趙允旻認為黑影像潑在一片盛世清明上的凌亂墨汁。

  娘親已經走了,不可能再回來,如此,他與其每日哀思,不若好好籌謀,如何才能讓娘親和整個甄家,在九泉之下瞑目。

  陶學錄將梅花餅和水晶糕端至趙允旻跟前,“殿下在宮裡怕是沒吃多少東西。”

  “謝謝嬸娘,我不餓的,留給她們吧。”趙允旻朝華琬的方向笑了笑,那傻丫頭正抱著煙火四處尋點火的地兒。

  “殿下不用擔心她們,這兩個孩子,過午時自上街到現在,嘴就沒停過,都快飽漢不知餓漢飢了。”陶學錄慈祥一笑,想起先才發生的事情,溫聲詢問,“殿下今日過來可還有甚旁的事。”陶學錄知華琬言殿下偷東西一定是誤會,但仍詫異他為何會在無人時去置物房。

  趙允旻想了想,如實道:“嬸娘學生手中的那幅墨寶,是我的。”

  陶學錄一愣,更加不明白,“殿下的東西,怎會到華琬的手上。”

  “此事說來話長了,改日有機會,我再與嬸娘詳細說,”頓了頓,趙允旻神情悠然地補充道:“如今華小娘父母俱亡,她不知墨寶主人是誰,斷不肯將墨寶交於我了。”

  “這……”陶學錄略琢磨,“華丫頭從她舅舅家將墨寶和舊衫裙帶來後,每半日都會打開櫥格查看,很是看重,不過不論怎樣,既然墨寶是殿下的,殿下便直接拿走吧,到時候我會好好勸華丫頭的。”

  趙允旻搖搖頭:“不可,想來嬸娘對華小娘很了解,她是個死心眼的,而且這幾日她之所以如此在意,是因為她父母的忌日快到了,八月初二十七,那日她要帶了墨寶和舊衫裙去祭拜她爹娘。”

  陶學錄神色一變,華琬未與她說過這事,她也未去留意。

  陶學錄長舒口氣,心裡暗道好險,幸虧殿下是心地善良,總為他人著想的,否則真這般拿走,華琬不知會多難過。

  “嬸娘,待華小娘父母的忌日過後,她就不會這般上心,到時候我再取走,研究一二,尋到我需要的東西後,會再送回來的。”趙允旻順著思緒繼續說道:“華琬的叔祖一家,還有她的爹娘,都是因為甄家和我而死,若可以,嬸娘待她好一點吧。”

  說罷,趙允旻又自嘲一笑,看華琬如今笑得那般開心的模樣,就知她在置物房的日子是極好的,哪需他多此一舉,說這許多無用的話。

  陶學錄知華琬是在去年那場震驚京城和朝廷的大火中失去爹娘,後寄居於舅舅家的,卻未想到此事會與大皇子有關係。

  “無辜百姓不會枉死。”趙允旻站起身,朝陶學錄行了晚輩禮,“嬸娘,今日能與嬸娘和華小娘一起過中秋,也不枉了這團圓佳節了,我便先回去,過些時日再來探望嬸娘。”

  陶學錄站起身,“殿下在宮裡萬事小心。”

  “嬸娘放寬心。”趙允旻不打算同華琬、小陶告別,閃身離開竹亭。

  就在此時,華琬點燃了一支煙火,五彩的顏色於空中綻放,正要隱於院牆的趙允旻回過頭,正好看見華琬那雙映照著不斷閃爍、泯滅交替了火光的翦水秋瞳。

  放完煙火,華琬和小陶心滿意足地跑回竹亭,“嬸娘,您喜歡看煙火嗎?”

  華琬學著小陶一下子趴在陶學錄膝頭,問完話才發現竹亭里少了一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