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華琬欽佩地看著小陶,點頭讓老學錄放心,“學錄大……嗯,陶嬸娘,我會盡力幫小陶姐做事,與小陶姐好好相處的。”

  陶學錄笑著搖頭,“傻孩子,我先才都說了,小陶整理打掃時,不肯叫旁人插手,你去幫忙她要生氣的,你只幫我罷。”

  華琬不好意思地咧嘴一笑,重重的“嗯”一聲。

  按照陸博士交代,華琬要先制一百根金線。

  陶學錄捧出一隻紅木匣子,裡面碼了一百片大小為孩童手指長寬、薄如葉的小金片。

  華琬用竹夾小心鑷起金片,好奇道:“陶嬸娘,這薄金片是錘鍊而成的嗎,一會制金線,也是用小錘子敲?”

  陶學錄解釋道,“金片是靠錘打,但金線除了要錘打外,還需用到另外一件工具。”陶學錄轉身吩咐小陶,“孩子,去將拔絲板取來。”

  很快桌案上多出一塊一尺長半尺高的厚鐵板,鐵板上有三排,十八個貫穿鐵板的小圓孔。

  仔細瞧了,會發現這些圓孔在鐵板兩面都成倒錐狀,從第一個圓孔到鐵板的最後一個圓孔,中心錐孔會越來越小,華琬盯著鐵板最尾處的那隻錐孔,約莫只能通過由十根棉線擰成的股線。

  “華丫頭,過來看。”

  華琬慌忙回神,就見陶學錄將薄金片沿一個方向摺疊數次,再用手錘順著幾個方向來回敲打,往復幾次金片被敲成了細細長長的小圓柱,又隨手捻出個圓柱尖兒。

  “華丫頭,接下來就要拔絲了。”陶學錄頭未抬,將拔絲板搬正,從第一個最大的圓錐孔開始,細金圓柱依次穿過拔絲板上的錐孔,偶爾還要在一個孔里來回走上幾遍,在過到第十三個孔時,最初的金片被拔成半人高的細金線。

  陶學錄指尖繞兩圈金線,雙目微闔神情專注,點點頭,取一隻木卷盤,嫻熟地將金線纏繞於木卷盤上。

  前後不過兩刻鐘功夫,陶學錄停下手朝華琬問道:“華丫頭,這就是金線的製法,可都看仔細了?”

  “嗯!”華琬高聲應下,眼睛還望著卷盤上的金線,陽光透過紗幔照在金片和金線上,光芒流轉,但仍不如華琬的眸光清亮。

  華琬指著金線問道:“陶嬸娘,拔絲板還剩五個孔,為何不再穿過去呢,如此不是金線能更細嗎?”

  “金線的粗細,是與累絲花樣有關的,鄭老夫人定的二十枝簪子只要卷草紋,不複雜,金線無需太細,華丫頭可想試試?”陶學錄本打算再制一根金線,可見華琬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乾脆往旁移了移。

  “真的可以嗎?”

  華琬在陶學錄的眼神里讀到了鼓勵,立即接過小手錘。

  因為是第一次做,速度慢些,但步驟手法無一錯處,力度也恰到好處。

  陶學錄發現華琬的感覺非常敏銳,很多時候華琬只要指尖觸碰或者餘光掃到,就可知此處是否有瑕疵,是否要重新錘打或拔絲,沒個幾年制飾經驗,是不可能如此敏銳的。

  怪道羅坊主會送華琬入工學堂,陸博士又將華琬送到她這兒。

  陶學錄內心感嘆一番,仔細檢查了華琬繞在卷盤上的金線,點頭表示很滿意。

  “華丫頭,一共有一百根金線,你可有耐心做?”陶學錄試探道。

  “陶嬸娘放心。”華琬拍胸脯保證,她的心境本就十分平和,更何況現在還起了興趣,漫說一百根,就是一千根,她也能安安靜靜地製成。

  “好,待一百根金線完成,我們便開始制花樣。”陶學錄轉身至高櫥取出一副指套交給華琬,“制金飾時戴著,指套尖處是薄蠶絲,不會影響到觸感,金匠是精細活也是力氣活,別弄傷手了。”

  “陶嬸娘,學生不要,學生不怕弄傷手,而且多傷幾次,多結幾次痂,就結實粗糙不會受傷了。”

  “誰瞎說的,丫頭你手指生的好看,是有福氣的,該好好保護。”

  華琬想了想,終乖乖點頭從陶學錄手中接過指套,指套大小正好,並如陶學錄所言,指套不但能保護手指還幾乎不影響觸感。

  就在華琬準備再去拿金片時,外頭傳來叩門聲,“學錄大人,小的送飯來了。”

  話音剛落,小陶已跑到槅門前,原本淡漠如紙的面上現出歡喜意,接過食盒,小陶不忘向送飯的僕婦欠身道謝。

  僕婦朝陶學錄恭敬道:“學錄大人,今兒一早陸博士交代小的多備一人飯食,故今兒午食是三人份的。”

  “好,辛苦你了。”陶學錄向僕婦頜首,又同華琬說道:“不急,先用午食吧。”

  每日送到置物房的飯食很好,比之食舍的還要精緻。

  小陶捧著銀絲冷淘和金花餅子大口咬,幾點碎屑落在食案和衣襟上,陶學錄非但未斥責,反細心地替小陶撿去衣襟上的餅碎。

  華琬也將心底的最後一點拘謹和顧慮放下,滿足地吃起來。

  用過午食,陶學錄擔心會積食,不肯華琬立刻到桌案旁做事,令她搬了杌幾一道在廊下小歇。

  “華丫頭,你會怨陸博士嗎?”

  華琬被太陽曬眯了眼,幾乎靠在柱樑上睡著,聽到陶學錄問話清醒了,認真道:“不怨,陸博士雖看著嚴厲,其實對學生特別好,是學生自己惹事,給陸博士添麻煩。”

  陶學錄欣慰地點頭,“你能明白玉清就好,她心裡也苦。”

  最後一句話陶學錄說的很輕,華琬見陶學錄開始闔眼休息,乖乖地不再說話,只踮著布鞋尖,踢地上的石子兒。

  第23章 皇家舊事

  華琬用五日功夫制好了一百根金線,期間恰逢工學堂旬假,華琬擔心誤事,也未回雲霄鄉,只托雲霄鄉的村民,將工學堂發的一貫錢帶回去給舅娘。

  這日,華琬仔細檢查了纏金線的卷線盤後,收入楠木箱籠中,待制飾時一一取用。

  “陶嬸娘,今日我們要開始雕簪花了嗎?”

  陶嬸娘關切道:“華丫頭可要休息一日?還有,陸博士安排的功課都背熟了嗎,過兩日陸博士要考你了。”

  四日前,陸博士過來置物房,言未免華琬偷懶,以後每隔七日她都會親自檢查華琬的背書情況。

  華琬扭頭望向書簍,“陶嬸娘放心,學生已經背熟了《說文新附》的金篇、玉篇,《碎金》也看過一遍,準備開始背了呢。”

  陶學錄點點頭,她是打心眼裡認可華琬這孩子了。

  華琬每日天擦亮便起身,而後就在齋舍外的長廊,或者置物房外的梧桐樹下,捧了書卷靜靜地看,陶學錄偶爾會在距離華琬不遠處的地方停下,若非風吹枝葉搖曳不停,書卷又不時地被華琬翻動,陶學錄真以為那是一副安靜恬淡的畫卷。

  “那就好,華丫頭,既然你讀過《碎金》,我且問你,制簪飾的花樣需要用到哪些工藝,該如何制。”

  華琬想了想,若有所思地說道:“要先捶打,將赤金製成仿若圓雕的形狀,再輔以鏤刻,使飾物生動精美,掐絲亦不可缺,每一步都必須精益求精,要雕花能香,雕鳳能棲木,雕龍能馭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