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可現實卻不容她心中有任何僥倖。
就在她抬眼看向丞相的那一瞬間,耳邊的聲音也跟著同一時間落下——
「你是當今聖上的親姐姐,是我大梁唯一的長公主。」
話音落下,鍾毓就好似突然被一根釘子狠狠釘在了床上。
她甚至都忘記了眨眼,就那樣一動不動看著丞相。
「你是成安二十二年柳香如拼死帶出宮的長公主,是江佩雲一路從連山送至京城的長公主,是先皇臨死前都還念著的長公主。」
丞相的視線落在此刻面色蒼白如雪的人臉上,但說話的聲音卻出奇的平靜,沒有半分波動起伏,「成安二十八年十二月,有一個女人不遠千裡帶著孩子進京尋親,卻不想半路染上疫病,死在了京郊的驛站里。」
「與此同時,一位姓江的女人,帶著兩個孩子從驛站出來,而後直奔京城鍾家。」
鍾毓神色有些茫然,她看著丞相,好似根本聽不懂他現在在說什麼。
「成安二十八年,京城鍾家喜迎流落在外十餘年的二小姐,彼時還尚未坐上尚書之位的鐘延川,於府上大擺認親筵席。」
「此後十三年,鍾家二小姐深居閨中,甚少踏出過鍾府。」
「鍾毓,還要我說得再詳細一點兒嗎?」
直到最後一句話落下,丞相一直平靜的神情終於有了些許波動。
即便周遭的燈光一片昏暗,可鍾毓卻還是在那雙有些泛紅的眼眶中窺探出幾分外露的情緒。
難道,原主真的不是鍾延川的女兒,而是......
當朝長公主?
其實從她得知眼前之人就是當朝丞相之後,鍾毓的心里就充滿了一個又一個的疑問。
她不知丞相為何會率先一步從鍾延川手中救下自己,也不知鍾家二小姐的身份究竟是有什麼獨特之處,才會讓這位本該與鍾毓毫無關係的丞相親自來到峮州。
甚至都不知道,他口中一直講述的那些有關長公主的事情與她有何關係。
因為鍾毓從來沒有想過原主的身份會有異,甚至先前岑鳶在馬車上給自己看那半本手札的時候,她也從未往自己身上聯想過。
可丞相面對她時從頭到尾的態度,還有言辭之間的意味深長,他所說過的每一句話都好像在告訴鍾毓——
他自始至終都站在長公主那一邊。
又或者說,他從來都是大梁朝忠心耿耿的丞相。
這樣一位忠臣,會將如此重要的皇室秘辛告訴給一個陌生人嗎?
更何況這個人還是鍾延川的女兒。
那個也許害了章行舟,害了張昭成的鐘延川,他的女兒。
她猜到鍾毓或許和眼前這位丞相大人有著什麼隱蔽的關係。
也許是線人,又或許是處在統一戰線想要扳倒鍾延川的合作者。
可她怎麼也沒有想到,原主的身份竟然會是先帝之女,大梁朝的長公主。
多麼荒謬啊?
在她打算向岑鳶要一紙和離然後遠走高飛,在她迫切想要逃離這片處處都閃著刀光劍影的血腥之地的時候,一位從未謀面的人忽然出現告訴她——
你其實根本就不可能置身事外。
因為你的身份是皇家之人,你的姓里冠著「程」。
「所以呢?」
一直垂眸不知在想著什麼的鐘毓忽然抬起頭,她目光直視丞相,聲音卻含著一種古怪的平靜:「如今你告訴我這一切,又是為了什麼?」
「你方才同我說的一切,應當不是在趕來峮州之前才全部查清楚的吧?」
「從江佩雲將我帶入鍾府一直到今時今日,十三年的時間裡你為何從未想過將成安二十二年那場大火的真相大白於天下,將大梁長公主尋回皇室。」
說到這裡,鍾毓倏然笑了起來,可很快,她臉上的笑容便消失殆盡。
「因為你很早就知道了,當年那個放火之人就是鍾延川,而本該被他一把火燒死的長公主,則陰差陽錯成了鍾家被尋回去的二小姐。」
「而鍾延川再怎麼懷疑再怎麼追查,他都不可能懷疑自己的女兒會是大梁長公主。」
「所以你一直在等,等一個能將當年那位放火之人的陰謀全數揭露的機會,甚至為此你很早就開始布局,一個能將與此事有關的每個人都算計進去的局。」
鍾毓忽然不知從何而來的力氣,她一把掀開身上蓋著的被子,赤著腳踉蹌幾步走至丞相面前,如同審判者一樣居高臨下地看著他,「如若我沒有猜錯,本該與鍾鎏成親的岑鳶最終卻和我結為夫妻,被冠上『玩忽職守、結黨營私』名號而流放的當朝太傅,還有在我們剛到連山的第二日就被發覺行蹤的太守李源,早就安插在鍾延川私兵之中的手下......」
說到這裡,鍾毓的視線驟然凌厲起來——
「甚至於從始至終都引導著岑鳶西下的峮州太守王吉安......」
「這一樁樁一件件,怕都是丞相大人的手筆吧?」
「何不妨讓我來猜猜,」鍾毓忽然頓了一下,好似方才說的那些話耗盡了她的力氣。
她閉了閉眼,而後重新開口,「丞相大人苦心經營的這一切,用我和岑鳶做餌將鍾延川誘出山,然後又出面親自救下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就在她抬眼看向丞相的那一瞬間,耳邊的聲音也跟著同一時間落下——
「你是當今聖上的親姐姐,是我大梁唯一的長公主。」
話音落下,鍾毓就好似突然被一根釘子狠狠釘在了床上。
她甚至都忘記了眨眼,就那樣一動不動看著丞相。
「你是成安二十二年柳香如拼死帶出宮的長公主,是江佩雲一路從連山送至京城的長公主,是先皇臨死前都還念著的長公主。」
丞相的視線落在此刻面色蒼白如雪的人臉上,但說話的聲音卻出奇的平靜,沒有半分波動起伏,「成安二十八年十二月,有一個女人不遠千裡帶著孩子進京尋親,卻不想半路染上疫病,死在了京郊的驛站里。」
「與此同時,一位姓江的女人,帶著兩個孩子從驛站出來,而後直奔京城鍾家。」
鍾毓神色有些茫然,她看著丞相,好似根本聽不懂他現在在說什麼。
「成安二十八年,京城鍾家喜迎流落在外十餘年的二小姐,彼時還尚未坐上尚書之位的鐘延川,於府上大擺認親筵席。」
「此後十三年,鍾家二小姐深居閨中,甚少踏出過鍾府。」
「鍾毓,還要我說得再詳細一點兒嗎?」
直到最後一句話落下,丞相一直平靜的神情終於有了些許波動。
即便周遭的燈光一片昏暗,可鍾毓卻還是在那雙有些泛紅的眼眶中窺探出幾分外露的情緒。
難道,原主真的不是鍾延川的女兒,而是......
當朝長公主?
其實從她得知眼前之人就是當朝丞相之後,鍾毓的心里就充滿了一個又一個的疑問。
她不知丞相為何會率先一步從鍾延川手中救下自己,也不知鍾家二小姐的身份究竟是有什麼獨特之處,才會讓這位本該與鍾毓毫無關係的丞相親自來到峮州。
甚至都不知道,他口中一直講述的那些有關長公主的事情與她有何關係。
因為鍾毓從來沒有想過原主的身份會有異,甚至先前岑鳶在馬車上給自己看那半本手札的時候,她也從未往自己身上聯想過。
可丞相面對她時從頭到尾的態度,還有言辭之間的意味深長,他所說過的每一句話都好像在告訴鍾毓——
他自始至終都站在長公主那一邊。
又或者說,他從來都是大梁朝忠心耿耿的丞相。
這樣一位忠臣,會將如此重要的皇室秘辛告訴給一個陌生人嗎?
更何況這個人還是鍾延川的女兒。
那個也許害了章行舟,害了張昭成的鐘延川,他的女兒。
她猜到鍾毓或許和眼前這位丞相大人有著什麼隱蔽的關係。
也許是線人,又或許是處在統一戰線想要扳倒鍾延川的合作者。
可她怎麼也沒有想到,原主的身份竟然會是先帝之女,大梁朝的長公主。
多麼荒謬啊?
在她打算向岑鳶要一紙和離然後遠走高飛,在她迫切想要逃離這片處處都閃著刀光劍影的血腥之地的時候,一位從未謀面的人忽然出現告訴她——
你其實根本就不可能置身事外。
因為你的身份是皇家之人,你的姓里冠著「程」。
「所以呢?」
一直垂眸不知在想著什麼的鐘毓忽然抬起頭,她目光直視丞相,聲音卻含著一種古怪的平靜:「如今你告訴我這一切,又是為了什麼?」
「你方才同我說的一切,應當不是在趕來峮州之前才全部查清楚的吧?」
「從江佩雲將我帶入鍾府一直到今時今日,十三年的時間裡你為何從未想過將成安二十二年那場大火的真相大白於天下,將大梁長公主尋回皇室。」
說到這裡,鍾毓倏然笑了起來,可很快,她臉上的笑容便消失殆盡。
「因為你很早就知道了,當年那個放火之人就是鍾延川,而本該被他一把火燒死的長公主,則陰差陽錯成了鍾家被尋回去的二小姐。」
「而鍾延川再怎麼懷疑再怎麼追查,他都不可能懷疑自己的女兒會是大梁長公主。」
「所以你一直在等,等一個能將當年那位放火之人的陰謀全數揭露的機會,甚至為此你很早就開始布局,一個能將與此事有關的每個人都算計進去的局。」
鍾毓忽然不知從何而來的力氣,她一把掀開身上蓋著的被子,赤著腳踉蹌幾步走至丞相面前,如同審判者一樣居高臨下地看著他,「如若我沒有猜錯,本該與鍾鎏成親的岑鳶最終卻和我結為夫妻,被冠上『玩忽職守、結黨營私』名號而流放的當朝太傅,還有在我們剛到連山的第二日就被發覺行蹤的太守李源,早就安插在鍾延川私兵之中的手下......」
說到這裡,鍾毓的視線驟然凌厲起來——
「甚至於從始至終都引導著岑鳶西下的峮州太守王吉安......」
「這一樁樁一件件,怕都是丞相大人的手筆吧?」
「何不妨讓我來猜猜,」鍾毓忽然頓了一下,好似方才說的那些話耗盡了她的力氣。
她閉了閉眼,而後重新開口,「丞相大人苦心經營的這一切,用我和岑鳶做餌將鍾延川誘出山,然後又出面親自救下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