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長寧自然要謙虛一下:“承蒙陛下誇獎,學生讀聖賢書與太祖皇帝有感,了如指掌不敢當。”

  其實皇帝這個評價已經非常高了,對於皇上來說,他並不需要一個文采激昂的人天天給他寫奏摺誇他人帥治國好。他需要有真才實幹的人幫他辦事情。

  皇上又笑:“你年不過十八,的確還須得磨礪。”又細看幾人,發現趙長寧竟然還是長得最好看的。

  問完趙長寧之後,竟然不再問別人了。趙長寧有點拿不準皇上這個意思,只見沒被問的四個人,包括蔣世祺臉色都不太好看。魏乾還算淡定,那位蘇仁兄卻非常的興奮。大家的目光又看在蘇仁和趙長寧身上,都知道這兩人勢必要穩住了。皇上的喜好最能說明問題。

  果然,片刻後皇上開口:“朕特宣壬寅科一甲進士三人,魏乾賜狀元,蘇仁賜榜眼——”說到這裡輕輕一頓,“趙長寧,賜探花。”

  話音一落,趙長寧就愕然抬起頭。片刻後才真正反應過來,自己得了探花!她原以為自己不能入的,沒想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竟又入了皇上的眼!滿殿的目光都聚在三人身上,驚訝有之,畢竟皇上可是跳過了實際的第三和第四名,直接點了趙長寧為探花的!

  三人心下激動,立刻跪下謝恩:“臣等得旨,謝聖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第31章

  謝恩之後,十人從殿內退出來歸到隊伍里。禮部官員才正式地開始主持傳臚大典。

  朝陽蓬勃地金光照著,殿外東西檐下設中和韶樂,大氣古樸。

  新科進士們穿朝服,戴三枝九葉頂冠,分左右列隊站於王公大臣之後。皇上著禮服升座,執事官和讀卷官行三跪九叩大禮。此時奏響大樂,司禮官鳴鞭三次,樂聲莊重渾厚。隨後鴻臚寺官員開始宣制:“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朕於壬寅年四月二十五日策天下進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家賜同進士出身!”

  從今日起他們就是進士了,代表朝廷最高級的知識分子和官紳階層。衣錦還鄉,也有當地的知府知縣來相迎,若是貧苦出身的進士,還因此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改變全家人的命運。就是舉子見了你,也要執個晚輩禮。

  眾人按捺激動,筆直站立等著傳名次。

  第一甲的三人唱名三次,由鴻臚寺的官員引出列而跪於御道上。依次就是魏乾、蘇仁和趙長寧。長寧跪下後,其實還有些如夢境的不真實感,膝蓋磕著冰涼的石磚,才覺這一切都是真的。想到自己就此金榜題名了,她心跳的很快,也很激動,她覺得這都是正常的。二甲只傳一次名字,這時候站得遠些的,根本聽不清楚自己的名次,要等到去觀榜才知道自己究竟上沒有上。

  趙長寧是探花,她離傳臚的譚文近,把名次都聽全了。那江西吉安的才子蔣世祺落到了第八名,杜少陵比會試的名次好,竟然是卡在了第十一名這個位置上。宋楚是十八名,趙長淮得了二十四名。別的名字就沒有再聽到了,估計是落到了同進士去。

  等宣讀完了名次,由贊禮官引諸位進士迎接皇榜。用雲盤承托,黃傘鼓吹前往長安街掛榜。此時午門大開,一甲進士三人由午門中線出宮,這可是無上的榮耀。午門只能是皇上進出,皇后也只得成親大典的時候走一次,就算你是權傾天下的閣老將領,也只能從旁邊的昭德門出。

  趙長寧自高大的午門走出來的時候,的確感覺到別人投在自己身上的艷羨目光。前面的蘇仁就笑呵呵地四處拱手示意,這位仁兄看來是個比較外向的人,難怪跟皇上也能侃侃而談。魏乾見慣了大場面,穩重淡定地走著,他心裡是不是激動就沒有人知道了。

  等到了長安街,皇榜已經張貼進去了,加蓋了‘皇帝之寶’玉璽,足有半丈長。皇榜周圍圍了一大堆的人,簡直就是水泄不通。幸好官服派專人給新科進士們開道,讓他們能進去看看剛才是否聽錯。確認自己的名字的確在榜上的驚喜有之,沒看到自己的失落有之。那位蘇仁兄還過來跟趙長寧套近乎:“我等三人同在金榜,自是惺惺相惜……不知道閣下可有表字?”

  趙長寧搖頭說:“我未及冠,沒得長輩賜字。”估計這次回去之後她就會有字了。

  蘇仁才想起趙長寧不過虛歲十八,可是少年探花郎。“那我便直稱你為長寧兄了。”蘇仁就直呼長寧,向他示意周圍,“長寧兄,你瞧瞧這周圍的酒樓上,已經是熱鬧非凡了。裡頭可有不少人等著榜下捉婿呢。我瞧長寧兄玉樹臨風,可別一會兒被捉了婿才好!”

  說罷他有些期待:“也不知有沒有人能看上我。”

  這人都二十有六了,古代這年紀孩子都要滿地跑了,算是大齡剩男青年。趙長寧笑著問他:“蘇仁兄竟還未婚配?”

  蘇仁很遺憾地道:“我是蜀中嘉州人士,家境不寬裕。等中了舉後又要給老母親丁憂,四年後赴京科考,所以就一直沒有婚配。”父母死後要丁憂三年,孝順些的還要在墓地邊搭棚子給父母守墓,連肉都吃不上一口,更別說結婚了。

  趙長寧就拍拍他的肩道:“蘇兄不必擔心,等過了今日,上門來跟你說親的肯定絡繹不絕。”

  其實蘇仁也這麼想的,他雖然不如趙長寧俊,但好歹是五官端正,又是榜眼吧。整理了一下衣裳和鬢髮,對自己更有信心了些。

  接下來就是遊街了,這可謂是所有讀書人最期待的時刻。

  十年寒窗苦讀,每日聞雞起讀。而這一刻的榮耀是支撐他們的動力,誰不想騎著馬扎著大紅綢花,享受著百姓的圍觀和女子的傾慕,享受這意氣風發的時刻。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人生至樂之時。

  趙長寧聽到熱鬧的鑼鼓聲,心裡也有些輕飄飄,十年寒窗,若加上前世,她可是經過了三十年的寒窗苦讀。

  順天府尹為一甲三人搭了彩棚紅案,準備了金花綢緞表里和三匹金鞍紅鬃馬。三人由府尹親自戴了綢花,扶上了駿馬。官兵為新科進士們開道,以鼓樂、彩旗、牌仗等引路。開始了最為熱鬧的狀元遊街活動。

  三鼎甲聯袂出行,氣勢浩大。後面的進士們雖然沒有大紅綢花,但也坐著馬,跟著三鼎甲共同享受這等風光時刻。

  古時候老百姓的娛樂活動本來就比較匱乏,由太和門至大明門這一段遊街,又稱為“騎馬游金山”,可是三年一遇的熱鬧,所到之處以萬人空巷來形容毫不為過。小孩們簇擁著擠在街頭,看到儀仗隊便拍手喊:“狀元郎來了!出來看狀元郎囉!”

  於是男女老少便紛紛圍出來看,那些街上二樓的窗扇也推開。這是不方便拋頭露面的大家閨秀們,在瞧瞧地打量著新科進士們。若看著了中意的,扔些花瓣、手帕、乾果之類的東西以表心意。這時候會有貨郎賣花,這時候賣花的生意是最好的。

  由於曾經出過簪子傷人這種惡劣事件,朝廷現在嚴禁向新科進士拋灑瓜果簪子之類的東西。否則把新科進士砸暈了就不好了。

  趙長寧一開始沒做好準備,坐在高高的馬兒上,只享受熱鬧的氣氛和眾人的追捧。以為是狀元更出風頭。結果隊伍剛走出幾步,就有許多鮮花手帕向她拋來,竟然比扔給狀元榜眼的還多。

  趙長寧本來還沒有反應過來,隨手就接到了一枝飛來的海棠花。也不知是哪個女子所拋的,見趙長寧接到手裡了,竟興奮地道:“探花郎接了我的花!”趙長寧拿著手裡如燙手山芋,留也不是扔也不是。

  蘇仁也接到了不少花,反正一股腦地砸過來,也不知道是誰扔的。他抱了一捧海棠山茶之類的花,手帕香囊之內的更不用說,高興得笑合不攏嘴:“長寧兄,你收下了也沒什麼!好看啊!”他還向樓上揮手。

  趙長寧看看魏乾,再看看蘇仁。突然有點明白皇上為什麼點她為探花了,她可能是一甲的……顏值擔當。讓帶興而來的老百姓們不至於掃興而歸。她只能把花手下了,微笑地看著周圍,繼續騎在馬上往前走。

  前夜竇氏跟她說過了,會帶著幾個姐姐和妹妹來看她遊街,但是人太多了,馬又走得不算慢。趙長寧實在沒找出自家娘,倒是旁邊的魏乾看到自己的老婆和孩子,高興地揮手向他們示意。趙長寧記得竇氏說的是三合酒樓,於是路過酒樓的時候回頭看,卻看到趙長旭自窗扇探出頭向她揮手。趙長寧也微笑著對他揮手示意,更不得了。姑娘們興奮地道:“探花郎笑了,他可真俊啊!”

  “要我能嫁他就好了!”

  “好像他還沒說親呢,也不知道誰家女兒能嫁與他!探花郎,你看這裡!”

  趙長寧幾乎算是被她們善意地調戲了,但要是循著聲音去看,這麼多人你找得出是哪個呢。也因此她們才敢這麼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