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拓跋晃對她也是敬佩有加,以“王姑姑”相稱。王慕雲也是奇人,竟然教這個四歲的孩子騎she和武藝,拓跋晃也學的有模有樣,讓拓跋燾龍顏大悅,舉著拓跋晃在群臣面前高喊“吾後繼有人”。

  素和君的信中有隱隱難過的意思,恐怕他覺得王慕雲越來越受重視,自己那點小心思也要無疾而終了。

  對於李順的事情,素和君寫得比拓跋燾要明白的多。李順可能勾結了北涼或者其他勢力的事情,白鷺官一直在查,拓跋燾重新重用他只是放鬆他和他身後勢力的警惕,讓李順膽子更肥一點,好暴露出端倪。

  源破羌名義上在保護北涼使臣,實際上也起到監視李順的作用,早在賀穆蘭之前,源破羌就已經把賀穆蘭和李順之間相爭,賀穆蘭身邊的盧水胡人和譯官可能被收買的消息送回了平城。

  為了得到李順的信任,他不敢打糙驚蛇,也不能和賀穆蘭表現的熟絡,矜矜業業的打好他的醬油,等搜集了證據回京再給李順好看。

  源破羌是拓跋燾的另一心腹,到涼州是為了聯絡舊部的,此時低調只是為了不引起別人的注意。素和君希望賀穆蘭能在涼國幫源破羌一把,故意造出一些動靜,來掩飾源破羌去聯繫南涼舊臣的行動。

  看到這樣的要求,賀穆蘭差點摔了信。

  能讓整個涼國驚動到不注意源破羌的舉動,那她豈不是要弄的聲勢驚人才行?她這麼胡鬧真沒有問題嗎?

  待賀穆蘭看到後來,越看越心驚。

  素和君在信中說白鷺官已經打探到賀穆蘭三番四次暈倒,拓跋燾下了詔去請了寇謙之和寇逸之,恐怕發信後不久就會趕到平城。

  信中對賀穆蘭隱瞞身體情況表達了強烈的譴責,並表示即使賀穆蘭生了惡疾陛下也不會讓她因病“致仕”,所以她不必如此刻意隱瞞,等回京後會有寇天師為她治病。

  素和君甚至請曇無讖推薦了幾個在北涼修行的有德高僧,皆是不關心政治的苦行僧人,讓賀穆蘭到了姑臧若有空的話去敦煌尋訪一番,說不定能得到意外的收穫。

  曇無讖是北涼的國師,術法高深不在寇謙之之下,他既然推薦了奇人,自然也讓素和君和拓跋燾生出了一些希望。

  所謂病急亂投醫,寇謙之還在魏國山高水遠,北涼僧人最多,能有和尚暫緩症狀也比什麼都不做要好。

  拓跋燾的信加素和君的信關心愛護之心溢於言表,讓賀穆蘭更是心中激盪。

  人生中能得摯友已經是萬幸,更幸的是有一個雄才大略且關心下屬的老闆,讓人願意為之奮鬥。

  就為了兩人信中的關心,以及拓跋燾甚至不顧寇謙之和曇無讖可能的不悅,分別召見這佛道兩門的魁首,都值得賀穆蘭鼓起勇氣去敦煌一趟。

  最多不過是升起希望又希望破滅罷了。

  她死尚且不懼,又何懼這失望?

  因為這封信,接下來的日子賀穆蘭不停催促全軍加快行軍,折騰的跟隨虎賁軍的商隊叫苦不迭。

  北涼使臣們都是歸心似箭,倒沒有什麼怨言,可憐北涼原本沿路都安排了大量的精銳之師,佯裝成守城士兵的樣子,目的是想要宣揚涼國的武力,結果賀穆蘭一路快馬加鞭,有時候為了趕路連城都不進,涼國的一番準備純粹成了拋媚眼給瞎子看。

  北涼占據了整個河西走廊,並影響著西域許多的國家,是十六國中一個非常強大的勢力。

  沮渠蒙遜是胡人中少有的漢化君主,連拓跋燾都忌憚,可見其厲害之處。

  一路行來,即使是一鱗半爪,也能看出北涼的富庶,綠洲處處、高山聳立,沿路賀穆蘭的使團所看到的畜產就不下十萬頭,從西域各國而來通商的商人往來如織,而且他們所行就到涼國,不再東行,許多東行的商人都是北涼人,這些北涼商人又給北涼帶回來巨大的財富。

  虎賁軍的威武也給北涼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賀穆蘭本人卻沒有給北涼人留下什麼,因為她的長相和身材都太普通了。

  那羅渾曾經提議讓她穿上全副盔甲出現在北涼人面前,好震懾他們,結果被賀穆蘭以“天太熱我會中暑”而回絕。

  這種不拉風強裝拉風的事情,受苦的只有自己,還會弄個四不像,有什麼好勉強的呢?

  一行人越行越近姑臧,就在所有人都覺得一路順利恐怕很快就要抵達姑臧之事,變故又生。

  李順自被賀穆蘭軟禁之後,在使團里就猶如一個隱形人。

  北涼使臣都隱隱約約知道沮渠牧犍前往魏國時帶了巨額的賄賂一事,心中都擔心是李順事發,所以不敢觸這個霉頭,明明知道李順在隊伍中也從不主動去尋找,或者提起此人。

  由於有京中的來信,賀穆蘭和源破羌都已經把李順當成了必死之人,留著他不殺不過是為了不讓北涼人笑話罷了。

  李順也知道有賀穆蘭的“架空”,自己又傷了手臂,怎麼也不可能“奪權”,索性一天到晚躲在他的馬車裡不出來,食慾越來越不振,還經常出現頭痛的情況。

  偏偏慈心大師和隨軍的太醫看了很多次,都得不出什麼結論,只能認為他活動量減少並且在酷熱的天窩在馬車裡,出現了中暑的情況。

  慈心大師建議李順到達綠洲後,在已經曬的溫熱的湖水裡好好擦洗一下自己,等皮膚全部接觸了水又大量帶走熱量後這種不適就會少點。

  賀穆蘭聽到慈心大師的話,終於還是軟了軟心腸,在路過青銅峽之後尋了一處較大的綠洲駐紮,這綠洲有數處湖泊,人畜皆可飲用,賀穆蘭派了虎賁軍“護送”李順和慈心大師一起去沐浴,暫時緩解他中暑的情況。

  然而正是送去湖邊的時候壞了事。

  李順這幾日情緒就暴躁亢奮,因為他被軟禁了有一陣子了,所有人都不以為意,結果李順一見到綠洲時突然一下子爆發了起來。

  面對著不過是小水坑般大小的池子,李順驚恐的大喊大叫,不但口眼歪斜,甚至嚇得流出口水,沾濕了整個前襟。

  得到虎賁軍通報之時,賀穆蘭和源破羌就心中大叫了一聲不好。他們先以為是李順為了破局而故意裝病或裝瘋,匆匆忙忙帶著太醫趕到那小池塘邊。

  大喊大叫的李順狀似瘋癲,整個人不停抽搐掙扎,力氣大到需要三四個虎賁軍壓住他才不至於被他誤傷。

  一旁的慈心大師手拿一根點燃的艾條不知道該往哪裡下手才好,因為李順掙扎的太厲害,根本就沒有固定下來的時候。

  李順那般一個注重外貌的人,說他這麼自毀形象裝瘋賣傻或裝病,沒有哪個人會信。一個漢人如果瘋了,這輩子都沒辦法出仕,賀穆蘭又沒表現出要李順性命的樣子,他大可不必犧牲這麼大自保。

  所以賀穆蘭心中已經開始升起不好的預感。

  等親眼見到李順對著水池赫赫齜牙,咽喉不停痙攣的樣子,賀穆蘭和太醫齊齊驚呼出聲。

  “恐水症!”

  “我的天,狂犬病!”

  作者有話要說:小劇場:

  “我的天,狂犬病!”

  鄭宗:(小聲)袁放,你要說出去我死給你看!

  袁放:(被賀穆蘭勒令減肥到不成人形)你放心,現在將軍是我們的共同敵人,先應付過去再說……

  鄭宗:(心有餘悸)阿彌陀佛,希望李順病的更重一點,讓將軍沒空折騰我們。

  ☆、第395章 善良可愛

  狂犬病,在沒有狂犬病疫苗的時候,都幾乎是不治之症。這種病毒直接作用於神經,是致死率極高的病症。

  最可怕的是,狂犬病病人的唾液是可能造成傳染的,一旦他咬了人,這種病就會蔓延開來。

  所以當賀穆蘭看到拼命掙扎想要襲擊虎賁軍護衛的李順時,第一反應就是衝上前去,揚起拳頭一下子打暈了李順。

  如果讓他這樣子發狂,喉部痙攣至窒息都有可能,若是咬傷了別人,那就真的是造孽了。

  “不是說他只是被撓了嗎?”賀穆蘭命令虎賁軍在眾目睽睽之下扒開了他李順的衣衫,讓太醫替他檢查。

  太醫也對“恐水症”十分惶恐,檢查的過程中戰戰兢兢,生怕李順突然醒了暴起咬人。

  “啊,有了,在這裡!”

  太醫指著李順肩膀部位的一道狹長痕跡:“這是獸牙划過的傷口,因為傷口不深,恐怕李使君也沒有放在心上,根本沒有處理。”

  賀穆蘭是法醫出身,自然對各種傷口十分熟悉,她上前檢查了一下,發現傷口癒合的很好,就知道太醫說的沒錯。

  比起他手臂上的傷口,這肩膀上的傷實在太微不足道了。

  “立刻封鎖這裡,你們一隊人日夜保護李使君,居然沒有發現他的異樣,也沒有上報,視為瀆職,自己去領十鞭!”

  賀穆蘭皺著眉頭處罰這群護衛,後者知道這是必須要做給北涼使臣看的,毫無怨言的去領罰。

  “花將軍,這……這如何是好?”北涼使臣莫干心亂如麻地說道;“真的是恐水症嗎?是不是要把他綁起來?”

  “李使君的病無藥可治。”慈心大師做出了結論,“過度勞累讓他的病情提早發作,而且他現在已經怕光怕水,這便是病入膏肓的情狀,得了這病,最多十天,最少四五天……”

  “他會狂躁而死。”

  太醫接了話以後,對賀穆蘭小心地拱了拱手:“將軍,我們必須要把李使君留在這裡,然後讓大軍快點離開,一旦這種病蔓延開來,整個使團都會有危險。”

  “你是郎中,這方面你說了算。”

  賀穆蘭從善如流。

  她雖然知道狂犬病只會通過唾液感染,可她現在在路上也確實耽誤不起了,李順的事情只是個合理的理由讓他們趁早趕路。

  至於李順,自己害人不成變成這樣,也只能說是天道昭昭,自有報應,能夠不用髒了她的手,實在是太好了。

  魏國的使臣們在被賀穆蘭召集過來開會後,對賀穆蘭的決定自然沒有異議,是個人都惜命,鮮卑人喜歡打獵,對恐水症的懼怕更甚於北涼人,李順這得的是不治之症,沒有理由為一個必死的人得罪接下來實際上的掌控者花木蘭。

  只是每個人的心裡不由自主的對賀穆蘭留下了深深的敬畏。能把自己的敵人直接打入到萬劫不復的境地里去,而且讓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的跟著她的腳步走,這花木蘭會被陛下看重,絕對是有著可怕的能力。

  一時間,眾人對賀穆蘭“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性格方正”的標籤通通都換成了“高深莫測”、“深藏不露”云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