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驛官進帳時看到崔浩也在,臉色便有些不自然,跪下稟報導:

  “陛下,夏國娶了四公主的平羌將軍狄子玉,奉命去迎接從柔然歸來的赫連定,結果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平羌將軍狄子玉和赫連定不但沒按計劃去統萬,反倒向西逃向天水,帶走了夏國歸順的大批人馬……”

  這樣的戰報,也難怪這人臉色這麼難看。而黑山大營當時得到這個情報,是要立即北上追殺擒拿赫連定的,結果是崔浩一力勸阻,說是讓夏國那邊派出赫連定可信任之人,將他誘騙回夏境,再讓家人去勸降,否則赫連定有可能會自盡以殉家國。

  當時黑山大營諸將不願意放下這到嘴的功勞,一邊同意崔浩的計策,一邊也派了人去追擊埋伏,約定好哪方奏效,哪方就得了這功勞。

  誰料黑山大營的捷報還沒傳來,到先傳來了赫連定和狄子玉一起跑了的事情……

  赫連定跑了還有道理,可這狄子玉是第一個歸順魏國的,又得賜夏國大名鼎鼎的明珠公主,自己和族人也得了賞賜,有什麼好反叛的?

  先是叛了夏,又叛了魏,而且魏國對他也不薄,他這樣做,日後還能在世上立足嗎?

  拓跋燾勃然大怒,瞪著眼問那驛官:“你說狄子玉跟赫連定一起跑了?我記得他去的時候不光帶了羌人,還有誰和他一起去誘騙赫連定的?”

  “還有赫連定的叔父,已經歸順大魏,封了北平公的赫連韋伐。當初想著狄子玉雖然娶了赫連定的妹妹,但畢竟身份不夠,便把赫連韋伐也派了去,充當副使。他的家人都在平城,我原想著……”

  崔浩沒想過十拿九穩的事情竟演變成這種結局,臉色青白,似乎已經能夠想像黑山大營的諸位將軍對他的熱嘲冷諷了。

  賀穆蘭被留在帳中,聽到這樣的消息,不免有些尷尬。

  她一直認為狄葉飛拼死傳回來的消息,怎麼也要想法子好好利用才是,所以也是反對崔浩的計策的。如今崔浩的計策真的除了差錯,她反倒又希望是自己杞人憂天,還不如成了打她的臉才好。

  崔浩臉色不好,拓跋燾臉色不好,帳中諸人都不敢先開口。

  過了良久,拓跋燾問那從夏國來的驛官:“我來之前,奚斤被圍困安定,糧路斷絕,如今如何了?”

  可憐這驛官是統萬城的驛官,來的時候還沒有得知南邊的消息,遇見拓跋燾問話,頓時嚇得伏地叫道:

  “陛下,我只負責送達統萬的消息,並不知道安定的事情啊!”

  古代通訊不發達,竟然差勁到這種地步!

  賀穆蘭見那驛官實在被嚇得可憐,周圍諸位臣子又礙於崔浩的面子不敢開口,只好出聲道:“陛下,沒有消息反倒是好消息。若是安定有失,戰報肯定早就已經到了黑山了。”

  驛官如釋重負,只是趴伏於地,沒有對賀穆蘭傳達什麼謝意。

  拓跋燾聞言臉色也好了一點,揮揮手讓他下去,端坐了一會兒,不知在想什麼,想的出神。

  “狄子玉為什麼會反呢?

  崔浩納悶地開口。

  “我還特意派人去看住四公主,就是防止他又生了反覆之心……”

  “難道我們都看錯了人,這狄子玉沒有為女色所惑,之前的深情都是做出來騙人的不成?”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在7點半到8點之間。

  小劇場:

  “難道我們都看錯了人,這狄子玉沒有為女色所惑,之前的深情都是做出來騙人的不成?”

  賀穆蘭:(驚嚇)……難道那滿口鳥語的漢子喜歡的不是赫連公主,是……是……是赫連定?

  ☆、第204章 梅開二度

  狄子玉是羌族族長之子,羌族在夏國算是除了匈奴以外的第二大族,就算是夏帝赫連昌那般昏庸之君,也知道拉攏羌族的支持。

  羌族人數雖不多,但都是能上馬控弦之士,拓跋燾原想著還要用羌族防衛夏國留下的匈奴遺族,所以對狄子玉也是極盡優待。

  他把四公主赫連明珠賜給狄子玉,除了是因為赫連明珠長得確實不合他胃口,還有一個原因便是他想同時示好赫連定和狄子玉。

  赫連明珠既然和狄子玉兩情相悅,那他成人之美,就算是赫連定,也不能說他是個貪戀美色、薄待功臣之人。

  後來他納了沒有什麼艷名卻長相可人的另一位赫連公主為夫人,也是為了安撫夏國的人心。他個人偏好溫柔大方型的女人,最好還進退有度,聰穎又外柔內剛。

  但他自認狄子玉覺無任何反叛的可能,因為就算赫連定如何說動了他,他身後還有幾萬羌人留在夏國,他就不怕自己一下子發了怒,拿羌人泄憤?

  如果狄子玉真篤定他是個好脾氣之人,那他就猜錯了。

  拓跋燾琢磨著,是不是自己為了拓跋晃能平安生下來修身養性,又少造殺孽,時間久了,這些人都忘了自己的凶名了?

  竟忘了他鎮壓白龍胡的手段!

  帳中得了這樣的軍報,追擊赫連昌的奚斤又被困在安定,道路斷絕,絲毫沒有消息,更是讓拓跋燾煩躁。他斥退了眾人,讓崔浩去調查清楚事情的始末,只留下賀穆蘭,開始問些事情。

  “我聽崔太常說,赫連定從柔然穿過往西而去的消息,是你昔日的同火狄葉飛傳回來的?”

  正是因為這個消息回來了,所以他們才估算出赫連定會到的時間,派出兵馬去“守株待兔”。

  “是。狄葉飛還率領高車士卒搶走了他們的馬。想來赫連定到了夏國之時,已經是人困馬乏,沒有一戰之力了。”

  賀穆蘭點頭。

  “殺鬼是你的同火,被古侍中看重的若干人是你的同火,這狄葉飛也是你的同火。花木蘭啊,你到底還有多少奇人異士的同火,讓我繼續刮目相看?”

  拓跋燾似是開玩笑地說了一句。

  賀穆蘭的“權謀”大概只有10的程度,聽不出拓跋燾是什麼意思,只能悶著頭說:“我這些軍中的同火,雖出身不同,武藝各有高下,但各個都是忠君愛國之人。就算是殺鬼,也是一路殺出來的軍功,活的是坦坦蕩蕩……”

  賀穆蘭想起狄葉飛,更是嗟嘆。

  “狄葉飛是西域鄯善國胡女和高車人所生,從小眉眼艷麗如婦人,受盡歧視,到了軍中,更是屢屢被當做女人看待,但他從不氣餒,一心想要做出點功績證明自己是錚錚鐵骨的男兒。此次前往柔然充當使者,本是九死一生之事,他也義無反顧的去了,便是希望能不辱自己能身為男兒來這世上一遭……”

  她和狄葉飛兩世相識,對他的感情自然是不同於其他人。尤其這一世的狄葉飛感情更加隱忍,心智更加成熟,賀穆蘭對他也就更加尊重,在拓跋燾面前說起狄葉飛時,不免帶出一些誇讚之意來。

  “你還真是不居功。若干人也是你在我面前推薦的。你的同火能有你這樣的火長,很好。”

  拓跋燾帶著笑意回她,“只是可惜了狄葉飛的一番出生入死,還是給赫連定逃了。不過逃了也好,頂多費些功夫再把他追回來便是,總比真的自刎在夏國邊境要好……”

  “陛下愛惜人才,讓人佩服。”

  賀穆蘭說的是真心話。她穿過去的花木蘭,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不是我愛惜人才,而是夏國是第一個被我滅掉的國家,總要做出禮賢下士的樣子。我魏國人才不多,多被門閥把持,要想任用人才,必須得不拘一格。我很看好你,你雖然出身平凡,但天賦驚人,又有才智,當為千里駒。你是千里駒,我便做一次伯樂,也算是君臣相得一番。”

  拓跋燾對賀穆蘭評價很高。

  “哈哈,我一直覺得和臣子部下相處比女人要容易,我看待臣屬,和看待妻室……不,比看待妻室還要親密。只是我怎麼也想不到,我待狄子玉不薄,他竟如女人一般反覆無常……”

  你阿母的,簡直就跟捧了心送上去,卻被人丟在地上踩一般。

  賀穆蘭大概明白拓跋燾的心情。懊惱的不是丟了人馬,而是被騙了,賠了夫人又折兵。

  唔,要是那“美艷過人”的四公主真的就是後來那一直無子的赫連皇后,拓跋燾就真的丟了夫人了。

  此時已經到了午時,帳內伺候的宦官問拓跋燾何時用膳,拓跋燾一早上過的跌宕起伏,渾然忘了已經到了中午。

  他身材高大,運動量又大,和其他人都不同,一天要吃四頓。好在吃東西從來不調,所以雖然在黑山大營,也跟著其他將軍一起吃食,四頓也沒什麼。

  賀穆蘭又要求退,被拓跋燾一把按住了肩膀。

  “沒什麼,我用膳的時候喜歡留下人陪我一起吃,吃起來都香些。你就別走了,和我一起用膳吧。”

  會消化不良的吧,陛下?

  這分餐制的時代,又不是一個盤子裡夾,有什麼吃的香些啊!

  拓跋燾允了用膳,立刻就有侍者下令傳膳,又有宮人進來伺候。在黑山城時,因為是微服疾行,只有“趙明”和趙倪兩位隨侍,伺候衣食住行,等到了黑山大營,御駕和王室大帳一駐,所有侍者就全部到了,吃個飯也好大的動靜。

  就算賀穆蘭在庫莫提帳中見過類似的場景,此時也有些隱隱胃疼。

  這時代的飯菜真的說不上好吃,有時候精心烹調的“美食”,賀穆蘭吃起來還不如胡餅有味,此時見拓跋燾要用膳,進來一堆淨手的、捧案的,已經開始對他所吃的飯開始期待了。

  結果等飯菜一上來,賀穆蘭頓時傻眼。

  這大盤大盤的都是什麼……

  肉嗎?

  你好歹是皇帝啊,要不要這麼粗獷啊!

  一點食慾都沒了啊喂!

  拓跋燾卻不覺得這些有什麼不對的,隨手拿過餐刀就開始割肉。

  “吃吃這烤羊羔,高車人獻上的……”

  高……高車人獻上的烤羊羔……

  那不是昨天的事了嗎?

  感情您還吃隔夜菜啊!

  拓跋燾的近臣都知道拓跋燾對吃的不講究,也從來不覺得留在宮裡吃飯是什麼恩賜,但賀穆蘭卻沒有途徑知道這件事。她之前心中抱有多大的期望,如今就有多大的失望。

  簡直就跟韓劇里朝鮮王一句“我要吃飯”,結果宮女們擺出好大排場上了一堆泡菜一樣。

  簡直太反差了好不好?

  賀穆蘭見拓跋燾吃的快活,拿刀也切了一塊,放入嘴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