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軍中也是看勢力的地方,剩下的那些新兵不是老就是弱,哪裡能馬上就用。

  “將軍莫要傷神,這次可汗大點兵,至少徵召了兩萬新兵入伍,總有好的慢慢會嶄露頭角。花木蘭雖然特別出色,但卻不一定好用,桀驁之人往往不甚合群,也許得不到反倒是好事。”

  王副將知道夏鴻的擔憂,只好想其他法子來安慰於他。

  “你啊……就知道說好話,哎。”

  .

  同樣的對話也在左軍繼續著。新兵大比是補充兵員的最好時候,可汗大點兵後,每隔兩三個月就會有一大批新兵來到黑山城,這些人何去何從,就全靠新兵大比來確定了。

  善弓箭之術的、力氣大的、馬戰強的,各個都會找自己擅長的本事去比試,最強的那幾個往往很快就被中軍要走。

  但也有因為家族關係、或者同鄉友誼,去了不同的軍中的。

  “花木蘭是懷朔人?我們軍中有什麼懷朔子弟認識花木蘭嗎?”

  左軍里有不少沒落的鮮卑貴族之後,所以實力要比右軍稍稍強些。由於注重同鄉關係,左軍往往是以地方為一個隊伍,懷朔的和懷朔的一起,武川的和武川的一起,結為火伴,共同禦敵。

  “有人認識他的堂兄花克虎,和這位卻不認識。據說花木蘭父親早年腿腳有傷,不利於行,和這些軍戶人家來往的不多,所以我一圈問下來,各個都說不認識花木蘭。”

  偏將連忙回答自家鎮軍將軍。

  “那可真奇怪了,凡是白天操練的校尉都說花木蘭強的不像是新兵,這樣的勇士,在鄉中應該特別出名才是啊。”

  各地官員和將士還有“舉薦”制度的,文官有“舉孝廉”,而武將在軍府有“推舉”的名額,所以左軍將軍才有此一罵。

  左軍的鎮軍將軍普廉見打“親情牌”無效,有些惱火。

  “懷朔那地方的軍府佐官都是吃乾飯的嗎?這樣的人才應該直接送入正軍才是,發個什麼軍貼啊!”

  “也許是疏漏了。”

  “你再出去打探打探,那個認識花克虎的,叫他私下去和花木蘭說通說通,那天我要去要人,讓他先知道我這裡有什麼好處!”

  “是!”

  .

  黑山大營里,左右軍和中軍是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

  中軍乃是貴族和高門投效的地方,因為任何一個地方的中軍,就代表著“精銳”二字。皇帝御駕親征時,中軍是直接由皇帝指揮的,晉升的也最快。

  正因為如此,帶著家將家兵入伍的貴族子弟比比皆是,幾乎每個貴族都可以自成一隊,甲冑又齊整,所以實力強大也不為奇。

  但相對的,中軍的高級將領對底下的手下控制力是最低的。

  就拿中軍的先鋒營“鷹揚”來說,鷹揚將軍拓跋簡是當今陛下的侄兒,樂安王拓跋范的次子,如今黑山大營主帥的侄孫,真正的天潢貴胄,中軍的鎮軍將軍根本就拿他沒什麼辦法,有時候反倒要看他的臉色。

  而且,中軍里勢力糾葛太重,外人很難立足,貴族高門林立下,頗有些王不見王的意味。

  雖然這些來軍中混前程的貴公子們為了不違抗軍令,大部分時候都是老老實實聽指揮戰鬥的,但一旦損害到他們的軍功和名聲,也偶有撂挑子不幹的事情。

  中軍的鎮軍將軍尉遲夸呂是歷任鎮軍將軍里做的最憋屈的一位。

  這幾年,獨孤家、步六孤家、賀賴家,各個都不把家中子弟送到大可汗的宿衛軍里去,反倒塞到黑山來歷練。他原本一個鎮軍將軍在三軍中做的威風八面,如今還沒有右軍那夏鴻來的痛快。

  尉遲將軍雖然手下親信多,可中層將領卻是缺的要命。

  獨孤家和其他幾個大族那是從家將到家兵帶了個全,出去根本不需要再派其他的兵卒,尉遲將軍有可用的游擊將軍和大將派遣,千夫長卻是缺的緊。

  家將自然護衛自家主子,可是打仗並不是陪著貴族出去打獵的遊戲,有時候需要冒險,而不是只懂護衛的走狗之輩。這散兵游勇總是也要有人帶的,可人人都攀附權貴,有才的倒沒幾人聽他的了。

  所以培養有才能的、沒有任何勢力瓜葛的新人將領,對尉遲夸呂來說非常的重要。

  左軍和右軍也大致如此。右軍是所有普通軍戶最好出頭的地方,左軍則注重合作和同鄉之間的平衡,在左軍中征戰最是安全。

  左軍和右軍的虎賁、驍騎二營都不弱於鷹揚,只是名聲不顯。

  一個新兵自然不會知道這麼多,大部分人都一聽到最強的中軍招攬自己,都直勾勾的奔中軍去了,可是泯然與眾人矣的也不知道有多少,更多的則是變成了貴族的附庸,能真正冒頭的,少之又少。

  ***

  別的新兵不知道這麼多,賀穆蘭卻是知道一點的。就個人感情來說,她自然是希望進入右軍,最好直接進入有智慧又有風度、心胸的王將軍手下,省的兜兜轉轉一大圈。

  可是若是為了早日出人頭地的話,去中軍應該才是最好的選擇。她前世和中軍接觸不多,大概知道那裡面都是一群真正眼高於頂,鼻子都能翻上天的傢伙,但只要一旦真正讓他們折服,又是一群最最可靠的袍澤。

  就像那十四羽林郎和若干人的大哥,這些人只是因為身份尊貴而格外有個性了一點,其實大部分本質都不錯。

  而賀穆蘭覺得以花木蘭的武力,獲得他們的尊重也不是很為難的事情。

  花木蘭在從前就負責帶過新兵,自然知道新兵未入大營前,其實練兵的校尉都對所有人有一番考驗,這些校尉通常就是三軍中人,也肩負著為本軍選拔新人的任務。

  賀穆蘭正是知道如此,所以在每一次操練中都十分認真賣力,幾乎就差沒把“武力值爆表”幾個字寫在臉上了,她自信大比結束,三軍的正軍一定都會有將軍來招攬。

  啊,武力太強也是一種罪過啊。

  賀穆蘭煩惱地摸著下巴。

  “到底去哪一軍好呢?”

  “我要去左軍。”阿單志奇也剛剛練完武回來,見花木蘭在自言自語,一屁股坐在她的身側。

  這幾日他已經見識到了花木蘭的厲害,一開始的自信和輕浮也都收斂的一乾二淨。他在家鄉里也是少有的勇士,可到了黑山城,這個面善心也善的同鋪之友就徹底打醒了他的狂妄。

  一山還有一山高,他在家鄉那小地方是強,到了軍中,也許還不夠別人看的。

  “咦?不是右軍嗎?”賀穆蘭驚訝地瞪大了眼。

  她還以為阿單志奇後來在右軍是自願的呢。

  “我只是普通軍戶之子,高攀不上中軍那種地方。右軍聽說以武力排定座次,雜胡和漢人也數量頗多,我不想一天到晚跟著鬥雞一樣的火伴打仗。”

  他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我聽說左軍以鄉鄰為單位,這樣即使戰死,家人也有同袍照顧,是以各個同進同退,奮不顧死。我武川武風強盛,所以勇士不少,等我去了左軍,找到武川軍團,也可發揮自己的長處。”

  “左軍啊……”賀穆蘭低喃了一聲。“怎麼和說好的不太一樣?”

  “花木蘭的話,應該是想去中軍的吧?”阿單志奇遺憾地說道:“你這樣的強者,去中軍才算是合適。不過即使你去了中軍,我們也依然可以當好兄弟。只要你不嫌我高攀……”

  “你哪裡的話,中軍要不要我,還難說呢。”賀穆蘭謙虛地回了阿單志奇的話,搖了搖頭。“不過即使去不了中軍,左軍我也不太想去,若是去不了中軍的話,我就去右軍。”

  “去右軍?”

  “恩,右軍有最好的將軍,也有最棒的火伴。”賀穆蘭想起花木蘭那麼多充滿情感的經歷,笑著點頭。

  “左軍太重視‘地域’了,我不喜歡以人為的把所有人按照地域劃在一起。你想想看,也許你們完全合不來,但只因為是同鄉,就不得不一天到晚都在一起,這不是太慘了嗎?”

  “說的好像有些道理。不過,若是你去了右軍,遇見不好的火伴,難道能夠分開?”

  阿單志奇嘲笑賀穆蘭,“我們可是來當兵的,又不是來交朋友的。”

  “可是沒有什麼關係的話,遇見不好的火伴,還能偷偷教訓一頓。若是同鄉的話,誰知道那傢伙會不會寫信回家,讓自己的兒子揍你的兒子?不要不要……”

  賀穆蘭說著笑話,心中想的卻不是這回事。

  花家在懷朔也不是完全無名,難保就沒有認識花弧一家的,若是相處地久了,難保不露餡。萬一回鄉探親的時候跑跑同鄉家,這女兒家身份藏都藏不住了。

  想必花木蘭當年進入右軍,應該也是鬆了口氣吧。

  “只有強者才能有挑選的餘地啊。”阿單志奇站起身,伸了個懶腰。

  “若是出不了頭,就只能‘湊活’了。”

  ***

  接下來的幾天,賀穆蘭勤練武藝,每日裡常有不同鋪房的新兵前來邀請切磋,她也都一一交手,不過大多是點到即止。

  幾日下來,“花木蘭”的名頭更勝了,概因他從無一敗,而且無論是比箭術、比騎術、比空手近身功夫還是比力氣,都未落得下風之時,幾乎是個全才。

  這樣的結果引得右軍的王副將甚至想去問問他還懂不懂謀略,若是連這個也通,那也不用新兵比試什麼了,他就直接把他位子讓花木蘭得了。

  賀穆蘭也在通過這些比試迅速的適應著馬戰和騎she,她缺乏實戰經驗,對自己座下這匹紅馬的性格也不是十分了解。

  它比越影差多了,許多次差點輸了,都是因為這馬的速度太慢,反應也不如越影敏銳的原因。

  不過賀穆蘭至少對自己能進中軍有了一些信心,因為三軍都私下派了人招攬過她,算是先有個保證。

  待到新兵大比那幾日,新兵人人都得了號牌,賀穆蘭的是四百七,她估摸著這次大比的新人約有一千左右,老兵接到軍貼都是直接進入正軍的。

  這幾天比試的各種項目都不相同,早上可能是比力氣,下午就是比腿力看誰跑的快,第二日又是比騎馬、比she箭,待到第二天下午,留下來的人數已經不足三分之一。

  賀穆蘭和阿單卓自然都留了下來。

  跑步比的是負重跑,賀穆蘭跑的不快,速度也不是她的長項,但是架不住“負重”這一項。別人都累的跟狗似的,賀穆蘭背著那些甲冑一點也不覺得沉,即使跑的不快,也是身輕如燕,比那些幾圈後已經累趴下的新兵要好得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