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江仇接到消息走出衙門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麼一副讓他厥過去的畫面。

  不知哪裡冒出來那麼多百姓圍在其後,就連城門官也跑出來湊了個熱鬧,殷勤的伺候那坐在大宛良馬上的鮮卑人下馬。

  旁邊的百姓眼睛都瞪得滾圓,就想看他有什麼反應。

  偏他和若干太守剛剛從那該死的小吏身上得知了這個鮮卑人的身份,就算他想要建立起聲望,此時也不敢在太守面前擺他七品官的架子。

  十二轉,二品。

  他這輩子都摸不到邊。

  所以他只能勉強擠出一個笑容,像是一個傻子一般矗立在冬日的寒風中。

  天知道他的心都快掉到冰窟窿里去了。

  這群傻缺!

  知道點子棘手不知道裝傻把他放走嘛!

  拉回來讓他們家老爺給這個女人賠罪不成?臉還要不要了?

  那群百姓見江扒皮一沒有抖官威二沒有擺架子,甚至跑出來迎接,頓時個個喜笑顏開,就差沒有紅旗招展,鑼鼓喧天了。

  這傢伙還是碰上更厲害的了!

  只見馬上那個身材修長,面容冷淡的鮮卑人婉拒了城門官的好意,長腿一跨,猿臂一展,乾脆利落的滾鞍下馬,轉過身來。

  江仇眼見著這個自稱“懷朔花木蘭”的棘手傢伙,用冷漠和不耐煩的表情將臉朝向他的方向……

  ……

  然後扶住額角,像是看見什麼嫌惡之人一般蹙起了眉頭。

  ****

  讓賀穆蘭頭疼的不是別人,卻是江仇身邊那個穿著一身裘衣、帶著鮮卑皮帽的中年男人。

  從看到他的那一瞬間,賀穆蘭屢屢憶起往事時的頭疼欲裂一下子又襲了上來,一個熟悉的名字也跳到了她的嘴邊。

  “若干……人?”

  這是什麼鬼名字!

  作者有話要說:若干人是真實的鮮卑姓名,姓若干,名人。我看到的時候差點沒笑出翔來。除了“若干人”這樣的,還有“禿髮王子”這種,簡直能吐一晚上槽。

  小劇場:

  就算這些皂吏瞎眼又怎麼了。

  軍中還記得花木蘭!

  眾門官(迷惑):花木蘭是誰啊?算了算了,頭兒都跪了,我們也跟著跪吧……

  ☆、第84章 第四個夥伴(一)

  若干家族是鮮卑三十六部的大部落主家族。

  不過那是在五十年前。

  隨著拓跋氏族進駐中原,大批鮮卑的部落快速的崛起,也有不少的部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迅速的沒落下去,很不幸的是,若干家族便是沒落的最快的那一支。

  這個家族的人有一種鮮卑男兒少有的謹慎,在那種整個部族快速擴張的時期,謹慎就成了“膽小懦弱瞻前顧後”的代名詞。

  無論若干氏以前有多少人馬、多少牛羊、多少奴隸,到了大魏建立之後,他們也就只剩下不足以前十分之一的勢力,以及身為三十六部貴族主的名頭。

  若干人並不是這個家族的希望,他只是若干家的幼子,母親是一個高車人,並不是家主的正妻。在家族中,他身份低微、年紀幼小,要不是母親還算受寵,怕是過的連一般的部民之子都不如。

  漸漸長大後,若干人的武藝雖然不算是差,但也絕算不上好,除了吃穿用度並不受到虧待以外,並沒有什麼優點可以讓這個渴望光復先祖榮光的家族重視的。

  所以到了十八歲的時候,按照鮮卑人的傳統,若干家給了他一身裝備、一匹寶馬、一把武器,四個家奴和一堆糧食物資,就趕他到軍中去自謀前程了。

  除了他的起步不會太丟人以外,他以後的前程如何,就要全靠他自己。

  鮮卑的軍戶制度奠定了大魏初年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地位,軍戶們從小就勤練武藝和騎術,只為了能在戰場上建功立業。除了一開始剛剛進入軍營時的“大比”、“挑戰”等制度可以讓新來的軍戶們快速出頭以外,也有專門為大族子弟、強宗後人提供的“晉升通道”。

  但若干人帶來的家將太少了。一些能夠看得過去的貴族子弟,至少都帶上百八十號人手作為親兵,大貴族有時候帶了上千私兵隨從皇帝出征都是有的,只帶著區區四個家奴而進黑山大營的若干人,直接就被丟到了右軍的正營。

  他所帶來的兵馬、人手所給他造成的優勢,不過就是讓他免去了在新兵營里蹉跎的時間而已。除了這一條,他之後的路,和其他軍戶沒有什麼區別。

  若他想不通這點,要受得罪還有很多。

  不幸的是,若干人並沒有想通什麼。

  沒有在新兵營里磨練過的新人,通常都很難對軍營這種地方產生歸屬感,若真是大貴族出身,一來就地位赫然也好,慘的就是若干人偏偏是少爺的身子,破落戶的命。

  在軍中同火的眼中,他就是那種雖然沒有什麼地位,但是卻是從大家族裡出來、狗眼看人低的那種最討人厭的類型。

  右軍這個軍營,說到底就是給各種沒落貴族、雜胡後裔、普通鮮卑軍戶等並沒有勢力和出身作為依仗的人出頭的地方。

  和滿是精銳貴族的中軍不同,左軍和右軍,還是以大部分普通軍戶為主,歸順早的雜胡和沒落貴族雖然也有,卻實在是不多。

  這樣一個看起來沒有什麼特殊地方的傢伙,只因為帶了四個家奴進入軍中,就一下子成為了“正軍”,五個人就占了半火,而且還有著特別讓人難受的自以為是。

  他幹嗎不去中軍顯擺啊?跑來右軍充什麼大頭?

  到了中軍,在賀賴和獨孤這些大氏族面前,看他還能不能充什麼大頭蒜!

  ***

  若干人從小就認定自己和別的孩子不一樣。

  他將來一定會是不平凡的,他從小就這麼想。

  鮮卑人即使是部落主,子女也並不嬌養,只是吃穿比同族家奴家將的孩子要更豐富些。他小的時候就喜歡去看家中的牛羊和馬匹,甚至還放過羊,然後幻想這些有朝一日都是他的會是什麼樣子。

  就是在放羊中,他發現自己能認出每一隻羊的不同,也能知道每一隻羊的習性。他會把羊群里聰明的羊當做頭羊,然後把不聽話的和更不聽話的放在一起,讓他們互相爭鬥,直到分出頭羊,再來管束。

  他很熱衷這樣的遊戲,也喜歡假裝自己是羊群中的勇士,指揮羊群衝鋒陷陣。

  比起學武、或者學習怎麼殺人來的更快,他更喜歡這種站在背後分析別人深淺,然後一力破之的感覺。

  他甚至迷上了漢人打仗的藝術,自己去學習漢字,又去找家中漢人的下人,問他們關於漢人打仗的事情。

  漢人騎兵不多,大部分以城防和步卒為主,也並不像鮮卑人一樣,以糙原、平原或者其他開闊之地作為戰場。

  這些下人知道的也不多,很多漢人根本就是一直生活在北方,連漢話都不會說,只知道一些先祖的傳說。但僅僅是從他們的口中,若干人已經知道了漢人那些作戰的藝術。

  陰謀、陷阱、離間計、反間計、過河拆橋、破釜沉舟,和這些一比,若干人從小那些床前故事裡,阿嬤所說的“兩個部落排好人馬,約在某個糙原,然後戰至最後一人為勝”的打仗故事,簡直是弱爆了。

  但他根本接觸不到什麼漢人的將軍。應該說,如今的大魏,根本就沒有幾位漢人的將軍。

  就算有通曉這些的將軍,會教的也只會是他的大哥,若干家的繼承人,而非他這麼一個不起眼的孩子。

  這樣的事實讓若干人又懊惱又悲傷,但他畢竟還是個孩子,興趣帶來的熱情會讓他迸發出對這門“藝術”的狂熱,雖然他沒有兵書、沒有漢人將軍教導,但他硬是靠著自己的想像和家中那些羊羔,開始一個人想法子演練“指揮的藝術”。

  這樣孩子氣的舉動自然不可能讓大人當真,想到現在朝中漢臣的勢力也不弱,雖然家中那個愛胡鬧的幼子喜歡漢人的東西,可漢話和漢字多學點也不錯,若干人的父親也就隨著他的興趣誘導他,有時候去平城,還會給他帶些漢人的書籍回來。

  看的越多,若干人的雄心也就更勝。

  會殺敵算什麼!這世上會殺人的人一大堆。

  萬人敵才是真的英雄!

  他日後要做那樣子的英雄!

  只是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鮮卑三十六部的部民和奴隸,大多在拓跋氏族掌權建立大魏後成為了軍戶,沒有成為軍戶的部民沒有離開的,也只能成為牧民一類的身份。

  若干家的過去是很輝煌,可是若干家的現在已經沒落,他們沒有像其他大氏族那樣通過和拓跋魏的不停博弈留下許多東西,而只是維持著能不丟“部落主”名頭的權勢而已。

  所以,即使是若干人的大哥若干虎頭,也不能奢侈到調集家中的家將學習“兵法”,更別說家中從來沒有對他抱有過什麼期待的若干人了。

  而若干人的抱負和“男人功名陣前取”的鮮卑主流思想相牴觸,越發讓原本還對他懷有一點想法,覺得他也許會因為喜歡漢化和漢字有些什麼作用的若干家主也失望透頂。

  在這個時代,即使是身為太子的拓跋燾也要上陣打仗,而他卻只想躲在家將家奴身後指手畫腳?!

  真是若干家的恥辱。

  若干人從小到大已經受盡了各種白眼,他也知道自己根本不具備實現理想的能力。所以到他成年,必須和家中兄長一樣去軍中歷練的時候,他沒有選擇去兄長在的中軍自取其辱,而是選擇了右軍。

  右軍里的人地位不高,卻容易招攬。

  他要錢糧有錢糧,要人手有人手,自己武藝又不差,哪裡出不了頭?只要到時候他在右軍那種雜胡、軍戶遍地的地方抖一抖“若干”家的身份,想來就得到一堆手下納頭就拜,到那時……

  嘿嘿嘿嘿……

  “嘭!”

  一個滿身肌肉的鮮卑軍戶一拳打的他鼻血直流。

  “夫蒙勝!若干敗!火長是夫蒙!”

  我擦……

  說好的納頭就拜呢?

  一群都沒有良師悉心教導的軍戶之子,怎麼這麼強?

  若干人倒在地上,無力地閉上眼睛。

  自強之路走不通,看來……

  只能靠智慧和毅力出頭了。

  ***

  “我在家的時候,這種東西都不會吃的你知道嗎……”若干人一臉嫌棄的接過家奴送上來的吃的,囫圇的隨便吞了下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