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今三十多歲了也沒成家,手裡留點錢就別花了,到時候有了家庭花錢的地方可不少。

  況葉猜到了況母的一些心思,不過他想著今年回來了,後邊在回潭城可能也少,就堅持給況父況母添些東西。

  為了讓況母寬心,他透露了些家底。沒說買房的事,只是說這些年存了些錢,也沒全部都說了,只說了大概五分之一。

  但五分之一也不少了,差不多是兩千來塊呢。

  聽到這個數字,況母心裡還是有些驚的。她知道老三手裡肯定是有錢的,但沒想到是這麼大的數字,她和老頭子手裡的錢加起來也沒這一半呢。

  不過知道這點,況母也沒再拒絕,和兒子高高興興的逛起了百貨商場。

  最後給況父況母添置了一套衣服鞋襪,再加兩匹布料,況母這邊就不再買了。

  雖然老三有錢,但也不能亂花。

  從百貨商場回來之後,況母把添置的東西收撿好,又和況葉準備起晚上的晚飯。

  今晚上,家裡面還要再聚一次,除了況家自己人,還有堂叔那邊。

  況家小弟夫妻倆半下午的時候,也回到了小院,他們今天再留一天也要回農場了。

  考完試,和家裡人聚了聚,請的假也基本上用完。

  小院再鬧騰一個晚上,第二天徹底的清靜了下來,況家小弟夫妻倆一早就離開了。

  況母也不得空閒了,兩個孫輩把她的大部分精力都吸引過去了。

  如此一來,況葉也徹底的空閒下來。

  他沒打算現在就回京市,準備八月初再回去,這段時間準備在潭城逛逛。

  和況母招呼一聲,況葉就開始每天早出晚歸的日子。

  在潭城閒逛的日子,他也不是漫無目的。

  現在已經是七八年下半年,關於知青下鄉的政策,今年有了很大的變化。

  城鎮的畢業生,如今是「進學校、上山下鄉、支援邊疆、城鎮安排」並舉的原則。其中特別要求,縮小上山下鄉的範圍。

  因此今年下鄉的知青人數非常的少,就況葉知道的,潭城今年下鄉的知青不足一百人。

  除了下鄉的知青減少,還有不少知青,通過相關的安置工作回城。

  加上應屆的畢業生,如今潭城的街道上,年輕人也逐步多了起來。

  但城裡的機會就那麼多,回城的知青、沒有考上大學的畢業生,想要找到就業的崗位卻相當的困難。

  也就讓街上一些遊手好閒的人多了不少。

  看著這樣的景象,況葉心下知道,在過兩年情況會更加的糟糕。後邊隨著下鄉政策的變化,知青下鄉將成為歷史,大量的知青會回城,找不到工作的人會更多。

  這樣一來將會亂象叢生。

  不過這一問題,也會得到解決。因為太多的待業人員,相關的經濟政策也會放開。

  況葉在潭城閒逛的原因,也是想看看如今有哪些私人經營的行業。

  這些行業,隨著經濟政策的放開,也會是越來越多人的選擇。他在京市買了小院,手裡存款還剩不少,這幾年也準備早點機會,打理一下手中的存款。

  隨著後邊的經濟高速發展,緊拽著手裡的錢,是一件事很划不來的事。

  不過在潭城逛了幾天,況葉發現除了黑市逐漸有回歸了,其他能光明正大經營的行業,差不多就是修理、服務、手工業的個體戶。

  甚至這些個體戶,都不敢僱傭人,幫人的最多是家裡人。

  就是買吃食的小攤販,都難得在街道上見到。

  看到這些,況葉難免有些失望。原以為高考恢復了,之前相關的運動也結束,經濟政策也放開不少。

  但現實卻是需要時間的,看來他得等上一段時間才行。

  不過他沒馬上放棄,潭城和京市應該還是有些區別,後邊會京市的時候再看看。

  等到況父休息的那天,況葉帶著老兩口,和家裡的幾個小輩,在潭城周圍遊玩了兩天,時間也來到了八月初。

  預計回京市的日子也到了,這次是況父況母一起送他上的火車。

  「爸媽,你們好好保重,小弟那邊有消息了給我說一聲。」坐在火車窗邊,況葉和車邊的況家父母話別。

  「你也好好學習,當然把個人問題解決了就更好了。」況父回到,話語中也不忘提醒另外一件事。

  之前在家裡的時候,況父就找況葉聊起過此事,這些年他和老伴提了不少次,卻一直沒得到老三的肯定回答。

  這件事都快被磨得沒有脾氣,如今再提,其實也沒抱太大希望。

  老三已經大學生,前途已經是無憂,至於結婚生子,他們當父母的拗不過,也只能隨他了。

  「……媽,之前拿回來的東西你也別存著,該用就用,用完了我這邊給你添。」況葉不想接這個話茬,把話題轉到況母這邊。

  他上一次探親帶回來給況父況母帶的東西,這一次竟然還在家裡看到了一些。

  好在是他自己制的藥茶這些,保質期比較長,倒是還能用。但放這麼久,存儲不當的話,好東西也會成壞東西。

  「知道,你要好好照顧自己。」況母點頭說自己知道了,之前老三看到這些東西,就已經說了這事,現在又提,她是真記下了。

  老三又要離開,況母有些捨不得,但有不知道再說什麼,只能吩咐些生活上的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