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其中還有一些公社的雨勢比周邊的要大,就況葉聽到的消息,圓壩公社隔壁的一個公社比起豐水這邊情況嚴重許多。

  和圓壩公社一樣,這個名叫東盤公社地方,也是臨河的,他是安溪河上游的另一條支流,這次降雨據說比周邊的都要大。

  因為暴漲的河水,臨河的生產大隊,衝垮的房屋不少,田地就更不用說,甚至還有隊員溺斃。

  而因為長時間的大雨,一些地勢比較高的公社,還出現了山洪滑坡等災情,造成的損失同樣不小。

  比起這些受災相當嚴重的地區,況葉所在的九大隊情況都能說的上不錯。

  這裡只有一條小河渠,周圍的山坡不高,雖然有不少積水,但因為小河渠連接這安溪河,也能泄掉不少。

  因此目前,除了地里的作物受損比較嚴重,房屋和人員倒是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希望快點停吧。」旁邊的陳祥軍也和況葉一樣,望著外面的天空,臉色有些難看,他只希望這雨趕緊停。

  所有人都盼著這雨趕緊停,但等到隊員們把掰回來的玉米棒子晾好,這雨還在下。

  一直到八月下旬,雨勢才逐漸停歇,直到八月二十三號這天下午,許久不見的太陽才露出了身影。

  隨著雨停,這場水災留下的一片狼藉,也讓況葉和隊員們忙碌不已。

  秋收的季節,遭遇了這麼一場災害,今年的秋糧產量再次受到了影響。

  就是況葉他們冒雨收穫的玉米,也有不少因為水分的關係出現了發芽的症狀。

  但這一場搶收也不是沒有一點用處,玉米雖然有減產,但隊裡最後統計出來,大約減產不到兩成。

  水稻也因為水淹的問題,有減產的情況,不過因為倒伏較少的關係,損失都還在隊員們的承受範圍內。

  至於地里的紅薯,積水退去之後,藤蔓瘋漲是常見的情況,甚至還有被水泡壞的。好在隊員們也接受過農業指導員的指點,知道怎麼處理這樣的情況。

  水災過後,況葉和隊員們忙著搶救地里的作物和秋收,但一些關於此次水災的後續情況他也是了解了一些。

  這次受災的地方不僅僅是安瓊縣,相鄰的幾個縣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水災。

  而關於此次受災的情況,安瓊縣在後續也進行了相關的報導。

  據相關的統計數據,這次連綿一旬左右的降雨,整個縣城的平均降水量有三百三十多毫升,其中雨勢最大的東盤公社降水甚至超過了四百。

  而安慶縣的年降水量,況葉通過此次報導有所了解,大約是六百毫升到九百毫升。

  也就是說,這一次的降水量,抵達上安瓊縣年平均降水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

  從數據上來看,就知道這次降雨,是一次多麼嚴重的災害。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個降水量是一旬左右的降雨,沒有太過集中,要不然造成的損失更嚴重。

  當然這次的造成的損失也不小,房屋被沖毀近兩千多間,沿河的作物更是被沖毀近萬畝,水淹的更是不少,期間還有多人溺斃、受傷。

  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災情也逐漸不再被人提及,事實已定,所有人都得往前看。

  九大隊經過隊員們的忙活,災後的狼藉也被清理乾淨,況葉和隊員們也恢復了正常的生活。

  就在這個時候,帶隊幹部劉洪安他們又給知青們帶來一則招工的信息,一時間九大隊的朱靜等人把目光轉到了此事上。

  況葉也屬於符合招工的對象,雖然不想參與競爭,但還是把注意力分過去了一些。

  這次招工的聽帶隊幹部劉洪安說,是一家新建的汽輪機廠招工,豐水公社這邊有三個名額。

  聽到這,況葉就知道這次的競爭情況了。

  目前豐水公社的知青已經過百,除了今年和去年下鄉的知青不在招工範圍內,符合標準的都有近百。三個名額,近百人爭奪,這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經過一個月的競爭,十一月的時候結果也出來了。

  九大隊的朱靜等人,這次仍然沒有被選上。

  這次朱靜的情緒倒是沒有崩,但另外的羅佳和劉月蘭倒是心態有些崩。

  哪怕是有石麗華這邊做思想建設,以及朱靜等同住的知青安慰,兩人也沒有調整到最好的狀態。

  況葉這段時間,也遇到過兩人,但因為性別得避嫌的關係,最多也就聊兩句開導,也做不了太多。

  這件事只能兩人自己想開,或者其他的途徑解決。

  而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算得上機會的事出現了。

  早在高等院校恢復招生的時候,就傳言要在生產大隊建設學校的事,終於有了明確的消息。

  隨著動盪開始,學校停課又複課,但去學校上課其實也學不到太多多東西。

  為了順應時局,學校的課程大部分都被改成思想教育等相關的。

  甚至是工農兵大學生,入學都不需要進行文化考核。再加上大量的知識分子被下放,一時間隊員們對上學這事其實沒什麼熱情。

  但隨著「十大」過後,一些時局的變動,其中也有些在逐漸朝著好的方向走。

  而這幾年的在知青中招工的事,也讓隊員們看到上學其實也是有必要的。

  從七二年開始,被選上的知青,除了政治審查過關,以及平時的表現良好,甚至也有些是學歷上的優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