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於有這一政策的原因。一是之前的趕集日,農民甚至可以趕個圓集,也就是每天都可以到不同的場鎮趕集,這樣一來會影響農村的生產。

  二是,動盪時期,反資本的主義認為集市是滋生資本主義的土壤,限制趕集對其相關的商業行為進行約束,是正確的政治方向。

  趕集日的變動,不僅況葉心裡不好受,九大隊的隊員們也都議論紛紛。

  本來就因為動盪的原因,趕集的限制增多,現在這一政策的宣布更是雪上加霜。

  第190章

  趕集日的調整, 無論隊員們議論再多,也沒有辦法改變這一事實。

  隨著時間的流逝,所有人也逐漸接受的了這個事實。

  而每個月基本上趁著趕集給衛生院送藥的況葉,倒也沒受多大的影響, 還是每個月二號去送貨。

  只不過遇不遇得上趕集, 就得看情況了。

  要是不是趕集日, 他想買肉的話就有些困難, 場鎮上的肉攤一般在趕集日都是有肉賣的, 閒日的話就要靠運氣了。

  十月一過時間,時間進入初冬十一月。

  二號這天, 況葉騎著車去給衛生院送藥。

  這天不是趕集日,場鎮上顯得相當的冷清,不過在靠近衛生院的時候,人變得多了起來。

  儘管趕集日進行了調整,但看病的老鄉的病情卻是等不得的。

  雖然各個生產大隊有赤腳醫生, 來衛生院看病的老鄉已經減少不少,但一些病症赤腳醫生們也處理不了,只能讓老鄉來衛生院這邊。

  進入初冬,這段時間的氣溫變化有些大,一些身體本來就不太好的老鄉, 很容易舊疾復發,因此衛生院的人不算少。

  況葉有自行車,來場鎮方便了許多, 抵達時才八點左右,但此時已經有不少老鄉在衛生院屋子裡排隊等候。

  好在這個時候, 蔣衛生員他們的還沒有忙起來,他趁此趕緊把藥品交接清楚。

  之後衛生院這邊也忙起來, 他就沒多打擾,公社辦公處那邊還得去一趟呢。

  不久後找到夏辦事員,把帳目交給他之後,況葉也沒離開,而是在辦公室等著後續。

  如今帳目相對簡單了許多,核算的話花不了多少時間。

  等待的時候,和夏辦事員招呼一聲,他拿起旁邊的報紙看了起來。

  這一看,就發現了兩則消息,其中一條更是和他息息相關。

  這就是,在上個月的時候,縣委成立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領到小組,下設各級辦公室。

  成立的目的是,加強對上山下鄉知青工作的領導,做好知青的管理教育、安置工作。

  這件事的原由,報導上也有,是今年八月份結束的全國知青工作會議確定的統籌解決知青問題的後續。

  其實在這之前,當地也是有管理知青的相關單位的,安瓊縣的叫做上山下鄉安置辦公室。

  負責的內容有動員符合標準的對象下鄉,以及管理整個縣的知青。

  各個公社的也有兼任管理知青公社幹部。

  這一次,成立的領導小組明顯要更加的正式,甚至更加的完善。

  看到這,況葉知道這應該不是結束,各級辦公室的設立,後續的變動陸續的會有。

  只是不知道這到底是好是壞。

  現在已經是七三年末,離知青下鄉結束的八零年還有好幾年。

  他對這個時期的歷史不是很了解,因而也不能做出明確的判斷。

  就好比上一次,十大結束後復起了一批老幹部,原本以為局勢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但現實就給他上了一課。

  趕集日的調整,就是局勢還不明朗的具體表現。

  除了和知青有關的這則報導之外,還有一則消息。

  上個月下旬的時候,縣城成立了貧下中農協會的籌備委員會,準備重新組建貧下中農協會。

  之所以說是重新組建,是協會其實早在六三年的時候就有了。

  但因為十年動盪的原因,貧下中農協會的活動停擺,由「貧代會」代替。

  就是現在每個公社也有近十名的貧代會的組織成員。

  而這次縣城成立的籌備小組,旨在整頓原有的貧代會,健全貧下中農協會的組織架構,讓其恢復運行。

  對此,況葉的心情有些複雜。

  無論是貧代會,還是貧下中農組織,它們都算是時代的產物,有著一定的局限性。

  之前六三年成立的時候,掀起的「四清」運動也的確有著積極的作用,但事情都有兩面性,這其中也造成了一些不當的結果。

  而因為十年動盪興起的貧代會,因為政治方面的原因,宣傳隊伍進駐學校和機關進行「四管一教」。

  因此而產生的影響,身在其中的人感受最為清楚。

  現在相關籌備小組的成立,也不知道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他只希望事情不要再糟糕就行。

  兩篇報導看完,沒花多少時間,夏辦事員這邊也核算的差不多了,繳完稅款再閒聊了兩句,拜託夏辦事員把下個月需要的藥材的單子轉交一下,況葉就提出了告辭。

  離開公社辦公處,時間還不到九點,再去供銷社等店鋪買了些日用品,他就回了九大隊。

  十一月的氣溫越來越低,地里的農活也逐漸清閒了起來。

  今年況葉也跟著閒了下來,今年公社仍然會在冬季農閒的時候再開赤腳醫生的培訓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