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啥事?」沒頭沒尾的,況葉也猜不到,直接問許誠。

  「我聽說從今年開始,下鄉滿兩年的知青可以通過推薦參加招工。」許誠有些興奮的說道。

  這消息是前不久,來九大隊串門的其它知青告知的,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他就恨不得跳起來。

  當然除了許誠,另外的三人也知道了這個消息。

  下鄉快兩年,無論是許誠還是周光旭、朱靜、以及姜雨,都覺的這日子很辛苦。

  儘管他們已經是周圍一批知青中過的不錯的,九大隊的隊員們也好相處,但每個人都想回城裡。

  周光旭因為還要照顧外公、外婆,雖然有這方面的想法,但也只是想想。

  在得到這個消息後,雖然有些激動,但卻很快的冷靜了下來。

  而許誠三人不一樣,他們在九大隊沒有牽掛,有這樣的機會擺在面前,如何不激動。

  「這事我知道,你們也別抱太多希望。」看著激動的許誠,以及臉上隱藏不住期盼的朱靜和姜雨,況葉在心中嘆了口氣,稍稍的勸說了一下。

  這個消息,他其實在上個月就知道了。

  從今年開始,在上山下鄉滿兩年的知青中推薦招收工人,這個政策在上個月就有相關的報導了。

  這個政策,帶來的影響,況葉在知道的第一時間就能推測到。

  但他卻不怎麼看好這件事,通過推薦招收工人,這件事本身就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

  推薦,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有太多的操作空間。而想回城的知青那麼多,為了這個推薦的名額又會產生多少事端。

  想到這,他就想起在原本的時代,流傳下來的知青回城的故事。

  政策伊始,名額必然不多,而能夠分到各個公社的也必然很少,甚至一兩年才可能一個。

  畢竟城裡的工作崗位本來就少,一旦出現最先有機會的事城市居民,留給下鄉的知青只能是少數。

  而之所以從今年開始在知青中招收工人,況葉根據看到的報導,大致理出來一條線索。

  十年動盪時期,很多生產生活找到破壞,國家的一些生產計劃被迫停滯。

  他現在所在的省也也一樣,原本計劃的三線在前幾年因為一些政治鬥爭被迫停滯。

  不過在六九年的最後一個月,省革委的核心小組重組,造反派的兩名領頭被排除在核心領導層之外。

  隨後省內的時局就穩定了不少。

  就在這個時候,關於三線建設的計劃,去年四月開辦的一場會議,讓其重新的啟動。

  隨著計劃的啟動,相關的工作崗位也需要人。

  有了新增的崗位,還有一件事,促使在知青中招工的政策發布。

  知青下鄉從五幾年的時候就有了,簡修文他們那一批,以及況葉和陳繁儀他們這一批,再到周光旭他們以及去年的知青。

  如今下鄉的知青已經是一個不小的群體,相關的問題也出現了不少。

  去年六月開始,省上還組織了訪問小組,開展了對全省知青的訪問工作。

  其他省也進行這相關的工作。

  訪問結束後,相關的會議是展開一輪又一輪,為的就是解決知青這個群體存在的一些問題。

  開始招工就是緩和這些問題的一個辦法。

  第174章

  不過就算一些生產計劃開始復甦, 產生的工作崗位,能夠分給知青的也不會很多。

  這個時代一個工作機會,所代表的東西可不是後世可以比擬的。

  知青這一群體,比起其它想要競爭這些崗位的群體, 就顯得體量非常的小。

  「況葉哥, 我知道推薦名額肯定沒那麼好拿, 但它是一個回城的希望, 怎麼也得努力去爭取。」許誠笑著回道。

  希望不大這件事, 許誠和朱靜、姜雨三人心中其實有些眉目,但不到最後他們是不會放棄的。

  「你們心底有數就好。」見許誠幾人的表情, 況葉知道他現在說再多,也不能打消幾人的念頭,也就沒在多勸。

  九大隊的知青目前有六人,他、陳繁儀、以及周光旭四人,其實現在符合這一政策標準的只有兩人。

  他六三年秋下鄉, 到現在已經七年有餘;陳繁儀64年春下鄉,到現在已經六年有餘。

  而周光旭和許誠他們,六九年三月初下鄉,要到今年三月初才滿兩年。

  他沒有爭取推薦名額的打算,畢竟他要是願意, 在雲芝草那件事的時候就有機會。

  陳繁儀應該也不打算參與,她下鄉六年多,九大隊的醫療站基本上是她撐起來的, 這些年也一直沒表露過想回城的想法。

  剩下的四名知青,周光旭在這裡有牽掛, 也走不開;剩下的許誠三人,雖然有想法, 但目前還不夠資格。

  許誠三人現在的想法,況葉勸不住,也不打算多勸。這事只有他們真正經歷過,才會真正的感受到其中的困難。

  「況葉哥,你就不想回城?」況葉這樣的態度,讓許誠三人有些疑惑。

  插隊的生活,和城裡的生活對比,其中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他們下鄉這一年多,回城的想法非常的強烈。這個想法也不止是他們有,其他的知青也都一樣。

  但九大隊的兩個老知青,似乎沒有這方面的想法。

  「想,但推薦名額這件事就算了。」況葉先是點頭,再搖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