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次購物,因為是光明正大的拿著票證買的,比起以前在熊哥那買貨要暢快不少,算是讓他過了一把購物的癮。

  這些東西看著挺多,但況葉消耗得應該也快。

  這幾年時局動盪, 熊哥那邊早早的歇了業,集市上買貨的老鄉也逐漸消失,他想給自己增添些葷腥都有些難。

  因為空間的關係, 他雖然不缺糧食,甚至各種瓜果蔬菜都相當的充裕, 但肉蛋奶是真的缺。

  為了不被扣「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帽子,這幾年各家各戶養的雞都少了, 況葉自然也隨大流,家裡如今只有一隻下蛋的母雞。

  情況好的話,每天有一個雞蛋。但雞也不是一年四季都下蛋,受季節氣溫等的影響,總會有不下蛋的時候。

  至於空間中養雞,況葉不是沒考慮過,但想到打理有些麻煩,空間中的作物還容易被禍害,就做了罷。

  要知道這個時代養的雞,普遍還是農村土雞,雖然個頭不大,但卻極為活潑。

  當然除了雞蛋,況葉還有魚可以吃。

  空間中的小水渠中養著不少魚,他會偶爾打打牙祭。但水渠的空間有限,養的魚有限,魚長到能吃的大小也要花點時間,他一個月最多吃兩三次。

  除了這兩樣,其他的葷腥就極為少見了。

  豬肉最多過年的時候,能有一點;野味,諸如野兔,況葉採藥的時候運氣好的話,能夠遇上一回,但這樣的情況相當的少。

  而況葉自從進入練氣一層,練習的體術換成進階版的後,這飯量又漲了幾分。

  哪怕是有補益丸,他每次還是能吃不少飯菜。為了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一些植物蛋白高的作物他這幾年沒少種,花生、大豆、豌豆等是餐食中的常客。

  飯菜雖然管飽,但這其中的葷腥實在太少,讓他每次都有種不太滿足的感覺。

  所以他上次在和劉醫生他們談報酬的時候,就特別要求了一下,給他一些吃食相關的票證。

  新鮮的豬肉這些,他住在九大隊,去場鎮的時候,可能來不及買了,罐頭、乾貨這些倒是不怕。

  把這些東西放好後,他也沒歇著,又是一個月開始,衛生院和醫療站的訂單又得開始準備。

  接下來的第二天,外面的雨停了,況葉忙著採藥製藥的時候,關於要大力培養赤腳醫生的事,也逐漸在隊員口中流傳。

  對於此事,一些隊員最開始還不明白這赤腳醫生到底是怎麼回事,等問清楚這具體是什麼之後,眾人的情緒就被吊起來了。

  九大隊因為有陳繁儀的存在,隊員們看病倒是沒最初那麼的麻煩。

  陳繁儀的所學相當不錯,醫術比得上衛生院的徐醫生和熊醫生。

  自從醫療站重開之後,隊員們看病基本上就不用跑到衛生院去了,一些比較緊急的情況也能得到及時的解決。

  可以說,從六十四年開始,因為有陳繁儀的存在,九大隊的死亡率都降低了不少。

  除了九大隊,周邊的幾個生產大隊也因此受益。

  不過也正是陳繁儀的醫術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每天來找她看病的人絡繹不絕。

  看病的人一多,陳繁儀根本忙不過來,每天基本上都忙得跟個陀螺似的。

  一個醫生根本滿足不了九大隊和周邊生產大隊的需求。

  現在聽說要培養赤腳醫生,隊員們都相當的期待。

  他們了解到,赤腳醫生是為了「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而專門培訓的一群人。

  赤腳醫生將會從農民中選拔培養,是農民自己的「赤腳醫生」。

  到時候這些赤腳醫生,是真正落戶在農村的醫生,和以前那些偶爾來巡診的醫生不同,會一直都在。

  聽到這,隊員們如何不高興。

  而且到時候,其他生產大隊有了自己的醫生,那麼陳繁儀這邊就會輕鬆不少,隊員們自己想找她看病也就更容易些。

  相關的消息隊員們都知道了,這關於如何選拔人員培養,又激起不少人的野望。

  雖然關於學習班的事,還沒有蹤影,但選拔的大致要求,倒是傳了開來。

  這其中首要的條件,參選的人必須是農村戶口,畢竟只有戶籍在農村,才能保證這些培養的人不會流失。

  其次是需要政審合格的人員,被歸為黑五類的人員是不能夠參選的。

  滿足這兩項條件後,還需要參選的人至少是小學學歷,畢竟培訓是需要有一定學識的。

  當然這小學學歷只是最低的門檻,大多數生產大隊是也不會推薦個小學學歷的人去,除非是情況特殊。

  儘管九大隊已經有了陳繁儀,但既然有了這樣的政策導向,一些有想法的隊員也不想錯過這樣的機會。

  這些人找人打聽到,有三類人最容易選上。

  一是醫藥世家的人,也就是家裡面有當醫生的長輩的,但九大隊基本上就沒有這樣的,畢竟神婆這樣的可不算,這幾年還因為政策,神婆等人早就不願提起這身份。

  二是思想過關的貧下中農。這個條件,九大隊的隊員們,也都差不多,根本分不出太多的差別。

  三是就是學歷比較高的了,這其中其實知青算的上最為突出的。畢竟下鄉的知青,大部分至少是初中畢業的,還有不少是高中畢業,甚至還有些大學生。

  況葉不知道周光旭他們有沒有這方面的想法,但他們這次想要參選怕是很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