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說準備種一波土豆。」一個隊員開口道。

  這個時節,種一波秋作土豆倒是合適。

  「土豆?種這個?」聽到種土豆,有上了年紀的隊員就皺著眉頭,顯然是有些不贊成的。

  要知道種土豆和種紅薯可不一樣。

  兩種作物雖然都是薯類,但在安瓊縣這個地方,土豆其實不太受當地人的青睞。

  其中的原因有幾個。

  一就是,它的種植投入較大,一畝地需要的種子不少。

  二是,它適合栽種的季節,有其他更優的選擇。比如秋作土豆,再晚一點當地就可以播種冬小麥了。春作土豆的話,正值三四月的好時節,其他作物比如紅薯、玉米,也可以育種了。

  三就是,種子退化的問題。當地關於土豆有一種說法,所謂「頭年大,二年小,三年四年不見了」。要保證土豆的產量的話,必須年年都調種換種。而這調種換種,在這個時代就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算下來其實很不划算。

  最後就是,這個時代的土豆產量,並不算太高,還有保存時間短的缺點。

  「還不一定呢,大隊上有那麼多土豆可以種嗎?」對於準備種土豆的說法,有隊員認為還不確定。

  聽到這話,況葉倒是在心中點了點頭。

  據他所知,土豆並不是他們生產大隊常種的作物,如今大隊的倉庫中,想要找到足夠做種的土豆顯然不現實。

  就算不考慮調種換種問題,和之前一樣從隊員家裡收集種子,也幾乎是杯水車薪,畢竟隊員家的自留地也基本上種得很少。

  至於找公社調撥土豆種,現在看來也是一件難辦的事。

  原因就是現在安瓊縣的局勢比較亂,政府職能也受到了些影響。

  雖然現在豐水公社在喬書記等一波人的管控下,還保持這比較安穩的狀態。

  但出了豐水公社,喬書記他們想辦事就有些難了。

  「唉,也是。」有隊員嘆氣道。隊員也是知道現在外面的局勢,想要湊齊土豆種,想也不太可能。

  「莫嘆氣,現在至少是沒那麼幹了,能種點東西都不錯了。」看著一些隊員面露憂色,年長的隊員笑著開口道。

  他經歷的乾旱、水災有不少,今年的春夏連旱的確是近二十年來都少見的旱災,但從七月中旬開始,至少是下了幾場雨,不至於讓人完全沒有活路。

  「是啊,現在至少這地能種點東西了。」聽著這話,有些隊員也開口慶幸道。

  如此,閒聊的話題才逐漸輕鬆起來。

  閒聊間,況葉和周圍的隊員們卻沒有耽誤手上的活,等到收工的時候,仍然保持這平常勞作的水平。

  就這樣,九月的時間一晃而過。

  況葉所在的一小隊,空閒的土地全部被整理了一番,準備好種植下一波作物。

  最開始種植的那一波紅薯,也到了收穫的時候。

  這算是第一波收穫的秋糧,不少隊員都想參與,想第一時間感受一下收穫的喜悅。

  但這一波紅薯不算多,不需要那麼多勞力,小隊長陳繁榮安排多餘的勞力去播種秋種的作物。

  況葉和簡修文、劉康民,正處於二十出頭的年紀,三人也算是隊上的勞壯力,倒是被安排去收紅薯,不過是運送紅薯歸倉的那一批人。

  肩挑著沉甸甸的籮筐,況葉走在田間的小路上,看著前邊洋溢著收穫喜悅的隊員,也不自覺的露出笑臉。

  今年的乾旱造成其他的秋糧基本絕收,但在收穫紅薯這一刻,隊員們還是挺高興的。

  紅薯作為主食,雖然有著不小的缺點,但它的產量卻是遠遠超過其他作物的。

  哪怕是經歷過乾旱,九大隊收穫的這一波紅薯有所減產,但加起來也不是一個小數。

  而且這一波還有一個新品種,就是況葉當初給縣農業局的蜜薯,如今的安瓊蜜薯一號。

  其產量遠遠超過另外幾個品種,而且其耐旱性也非常的好。

  今年九大隊種植的這一波蜜薯,成活率有八成,不過因為當初的紅薯種有限,種植的面積並不大。

  因為是新品種,在收穫的第一時間,隊裡就記錄了一下蜜薯的產量。

  平均的畝產在兩千五百斤左右。

  這樣的產量,驚到了九大隊的所有的隊員。

  要知道在風調雨順的年份,其他品種的紅薯也很難達到這個畝產。

  而今年前期那麼干,又因為乾旱期間缺少管理,再加上後面的兩個多月雨水也不算多,這蜜薯竟然還能有兩千多斤的產量!

  這說明種子站的工作人員當初說的最高畝產五千多斤,應該是真的。

  一時間,知道蜜薯產量的隊員們,心底都雀躍起來。

  這蜜薯明年一定要多種!

  這幾乎是所有隊員的心聲。

  有了這個蜜薯,遇到荒年的時候,就能夠有更多堅持下去的底氣。

  「這蜜薯大部分要來留種,進窯窖之前還得在篩選一下。」

  況葉挑著籮筐,抵達存放的紅薯的窯窖時,被人攔了一下,讓他先不要把紅薯挑進窯窖。

  對此況葉也表示理解,畢竟留作薯種的紅薯,得保存到明年三四月,要是有壞的紅薯混進去,窯窖中的紅薯就容易腐爛。

  隊員讓他直接把裝有紅薯籮筐留下,他們這邊有人進行篩選,旁邊還有空出來的籮筐,可以繼續回去裝運。




章節目錄